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藍艦娘原型百科》天藍色的巡洋艦——塔什干

塔什干號驅逐艦是蘇聯海軍在二戰前訂購,並於意大利建造的一艘驅逐領艦。作為蘇聯海軍船舶建造計劃,本項目工程代號為“Project 20I(проекта 20И)”,所以亦稱“20I型驅逐領艦塔什干”。與其他蘇聯大型軍艦均沿用國內大型城市所不同的是,“塔什干”號的得名是為了紀念1918年9月5日在解放伏爾加河中游地區所進行的戰鬥中被白軍沿岸火力擊沉的伏爾加河區艦隊同名炮船加以冠名。

《碧藍艦娘原型百科》天藍色的巡洋艦——塔什干


中文艦名:塔什干號

英文艦名:SN Tashkent

艦級:塔什干級

服役時間:1939年

標準排水量:2836噸

滿載排水量:4175噸

航速:42.7 節

《碧藍艦娘原型百科》天藍色的巡洋艦——塔什干

“天藍色的巡洋艦”

1930年代初期,在設計建造1型列寧格勒級和38型明斯克級驅逐領艦的過程中,蘇聯技術人員深感自身設計建造能力的不足。為此,蘇聯人開始向海外派出技術考察團以探尋海外訂購建造驅逐艦的可能性。蘇聯人和法國人、意大利人都進行了接觸。雖然法國人表示願意按照空想級大型驅逐艦為蘇聯建造同型驅逐艦,但價格讓蘇聯人望而卻步,使蘇聯人轉向求助意大利。雖然意大利人表現出了比法國人更為主動的建造意向,但在價格談判過程中,蘇聯人無法接受亞德里亞聯合造船廠和安薩爾多船廠的造價。最終只有開價較低的奧德羅·德爾尼·奧蘭多船廠(OTO,奧托)表示願意讓步和協商為蘇方完成造船計劃。

  1935年9月9日,奧托公司派出首席工程師路易吉·奧蘭多前往列寧格勒簽署合同,同意為蘇聯建造一型意方稱之為“高速偵察艦”的新型戰艦。協議中蘇聯方面同意最終的武器配裝工作由本方自行完成但意方有義務為日後蘇聯船廠按照該艦生產同型艦隻提供一切數椐、圖紙和技術幫助。雙方完成協議簽訂後該造船計劃最終被編為“Project 20I(проекта 20И)”,後世亦稱其為20I型塔什干——其中,20И的И表示“進口型”,不過也有觀點認為是“意大利產型”。

  1937年1月11日,還沒有名字的“蘇聯高速偵察艦”在奧托公司利沃諾造船廠開工建造,4月29日,蘇聯國防人民委員伏羅希洛夫簽署命令,將這艘驅逐領艦命名為“塔什干”。原本蘇聯人打算再自行在列寧格勒建造2艘同型艦用於波羅的海艦隊(第3艘同型艦預計建造尼可拉耶夫建造),可事與願違,因“蘇聯船廠內的造艦實操很難適應意大利二次設計圖繪與專家意見”(這是擺在桌面上的原因),導致最終另三艘“塔什干級”驅逐領艦——巴庫與另兩艘未命名艦艇取消了建造計劃,只有在意大利本土的訂單被正常建造了出來。所以就結果而言:塔什干沒有同級艦。

  1937年12月28日,塔什干下水。在1938年3月下旬開始的航速測試工作中.排水量達到3422噸的“塔什干”號在12小時的全速試航中平均最大航速高達43.53節,主機功率也保持在126000馬力左右,這遠遠超出原本的設計指標。但蘇聯代表隨後發現試航過程中意大利人並未嚴格控制汽輪機節流配比油壓,這導致船廠本可能獲得5%造船費獎金飛了。 1939年4月18日,船廠方面舉行“塔什干”號的交接儀式,第二天蘇聯代表在交接完成書上落筆簽字,“塔什干”號正式載著蘇聯船員和意大利船員駛往蘇聯。

  在1939年最早的武器搭載測試中,由於B-2LM雙聯裝130mm主炮設計製造工作的延宕,塔什干最初只能安裝3門B-13單裝炮測試,直到1941年才換上原計劃的B-2LM。1939年10月22日該艦正式交付黑海艦隊服役。由於意大利人為該艦塗上的是意大利海軍傳統的藍灰迷彩而蘇聯海軍艦隻普遍採用暗灰色作為塗裝色,這艘獨一無二的大型驅逐艦也被很多黑海當地居民暱稱為“藍色美人(Blue Beauty)”或 “天藍色巡洋艦(Blue Cruiser)”。從理論上說,塔什干應該是二戰時間最優美的驅逐艦,其前部上層建築與煙囪融合成一個整體,整體截面、煙囪和艦橋的截面均呈流線型,且有稜角的地方均用圓弧過渡,類似超級跑車——實際上這並非單單為了美觀,流線型艦橋的設計有利於降低超高航速下的空氣阻力。

《碧藍艦娘原型百科》天藍色的巡洋艦——塔什干

戰鬥至最後一刻

在蘇德戰爭開始時,塔什干號隸屬於黑海艦隊第二驅逐艦支隊,下轄六艘7型驅逐艦。1941年8月29日,黑海艦隊組織了由紅色烏克蘭號、塔什干號、三艘驅逐艦和兩艘貨輪組成的護航隊,向正被圍攻的敖德薩運送人員和物資。在護送貨輪到達港口後,戰艦在泊地外圍進行對地炮擊。次日下午,塔什干遭到德軍3架JU-88轟炸機空襲受損,動力輕微受損,需要前往塞瓦斯托波爾進行維修工作。檢修過程中船廠發現塔什干尾部炮塔附近有一個35平方米的大洞,主軸卻以毫釐之差沒有受損,彈藥庫也幸運的沒有損壞而殉爆。不得不說這是相當幸運。

  1941年10月10日,經過35天的維修,塔什干號再次下水。在維修過程中塔什干還獲得了一座雙聯76mm 39-K高炮,但這座炮的來法非常草生——塔什干號的炮長尼古拉斯·諾維克上尉發現了停在船廠碼頭的未完工的30型火力號驅逐艦,以及上面安裝的39-K防空炮。他看上了這座新型的大口徑防空炮,一番交涉之後,在分艦隊司令弗拉基米爾斯基少將的支持下,塔什干號取得了這座炮塔的使用權,並就順勢安裝在受損的艙室處(白。。。白嫖?),可惜艦上沒有專用的對空射擊指揮儀,無法發揮火炮的全部威力。

此後,由於戰事吃緊,塔什干開始執行撤退與護衛任務。1942年6月27日下午,塔什干號搭載著2300餘名傷員、難民和已部分受損的珍貴全景油畫《塞瓦斯托波爾保衛戰 1854~1855》從塞瓦斯托波爾撤離。這艘十分顯眼的戰艦不久就被德軍轟炸機盯上並對其展開了長達6小時的輪番轟炸,共計86架次的德軍轟炸機共投下了336顆各型炸彈,但僅有2顆對該艦造成了直接傷害:1顆在艦艏左舷處爆炸,另1顆更為致命地擊中舯部右舷導致該艦大量進水並造成了鍋爐艙嚴重受損,即便如此該艦還是在趕來支援的大批蘇軍艦隻的保護下成功地撤至新羅西斯克港口。

7月1日,高加索方面軍總司令布瓊尼親自來到新羅西斯克探望該艦官兵,在為全艦官兵舉行了動員講話之後,他親自宣佈“塔什干”號艦長瓦西里·葉羅申科和政委格里戈裡·科諾瓦洛夫各獲得一枚列寧勳章並許諾向該艦申請近衛艦艇稱號。不幸的是,次日停泊在港口的塔什干再次遭到德軍JU-88轟炸機輪番空襲,最終坐沉,艦上76人陣亡,77人受傷。

《碧藍艦娘原型百科》天藍色的巡洋艦——塔什干

​  此後蘇聯人立刻開始打撈工作,但由於德軍空襲進度導致無限期擱置。最終39-K防空炮物歸原主,而塔什干整體打撈出水已經是44年8月的事了。由於受損嚴重,蘇聯人最終不得不放棄。

  塔什干號作為二戰時期蘇聯最著名的驅逐艦,其在短短一年左右的服役時間裡仍然取得了不俗戰績,並且其本身為蘇聯日後研發的後續驅逐艦(如48型基輔級)提供了一個完美的樣板。其第二任艦長葉羅申科在回憶錄中提到:“塔什干”號共航行27000海里,為至少17艘運輸船成功護航,轉移了19.3萬餘軍民,運送物資2583噸,摧毀1個機場和6個炮兵陣地,擊落擊傷13架飛機,擊沉1艘魚雷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