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絃樂《泰山頌》之《松濤》:讚美蒼松的高大挺拔,含義是什麼?

泰山位於山東省泰安市中部,主峰玉皇頂海拔1545米,氣勢雄偉磅礴,有“五嶽之首”、“天下第一山”之稱。在漢族傳統文化中,泰山一直有“五嶽獨尊”的美譽。自秦始皇封禪泰山後,歷朝歷代帝王不斷在泰山封禪和祭祀,並且在泰山上下建廟塑神,刻石題字。尤其是我國著名的美學家、書法家楊辛老先生,既創作,又書寫,且在雄偉矗立的泰山巨石上,鐫刻著一首大氣磅礴的《泰山頌》:“高而可登,雄而可親。松石為骨,清泉為心。呼吸宇宙,吐納風雲。海天之懷,華夏之魂。”這就是對泰山精神的高度概括。

管絃樂《泰山頌》之《松濤》:讚美蒼松的高大挺拔,含義是什麼?

泰山風景以壯麗著稱,重疊的山勢,厚重的形體,蒼松巨石的烘托,雲煙的變化,使它在雄渾中兼有明麗,靜穆中透著神奇。下面,僅就管絃樂《泰山頌》之《松濤》,同大家一起分享、審鑑與研究。

第三樂章《松濤》

翠巒松濤吼,

似聞戰鼓隆,

追憶當年路,

仰首慕蒼松。

這四句詩,對這個樂章所要表達的內容,作了生動、形象的概括。

管絃樂《泰山頌》之《松濤》:讚美蒼松的高大挺拔,含義是什麼?

《松濤》這一樂章同樣具有再現性結構原則,將“泰山”主題的旋律因素插入音樂的進行中,構成了“ABCA'”四個樂段的結構形式,而且B、C部分之間有規模較大的連接發展部,它的音樂材料也與“泰山”主題有著密切的繼承發展關係。

管絃樂《泰山頌》之《松濤》:讚美蒼松的高大挺拔,含義是什麼?

故而,從整個《泰山頌》的結構組成方面來看,該樂章可以認為是第四樂章出現前的一個展開和連接、過渡,準備“泰山”主題再現的部分,具有多重結構原則和功能。這是一個觸景生情的樂章:它由讚美蒼松翠柏的高大挺拔,進而激起人們對革命先輩的無限懷念和敬仰之情。


管絃樂《泰山頌》之《松濤》:讚美蒼松的高大挺拔,含義是什麼?

樂曲開始,在緊迫的松濤吼聲之後,獨奏二胡在古箏的伴奏下,以其特有的深沉而優美的音色,舒緩、從容地奏出了建立在4/4 拍子、F宮調上的“贊松”主題。這個主題莊嚴、肅穆而又優美如歌,它象徵著革命者的偉大形象:

5 61 1 . 2 |35 612 5 - |1 . 3 272 6 |

61 265 3 - |3.5 272 6 - |561 435 2 - |

1 . 3 276 5 |26 656 1 - |

管絃樂《泰山頌》之《松濤》:讚美蒼松的高大挺拔,含義是什麼?

管絃樂《泰山頌》之《松濤》:讚美蒼松的高大挺拔,含義是什麼?

繼獨奏之後,弓弦組以豐滿的音量齊奏這一主題,好似有更多的崇敬者參加到贊松的行列,當“贊松”主題第三次由簫吹奏時,人們已不禁由景生情、思緒萬千,一幕幕戰爭歲月的圖景,浮現眼前……。

管絃樂《泰山頌》之《松濤》:讚美蒼松的高大挺拔,含義是什麼?

這時,本樂章開始的那個象徵松濤的音型重又出現,琵琶等彈撥樂器以輕巧而鏗鏘有力的、軍鼓般的節奏,引出了在低音區奏出的旋律:

6 - |3 - |7 5.3 |6 - |3 5 |6 1.2 |

6 23 |1 53 |6 - |

管絃樂《泰山頌》之《松濤》:讚美蒼松的高大挺拔,含義是什麼?


管絃樂《泰山頌》之《松濤》:讚美蒼松的高大挺拔,含義是什麼?

我們可以發現,這個富於動力性的曲調既與第一樂章的“泰山”主題有著親緣的聯繫,又與本樂章的“贊松”主題結合在一起。作者在這裡運用了大量的急速音型、音區音色的變化及同名大小調轉換等手法,造成樂曲戲劇性的發展和感情的變化,從而生動地描繪出當年我軍縱橫戰場、奮勇殺敵的英雄氣慨。當“泰山”主題在d 羽調上突然出現時,一種勝利後的豪放情緒,油然而生。

最後,“贊松”主題重又出現,它把人們從冥想世界帶回到現實中來。在這裡,它顯得更為深情、摯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