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家长反思自身,孩子选择内心,幸福才是重点


高三,家长反思自身,孩子选择内心,幸福才是重点

这是刘叔的故事:

我的高三,是人生的一个痛点。

也许那个时代,都是以贫穷为标签的。我也一样,只是更甚。

父亲早逝,母亲也早早失去了经济能力。我是在哥哥嫂子的咬牙资助下,坚持上了高中。

一进入高三,我就陷入了是否要继续求学的纠结中。

内心深处,我是非常想上大学,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的。

可是,我面临着两个现实的困难。

一是,家里的经济条件。父亲过世后,我和母亲相依为命,每月依靠着可怜的抚恤金维持生活。

两个哥哥早早地辍学参加工作,补贴家用。日子虽然拮据,我却被保护得很好。加上成绩优异,很顺利地考上了高中。

可是学费成了一个巨大的坎。

那时大哥已经有了孩子,正是用钱的时候。我不知道他和嫂子有没有争吵过,但是,嫂子把钱给我的时候,紧紧地捏着钱舍不得放的样子还是刺痛了我。

我不怪他们。嫂子能嫁给大哥,并一直贴补着我们,实在已经是很难得的了。况且,他们的工作,真的是很辛苦。过了这么多年,我都在想,如果是我,一定不会去选择有这样家庭的男人。

哥哥和嫂子一直鼓励我,让我不要担心钱的问题。

但是,现实的环境就是这么残酷,每次要定资料,买试卷,我都不敢再去要钱。我怕。没有资料,没有试卷,我只能坐在那里干瞪眼,于是,我的成绩也就出现了问题。

事情就这样开始出现了恶性循环。内心中,对于哥哥嫂子的付出又会有一百二十个愧疚。

其实,寒门学子的心酸,真的不是像电视里面演的那样。

我们的心酸有时就是一餐饭,一份试卷和一个眼神。

自卑,自尊,愧疚,永远都在不停地纠缠,迷茫和忧郁盘桓着,我已经感觉到了窒息。

我终于决定放弃学业!

那一年,正是高三。


高三,家长反思自身,孩子选择内心,幸福才是重点

孩子的情感负担

刘叔说,他高三毕业后,就去找工作了。感觉心里很轻松。

问他后不后悔,他很坚定地说,不后悔。因为这个选择,能让他从经济上立刻得到改观,更重要的是,它把他从自卑、愧疚的泥潭中拔出来了。

刘叔的这个答案,就是我们平常在重要节点时的两种选择基点:经济选择和心理选择。

每个人的高三,都在这个节点上。说它重要,因为它是我们一个阶段的结束,另一个阶段的开端。而另一个阶段,又是天差地别的两种人生。面对不可预知的未来,我们所有人都充满了期待,谁都不愿意输在下一个阶段的起点上。

现在的高三孩子,大多数已经没有了经济上的困窘,但却背负着更沉重的情感负担。

1.长辈的好,无以回报。

这是最为普遍的一种情况。出生在蜜罐里孩子们,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疼爱得无以复加。小时候,孩子天真地表态:长大以后,我一定挣好多钱,我养你们。等长大后,才发现,这就是一个谎言。

亲人们从来也没有希翼孩子们回报,可是你对我的好,我无以回报,真的是一种无法言说的债。

刘叔的放弃,经济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还是怕面对哥嫂的付出,无以回报。怕成绩下滑,会让哥嫂失望。怕万一失败,无颜面对家人。

2.过度期待,难以达到。

没有哪个孩子不希望自己能考上985,211,父母们更是充满期待。

中国最经典的场景是:当孩子拿着自以为很好的成绩给父母看时,父母会说:要是能考到前几名就好了。等孩子考到第二名时,父母会问:第一名是谁?等孩子拿到班级第一时,父母又说,如果能拿到年级第一就更好了。等孩子拿到年级第一时,父母又说……无论你怎样努力,总有下一个目标在等着你。

过度的期待,总是让孩子们难以达到,而你对我的好,我却没法满足你对我的要求,我一直在辜负着你的期望,那种焦虑,是真的很让人痛苦。

3.善良孤单,无处安放。

生活的富足,家人的宠爱,让我们的孩子内心善良,爱意充盈。

他们对所有的人,都不设防。虽然他们也受到教训,但从小物质丰厚的生活,让他们更加地怜惜弱小,更愿意付出。

但他们又是孤单的,家中,他是唯一的那个还要依靠别人的人,是那个最没有话语权的人。他要孤独地面对高考——一场艰难的战役,他只能孤军奋战。

善良让他们不愿意去责怪父母,而过度地期待又让他们难以达到,对未来的担心更加重了他们的焦虑,各种的压力,整日辗压着他们,痛苦的内心世界,父母们有没有读懂?

这是一个艰难的选择时刻。

高三,家长反思自身,孩子选择内心,幸福才是重点

幸福最重要

父母们反省一下,你对孩子的关注和360度的爱是不是已经变成了一种折磨?你对孩子过度的要求是不是已经在吞噬着孩子们的内心?隐藏在“爱”中的言行,是不是有意无意地要孩子以“服从”“听话”为前提?

《小欢喜》中,陶红饰演的妈妈,就是一个一步一步要孩子听从自己的,她认为自己都是为孩子好,以自己对女儿的付出为要胁,把孩子逼得想要跳江。

北大学子杀母案中的吴谢宇,优秀到让人眼红,可内心孤独,无处表达。母亲与外界对他的过度期待,在他发现无法达成时,他宁可选择让母亲消失,也不愿看到母亲对自己的失望。

家长们,请先降低你们的期待,聪明、善良又孤独的孩子们,会拼命达到你们的目标。

孩子,谁告诉你,家长的幸福需要你来负责?

你的选择,将来的后果都要你自己承担,你想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自己想好,遵从本心,幸福是你自己的体验,没有人能代替。

别人觉得好,那都是别人,包括你的父母,都与你无关

只有你自己,才能让自己幸福,那才是最最重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