恢复堂食的第2天,有人竟然花了1000块钱吃烤肉......

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企业陆续复工,人们终于又可以接近正常地吃吃、喝喝、买买买了。


正式恢复堂食的第二天,有人竟然花了1000多块钱把烤肉店的菜单从头到尾点了一遍,结果一家人一顿没吃完。看到诸如此类“振奋人心”的消息,老板们大声疾呼:报复性消费终于要来了!

恢复堂食的第2天,有人竟然花了1000块钱吃烤肉......

然而,事情真的是这样吗?


从疫情爆发开始,不管是零售、餐饮、生活服务,还是各类休闲娱乐行业,都期待着疫情之后的“报复性消费”,以此来弥补疫情所造成的损失。


可,这,不太现实。


是时候大胆承认这一点了:关店潮和爆单——冰火两重天的两极分化现象,才是近期餐饮圈的真实生态。

恢复堂食的第2天,有人竟然花了1000块钱吃烤肉......

一方面,设备转让、旺铺招租,成为朋友圈热词。甚至有行业人预测:夏天之前,30%~40%的企业会直接倒闭。
另一方面,有门店接连爆单,晒出长长的小票,因为忙不过来紧急招聘。 一些餐饮大品牌趁机圈地、并购。

恢复堂食的第2天,有人竟然花了1000块钱吃烤肉......

01

复工后,报复性消费没有等来

只有愈演愈烈的关店潮


后疫情时代,复工和恢复生产成为社会主旋律,全国各地餐饮店开启堂食,但基于疫情期间所养成的消费习惯——线上的优势依然凸显,而那些80%销售依靠线下渠道的餐饮店,日子也并不好过。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显示:其中,餐饮收入仅4194亿元,同比下降43.1%


销售额的暴跌不只是简单数据的呈现,更是对整个餐饮在疫情期间困难重重的有力反馈。


与此同时,闭店潮正席卷而来......


据企查查数据显示,今年1-2月餐饮企业数量新增9.9万家、注销了1.3万家,其中1月注销1.1万家,2月注销0.2万家。

恢复堂食的第2天,有人竟然花了1000块钱吃烤肉......

日本居酒屋品牌“和民”关闭中国7家直营店


2月5日,渡边株式会社(东京都大田区,以下简称渡边社)以及渡边集团的海外事业统括公司WATAMI INTERNATIONAL CO.LTD(香港)决定撤离在中国本土开设的所有“和民”店。


据悉,此次关闭的7家店铺均为直营店,分别是“和民”上海SOHO复兴广场、深圳东门店、深圳九方广场、广州高德置地广场、苏州泉屋百货,“三文鱼传说和民”上海大宁国际、“迎和民”深圳华润万象城。


此后,上述7家门店纷纷贴出了闭店通知。

恢复堂食的第2天,有人竟然花了1000块钱吃烤肉......

莫尔顿牛排上海iapm店关门


上海莫尔顿佳淮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表示,受疫情影响,莫尔顿海鲜牛排坊(浦西iapm店)一直处于闭店状态,现已经难以维持日常经营,经过董事会决定将餐厅从2月11日正式停业。


除了西贝餐饮董事长贾国龙提出“目前账上现金已经撑不过三个月”,星巴克方面也表示,在关闭中国超半门店后,2020财年第二季度的业绩受到极大冲击。


甚至有人豪言:小餐饮业,3个月不营业,80%的街边夫妻店将会消失......


02

从小店到大牌,忙着拓店、投资

现在可能还真是“抄底”的好时机


与关店潮反行其道的是从小店到大牌,都忙着扩张、开分店,紧抓“抄底”好时机。


1


复工第14天,我打算开分店

小区楼下甜品店,已经开始了“扩张计划”。

正值西安正式复工的第14天,店主黎丽萍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盘下了附近的另一家甜品店。

店主是个典型的90后年轻姑娘,在经营管理方面有一套自己的独到见解,2017年开店运营至今,生意稳中有升。“这是我心仪已久的位置,以前很抢手,很难拿到铺位,盘下这家店,我的事业更进一步,现在疫情期间转让,我才得到了机会。”店主说道。

恢复堂食的第2天,有人竟然花了1000块钱吃烤肉......

盘下这家店,她也充满压力,“但今天因为怕不敢接,也许明天人家就开到我门口了。”


距离这家新店不到2公里,目前已经找设计师开始装修设计,预计用1个多月的时间完成装修改造,赶在五一开业。


2


观察了2年,下决心现在入行开店

“发生疫情的第38天,我失业了,失业第7天,我决定开一家小吃店。”

李哥这样说:“疫情+失业“丧上加丧”,但开店的决定并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

“一次偶然的机会了解到这个品牌,就很喜欢,一直在长期观察这个品牌。碰巧此次疫情失业,街上转让的店铺越来越多,我觉得开店的时机来了,已经咨询过加盟政策,准备入行了。”

恢复堂食的第2天,有人竟然花了1000块钱吃烤肉......

品牌加盟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在此期间,他们接到的咨询加盟的人,并没有降低,“反而很多失业的人,会考虑开店创业。”


3


大品牌集中投资、收购,寻找“抄底”好时机

股神巴菲特把握得最好的投资时机就是手握现金,在低谷期寻找被寒冬拖累的优质企业,低价购入,等待经济复苏,也就是人们经常说的“抄底”。


小店有小店的打算,而大品牌们也有自己的计划。


刚刚发布全国战略的老乡鸡,其实在疫情刚爆发不久,就开始留意市场上一些寻求并购、转让的连锁门店信息。

恢复堂食的第2天,有人竟然花了1000块钱吃烤肉......

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美国食品饮料巨头百事公司两度出手。先是2月底宣布50亿收购百草味后,上周刚刚再度官宣收购功能饮料品牌 Rockstar。

3月13日,星巴克宣布投资9亿在中国建“咖啡产业园”,这也是星巴克在美国以外的最大单笔投资。

恢复堂食的第2天,有人竟然花了1000块钱吃烤肉......

03

寻找开店价值洼地

租金、市场、人才等红利价值凸显


好位置、低租金、优质人才、腾出的市场空间等等,从另一个角度看,这确实是一个开店“好机会”。

租金红利:位置好价格低,超长免租期


开过店的都知道,选址选好了,就成功了一半。好的位置难遇又抢手,而且转让费往往令人咋舌。

而最近各大城市随处可见的转让店铺,其中不乏大量“空转”(0转让费)。


商旺宝找铺大平台更是推出超多

“超长免租期”的优质铺源,同时借助平台AI大数据库和智能算法,并根据周边客群结构和商业市场状况,为商户定制匹配最适合该业态的店面,不仅是撮合服务,更是基于经营理念的选址和商业帮扶服务,助力疫后经营恢复。(关注下方二维码,了解更多......)

恢复堂食的第2天,有人竟然花了1000块钱吃烤肉......

市场红利:行业重新洗牌,腾出市场空间


疫情期间,一些基本功不扎实、体质原本就“虚”的门店被市场洗牌,腾出市场空间。

相关专家人士预测:本次疫情会使得原本接近5万亿的餐饮市场,接近20%~30%的市场份额空了出来。疫情之后,市场份额会快速得向活下来的幸存者与头部集中。

人才红利:优质人才将被释放

那些退出市场的品牌,将会释放出大量的人才,一大部分人经过此次疫情的苦熬,会摒弃浮躁,变得更加隐忍而务实。


同时,疫情也能让品牌们少花心思在跟风营销或是迎合市场上面,把精力回归到门店的基本功和长期价值上。

恢复堂食的第2天,有人竟然花了1000块钱吃烤肉......


结语


疫后的经济恢复,我们必须在这一点上达成共识:疫后的报复性消费存在于基本需求方面。


面临经济灾难的时候,我们不能过分强调报复性消费。疫后报复性消费在很多基本需求上是存在的,而旅游、娱乐、社交以及酒店住宿、养生保健等附加性的需求,未必会迎来所谓的“报复性消费”。


“抱最好的希望,做最坏的准备”


我们现在要做好两个心理准备:一是与病毒共存;二是做长期萧条的准备。


◆尽早布局线上线下融合、数字化转型;

◆注重体验式消费场景的构建;

◆疫情催发人们消费习惯的改变,企业和个人更加注重现金流管理,未来,一些非必要性消费需求将会被抑制,“开源”和“节流”才是企业得以活下去的根本。

◆长期防疫还会改变人们的健康观念,对消费场景的卫生防护、对健康产品的需求也将成为趋势。


疫情终将过去,与其期待报复性消费能够补偿疫情带来的损失,倒不如思考如何重振消费者的信心才是更必要的长久之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