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冷靜思考二:日本在內心深處瞧不起中國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冷靜思考二:日本在內心深處瞧不起中國

一本值得認真看的有關抗日的書


接上一篇,第二個感想:日本從未在內心真正向中國道歉,就可預見的將來也不會為其侵略行為道歉。

二戰結束後,中國以曠古的大度,將日本71年來的侵害和天文數字般的財產掠奪一筆勾銷,意在表達與日本和平共處的民族誠意,開闢嶄新的中日關係。但遺憾的是,中國天高海深的恩情並沒有感動某些日本人的“良知”。 這裡面當然有美國支持慫恿的因素。二戰後,美國不追究日本天皇的戰爭責任,甚至連一些罪大惡極的戰犯也不追究。美國隱瞞了部分日本細菌部隊的真相,在美國的默許下,日本甲級戰犯重光葵成為日本新政府的外相,岸信介則成為首相。

但造成日本拒不悔罪,關鍵的是日本是一個從認知邏輯上喪失了“侵略”與“被侵略”這一常識判定的國家,無論是為侵略中國提出“補償論”還是把“侵略”中國說成“直入”“進入”“改組”“進取”“移植”,都充分說明了這一點。一些相當高級別的日本政治和經濟人物,否認南京大屠殺,把二戰的結果僅僅理解為勝利和失敗。這樣的反思,讓人不禁想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納粹的復仇主義正是從清算《凡爾賽條約》開始的。

也許我們不應該糾纏歷史,但歷史卻時刻糾纏著我們。“二戰”後的70年裡,日本為軍國主義招魂的事件不勝枚舉。從1951年吉田茂開始,日本各屆首相幾乎都曾到過靖國神社參拜,其閣僚參拜的更多。再拿近10年來情況來看,2005年5月13日,日本國會以202票贊成、14票反對,通過將已故天皇裕仁的壽辰設立為“昭和日”。昭和天皇是二戰期間日本侵略戰爭的總指揮,設立“昭和日”明擺的是歌頌侵略。每年8月15日,一些日本政要總會選在這一天來靖國神社頂禮膜拜,嚴重傷害曾遭受過日本侵略的亞洲國家人民的感情。還有去年全面修改教科書,把“侵略”歷史消失於無痕。

與日本相比,德國做到了反思。在參加俄羅斯慶祝衛國戰爭60週年大會的前一天,德國總理施羅德向俄羅斯致歉,並撰文指出:回憶戰爭是永久性的道德義務。“過去的歷史我們已無法挽回,但我們能夠從歷史中,從我們國家刻骨銘心的那段恥辱中吸取教訓。”

“對於納粹的暴行,德國負有道義和政治責任。德國決不向試圖忘卻或不承認那段歷史的任何企圖讓步。”人們什麼時候聽到日本領導人這麼說過?

人們至今還記得那位在波蘭華沙猶太殉難者紀念碑前虔誠下跪的德國總理勃蘭特,但誰見過日本的內閣大臣在南京大屠殺紀念碑前下跪過?他們倒是一次次參拜供奉著甲級戰犯的日本靖國神社。

只要日本不認真地反思歷史,它就永遠是它過去的罪惡所挾持的人質。

時至今日,日本右翼政客依舊認為,日軍對中國殘暴的戰爭行為,是值得大和民族驕傲的壯舉;靖國神社裡那些沾滿亞洲人民鮮血的劊子手,被他們視為日本國家和民族犧牲的英雄,怎麼可能指望他們會去悔罪?

日本對“黑色歷史”的粉飾和漂白,需要引起世界尤其是中國人民的高度警覺。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冷靜思考二:日本在內心深處瞧不起中國

安倍的野心大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