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參與的萌新作者成長計劃,給我帶來了什麼?

每個人都生活在大大小小的圈子裡,不一樣的是你在圈子的什麼位置,決定了圈子反饋給你多少圈子屬性。我今天的內容本來想聊聊我參加萌新後給我的生活帶來了多少變化,但是我又想到一個可以聊的話題,那就是“行動倒逼學習”,可能你們都聽說過這個理論,不知道是否實踐過那?

我參與的萌新作者成長計劃,給我帶來了什麼?

其實我的配圖還不夠完整,這是個拖延症的配圖,與其說行動倒逼學習的內容倒是有點拖延的意思,不如說更多反映的應該選擇的問題。

讀書的時候,聽的最多的應該是一萬句說辭不如一個行動,但是選擇比行動更重要。這是一個遞增迭代的過程,更是一種做事邏輯選擇問題。我首先從兩個例子說一下“倒逼”的一些情況,也是我最近要做的事。

參加培訓後,我並沒有堅持做內容

看到這個標題後,我真的是倍感歉意,怎麼說是歉意 那?我簡單的做個自我介紹,我有足夠的時間做這個,我本心也是想做這塊,再加上平臺給的那個機會,按照道理說,天時地利人和,我全活了。但是問題來了,我並沒有養成一個好習慣,或是堅持去做那件事,哪怕是我認真的做領域?我當時滿腦子是怎麼想的,我現在想不起來,我選擇領域的情況怎麼做的?這些所有的問題,都過去了,結果很明顯,我雖然過原創,可是我的內容沒有做起來,推薦量和閱讀量當然很是慘淡。最重要的是我連最後的加V都沒有通過,應該算是沒有完全畢業吧。

我參與的萌新作者成長計劃,給我帶來了什麼?

直到今天“畢業”,我們的學習群解散了,來的很突然,就像從來沒有發生過?!

為什麼我會有這樣的感受?我總結的是有以下幾點:

  1. 學習條件都有,就是行動力不足
  2. 只是一味的學習內容,但是練習的少,缺少實踐甚至是內容迭代
  3. 平臺只是分享技術,但是針對每個人還是放羊階段,任憑你自己為了完成任務而去做
  4. 自己在內心中還是有一種學生上課的思維去做,完全沒有擺脫填鴨式學習的方式。
我參與的萌新作者成長計劃,給我帶來了什麼?

等等,很多,都是導致我失敗的原因。但是有沒有想過,有沒有一種方法,可以讓行動推動選擇?或者說讓一種動力推動你做某件事,而不會在我的例子裡,都是我自己在推我自己去學習,去做任務?答案是肯定的,我感覺,行動倒逼學習式的方式更直接,內容更專一有針對性。比如我再次學習自媒體這塊的課程的時候,我會在前期認真的列一下,我的領域,或是我所要做的內容,然後,我會按照內容去針對性的學習,在看資料的過程中,我有時候會出現差錯,沒有學好,我就不會進入到下個環節,而是再去學習那部分內容,行動和學習沒有誰先誰後,更多的是就像王陽明說的“知行合一”,認知和行動都沒有說比較優越吧,更應該是一種積極輔助的過程。

我參與的萌新作者成長計劃,給我帶來了什麼?

其實對行動倒逼學習的方式,更好的解釋就是:我學的都是我所需要的。其實這種是最高效的學習方式,比如我要做某個事情,我把我的目標做好,順著目標,我就做和目標有關聯的事物,遇到什麼問題,就返回去,學習,然後再投入到行動中,就這樣,往復,你就會越來越熟悉這件事。

我參與的萌新作者成長計劃,給我帶來了什麼?

針對每件事,我個人認為都有最優解,只是還沒有找到而已。我也希望運用這個方法,我能解決我的問題。運用一種互推的方法,相互制約,相互進步,確實可以擺脫一部分拖延或是完成更高效的學習。這裡的難題是如何尋找相互制約點?希望有興趣的小夥伴,寫下你的問題,一起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