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与云南的区划历史——四川省7个县,为何划入了云南省?

亲,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上面“关注”,这样您就可以继续免费收到每天分享的精彩文章了,好文章我们齐分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

西南地区的四川省和云南省,在清朝统治的前期,四川省的7个县,曾经被划入了云南省,涉及了很大一片地区。那么,四川省的7个县为何会划入了云南省呢?今天,我们就仔细聊聊这个复杂的问题。

首先,我们聊聊我国行省制度的形成。从秦朝时期开始,我国便开始采用郡县制度管理地方,并且一直流传下来。到了隋唐时期,则演变成为了州县制度。换而言之,我国的行政区划为两级管理模式。13世纪,元朝崛起以后,逐步消灭了金国、西夏国、大理国、吐蕃、南宋等一系列政权,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帝国。由于疆域辽阔,原有的州县两级行政区划,已经无法满足朝廷的要求。元朝结合自身的情况,进而推出了行中书省制度,简称为行省制度,一直沿用至今。

元朝虽然建立了行省制度,但毕竟属于建设初期,存在很多的问题。元朝统治末期,甚至出现了地方官员武装割据的情况。明朝驱逐了元朝势力以后,沿用了行省制度,不过进行了全面的改进。明朝把全国划分为南北两个治理区和13个省,分别是北直隶、南直隶、山东省、河南省、山西省、陕西省、湖广省、浙江省、江西省、福建省、广东省、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等等。其中,我国很多省份的行政区划都是在明朝统治时期确立的,尤其是北方地区。例如河南省、山东省等等,与现在的行政区划差别不大。

四川与云南的区划历史——四川省7个县,为何划入了云南省?

西南地区的情况则不同,虽然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已经建立,但区划与现在相比差异很大。尤其是贵州省,在明朝统治时期,管辖区并不大。17世纪中期,已经统治了200多年的明朝,面临各方面的内忧外患,最终灭亡。崛起于东北地区的清朝,则逐步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历经顺治、康熙两代皇帝的经营,除了西北准噶尔部以后,清朝已经没有什么外部威胁。1722年,康熙皇帝去世以后,45岁的雍正皇帝上台。

面对当时的实际情况,雍正皇帝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内部问题上,其中,西南土司问题比较突出。西南土司的问题早在隋唐时期就已经出现,历朝历代都没有精力管理西南土司。这些土司们效忠于朝廷,但是,朝廷不能干涉土司的事务。土司们都拥有自己的控制区,在控制区内,堪称是土皇帝。土司们不需要缴纳赋税,也不需要承担徭役,甚至连土司控制了多少人口,朝廷都不清楚。土司问题悬而未决,成为了朝廷的一块心病。在外部问题缓和以后,雍正皇帝推出了改土归流政策,瓦解土司们的势力。

四川与云南的区划历史——四川省7个县,为何划入了云南省?

朝廷保证土司的财产安全,并且可以赏赐官职,但土司们必须放弃对地方上的控制权。一部分土司并不愿意放弃自己的势力,他们发动了叛乱。为了更好的推行改土归流政策,同时稳定西南局势,雍正皇帝派遣了后起之秀鄂尔泰担任了云南、贵州、广西三省总督。鄂尔泰到达西南地区以后,采用了安抚和围剿并用的策略。一方面对接受改土归流的土司们加官进爵,另一方面镇压叛乱的土司。

在推行改土归流的同时,鄂尔泰也在发展西南地区的经济。鄂尔泰发现云南、贵州两个省的经济比较滞后,无论是粮食产量还是人口数量,都有待进一步提高。两省与四川交界地区的地形结构复杂,从这些地区前往四川省会成都,需要很长的距离。前往云南省会昆明,则相对近了很多。从改土归流的层面来说,把四川的部分地区划入云南省或者贵州省,有利于进一步推行改土归流。雍正五年,鄂尔泰建议把四川省的东川府、乌蒙府、镇雄府,划入云南省。对于鄂尔泰的建议,四川地区的官员们当然不同意。

四川与云南的区划历史——四川省7个县,为何划入了云南省?

但是,鄂尔泰属于雍正皇帝的几个宠臣之一,虽然四川官员强烈反对,但雍正皇帝还是同意了鄂尔泰的请求。1727年,四川省的东川府、镇雄府、乌蒙府被划入了云南省。其中,东川府包括了会泽县和巧家县,乌蒙府则包括了恩安县、永善县、大关县、鲁甸县等地。镇雄府则是现在的镇雄县,三个府总计7个县划入了云南省。

乌蒙府就是现在的云南省昭通市,乌蒙府划入了云南省以后。鄂尔泰建议:“乌蒙不昭不通之者甚也,举前之乌暗者,易而昭明;前之蒙蔽者,易而宣通。”雍正皇帝再次接受了鄂尔泰的建议,把乌蒙府改为了昭通府。至此,三个府7个县,彻底分入了云南省。其实,划入了云南省以后,三个府的区划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不过这属于云南省内部的区划调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