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杜月笙女儿,2017年回国发现,父亲早已“预言”丈夫名字

引子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的野心并没有得到满足,反而越发贪婪 ,甚至放出狠话几个月之内将中国吞入囊中。鲁迅先生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曾经说过“我们自古以来,便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鲁迅一针见血地指出当时的时势,又给积弱已久的炎黄子孙注入了一股强心剂。

鲁迅先生说得没错,华夏儿女的骨血之中从未丧失过这种自信,无论是文学大家,还是权贵之地,更或者是“黑帮”。文学家以纸笔抨击时事,尖锐指出社会症结所在,而权贵之人以势力以及财力捍卫民族生存。

她是杜月笙女儿,2017年回国发现,父亲早已“预言”丈夫名字

杜月笙与家人合影

十里洋场的上海,有着一位坐镇大佬。2010年7月2日,《海上传奇》的上映,再一次将人们的视线牵引到风云动荡的民国时期,这部电影以《南京条约》的签订为起始线,重现当时上海各界的传奇大亨,以及背后所蕴含的风云故事。在此片中,作为贯穿新旧上海的代表人物也就是杜月笙的长女杜美如出镜,通过杜美如对父亲的讲解,可以想象当时上海皇帝波橘云诡的人生。但是此时的杜美如没有想到,已故多年的父亲竟然会带给自己另一番的惊喜。

她是杜月笙女儿,2017年回国发现,父亲早已“预言”丈夫名字

杜美如接受采访

01

作为长女,杜美如虽然出身于动荡时期,但是父亲和母亲姚玉兰却给了杜美如一个安静的生活有令人羡慕的名门千金的生活。虽然贵为民国之时的名媛,但是在母亲姚玉兰近乎苛责的教育之下,杜美如越发出落的大方。

新中国成立之后,杜家并未留在上海或者是去了台湾,而是选择举家迁移香港定居。1949年之后,随着全家迁移到香港,杜家的家业也开始走向了没落,曾经在上海呼风唤雨的日子只能缅怀。之后杜家的地位更是一落千丈,甚至需要靠着友人的接济才能勉强维持生活。而父亲的病情加重甚至去世,给了这个家不可承受的打击。

她是杜月笙女儿,2017年回国发现,父亲早已“预言”丈夫名字

杜美如与蒯松茂婚礼

02

父亲的去世,使得杜家在繁华的香港再难立足,而宋美龄此时的邀请,宛如雪中送炭。姚玉兰应宋美龄,协同女儿杜美如定居台湾,杜美如的生活开启了新的篇章。在舞会上,与空军中校——蒯松茂的相遇、相识、相知,使得杜美如成就了一段良缘。而之后因为丈夫的工作,两人再次迁移定居约旦。

十年后也就是1979年,再谈起杜美如,已经没有了名震一时的杜家长女的风范,而丈夫也卸下了身上的职责。在约旦的杜美如只是一家“中华餐馆”的老板娘。与丈夫每日柴米油盐的生活,成为了杜美如生活的主旋律。从买菜做饭到洗衣叠被再到服务客人,杜美如与丈夫抛弃了身上所带有的光环,隐居在这个地方,过着简单却又踏实的幸福生活。

她是杜月笙女儿,2017年回国发现,父亲早已“预言”丈夫名字

03

22年后,思乡深切的杜美如和丈夫回到了上海,并且办理了台胞证,此后因思念祖国,年年回国过团圆的春节。在2007年,应《海上传奇》剧组的要求出镜回忆父亲的一生。当时的杜美如已经变成了古稀之年的老人,但是据当时陪同在身边的人员透露,精神饱满言辞之中还带着那是的少女感。

2017年,杜美如回国的地点乃是当年父亲早年生活的杜公馆。本想回忆父亲,但是此次杜美如却发现令人惊喜的一件事,在杜公馆的正门之上,明晃晃地刻着“竹苞松茂”四个大字。而这其中恰巧蕴含着丈夫的名字。原来冥冥之中,父亲已经预见了爱女以后的人生,牵引了自己与丈夫的相遇。虽然字体已经被岁月侵蚀,但是仍然可以想象当时雕刻之时的遒劲。

她是杜月笙女儿,2017年回国发现,父亲早已“预言”丈夫名字

两位老人一行在杜公馆前合影

如今的两位老人,过着含饴弄孙的日子,还是开着小餐馆,过着普通平凡却又恩爱的生活。而对于蒯松茂放弃飞行员这一职责,改为餐馆老板,蒯松茂表示并不后悔,两者各有各的好处,于自己而言:飞行员责任大,没有长久计划;而餐馆老板压力小,且能规划自己的生活。


结语

杜美如贵为杜家的长女,享尽了父亲与母亲一生的疼爱,在动荡又食不果腹的时代,杜美如接受的教育培养了今日的性格,甚至能够在乱世之中觅得良人,还能恩爱一生。民国的缩影之中,总有女子让后人为之动容。

《海上传奇》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杜月笙全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