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4年前的今天太平公主出生,武則天最為疼愛,為何被李隆基賜死?

鄧衍強


太平公主是武則天和李治的小女兒,一直受到父母兄長的寵愛,太平公主喜歡權勢,關心朝政,無論是長相還是性格都與武則天十分相似,因此武則天對她格外疼愛和器重,經常召見太平公主商議政事。

太平公主由於參加了神龍政變,所以一直受到哥哥李顯的尊重,但是李顯過於軟弱,很快韋后和安樂公主禍亂朝綱,毒害李顯,於是太平公主逐漸從幕後走到了朝堂的前列,聯合侄子李隆基誅殺韋后和安樂公主,讓江山重新回到李家人的手中。

可是好景不長,李隆基登基後第一件事就是以謀反罪賜死太平公主,權傾朝野的太平公主為何被自己的親侄子扳倒?

太平公主是一個有野心的人,她也想和武則天一樣成為一代女皇,武則天當皇帝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會已經引發了天下的不滿,如果再將皇位傳給女兒註定掀起大浪,而這個大浪是太平公主所抵擋不住的,儘管太平公主才能卓越,而且受到武則天的器重,但就是註定與儲君無緣。太平公主不甘心被埋沒,所以決定通過掌權來控制李唐江山,於是開始培養自己的勢力,拉攏朝廷重要官員。

韋后之亂平定之後,太平公主擁立哥哥李旦為皇帝,此時太平公主的權力達到頂峰時刻,在朝堂之上主持朝政,半數官員都依附於她,七位宰輔中有五位出自她的門下,可以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就連李旦也對她十分恭敬,太平公主自然不會把李隆基放在眼裡,直到李隆基被立為太子,這種局勢才發生動搖。

李隆基當上太子後,擔心野心勃勃的太平公主威脅到自己的皇權,姑侄生死之爭由此展開。

李隆基英名威武,太平公主一直慫恿李旦廢掉太子,李旦當然會偏向自己的兒子,直接傳位給兒子,李隆基的勢力迅速崛起。

雖然帝王子嗣可以享受榮華富貴,但是為了皇權也會生死相搏,李世民殺掉哥哥,武則天殺掉兒子,對至親都能下毒手,李隆基也顧不上親情了。

女人干預朝政本就不符合封建制度,竟然還敢與皇帝爭權,太平公主立馬就成為了弒君謀逆的亂黨,人人得而誅之,而且李氏宗室害怕出現第二個女皇,所以太平公主註定死路一條。

太平公主在平定韋后之亂的過程中和李隆基曾是盟友,合作之中掌握了李隆基的很多秘密,只有死人才會保守秘密,李隆基自然不願留活口。

太平公主之死,歸結起來就三點:

一是觸碰了男尊女卑的封建制度,為天下所不容;二是野心太大,威脅到皇權;三是知道的東西太多,李隆基害怕太平公主影響了自己的名聲。如果太平公主能夠收斂一些,安分守己,退居幕後,可能就不會被賜死。


歷來現實


太平公主(665~713)是武則天和高宗李治的女兒,李治對這個最小的女兒視之為掌上明珠,要月亮不給星星,太平公主是夫妻二人的心頭肉。

太平公主一生曾兩次出家為尼。

第一次是在她8歲時,她最親最愛的姥姥去世了,也就是武則天的老媽死了。太平從小就跟著姥姥生活,和姥姥感情最深。古代人們很迷信,武則天怕老孃把外孫女“叫”走,於是就讓8歲的太平出家為尼,為姥姥唸經超度。也就是名義上的出家,太平在宮中充充樣子而已。



太平公主到了14歲時,吐蕃國王和大唐搞關係聯姻,請求把太平嫁給他的兒子。

吐蕃國王的心情可以理解,無非就是為了示好。李治和武則天卻暗暗叫苦,吐蕃這個地方遙遠不算,還是個荒蠻之地。

“說什麼也不能讓女兒嫁這麼遠!”直接拒絕又怕傷了吐蕃國王的自尊心。此時武則天靈機一動,想出再次讓女兒出家的主意。

這次要搞得像那麼回事,武則天專門為女兒修了一座“太平觀”,“太平公主”這個名號就是從此而來。

吐蕃國王見人家的女兒出家了,也就斷了聯姻的念想。

三年過後,太平公主還俗,17歲時嫁給了李治的親外甥薛紹,也就是說太平公主和薛紹是“姑家成親”。

小兩口結婚後很幸福,夫唱婦隨和和美美,然而七年後,家庭和朝中鬥爭,無情改變了太平公主的後半生。



原來高宗駕崩後,武則天廢黜兒子們的皇位自己臨朝聽政,逐漸“廢唐立周”成了女皇。

此時朝中李氏後人起來反對武則天,薛紹的哥哥參與其中,薛紹並沒有參與卻牽連被斬,24歲的太平公主一夜之間成了寡婦。

丈夫被關押時,太平正懷有身孕,曾苦苦哀求母親看在腹中胎兒不能沒有父親的面上高抬貴手,武則天無情拒絕了,最後還是斬了薛紹。

武則天為何非要置女婿於死地呢?

原來武則天有自己的想法。此時她要極力籠絡武氏子孫打壓李氏子孫,武則天要切割和李氏的關係。殺了薛紹不久,就把女兒嫁給了武攸暨(ji)。

武攸暨是武則天伯父武士讓的孫子。親們看到了吧?武則天為了自己的權利不惜親手打碎了女兒的婚姻,從此太平公主對婚姻失去了信心,從此沉淪,養面首,染指皇權。過去那個賢良淑女的太平死去了,武則天重新塑造了一個嗜權如命的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開始追求權勢,為了討好母親,她向武則天進獻了面首——張昌宗和張易之兄弟,武則天經常誇女兒很像從前的自己,各方面都像,尤其是對權力的痴迷。

武則天晚年被逼退位後,宰相張柬之擁立李顯為帝,史稱“神龍政變”。太平公主本應該在打壓之列,畢竟她是武則天的女兒和親信。但是李顯是太平的哥哥,他開始放縱妹妹專權。

這樣以來,李顯的老婆韋后和女兒李裹(安樂公主)就和太平發生了尖銳的矛盾。原來韋后和女兒也想專權,尤其韋后想效仿婆婆武則天稱女皇。

到後來韋后和女兒毒死了李顯,擁立了一個傀儡皇帝李重茂為帝(李重茂是李顯的第四子),顯而易見,韋后想垂簾聽政。



此時太平公主和哥哥李旦的兒子李隆基聯起手來要除掉韋后和她的女兒李裹(安樂公主)。也就是說太平公主是李隆基的親姑姑。

李隆基是李旦的第三子,人稱“三郎”。他也是為了奪權才和姑姑聯合的。本來伯伯李顯死後,應該他的父親李旦繼位,只要父親繼位,他才能有可能有機會接替皇位。

然而韋后卻立了李顯的四子,李隆基知道,韋后這是用李重茂過渡,早晚韋后要除掉李重茂自己做女皇。

為了共同利益,太平公主和李隆基聯手殺死了韋后和安樂公主。

李重茂一看這局勢,李隆基這麼厲害,主動把皇位讓位於李隆基的老爸李旦。




李旦稱帝后,同樣縱容太平公主專權,朝中的大臣有一半兒以上是太平公主加封的,這是李隆基所不願意見到的局面,於是姑侄之間開始了明爭暗鬥。

李隆基當時勢力還不如太平公主強大。他只能韜光養晦,表面上被姑姑逼到了一個角落中,實際他效仿三國時司馬師的做法,暗中私養了2000名死士,加上後來宮中羽林軍的倒戈,李隆基審時度勢,果斷髮動突然襲擊,誅殺了姑姑太平公主。

不久李旦退位,李隆基稱帝,他就是歷史上的唐玄宗,後世人稱“六味地黃丸”的唐明皇。


秉燭讀春秋


太平公主的一生,其實也挺悲劇的,要說她的錯,就是不該步入權力的漩渦。其實早在嫁給武攸暨之前,太平公主與歷朝歷代的大多數公主並沒有什麼區別,直到第一任丈夫薛紹被處死,自己又被迫嫁給武攸暨,太平公主正是在這次婚變之後開始性情大變,逐漸步入了權力的漩渦。歷經神龍政變、唐隆政變,太平公主權勢達到巔峰,最終與李隆基產生矛盾,“先天政變”失敗後被處死。

△太平公主

曾經天真爛漫的少女,因婚變而性情大變

太平公主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的小女兒,自出生便深受兩人喜愛。從幼年時期一直成長為婷婷少女,太平公主可以說是在李治和武則天的百般呵護下長大的。

△太平公主也曾是個天真爛漫的少女

李治和武則天對太平公主有多疼愛,從兩件事便可以看出來。一個是武則天的外甥賀蘭敏之被殺之事,賀蘭敏之曾經姦汙了未來的太子妃,但卻並未遭到什麼大的處罰,卻反而因為姦汙太平公主的隨行宮女而被流放,並最終被殺。二是吐蕃求親事件,面對吐蕃的求親,武則天寧願修建太平觀讓太平公主出家,也不願這個女兒遠嫁。

永隆二年(681年),在愛女的暗示之下,唐高宗李治開始為太平公主挑選駙馬,在太平公主的百般挑選之下,十六歲的太平公主最終嫁給了唐高宗的嫡親外甥、城陽公主的二兒子薛紹。婚禮在長安附近的萬年縣館舉行,場面非常豪華,照明的火把甚至烤焦了沿途的樹木,為了讓寬大的婚車通過,甚至不得不拆除了縣館的圍牆。

△太平公主的第一任駙馬薛紹

這次婚姻,太平公主應該是極為滿意的,雖然史料中並未透露兩人婚後的生活狀況,但這次婚姻期間,並未傳出任何關於太平公主的不軌事件,這與其之後的性格可以說是截然相反。

太平公主雖然對自己的駙馬很滿意,但武則天卻對此極為不滿,她曾想方設法的想要予以拆散。甚至威逼薛家休妻。垂拱四年(688年),武則天終於找到了機會,由於薛紹的兄長薛顗參與了李唐宗室李衝的起兵反叛,武則天藉機將並未參與的薛紹抓了起來,杖責一百之後丟入大牢,最終餓死獄中,而此時太平公主的幼子才剛剛滿月。

殺死薛紹後,武則天曾便想將女兒嫁給武氏子弟,意圖通過聯姻將李唐宗室和武氏宗親聯繫起來,從而消除李唐宗室對武氏的仇視態度。武則天首先挑選了武承嗣,但因其生病而作罷(另有說法認為是太拼公主看不中武承嗣),之後武則天又挑選了武攸暨,兩人最終於載初元年(690年)成親。

△婚變致使太平公主性情大變

在這次婚變之後,太平公主開始性情大變,她不再是那個曾經天真爛漫的少女,轉而變成了一個為了謀取權力而不擇手段的政客,而造成這種變化的原因,恐怕就是因為經過這次婚變,使得太平公主看到了權力的威力。

歷經多次政變,太平公主權勢滔天

為了攫取權力、獲得參與朝政的機會,太平公主選擇了最為快捷的方式——後宮路線。從此之後,她不僅自己包養男寵,而且通過向武則天進獻男寵來不斷穩固地位,這其中便包括了蓮花六郎張宗昌。

△“男寵”是太平公主打開權力之門的鑰匙

通過武則天,太平公主得以參與朝政,並憑藉著李氏宗族的天然優勢,開始不斷在朝中擴充勢力。然而“二張”(張宗昌、張易之)在通過武則天獲取權力之後,卻開始擺脫太平公主的控制,尤其是在武則天因年老無力處理政事之時,二張可以說是權勢滔天。而在張昌宗誣告魏元忠與太平公主的情人司禮丞高戩,導致二人被下獄之後,太平公主與“二張”開始徹底決裂。

“二張”的胡作非為,最終激起了武氏、李氏和朝臣們極力牴觸,導致了“神龍政變”爆發。神龍政變之後,武則天被迫退位,“二張”勢力隨之土崩瓦解,武氏集團也開始式微,而太平公主則因為誅滅二張有功,得以受封“鎮國太平公主”。

△神龍政變,武則天被迫退位

李顯復位之後,太平公主開始正式走到幕前,積極參與政治。她受到李顯的尊重,李顯曾特地下詔免她對皇太子李重俊、長寧公主等人行禮。

唐中宗李顯在位時期,韋后和安樂公主亂政,他們意圖通過掌控李顯,並通過與已經勢微的武氏集團結盟的方式,進而掌控朝政,甚至意圖成為第二個武則天。而在當時的朝廷中,能夠與韋氏集團對抗的,唯有以太平公主為首的李氏集團。不論是天然的宗室優勢,亦或是權謀手腕,韋氏和安樂公主顯然不是太平公主的對手。而在太子李重俊發動“景龍政變”之後,這次政變雖然失敗,但身為韋氏集團盟友的武三思等人卻被殺,武氏集團徹底覆滅。,這種對抗局面下,太平公主的權勢不減反增。

景龍四年(710年)六月,李顯被韋后和安樂公主毒死,上官婉兒與太平公主草擬立溫王李重茂為皇太子,皇后知政事,相王李旦參謀政事,試圖在韋后與皇族之間謀取平衡,但宗楚客與韋后黨羽商議,改相王李旦為太子太師,架空了李旦,打破了這一平衡。

△多次政變最終使太平公主走上權力巔峰

同年七月,在太平公主和李隆基的謀劃下,“唐隆政變”爆發,韋氏集團被徹底摧毀,李重茂被廢除皇位,李旦被擁立為帝,是為唐睿宗。因政變有功,太平公主得以被晉封萬戶,達到了唐朝公主權勢的巔峰。

姑侄矛盾劇增,“先天政變”失敗,太平公主被賜死

在李旦成為皇帝之後,太平公主由於屢立大功,再加上之前積累下來的權勢,在朝中的影響力一時無兩。即使皇帝李旦,在決定朝政大事時,也要經常與太平公主商議,每次她入朝奏事,都要和李旦坐在一起談上一段時間;有時她沒去上朝謁見,李旦會派宰相到她的家中徵求她對某些問題的處理意見。可以說,在當時的朝堂上,太平公主的影響力甚至要遠超皇帝李旦。

△太平公主的權勢甚至超過皇帝李旦

李旦也知道自己這個皇位完全是憑藉太平公主和李隆基得來的,因此他曾試圖在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之間尋求政治平衡,避免李氏宗族再度陷入內鬥,而太平公主起初也並未將年輕的李隆基放在心上,因此在初期姑侄兩人倒也相安無事。

直到李隆基表現的越來越英明神武,太平公主與李隆基這對曾經的政治盟友,才開始正式走向對立面。為了保持住自己的權勢地位,太平公主屢次散佈流言,聲稱“太子並非皇帝的嫡長子,因此不應當被立為太子。”然而李旦卻頒下制書曉諭警告天下臣民,平息了各種流言蜚語。

之後,太平公主又在李隆基身邊安插眼線,將不利於李隆基的一切細枝末節全部報告李旦,意圖挑撥其父子關係,這種做法一度動搖了李旦,但卻在韋安石的進言下最終化解。

△李隆基也在暗中積蓄力量

在太平公主積極針對李隆基的同時,李隆基知道自己的勢力完全比不上太平公主,因此並未選擇與其正面對抗,而是選擇了韜光養晦,暗中積蓄力量。而其黨羽也在尋找機會瓦解太平公主的勢力,例如宋璟與姚元之便曾以“太平公主挑撥太子李隆基與李成器、李守禮等李唐宗室關係”為由,請求李旦將太平公主和武攸暨安置到洛陽去,並免去岐王李隆範和薛王李隆業的羽林衛大將軍職務。這個建議雖然未被採納,但李旦還是下了一道“諸王、駙馬一律不得統率禁軍”的詔命。

延和元年(712年),太平公主指使他人對李旦進言,以天象變化為由,暗示李旦“太子李隆基有謀取皇位之嫌”。令人沒想到的是,李旦竟然藉此機會直接傳位於李隆基,自己則退位成為了太上皇。

△李隆基與太平公主矛盾全面爆發

這一變故是太平公主沒有料到的,而李隆基在繼位之後,一方面開始在朝中不斷樹立威信,另一方面則開始正式與太平公主集團對抗。太平公主眼看局勢已經無法迴轉,於是便想要以雷霆手段推翻李隆基的皇位,他聯絡了朝中忠於自己的大量朝臣,並與宮女元氏合謀,意圖毒死李隆基之後順勢奪權。

然而令太平公主沒想到的是,李隆基在她的身邊同樣安插了眼線,在其謀劃政變之時,消息便迅速傳入了李隆基的耳中。於是,李隆基先下手為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抓捕、誘捕、斬殺太平公主集團骨幹官員,太平公主集團迅速瓦解。

△太平公主最終被賜死家中

太平公主在事變發生後便逃入了山寺,直到事發三天後才出來,最終被李隆基下詔賜死在了自己家中,她的兒子以及黨羽被處死的達數十人,只有薛崇簡因屢次勸阻太平公主而得以赦免。


香茗史館


太平公主的一生還真不太平,被親孃坑死了心愛的丈夫,被兄長寵溺縱容到走向造反的道路,最後被自己的侄兒賜死,縱觀其跌宕起伏、波譎雲詭的一生,哪有什麼太平呢?

太平公主是高宗李治與武則天的貼身小棉襖,為了躲避與吐蕃的和親,被“二聖”設計出家,才有了太平的道號,長大後高宗疼愛女兒,為她欽定駙馬,嫁給了薛家二公子薛紹,後因薛家大公子涉嫌謀反,薛紹被武則天丈刑一百,關於獄中,活活餓死,當時太平身懷六甲,苦苦哀求母親網開一面,可武后不為所動。



公主成了個小寡婦,武則天就殺了堂侄武悠暨的老婆,把女兒嫁給了堂侄,心愛的丈夫死於非命,自己成為母親增進親情的工具,二婚中的太平公主不免心灰意冷,就大肆豢養男寵,甚至與朝臣玩地下情,武后晚年迷戀的小鮮肉張昌宗,就是太平試用過送給武則天的。


神龍政變後,武則天下臺,李顯繼位,而不可一世的韋氏(李顯的皇后),合同女兒安樂公主毒殺了中宗李顯,李隆基聯手姑媽發動了唐隆政變,剷除了韋氏勢力,扶唐睿宗李旦繼位,李隆基做了太子;此時,四哥李旦對太平公主非常倚重,有意放縱太平,讓她參與朝政,天長日久,太平與太子李隆基產生了矛盾。

李旦做了太上皇后,李隆基即皇位,此時太平勢力龐大、權傾朝野,如日中天,朝廷一共七位宰相有五位竟出自她的門下,做了多年皇帝仍是個傀儡,李隆基心有不甘;而太平卻企圖當武則天第二,密謀發動政變;李隆基先發制人,剿滅了太平公主的勢力,太平被迫逃亡山中。



幾天後,太平回到京城求太上皇李旦出面為自己說話,李隆基抓住機會,拒不執行太上皇旨意賜死了太平公主。


梳理梗概,我們不難發現:李隆基是為掌握大唐政權,過上揚眉吐氣、頤指氣使、大權獨攬的真正的帝王生活,才賜死姑媽的,太平公主在母親和哥哥的驕縱寵溺下參與朝政,積累了一定的政治謀略與政治經驗,身不由己地陷入了政治漩渦中,慢慢培養自己的政治野心,就鋌而走險與皇帝掰手腕,這是她被致死地的根本原因。


希望星晨58298869


武則天最寵愛的小女兒太平公主,本是李隆基的姑姑,她本對李隆基有超於親情的情感,但為何李隆基登上帝位後卻馬上賜死了太平公主呢?

我們先來了解下號稱武則天第二的太平公主其人。

公元665年前後,武則天與高宗李治生下了最後一個女兒,就是太平公主(史書上關於她生年月並無詳盡的記載,此為據她結婚的時間來推算的結果)。

此時,武則天與李治都已步中年。中年得女,武則天極其寵愛,對太平是百依百順,滿足她的一切要求。

在我們現在的影視作品中,太平是嬌柔的美女(比如鄭爽扮演的太平),實際上據史書記載並非如此。

史書上說長得十分豐滿,額頭寬闊,臉盤很大(方額廣頤),具有西北女子的特質,在並非如江南女子那樣以嬌小柔弱見美。但這並不能說她不是美女,在唐代以胖為美的風氣下,其實應該算是很美的(其實,靜篤就喜歡這樣大骨架美女,呵呵)。


好了,不說她的長相了,再來說說她的性格。太平公主的性格極像她的母親武則天,從小“喜權勢”,好參與政事。但武則天卻並不想讓外人知道太平公主有參與政事,所以,太平在武則天生前在參與政事方面都極為低調。

據說太平公主的力氣也非常大,能用一隻手舉起一個十多歲的小男孩子,也是一個非常歷害的女子形象。

歷史上的太平公主有與她的母親一樣的野心,也許她心裡就是把母親看作自己的要效仿的偶像的。所以,後人稱她是“武則天第二”。

再來看下李隆基與太平公主的瓜葛。

唐玄宗李隆基,其實並非李旦的大兒子,但他在幫助李旦重新奪回皇位的過程中,展現出極大的魄力。

公元705年,也就是神龍元年,張柬之、崔玄暐等五人,發動了兵變,迫使武則天將皇位禪讓給了李顯。但李顯懦弱,其皇后韋氏開始干預朝政,想學習武則天那樣掌控朝政。

隨著武則天的退位和死亡,太平公主的野心也大了起來。她也想像母親武則天一樣能獲得無上的權力,對韋氏的把控朝政極為不滿。

此時,李旦的三兒子李隆基也正想著怎樣把韋氏給拉下來,於是,李隆基與太平公主聯合起來,聯手鏟除了韋后一黨,並將李旦給推上了皇位。

據一些野史介紹,在推翻韋氏的過程中,英俊而又果斷勇敢的李隆基吸引了太平公主的注意,甚至於愛上了這個親侄兒。不過,李隆基似乎對她不感興趣。不管這是不是事實,但兩人在這期間的合作是成功而又親密的。

但隨著李隆基被立為太子後,太平公主越來越感覺控制不住精明能幹的李隆基。眼看自己想學母親掌控朝政的想法遇到阻礙,太平公主開始想辦法遏止李隆基的勢力。

太平公主在李隆基身邊安插自己的眼線,散佈不利於李隆基的謠言,到最後乾脆安排大臣上書請求罷黜掉李隆基的太子身份。

當然,後來的結局大家都知道了,李隆基最終當上了皇帝,是為唐玄宗。

其實,才當上皇帝的李隆基為了政局的穩定,並沒有急著對太平公主動手。但太平公主自己不放心,於是孤注一擲,竟然讓人在李隆基的食物裡面下毒。

太平公主做出這樣的行為,李隆基再也無法容忍了,於是突然起兵攻擊太平公主的勢力,並下令賜死太平公主。

在爭奪皇位利益面前,朋友、親人都會被統統拋之腦後。政治鬥爭本就是你死我活的鬥爭,太平公主妄想像武則天一樣君臨天下,李隆基當然不能容忍了。


摯守靜篤


方圓論壇在線

太平公主是唐高宗李治和一代女帝武則天的小女兒。同時也是唐中宗李顯和唐睿宗李旦的妹妹。太平公主可以說是受盡了寵愛。父親唐高宗李治和哥哥唐中宗李顯,唐睿宗李旦十分的寵愛她。而她的母親武則天更是捧在手心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就是這麼一個受盡幾代皇帝寵愛的公主。很多人都奇怪為什麼她最後會死在自己的侄子唐玄宗李隆基之手。而李隆基為什麼會處死自己的姑姑太平公主。實際上也很簡單。一切都是為了權利。在這場太平公主和李隆基的權利爭奪戰中,最終以太平公主的失敗而告終。而失敗的代價就是付出生命。


太平公主曾婚嫁兩次。第一次由於丈夫造反被殺。所以第二次武則天為了保護太平公主。讓自己的女兒太平公主成了武家的兒媳婦。從太平公主第二次婚姻開始。太平公主開始肆意妄為,保養男寵,與朝臣通姦。期間太平公主為了討好自己的母親武則天。還把自己最喜歡的男寵張昌宗獻給了武則天。之後太平公主順勢開始參與朝政。武則天篡唐後,李家和武家的矛盾越來越深。武則天此時也想把權力還給李家撥亂反正。而廬陵王李顯就這樣被武則天命為了繼承人。後來武則天男寵張昌宗和張易之掌權肆意為禍。最終使得武周和李唐之間矛盾更深。

公元705年,李家的擁護者、宰相張柬之發動神龍兵變,誅殺二張,逼武則天遜位給太子李顯。太平公主由於參與誅殺二張兄弟有功,而受封“鎮國太平公主”,其兄李旦封“安國相王”,開府,封五千戶。李顯重新掌權後,太平公主也開始走到臺前把持朝政。仗著李顯的寵愛和自己的搬到二張的功勞。太平公主也混的風生水起。後來唐中宗李顯被韋后與安樂公主毒死,之後韋后又想立溫王李重茂為皇太子。太平公主認為韋后此舉影響到了自己的權勢和地位。所以太平公主和親信發動政變誅殺了韋后一黨。將李重茂拉下皇位,擁立相王李旦復位,也就是後來的唐睿宗。太平公主因此番功勞而晉封萬戶,勢力更上一層樓。

李旦執政時期雖然李旦名為皇帝。但實際上太平公主權勢已經壓過了李旦。朝中大事小情太平公主都可以做主。甚至很多大臣寧願忤逆李旦,也不敢違背太平公主。甚至於太平公主的兒子薛崇行、薛崇敏、薛崇簡三人都受封為王。之後李旦任命李隆基為太子。原本太平公主並不把李隆基放在眼裡。後來由於李隆基英明神武讓太平公主害怕。所以太平公主開始肆意造謠詆譭李隆基。而李旦雖然一直忍讓太平公主。但在李隆基的事情上卻寸步不退。後來甚至下旨命令不得民間不得詆譭太子李隆基。而此時太平公主對於李隆基的監視也更嚴密了。

景雲二年,太平公主聯合竇懷貞想要暗算李隆基。但太子李隆基名望很深,太平公主暗算之舉並沒有達到。後來太平公主索性也不遮掩了。她直接明目張膽的攔截宰相。要求他上書皇帝建議廢除太子李隆基。太平公主的舉動遭到了大臣的一致反對。後來大臣們甚至建議發配太平公主。但李旦寵愛自己的妹妹 不願意處置太平公主。所以也就不了了之了。

延和元年,李旦禪位於李隆基。自己任太上皇。李隆基繼位之後太平公主仗著自己多年經營朝廷,朝廷大臣多是她太平公主提拔。所以處處為難李隆基。後來太平公主又與宮女元氏合謀,準備在進獻給李隆基服用的天麻粉中投毒。但在其計劃還沒有實施之前。忠於李隆基的臣子們建議李隆基迅速剷除掉太平公主。否則遲則生變。李隆基以數百禁軍迅速斬殺了太平公主一黨的臣子。太平公主也被賜死。整個太平公主家眷被屠戮一空。只有薛崇簡因為平日屢次諫阻其母太平公主而受到責打,所以例外地被免於死刑,李隆基賜他姓李,並准許他留任原職。太平公主死後被李隆基抄家。抄家時發現公主家中的財物堆積如山,珍寶器玩可以與皇家府庫媲美,廄中牧養的羊馬、擁有的田地園林和放債應得的利息,幾年也沒收不完。一代女權臣就此消亡。

感謝閱讀。喜歡的朋友請關注轉發評論支持一下。


方圓論壇


為何被賜死,自然是因為政變失敗了。勝者為王,那敗者自然是難逃一死了!

唐朝的關係真的是理不清的亂麻,從武則天入宮開始,唐朝的天就註定要一變再變了。

話說,有什麼樣的媽就又什麼樣的女兒,太平公主的一生,完全是武則天造成的!從天真無邪的少女到心狠手辣的女政客,婚姻決定了太平公主的命運!

太平公主是武則天和高宗李治的愛女,捧在手心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的那種寵愛,少女時代榮寵無限!第一任夫君薛紹也是自己選擇的如意郎君,婚後生活也是幸福美滿的,畢竟史書裡沒有任何不好的記載。

可惜這麼幸福的小日子被自己老媽打破了。武則天抓了沒有參與起兵的薛紹,美其名曰是叛軍的親信。薛紹去世後,武則天百般物色,終於挑了武家男兒武攸暨,兩人完婚。也就這時開始,太平公主明白了權利的意義。只有權利才能讓自己“為所欲為”!


有什麼樣的媽就有什麼樣的女兒!

太平公主通過插手自己母親的後宮來達到掌權,給自己的母親進獻了兩個男人,就是張宗昌兄弟兩,以此收集情報。當然,自己也養男寵,夜夜笙歌,紙醉金迷!就這樣,太平公主利用武則天,開始掌權,開始變成一位女政客!

成功女政客一路開掛,搞下去自己的母親,扶持兄長登基,最後被侄兒賜死,至此,一位偉大女性逝去!

武則天的稱帝激化了李家和武家的矛盾,時間越久越尖銳,加上後期武則天精力不夠,由二張掌權,徹底激化了矛盾。神龍元年,張柬之發動政變,誅殺二張,逼迫武則天讓位李顯。由於誅殺二張用功,加封鎮國太平公主!

李顯的皇后和女兒也想效仿武則天和太平公主,扶持一個傀儡皇帝,自己稱帝。但是,這天下怎麼說也只能姓李,於是太平公主和侄兒李隆基,也就是李旦的兒子,設計發動了唐隆政變,殺了韋后和安樂公主,清除了韋氏集團,扶持李旦登基,稱號唐睿宗!


李旦登基後,太平公主的權利達到了巔峰,李旦也是很尊重自己的妹妹,有事沒事一起坐一坐,說說國家大事。

李隆基也不是個簡單人,既然父親是皇帝,那皇位遲早就該是自己的。提前開始剷除異己,例如太平公主。這兩人也都是精明人,互相提防,最後太平公主“技不如人”敗給了已經是唐玄宗的李隆基,被侄兒賜死家中!一位偉大女性沒落!

說到底,政治就是這樣,有用時大家抱團取暖,威脅到自己地位時,毫不留情剷除!


斯幽說歷史


太平公主是大唐武則天與李治的女兒,她是武則天與李治唯一一個長大成人的女兒。相較於武則天的兒子來說,太平公主這個女兒在武則天稱帝的道路上不僅沒有阻攔而且還時常輔政母親武則天,所以太平公主非常討武則天的歡心,是武則天最寵愛的一個孩子。

太平公主從一出生便是由武則天親自撫養長大。那時候因為李治身體不好,經常頭暈目眩不能處理朝政,武則天便時常陪同李治一起臨朝。因為武則天的偏愛,年幼的太平公主也時常出現在朝堂之上,所以太平公主很早便熟悉了朝堂。

太平公主一生經歷了武則天稱帝,神龍政變以及韋氏之亂這些大的政治變動,但是她每次都站在了勝利的一方。她也因此從一個普通的大唐公主成為了大唐朝堂之上最有話語權的公主。當太平公主的哥哥李旦再次登基為帝后,太平公主的權勢已經到了鼎盛時期。李旦在經歷過這些政治變動後,對扶持自己登位並且是唯一在世的親人太平公主非常信任。當時太平公主的府邸招募了很多門客,這些門客是她的政治力量,都在朝堂之上擔任要職。

但是太平公主與太子李隆基不睦,主要是這對姑侄都是非常能幹的人。但作為儲君的李隆基自然不能放任太平公主這樣攬權,所以太平公主也不滿意李隆基,擔心李隆基繼位後會沒有如今這熏天的權勢。所以太平公主一方面鼓搗李旦廢掉李隆基,另一方面又在李隆基身邊安插細作監視李隆基。雖然李旦信任自己的妹妹,但是他更信任自己的兒子,所以最終李旦沒有選擇站在太平公主這一方廢掉李隆基。太平公主見李旦沒有廢掉李隆基的想法後便想毒死李隆基,但是最終被李隆基成功逃脫並賜死了太平公主。






老農民123


武則天一生共孕育了6個子女,4個兒子(李弘、李賢、李旦、李顯),2個閨女。其中,大閨女安定思公主早早夭折,小女兒太平公主就成了武則天唯一的小棉襖,僅僅從“唯一性”就可以看出太平公主受到寵溺是理所當然。


太平公主倍受寵愛,會不會和武則天的經歷有關?

在《新唐書》和《資治通鑑》中均記載大女兒安定公主的死和武則天有很大關係。兩部史書的記載大概意思都差不多,具體內容如下:

會昭儀生女,後憐而弄之,後出,昭儀潛扼殺之,覆之以被。上至,昭儀陽歡笑,發被觀之,女已死矣,即驚啼。向左右,左右皆曰:‘皇后適來此’。上大怒曰:‘後殺吾女’!昭儀因泣數其罪。後無以自明,上由是有廢立之志。

我在這裡不考證史書的真實性,翻翻舊賬只是想找到點蛛絲馬跡。我們都知道虎毒尚不食子,但是武則天的上位確實是充滿權謀和血腥,不然怎麼開創千古第一女帝?“女兒事件”開始撬動了王皇后及其背後的家族勢力,甚至廢太子,逼殺李賢,都是武則天權謀用心。

只能說安定公主的死給武則天留下很深的陰影。生死輪迴,報應不爽,不管出於愧疚和是救贖,太平公主的出現才重新點燃了一代女皇的母性,此時的武則天已經會當凌絕頂,自然而然的傾注更多的愛給予太平。


太平公主沒有違和感的女權思想,才是武則天最為欣賞的。

再回到唐朝的陰謀論,在武則天萌生當女皇帝的想法起,這幾個兒子的立場都不約而同的站到武則天對立面,當然政治立場不同是正常的,按照歷史定律,母親怎麼能搶兒子的皇位?兒子們自然不滿。可事實證明態度和能力不成正比,兒子們被親媽集體團滅,僅剩下李旦、李顯哥兩苟延殘喘。

相比哥哥們的糟心,太平公主在政治立場上卻顯的非常貼心,用武則天的原話來講:類己!非常像自己,這個像不僅僅指的外貌和身材,還包括過人的政治能力,總結為三點:聰明、能幹、好權勢。不管身份,還是性格能力,太平公主都很合時宜的迎合了武則天的女權思想,女人可以比男人強。

於是,她在政治大大肆放權,讓太平公主參與政事,生活中更是獨寵一幟,號稱機會擁有全天下的公主。“全天下”這個詞一點不誇張,甚至神龍年後經歷兩次政變,太平公主的地位反而水漲船高,榮寵至極。

和李隆基最後的生殺予奪,才結束唐朝女人弄權的最後時代。

武則天晚年酷愛男寵,張昌宗、張易之兄弟兩仗著女皇名頭專權獨斷,禍害廟堂。大臣、武氏宗親、李氏兄弟都深受其害,恰巧也是武則天遴選繼承人的尷尬時期。原本負責吸引仇恨的“二張”又捲入國本之爭,徹底打破武、李雙方的政治平衡,而太平公主關鍵性的站隊,決定了李氏江山復辟。

神龍政變後李顯即位,太平公主有功被封為鎮國公主,可李顯的江山並不穩定,又陷入韋氏母女的迫害中。最後是太平公主攜手李隆基扶持相王李旦上位,太平公主前後擁立兩個哥哥上位有功,獲得無與倫比的信任和地位。在政治上大有和李旦分庭抗拒之勢。那麼太平公主成了李隆基上位前唯一的攔路虎。

在權利的角逐中,雙方互相傾軋。李隆基悄悄蟄伏積蓄力量,太平公主的得勢後並沒有把李隆基放在眼裡,結果李隆基突然發動先天政變,逼死太平公主,開啟大唐中興之路。


我不是易中天


這是個被娘坑,被兄長坑,被寵溺縱容到走向造反道路的問題太妹,不處死李隆基睡覺都不敢閉眼兒啊。

被娘坑

太平公主本名李令月,太平是道號,也就是太平公主是做過道姑的。這也是母親武則天疼惜幼女,為了躲避與吐蕃的和親。長大後嫁給了薛家二公子薛紹,但武則天嫌棄薛家出身,數次逼迫薛家休妻。

而後因薛家大公子涉嫌謀反,薛紹被武則天藉此藉口餓死牢中。太平公主就成了個小寡婦,當時太平公主的小女兒才剛滿月。然後武則天就把太平公主嫁給了武家的武悠暨,進行了一場近親結婚。

二婚中的太平公主,因為武則天對她的愧疚和寵溺,這少婦公主玩兒的越來越開。大肆豢養男寵,與朝臣玩兒地下情,武則天晚年迷戀的小鮮肉張昌宗,就是武則天送給武則天的,母女二人的性趣品味還是蠻搭的。

被哥哥坑

唐睿宗繼位後,對太平公主非常倚重,縱容太平公主參與朝政,與太子李隆基打擂臺。雖然唐睿宗李旦極力在太平公主與太子之間維持政治平衡,自己做看戲人,但還是不可控制的令太平公主權傾朝野。

後來李旦退位做了太上皇,李隆基即位,但敵不過勢力龐大的太平公主,做了多年皇帝還是個傀儡,心裡極度不安。後來,太平公主想要學母親發動政變,君臨天下。但是事情敗露,李隆基先發制人,太平公主被迫逃亡山中。

在山裡晃悠了幾天,回到京城求太上皇保命,李隆基抓住機會無視太上皇,把太平公主賜死。也就是從這時開始,李隆基才終於掌握大唐政權,揚眉吐氣,雖然沒過幾年就安史之亂了。

太平公主出於母親和哥哥的驕縱寵溺,參與朝政,進入政治的漩渦,慢慢培養出了跟皇帝掰腕子,效仿母親的道路,既然失敗了,哪裡還有活命的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