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無褲日”傳入中國,年輕人紛紛“效仿”,老人:傷風敗俗

近年來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來中國旅遊、工作、定居的外國人越來越多,一度有人調侃:“印度老闆,下了高鐵,走在廣州街頭,以為自己來到了非洲”。眾多外國人定居中國的同時,將不同的文化風俗帶到了中國。世界各國因宗教和文化不同,各自有自己的獨特的節日。例如:美國的聖誕節、愛爾蘭的綠帽節、印度的牛糞節、日本的”裸祭”等。


地鐵“無褲日”傳入中國,年輕人紛紛“效仿”,老人:傷風敗俗

近些年,地鐵“無褲日”在中國颳起了一陣風潮,引起了很多年輕人的效仿。地鐵“無褲日”最開始是在美國興起的,美國的一些年輕人把這種節日當作是一次“心靈的旅程”,他們想通過這種方式放鬆壓力,樹立自信。雖然美國是世界上很強大的發達國家,但居民的生活壓力也是不小的。


地鐵“無褲日”傳入中國,年輕人紛紛“效仿”,老人:傷風敗俗

地鐵“無褲日”對參加者也是有一定要求的,節日當天參與者要表現的自然大方,不能讓別人看出異樣。還有很重要的一項就是要遵守法律,不能借此機會做出違法的事。對於穿著也是有一定要求的,不能因為是“無褲日”就真的不穿任何東西。


地鐵“無褲日”傳入中國,年輕人紛紛“效仿”,老人:傷風敗俗

地鐵“無褲日”在中國最早是從廣州興起的,但參加的人數並不是很多,畢竟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傳統國家,這種節日在中國還是很難普及的。有些年輕覺得這是緊跟潮流、與時俱進的行為,但在老一輩人眼裡卻不是這樣,他們認為這有失體統,是傷風敗俗的事。


地鐵“無褲日”傳入中國,年輕人紛紛“效仿”,老人:傷風敗俗

其實在日本也曾舉行過地鐵“無褲日”,但僅僅舉辦了一天後就被強制取消。大部分亞洲國家還是比較傳統的,日本也深受中國文化的影響,大多數人還是不能接受這種節日的。日本第一天舉辦時就被很多公民投訴,日本便下令禁止了這種節日。


地鐵“無褲日”傳入中國,年輕人紛紛“效仿”,老人:傷風敗俗

一些歐洲國家還是比較開放的,地鐵“無褲日”在歐洲很普遍,尤其是在英國。每年的地鐵“無褲日”是在一月份舉行的,而一月份英國正值冬季,天氣異常寒冷。但這並不能阻止英國人過節,他們不穿長褲就外出上班,這也需要很大的勇氣和身體素質的支撐。


地鐵“無褲日”傳入中國,年輕人紛紛“效仿”,老人:傷風敗俗

儘管地鐵“無褲日”並不是不好的文化,但每個國家的風俗有所不同,追求潮流也要因地適宜,中國從古自今接受的是儒家思想,“仁義禮智信,忠孝廉恥勇”,“地鐵無褲日”在中國顯得很另類,在老年人眼裡就是傷風敗俗。


地鐵“無褲日”傳入中國,年輕人紛紛“效仿”,老人:傷風敗俗

面對新文化、新思想的衝擊,我們應該以正確的態度對待這些不同的文化,好的文化當然要吸收,不好的必須擯棄。但是,“地鐵無褲日”這樣的西方文化,國人去做這些事,很多隻是為了譁眾取寵、營銷炒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