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无裤日”传入中国,年轻人纷纷“效仿”,老人:伤风败俗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来中国旅游、工作、定居的外国人越来越多,一度有人调侃:“印度老板,下了高铁,走在广州街头,以为自己来到了非洲”。众多外国人定居中国的同时,将不同的文化风俗带到了中国。世界各国因宗教和文化不同,各自有自己的独特的节日。例如:美国的圣诞节、爱尔兰的绿帽节、印度的牛粪节、日本的”裸祭”等。


地铁“无裤日”传入中国,年轻人纷纷“效仿”,老人:伤风败俗

近些年,地铁“无裤日”在中国刮起了一阵风潮,引起了很多年轻人的效仿。地铁“无裤日”最开始是在美国兴起的,美国的一些年轻人把这种节日当作是一次“心灵的旅程”,他们想通过这种方式放松压力,树立自信。虽然美国是世界上很强大的发达国家,但居民的生活压力也是不小的。


地铁“无裤日”传入中国,年轻人纷纷“效仿”,老人:伤风败俗

地铁“无裤日”对参加者也是有一定要求的,节日当天参与者要表现的自然大方,不能让别人看出异样。还有很重要的一项就是要遵守法律,不能借此机会做出违法的事。对于穿着也是有一定要求的,不能因为是“无裤日”就真的不穿任何东西。


地铁“无裤日”传入中国,年轻人纷纷“效仿”,老人:伤风败俗

地铁“无裤日”在中国最早是从广州兴起的,但参加的人数并不是很多,毕竟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国家,这种节日在中国还是很难普及的。有些年轻觉得这是紧跟潮流、与时俱进的行为,但在老一辈人眼里却不是这样,他们认为这有失体统,是伤风败俗的事。


地铁“无裤日”传入中国,年轻人纷纷“效仿”,老人:伤风败俗

其实在日本也曾举行过地铁“无裤日”,但仅仅举办了一天后就被强制取消。大部分亚洲国家还是比较传统的,日本也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大多数人还是不能接受这种节日的。日本第一天举办时就被很多公民投诉,日本便下令禁止了这种节日。


地铁“无裤日”传入中国,年轻人纷纷“效仿”,老人:伤风败俗

一些欧洲国家还是比较开放的,地铁“无裤日”在欧洲很普遍,尤其是在英国。每年的地铁“无裤日”是在一月份举行的,而一月份英国正值冬季,天气异常寒冷。但这并不能阻止英国人过节,他们不穿长裤就外出上班,这也需要很大的勇气和身体素质的支撑。


地铁“无裤日”传入中国,年轻人纷纷“效仿”,老人:伤风败俗

尽管地铁“无裤日”并不是不好的文化,但每个国家的风俗有所不同,追求潮流也要因地适宜,中国从古自今接受的是儒家思想,“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地铁无裤日”在中国显得很另类,在老年人眼里就是伤风败俗。


地铁“无裤日”传入中国,年轻人纷纷“效仿”,老人:伤风败俗

面对新文化、新思想的冲击,我们应该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这些不同的文化,好的文化当然要吸收,不好的必须摈弃。但是,“地铁无裤日”这样的西方文化,国人去做这些事,很多只是为了哗众取宠、营销炒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