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人半神亦半仙,是老子出函谷成仙,还是太上老君下凡度化世人?

先秦最著名的背包客,当属老子,骑着头青牛什么都没带,就胆敢西出函谷关,踏入胡人未知之地。

半人半神亦半仙,是老子出函谷成仙,还是太上老君下凡度化世人?

跟抱团出游的唐僧一伙人不同,老子西游可是单个上路,重点是他老人家出去时早已上百岁,虽不比孙悟空年长,但以人来说也算是个健行的狠角色,他究竟是人是神,我们看下去。
一、是人

相信对老子不陌生的人都知道,他是著明的反仁义、反礼乐,崇尚简单自然,绝圣弃智,民利百倍这等当时惊世骇俗的标语,都敢贴在背后。

他的出生地仍是个谜,不过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就是孔子问礼与尹喜求书两件事。

半人半神亦半仙,是老子出函谷成仙,还是太上老君下凡度化世人?

司马迁说了,老子可能是周朝守藏史,所以求知欲旺盛的孔子去找他聊聊,也是件正常的事。他俩经过一阵对于圣人之言与仁义的讨论之后,老子只跟孔子说了你不要一直想有名、想做官、想改变天下,然后又一副我超强你们都很废的样子,如此就可以无忧于世了。

半人半神亦半仙,是老子出函谷成仙,还是太上老君下凡度化世人?

句句打中孔子的痛点,虽然心里可能很不爽,但还是许了神龙的绰号给老子。而后天下将乱,老子觉得烦,便规划了西方之旅的单程自由行,准备当个逍遥的背包客,找了头跟犀牛同种的青牛,骑着上路。

半人半神亦半仙,是老子出函谷成仙,还是太上老君下凡度化世人?

至函谷关时,守门的尹喜恰巧是个热爱风水堪舆的保全,看见天空突然布满七龙珠招唤神龙时的乌云,就知道大人物来了。伸手挡了老子,开口便说:这样就想走?先让我许三个愿,要不然就留点东西下来。
一整个抢匪口吻,老子无奈只好写了名留千古的《道德经》后,就出游西域去了,据说当时他已160或200多岁了。
二、是神

后世对于老子,因为他令人羡慕的长寿,还有开口说道,闭口说无,看起来有如说明了世界运行与创生的那部天书《道德经》,将老子从人渐渐升华到了神,尤其是脱胎于道家的道教。

半人半神亦半仙,是老子出函谷成仙,还是太上老君下凡度化世人?

东汉时张陵在巴蜀鹤鸣山创立五斗米道,就把老子推上了开山祖师的宝座,将他等同于创世神的地位,并给了老子

“太上老君”的称号,种下了日后跟孙悟空的不解之缘,他骑的那头青牛,也在《西游记》中尬上一角,成了神通广大,众多神仙都束手无策的独角兕大王。

半人半神亦半仙,是老子出函谷成仙,还是太上老君下凡度化世人?


随着时代的变化,老子的形象越来越神秘,南北朝神鬼传奇追踪者众多,累积跟胡诌的资料相当可观,最后在道术狂热技能点超高的葛洪之著作《神仙传》中,将老子比拟为天之精神,得道真传之高人。


葛洪虽然和东汉张陵陈述老子的说法不同,却因为视老子是修炼后得道飞升的人,鼓励了许多想要逃脱人间命限与义务责任的群众,开启后世一连串学道成仙的大修炼时代。这时代持续的时间超乎你想像,其中不乏吃丹吃到死的帝王将相,为了成为人人称羡的神仙,使无数怕死却赴死的人踏上了这条惊涛骇浪的航道。

半人半神亦半仙,是老子出函谷成仙,还是太上老君下凡度化世人?

接着本来是老子绰号的太上老君,反客为主,将老子的形象吸纳进去,被说在不同时期皆曾下凡转世,早在商代前,就常下来玩,且都为当代高人或是辅佐贤士,春秋时的老子只是其中一个代表性的化身而已。


唐代李氏皇帝一门,更把姓李的老子当作是祖先拜,道教基本与国教无异,历史上高度赞赏的唐太宗,也是第一位吃丹吃死的皇帝。

半人半神亦半仙,是老子出函谷成仙,还是太上老君下凡度化世人?

从唐代到宋代开始一直不断对太上老君增加封号,让位居三清之一的老子更加尊贵,甚至有一说老子西出时到处说法,深得人心,在印度被称为佛陀,这等占佛教便宜的事,都编得出来,这时回头再看看老子本身思想的核心关键词:回归自然、清静无为、功成身退等等,确实相当讽刺。


身为人的老子在历史的迷雾之中,面目难以辨认;身为神的老子却形象鲜明,来龙去脉越发清晰,或许人需要的不是真相,而是寄托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