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禁投降的汙點為何無法避免?只因他沒機會重新證明自己

在群雄逐鹿的三國亂世,各位強勢諸侯之間的爭鬥極其血腥,但通常不涉及“正義”或“邪惡”這樣的主觀定義,同樣也不涉及民族問題。

按照常理推論,在這種背景下選擇忠於某人或投降某人,應該不會成為汙點。

可偏偏有一個人是例外:曹魏大將於禁。

于禁投降的汙點為何無法避免?只因他沒機會重新證明自己

于禁生年不詳,我們只知道他原為鮑信部將,在鮑信戰死後被王朗引薦給曹操,之後便隨曹操南征北戰,立下了許多戰功。

黃巾起,鮑信招合徒眾,禁附從焉。及太祖領兗州,禁與其黨俱詣為都伯,屬將軍王朗。朗異之,薦禁才任大將軍。

曹操對於禁非常喜愛,稱讚他“雖古名將,何以加之”。

太祖悅,謂禁曰:“淯水之難,吾其急也,將軍在亂能整,討暴堅壘,有不可動之節,雖古名將,何以加之。”

關羽圍攻襄樊時,于禁督七軍前往救援,被關羽利用秋季大雨打得全軍覆沒,在全軍覆沒之後投降關羽,被監押在南郡。

禁與諸將登高望水,無所迴避,羽乘大船就攻禁等,禁遂降,惟龐德不屈節而死。

關羽被呂蒙擊敗之後,于禁被轉移到東吳關押,在東吳遭受了百般羞辱。

帝引見禁,鬚髮皓白,形容憔悴,泣涕頓首。

孫權向魏國稱臣之後,將於禁送還魏國。魏文帝曹丕雖然表面上安慰于禁,卻暗裡讓人作壁畫羞辱他。于禁因此鬱鬱而終,被惡諡為厲侯。

欲遣使吳,先令北詣鄴謁高陵。帝使豫於陵屋畫關羽戰克、龐德憤怒、禁降服之狀。禁見,慚恚發病薨。子圭嗣封益壽亭侯,諡禁曰厲侯。

于禁投降的汙點為何無法避免?只因他沒機會重新證明自己

如果仔細劃分一下三國期間投降者的情況,大概會有三類。

第一類是“棄暗投明”,他們在投降之前地位相對較低,投降之後卻因為各種原因,地位越來越高,代表人物是張遼、徐晃、張郃和姜維等。

在投降之前,這些人大多還是身處亂世的無名小卒,如果他們當時選擇寧死不屈,恐怕在後世的歷史書中,他們想留下一個名字都是奢望。

由於他們最終都成為了人生贏家,所以後世讀者在提起他們的經歷時,並不會認為他們的投降行為有多麼丟人。

第二類是“晚節不保”,他們在投降之前地位相對較高,投降之後卻因為各種原因,地位越來越差,代表人物是于禁。

于禁在投降關羽之前,就已經是註定可以在青史留名的人,如果他選擇寧死不屈,蓋棺定論的評價自然會高不少,只可惜他選擇了屈膝投降。

由於于禁下場悽慘,所以後使讀者在提起他的經歷時,通常會恨鐵不成鋼地說:“大好男兒偏偏晚節不保,這一生的汙點如何洗刷?”

第三類是“隨波逐流”,在投降之前和投降之後,他們的地位並沒有明顯變化,代表人物是潘濬。

潘濬最初一直跟隨劉備,後來被孫權俘虜而投降,併為孫權穩定荊州立下大功。

將吏悉皆歸附,而濬獨稱疾不見。權遣人以床就家輿致之,濬伏面著床蓆不起,涕泣交橫,哀咽不能自勝。權慰勞與語,使親近以手巾拭其面,濬起下地拜謝。即以為治中,荊州諸軍事一以諮之。

看到潘濬的結局,大多數人不會有什麼感覺,因為他們始終都沒什麼存在感。

于禁投降的汙點為何無法避免?只因他沒機會重新證明自己

張遼、徐晃、張郃和姜維投降時候的樣子是不是很丟人?我們不知道,大多數人也不在乎。我們在乎的只是:這些人在投降之後混得很好,比投降之前好得多。

潘濬投降時候的樣子是不是很丟人?我們不知道,大多數人也不在乎。如果不用搜索引擎,很多人根本就不會知道,三國時期還有這麼個人。

順著這個觀點,我們再延伸一下:

如果於禁投降關羽之後,受到了關羽的優待,跟著關羽北復中原,協助劉備統一天下。

曹氏一族最終死於非命,劉備下令,有敢給曹氏收屍者,夷三族!于禁感念故主之誼,冒死給曹氏收屍,劉備卻褒獎他,認為他不忘舊主,有情有義。

在此基礎之上,于禁的子孫再爭點氣,兩三代之後玩一出類似於“司馬代魏”的把戲,最後給老祖宗于禁追贈一個“高祖武皇帝”的榮譽稱號,你們說,後世對於禁的評價會怎樣呢?

別的我不敢說,至少於禁投降關羽絕不會是汙點,而是撥亂反正。否則,哪有於氏子孫成佛作祖的機會呢?

我再強調一遍,由於三國時期通常不涉及“正義”或“邪惡”這樣的主觀定義,同樣也不涉及民族問題。

我們通過對三類降臣進行分析之後,完全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忠於誰或投降誰並不重要,只看你日後的成就如何。

于禁投降的汙點為何無法避免?只因他沒機會重新證明自己

我們作為後人可以這樣看待三國時期,但基於宣揚皇權至上的史書,則總是強調臣子要忠於主公。

比如說,即使受到曹操的厚待,沮授依然寧死不屈,於是最終被殺。

沮授不及紹渡,為人所執,詣太祖,太祖厚待之。後謀還袁氏,見殺。

比如說,即使受到劉備的招攬,張任依然寧死不屈,於是最終被殺。

任勒兵出於雁橋,戰覆敗。禽任。先主聞任之忠勇,令軍降之,任厲聲曰:“老臣終不復事二主矣。”乃殺之。先主嘆息焉。

比如說,即使受到關羽的賞識,龐德依然寧死不屈,於是最終被殺。

德罵羽曰:“堅子,何謂降也!魏王帶甲百萬,威振天下。汝劉備庸才耳,豈能敵邪?我寧為國家鬼,不為賊將也。”遂為羽所殺。

史書在記載這些人寧死不屈的時候,往往會帶有一種說不出的惋惜之情。後世讀者在讀到相關內容時,往往也會沒完沒了地感嘆:他要是選擇投降,那該多好啊!

就以上述幾個人的生平來看,他們是天生的寧死不屈嗎?顯然並不全是。

沮授原本在韓馥手下工作,後來袁紹擠掉韓馥,沮授轉而為袁紹服務。

紹遂領冀州牧,承製以馥為奮威將軍,而無所將御。引沮授為別駕,因謂授曰:“……”從事沮授說紹曰:“……”紹喜曰:“此吾心也。”即表授為監軍,奮武將軍。

龐德原本跟隨馬超共同對抗曹操,馬超失敗之後,龐德投靠曹操。

太祖破超於渭南,德隨超亡入漢陽,保冀城。後復隨超奔漢中,從張魯。太祖定漢中,德隨眾降。

他們改換門庭投靠新主公時,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新主公可以給他們更廣闊的舞臺,任由他們發揮。

于禁投降的汙點為何無法避免?只因他沒機會重新證明自己

本來呢,于禁投降實在算不得什麼大事,就是“一招棋錯,滿盤皆輸”而已,但如果把龐德和于禁做一番對比,會發現格外諷刺。

由於受到《三國演義》的小說、電視和評書影響,大多數人天生就對劉備集團帶有三分好感,認為他們代表著正義和公理。

可龐德不但誓死不降,而且還破口大罵,著實刺痛了不少人脆弱的神經。

這個時候,他們發現識時務的于禁居然還跪在地上,祈求關羽的饒恕,他們絕不會因此認為于禁識時務,反而會認為于禁面目可憎。

因為和龐德一比,于禁怎麼看都像是一個小人。難道我堂堂蜀漢,居然只能容納小人嗎?

于禁投降的汙點為何無法避免?只因他沒機會重新證明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