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制酒文化:从“酒禁”到合理化,日益丰富

我们提到唐朝,总是想联想到当时盛世,百姓安居,世道繁荣。那个朝代比起其他朝代来说,风气较为开放,饮酒也渐渐成为风靡一时的娱乐活动。

在唐朝,对酒的限制是比较少的,这也使得唐代的酿酒业飞速发展。这其中原因除了唐朝的制度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酿酒原料的开发。黍米、粟米、玉米、稻米、糯米、黄米、谷子这些都能被用来作为酿酒的原料。

另外,酿酒工艺在唐之前就已经相对比较成熟,到了唐朝,这个技术更是精上加精。唐朝人开朗豪气,对酒十分喜爱,这一系列的原因,也使得唐朝的酿酒工艺不断发展。以致后来要实行酒禁来抑制,后来又诞生官酤和榷酒等措施来复兴。

唐朝制酒文化:从“酒禁”到合理化,日益丰富

唐朝禁酒制度文化出现的原因:在征战不断的背景下,粮食储备不足,需要管控粮食浪费

大业年间,皇帝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加上远征的失败,隋朝被灭。每一次的国家战败受苦的都是百姓,隋朝百姓也不例外,民变事件时有发生。李渊见隋朝败局已定,且再无“兴复”可能,便想着要开创一个新的世界,取而代之。就在隋朝之后,李渊带兵称帝,建立了唐朝。因为隋朝皇帝的奢靡浪费,加上战争所需消耗的钱财甚多,导致前人所辛苦积攒的财富被挥霍一空,到了唐朝就更少了。

钱财损失倒还不是最大的难题。最大的问题是,建国初期因为国家不富裕,人口迁移严重,导致在国的人民数量逐渐减少。据记载,当时唐朝所剩下的人,只有两百多万户。当然主要原因就是物资供不应求,并不能满足大量人口的基本生存。

除此之外,经济状况也不容乐观。都说物以稀为贵,当时粮食产出量少,于是国内物价就被炒得很高。为了生存,很多人不愿做最苦最累的农活,而是选择了利润较高的酿酒业。为了应对这种情况,朝廷不得已下令禁酒。

唐朝在当时的地位是霸主级别的,它存在了三百多年,同时也打过大大小小的战役,取得多次胜利。要说它的战争数有多少?可以说是从建国时期直至其灭亡,都在不断地进行着战争。在建国初期,为了巩固势力,稳定朝政,唐朝通过武力收服不少高手勇士。当然其中也有想要密谋造反的人,这个时候也需要武力镇压。

国内是这样一番景象,国外也没好到哪里去。国外,大家都不想让唐朝发展起来,很多势力蠢蠢欲动,这些威胁如果不及早取出,将来必定成为一大隐患。这就不得不进行战争。唐朝多战争的原因,其中好友统治者好战、唐人的习惯——英勇好战,仿佛就像是为了战争而活一般。

酒禁文化由此而来。战争的持续让物资长时间的短缺,民间很多粮食都被送往军营以备军需。同时控制百姓不浪费粮食,于是酿酒业发展。但当时来说酒是属于奢侈品,为了让粮食尽可能的发往前线,禁酒文化应运而生。

唐朝制酒文化:从“酒禁”到合理化,日益丰富

酒税出现,酒禁、榷酒、官酤、依次产生,互相牵制,一起创造了多彩的唐朝酒业制度文化

榷酒是说政府为了控制酿酒业的发展,通过征税来将酒的产生、制作、销售等过程掌握在手中。其实就是不让民间自由掌控酒业,垄断了酒业生产,并将酒业发展发展而得到的巨大利润收入囊下。

唐朝制酒文化:从“酒禁”到合理化,日益丰富

官酤是不准人民私自造曲,获取酒的途径只能经过政府,别的渠道一律禁止。那些卖酒的酤户也不是那么好当的,拿酒麻烦外,还得先取得资格认证,还要交一定的税。

在唐代时期,其实榷酒和官酤是差不多的性质,二者只有实现的形式不同。

如果到了时间还没有交税,那政府是有权力禁止酤户继续经营酒业的。另外一种更为彻底的形式就是禁酒。它们目的都是为了增加政府财政收入。这样做的原因一方面是稳定国家财政,不至出现财务危机。同时也是将所得的资金用于预防灾难出现的时刻。

另一方面,所收到的酒税,朝廷还会将它们用来奖赏保家卫国的士兵们。一来鼓舞士气,二也保障了百姓安居乐业。通过上面的措施来稳固江山还不够,朝廷又另外颁布了“榷酒法”。这个法则里有规定不准民间酿酒,还不准酿一些质量差的酒。这就更大范围地、更有效地实行酒禁政策,同时也让酒税发挥了它的大作用

为了增加税收,唐代还实行了其他的政策。例如:酿酒者如果自愿向朝廷多交酒税,那里酌情免除他们的徭役。这项政策对双方来说都是有利的。对百姓而言,减轻了负担,对朝廷而言,增加了财富。但当时还没有“酒税”的说法,因为当时所交的酒税只是被定义为“酒类收入”这种笼统的说法。

政府垄断的做法有好也有不好的方面。这种征税方法,使人性贪婪的一面显露出来,大批官员借此 “重复收税”,引发“贪污”现象不断发生。这样,也使得人民怨声载道,政府破败不堪。

后来,朝廷改良了政策,允许民间自由酿酒,只是需要按人头来交税。加上,“官酤、交榷酒钱交其一,不可重复征收”的政策,简化了之前的收税手续,也有效防止贪官们“捞油水”。当然,如果钱不够,也可以用交易物品作为交税的手段,这也可以看到唐代酒业制度逐渐走向灵活化。

酒税相较于官酤、榷酒钱来说,整个体制较为完善、正式。开始执行酒税政策z之时,只是为了国库充裕,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但后来在代宗时期,酒税逐渐变成按月上交的硬性政策,宪宗时期正式成为固定税收。

唐天宝年间,唐朝经济发展迅速,朝廷对酒业的管控已经没有之前那么紧张,酒户间自由贸易,唐代酒业达到繁荣阶段。酒禁、榷酒、官酤的出现,再到后来的合理化酒税,这个过程是漫长的,也是积累经验的过程。酒税是最终产物,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唐朝各项制度的完善。

唐朝制酒文化:从“酒禁”到合理化,日益丰富

酒业制度文化对唐朝、对后代都有着深远影响

无疑,唐代制酒文化对当时的朝代影响深远。建国时期,因为没有经验而盲目实行的禁酒政策曾经使唐朝酒业陷入低迷阶段,连扩充国库的目标都难以实现。可是后来实施了合理化、灵活化的酒税制度,酒业又重新发展起来。

后来唐朝对酒业的管制松了些,酒户们就有了较大的发展空间,实行自由贸易,酒的质量也因人们的要求提高而提高。酒的品质提高了,种类变多了,买酒的人也乐意为这种货物买单,促进了唐朝货币的流通,刺激了经济的繁荣。另外酒税也造成了社会的稳定。

百姓如果交了税费,就可以自由地去实行买卖生意。生活来源有了保障之后,社会暴乱的现象也越来越少。加上人民生活好了,对统治者的印象也会因此变好。可以说酒税制度对营造“治国有方”的形象是很有效的

对唐朝来说,酒业制度让本朝的文化变得丰富多彩,让统治者形象得到提高,让财政危机得到解除。而对后世来说,唐朝酒业制度的发展,为我们呈现了精湛的酿酒工艺,成为一项文化瑰宝。

唐朝制酒文化:从“酒禁”到合理化,日益丰富

结语

唐朝的酒业制度文化,对现在而言,是值得我们去借鉴和学习的。敢于尝试、敢于改变、敢于创新,只有这样,酒业文化才能在中华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源远流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