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收拾玩具,你们是怎么做的呢?

小妞妈咪


孩子天生就爱动爱玩,爱动的孩子最聪明是说孩子在玩玩具的同时也在开发他的大脑。本人有3个孩子。一天家里被他们弄得乱七八糟的,但当他们玩好的都把各自的玩具放回他们小家。这是怎么做到的呢尤其是3个孩子。其实也简单。我给我家3个宝贝做了个规定,首先你们自己给自己的玩具弄的漂亮的新家 。每次玩玩具后要把自己的玩具带回玩具的家并看看那个玩具小朋友还没找到家,要及时找回。刚开始小的孩子不愿意,但看到他姐姐都把自己的玩具弄回玩具屋,他也急了就像姐姐学习了,一天,二天……慢慢地他们自己养成了一种好习惯,每次玩后都把自己的玩具收拾好好的还懂得清点还差谁.这是我对我3个宝贝对于不收玩具给的规定养成好习惯你们也和我一样吗?


秀秀购物分享


我会问他,这些玩具是不是不喜欢了,如果不喜欢了的话妈妈把它们送给别的小朋友,如果喜欢的话就得把玩具放回柜子里哦


乐踏踏


关于儿童习惯的养成问题,很乐意与您分享一下我的看法和建议。


首先,帮助孩子养成某项好习惯,要根据孩子的年龄,考虑到孩子的心智水平。


有很多时候,家长跟孩子反复讲一件事情,孩子也答应了,但其实家长并不知道孩子对于这件事情的描述的认知是存在偏差的,或许并没有真正理解家长的指令的意思,所以执行起来也就自然不会到位。


如果孩子真的可以理解您说的意思,但是自控能力的发展还没有到位,又或者动手整理的能力也还不够发育完全,那么在实际中也不会非常好地完成目标任务。


鉴于儿童的成长是发展的,每个年龄阶段身心发育发展都有着不同的侧重,当我们给孩子制定某项规定,或者帮助孩子养成某项习惯的时候,一定要先了解自己的孩子目前处在什么心智水平上,然后可以稍微高于这个水平做一些引导,这就是儿童教育中常说到的“最近发展区”。如果要求过高,超出了孩子可以达到的程度,孩子就会感到压抑委屈甚至自责乃至愤怒,您说的“因为此时吵架”或许也在其中。



在了解了孩子心智水平的基础上,我们再来看看如何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


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我们需要这样做:


1. 首先,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自己首先要做到。

家长的言传不如身教,榜样的示范力量非常重要。 如果您希望孩子好好收拾玩具,也要给孩子一个每次用完物品及时归位的整洁的好习惯。


2.制定规则要和孩子一起,由孩子自己来决定,而不是从上而下地强行要求。

孩子感觉好,才能做得好。推荐家庭会议,跟孩子讨论“如何收拾玩具”这件事,一起来分析为什么每次玩完玩具要及时收好,不然下次要玩都找不到了,一起来讨论如何才能收好。跟孩子一起头脑风暴几条方法,然后让孩子从里面选出他认为自己可以做到的方式,先试试看。


这样做,是给孩子充分的信任,相信孩子一定可以有办法收拾好玩具,相信孩子找到了好办法来收拾玩具并且肯定能做到。


当然,也一定跟孩子讨论,如果他自己设计的方案没有执行到位,需要妈妈来监督,妈妈能做什么,并且,如果任务完成到什么程度,需要接受一定的惩罚,让孩子说说看,要怎么惩罚?


以我的经验来看,孩子非常喜欢这个环节。只要我们调动好孩子的自主能动性,激发好孩子的自我效能感,效果都会超出预期。


3. 奖惩要适度,鼓励重于奖励。

您说家里也规定了收玩具有奖励,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奖励?不过通常来说,我不太赞成物质奖励。奖励往往是外部的拉动,不会长久,并且欲望是可以生长的,鼓励才是更好的方式。


鼓励孩子是基于帮助孩子构建自我管理系统,激发孩子的内在力量。让孩子有内动力要自主自发自觉地做某件事情,并且从中体会到自我效能感,享受到精神的欢愉和满足,从而不断重复这种行为,正向强化,直到形成好的习惯。


比如,告诉孩子,“妈妈相信你一定能做得到。”

比如,孩子第一次收拾好玩具时,马上告诉他“我看到你把玩具收拾的很好”,及时肯定他。




如何让孩子愉快主动地收拾玩具? 再给您分享具体的几种小妙招


1。用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乐在其中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每种玩具的家在哪里?玩具陪你玩完后就要回家找妈妈去了哦” 是不是每个玩具都找到了自己的妈妈了呢?当孩子收拾完最后一件玩具,告诉他“现在每个玩具都找到了自己的妈妈,宝宝也来找妈妈吧!” 这时候,宝贝扑进妈妈的怀抱,相信妈妈温暖的拥抱加上鼓励的话语,一定让孩子幸福满满。那收拾玩具,就是游戏,也是亲子关系温暖体验的好机会了。


2. 情绪调动让孩子愉悦地收拾玩具

“来,让我们一起帮玩具找妈妈吧” ,拿着一件玩具“咦,我怎么找不到它的家了,娃娃说她想快点找到妈妈”,这时候把玩具递给孩子,她一下子放到该放的地方。“哦,还是你厉害,一下子就帮娃娃找到妈妈了,谢谢你帮我解决了个大问题” 。。。诸如此类的小互动让孩子非常快乐地就完成了收纳任务,既能感受到帮助别人的快乐,也能感受到自我效能感和满足感。




3. 家长朋友们要留意不能要这样的事情来影响孩子好习惯的形成

比如,“你怎么还不赶快收拾?你怎么答应妈妈的,你看都乱成什么样了?”

批评,催促,带着情绪恼怒、呵斥、甚至发火叫嚷,乃至动手,都是非常错误的,容易让孩子对收拾玩具这件事留下不愉快的阴影,让孩子感到受挫和难过,反而无法养成收拾的好习惯。


希望以上回答可以帮助到您。我是梦田的稻草人,非常乐意和您交流亲子养育话题,欢迎关注我,多多交流!


梦田的稻草人


您好,我是陆超,也是一对双胞胎的奶爸,很高兴能回答您的问题,针对您这个问题,我觉得首先家长还是要分析下孩子为什么不愿意自己收拾玩具,是玩具太多了收拾起来麻烦呢?还是孩子有依赖情绪想着家里大人会帮我收呢?总之对于这种行为,我们做家长的需要及时制止,我建议这么做:

1.家长当然要以身作则,平常家里如果也乱七八糟的,孩子当然觉得这点玩具乱丢也无所谓,孩子模仿能力本来就很强,所以家长自己也要做好榜样,在这方面大人都要统一思想。

2.给孩子规定收纳玩具的地方。孩子玩完玩具后,家长要引导孩子将玩具放回之前拿的地方,物归原处,刚开始这个过程最好家长陪同孩子一起做,让孩子养成这个习惯。之后再慢慢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

3.不收拾玩具,可能因为玩具太多了不想收拾,家长可以每次在孩子玩玩具的时候事先和孩子说好,每次玩之前选好自己要玩的玩具,选个一两个就可以了,不要玩的三心二意,这样也方便孩子收拾。

4.如果孩子还是不收拾,我会告诉孩子你不收拾的话我会给你收拾,不过我会告诉孩子你不收拾的话这些玩具就会我就会扔掉,因为你自己的玩具都不会珍惜和保管好。你要对你的玩具负责。事后我会把他们不收拾的玩具当着他们面扫掉再找个地方锁起来,绝对不给他们玩,等到他们发现自己玩具不见了自己着急的时候我再和他们好好教育。通常这个办法还比较有效。对于这种屡教不改的行为家长千万不要惯着,该强硬的时候还得强硬。

5.不管有没有这种不收拾玩具的行为,孩子的玩具建议以后不要买很多,到了一定年龄也就要让孩子尽量少玩玩具了。多让孩子做点别的,比如说读书,画画,运动对于孩子成长都是挺不错的。

总之,孩子不收拾玩具肯定不是孩子的主观行为,说白了或多或少和大人平时教育是有关系的,孩子生下来都是一张白纸,出现这种情况家长也不要不耐心甚至打骂,造成这种情况出现的话只能家长耐心引导,这个过程也需要时间。很高兴能回答您的问题,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您!


睿宝and骏宝


我家孩子也是这样,我用了一招:玩具扔的家里到处都是,我装作不经意,踩坏了一个他最喜欢的,他大哭大闹,但这个时候千万不要讲道理,因为孩子哭闹讲道理他根本听不进去,讲道理一定是要在晚上睡前讲,晚上他睡觉前我给他讲故事书,问他失去了玩具伤心吗,他说可以重新买一个吗,我说我不会给你买了,因为是你乱扔玩具造成玩具被踩坏了,这是对你的惩罚,如果你还想失去更多的玩具,那就继续别收拾。

从那以后孩子每次都收拾。


90分的妈妈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的是孩子为什么不愿意收拾玩具。其实无非是以下几种原因:

1.玩具太多,孩子觉得收拾起来难度太大

,晨晨玩具的确是非常多。一时兴起拿出来玩之后,收起来就不是容易事。

2.依赖情绪,反正有人帮我收

最开始勤劳的爸爸往往是一看晨晨不玩了就会去收起来,所以晨晨就更是不在乎收不收玩具了。

3.孩子会眷恋玩具带来的满足感

这个其实也是人之共性,我们会下意识的觉得有些东西放在眼前比较顺手比较满足。

4.家里环境本身就很乱,孩子不觉得这是个事

满屋子都乱的话,孩子就不会觉得玩具随便乱扔是个事了。

我做到以下几点:

1.为玩具选择合适的收纳箱。

这样孩子玩完玩具后,引导孩子将玩具收回具体对应的收纳箱。这也是为什么我这几年在开团产品中会争取收纳的福利,比如Modarri玩具车的收纳盒,让孩子玩完后放回去,这个过程就没有那么难。

如果没有配套的,宜家那种透明收纳箱,几十块钱一个,能装又方便看到有什么玩具。比如宝贝吃的饼干桶,用来收画笔是很好的选择。

2.将过程拆解详细,先从一个个步骤开始引导。

比如说“把这些玩具都收好”会让孩子觉得比较难,但是说“把这堆积木收起来”,任务难度就会下降很多。收完一类之后再收其他的。“接下来我们把这几个车子送回他们的箱子”。

这样简单具体的指引,适当引入日常绘本中的行为。比如一些收拾东西的动画片,会让孩子更理解我们的目标,接受度也会更高。

二.

该“懒”的时候“懒”,该“出手时就出手”

不要因为怕孩子有依赖心理就觉得孩子一定要独立完成所有的收玩具这件事。最初,我们可以邀请孩子:“来,妈妈帮你一起收吧。”可以和孩子比赛,谁能更快的将玩具收完。

我们不必担心这就变成自己的事情了,一步步来,先让孩子意识到这个事情他必须做,我们知道对他来说有些难,我们可以帮助他。

然后慢慢退出,鼓励他独立完成,妈妈也有自己的事情要做,看谁先做完。

小孩子养成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养成的,也需要爸爸妈妈持之以恒的引导陪伴,如果自己都做不到,更不能期望小孩子能做到,爸爸妈妈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教育他,要不然怎么也养成不了好习惯,我家晨晨已经会独立整理收拾自己的玩具了。


囧妈育儿动画


都放在他床上


人生百年如驹过隙


我是康睿妈育儿,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孩子不收拾玩具,我们可以这样做:

1

让孩子养成收拾自己收纳整理玩具,用完东西就归位的习惯意识。

给孩子养成好的习惯关键期,就是孩子最爱说“不”的时候,也就是两岁前后。这个时候也是孩子的“秩序敏感期”的时期,我们就可以用秩序感建立初步的规则。

01 家里准备好装玩具的篮子5-6个,最好方便孩子取拿的,专门设立一个地方放置孩子的玩具区域,让孩子养成自己的东西自己收拾、保管的意识。

02 通过游戏形式让孩子愉快接受收拾玩具的行为。比如:每个篮子上贴一个动物头饰,妈妈就说:“”宝宝,现在小白兔肚子饿了,我们赶紧把它喜欢吃的东西送给它吧!”

03 大人做好榜样,平时东西就养成随时摆放好。

2

温柔而坚定的制定物品整理规则意识

这个过程父母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随时接纳孩子可能不愿意收拾自己玩具的行为。

01 孩子在3岁过后,基本大人的要求都能理解,在收拾玩具时,除了游戏方法,还可以和孩子商量玩过的玩具我们可以怎么收拾?

02 请孩子收拾的过程中,有时会不愿意,这是家长不一定非要孩子收拾完,可以等待一下,过后看孩子情绪稳定后一起和孩子进行收拾。切记大人自己为了图方便,自己全部收拾完,那么孩子的收拾、整理玩具习惯基本养成不了。孩子会观察大人如何对待他的行为,当看到你允许他通过哭、撒泼等方式不收玩具时,以后就会这样做。

03 父母学会观察自己的孩子属于哪一种性格,结合孩子的性格制定规则,留给孩子一定的预热时间,慢慢养成习惯。

04 家中大人对待孩子收拾玩具的要求要一致和有坚持性,不可今天这样明天那样,导致孩子内心无所适从,就会谁的也不听。

05 父母在孩子建立整理玩具的规则时,一点要放手,不可包办代替。

以上是我的回答,更多的育儿资讯,欢迎关注“康睿妈育儿”


康睿妈育儿


每个家庭伴随着宝宝的出生,玩具也日益增多,原本收拾井井有条的家里也会因为横七竖八的玩具变得杂乱不堪。这时候最为难的就是大人,因为孩子从来不会主动收拾玩具,甚至不让大人动那些躺在地上的玩具。

一岁之前的孩子大多还不会走,这时候的玩具大部分是大人给的,最后也是由大人收起来,所以还是很好整理的,不至于弄的到处都是。但是孩子会走之后,走到哪里就把玩具带到哪里,这时候沙发上、地面上,床上……只要宝宝触及的地方,都会有玩具的存在。

我家大宝两岁前最喜欢在地板玩,玩具摆满了整个地面。有时候我看着乱,趁他不注意的时候开始给他收拾起来,可是一转眼他就不愿意了,非得放回原地。尽管我三番五次的说他,玩完了的玩具要及时的放到收纳盒里,无奈人家根本不理会。所以,那段期间,我都是在孩子睡着了才开始收拾玩具,要不然家里实在太乱了。

三岁左右的孩子,现在什么话都可以听懂的,每次让他收拾玩具时,高兴了就开始收拾,不高兴了还是放那不管。渐渐地我开始实施措施了,不收拾玩具的习惯开始有所改善了。

首先玩的时候和孩子沟通好,玩完的玩具要及时清理,送它们回家,因为玩具也有自己的家,也要回家,要不然在外边不安全。孩子可以意识到家的安全性,渐渐地把玩具整理分类收拾好。其次培养孩子收拾玩具的习惯,习惯成自然。可以和孩子一起收拾玩具,过程中给孩子说明玩具放的到处都是不仅影响家里的美观整洁,而且不安全。最后就是奖励机制,对每次收拾好玩具有所表示可以是物质上的,也可以是精神上的,在激励的过程中促使孩子收拾玩具。

育儿道路上,也是爸爸妈妈不断成长的历程,欢迎一起交流~


罗罗罗罗罗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的是孩子为什么不愿意收拾玩具。其实无非是以下几种原因:

1.玩具太多,孩子觉得收拾起来难度太大

此处我家也中招,六六的玩具的确是非常多。一时兴起拿出来玩之后,收起来就不是容易事。

2.依赖情绪,反正有人帮我收

此处我家中招,最开始勤劳的六姥姥往往是一看六六不玩了就会去收起来,所以六六就更是不在乎收不收玩具了。

3.孩子会眷恋玩具带来的满足感

这个其实也是人之共性,我们会下意识的觉得有些东西放在眼前比较顺手比较满足。

4.家里环境本身就很乱,孩子不觉得这是个事

满屋子都乱的话,孩子就不会觉得玩具随便乱扔是个事了。

而具体怎么做呢,接着往下看~

一.

帮助孩子将“大目标”化成“小目标”

满地都是玩具,不仅我们看着头疼,对孩子来说也是很浩大的工程,所以有逃避心理倒是很正常。所以我们需要帮助孩子克服这种心态,可以这样做。

1.为玩具选择合适的收纳箱。

这样孩子玩完玩具后,引导孩子将玩具收回具体对应的收纳箱。这也是为什么我这几年在开团产品中会争取收纳的福利,比如Modarri玩具车的收纳盒,让孩子玩完后放回去,这个过程就没有那么难。

如果没有配套的,宜家那种透明收纳箱,几十块钱一个,能装又方便看到有什么玩具。还有一些袋子,比如前两年我们卖枣的袋子,用来收画笔是很好的选择。

2.将过程拆解详细,先从一个个步骤开始引导。

比如说“把这些玩具都收好”会让孩子觉得比较难,但是说“把这堆积木收起来”,任务难度就会下降很多。收完一类之后再收其他的。“接下来我们把这几个车子送回他们的箱子”。

这样简单具体的指引,适当引入日常绘本中的行为。比如《小熊宝宝》里的收玩具,还可以唱《收拾歌》调动气氛,会让孩子更理解我们的目标,接受度也会更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