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上的按钮为什么不能写中文?

舔龙血


严格来说,并没有哪一个标准对此有过规定,汽车按钮标识多采用英文或者阿拉伯数字组合,只不过是不成文的习惯。GB 30509-2014 车辆及部件识别标记只是规定了标识的尺寸和可视位置要求,但没有对字体有特殊要求。

之所以以英文为主,原因和它更符合车内用车需求有关。

比如以下几点,可以被认为是原因之一:

1. 汉字的识认性比较差

汉字的优势在更有立体美感,但因为结构更加复杂且紧凑,它的识认性比较差。虽然对于中国人来说,我们是无差别的,而且因为不少人英文水平有限,中文识别起来还要更简单。但对其他国家人来说就不一定了,所以对于汽车使用场景来说,汉字并不一定是最佳之选。

2. 英文是通用性语言

汽车产品是重要的对外贸易物品之一,英文作为国际通用性语言,在没有原则上更改必要时,大家通常不会主动去更改或者建立两套标识系统。

3. 英文表达更简洁

因为按键的空间有限,我们希望用尽可能精炼的文字做为标识。这方面,中文显然是出于下风的,比如 Blind Spot Information System(后视镜盲点辅助),可以直接用BLIS简写,但你认为这么小一块地方可以塞进七个汉字?

当然了,也不是说没有采用汉字标识的车型了,比如比亚迪在新款车型上就大量采用了汉字标识,比如下图就是比亚迪唐的自动启停按钮标识。

不过话说回来,复杂按钮还是沿用的英文模式,比如ECO按键,ECO这一名称由Ecology(环保)、Conservation(节能)和Optimization(最优化)合成而得,单纯用经济模式或节能模式翻译都不是很准确,即便是用以上四字中文,空间也不够,所以还是沿用的英文。


东拉西车


首先不是不能写中文,而是写不了。因为中文在汽车上未形成标准用语。


为何现在车企绝大多数都不用中文,直接写英文,主要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1 、设计上设计美学不允许



从设计上来说,统一、对称、精简是设计美学准则。

而汽车内饰按键很多,有很多词语无法用中文表达,也就是无法写中文。这样如果用中文标识就会导致一部分中文,一部分英文,还有一部分图标符号,这在设计美学上是不符合美学基础的。

这会导致视觉混乱,整个内饰设计美学降低档次。

2、中文语意的博大精深



我们知道中文一个词语能表达多种意思,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你可能理解成马,另外的人可能会理解成驴。

中文大多数情况无法简写。汽车按钮的标识必须精简干练,字数多了,那么小的空间内印不了。而汽车按键里就有很多按键如果用中文你就得印很多字才能表达清楚,比如ESP、ABS等等,中文两三个字表达不清楚,如果全用中文写上去,按键也印刷不了,就算印刷上去了,也会大小不一致。这又回到第一点:设计美学混乱。

3、国内不统一,没有统一中文用词标准



不管我们说英文如何精简,如何更好更符合设计美学标准。但终究原因还是中文在汽车上没有形成标准用语。

如果形成标准用语,统一了设计美学就不存在问题。依然跟英文一样符合设计美学。

所以对于比亚迪首次采用中文印在车上,这是开创性的行为,只能佩服。但不管行为多么伟大,实际情况,依然还是比亚迪按键丝印是混乱的,至少设计美学上不如用英文。

但如果中国所有车企联合起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联合针对中国车内丝印,对中文化做一个标准的化,所有国产通用。

这一切设计美学就不存在任何问题。但要他们联合,这是不太可能的。

不过现在的汽车触摸屏越来普及,按键越来越少,全印中文便会慢慢可能。


老实生活


是中文呀



邢台好市民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了这样的呼声:在中国卖的汽车按键上竟然全是英文,这是看不起中国人。我想说提出这种观点的人要么是不自信,要么是别有用心。


汽车按键用中国字当然可以,并没有谁规定必须用英文,但是重点在于很多按键已经成为一种符号了,相比之下可能比用中文更简单明了。比如ESP的全称是“车身稳定系统”,有些车上设计有关闭ESP的按键,用英文符号就是"ESP OFF",这几个字符刻在按键上清晰明了。如果用中文的话应该是"关闭车身稳定系统",这按钮得做多大?还是字体能做多小?还有我们熟知的USB,它的中文全称是"通用串行总线"。USB的作用有很多,可以插优盘播放音乐、可以连接手机充电、传输文件。而且大多数人提起USB都能想到这些功能。但是我弄个"通用串行总线"按键你还知道它是干什么的吗?


再说严重点,阿拉伯数字也并非中国人发明,如此说来仪表盘上的数字应该用"壹贰叁肆伍陆"来表示?河南郑州的车牌照也应该写成"豫 郑州 壹贰叁肆伍"?生活中也是如此,喜欢篮球的基本上都会说去看NBA,估计没几个人会说"昨天看美国职业篮球联赛"了。极端点的,我流落到荒岛上了,我肯定会用火组成一个"SOS"向外界发信号,而不会写一个"救命"。

这就是符号化的英文字符,并不是我们崇洋媚外,也不是人家看不起我们,而是特点鲜明,深入人心,已经被人们广泛接受了。这样说并不是认为汽车按键用中文就怎么不好了,只是想说中文的博大精深远不止印在汽车按键上就能体现的,中文远没有沦落到在汽车按键上与英文字符争高低。



总之按键上能用中文清晰表述功能方便车主也是值得称赞的,而且很多功能用中文表述比用英文更直接明了。但是绝不认同不用中文就是不爱国,就是看不起中国人。


爱车大家说


汽车按键用中国字当然可以,并没有谁规定必须用英文,但是重点在于很多按键已经成为一种符号了,相比之下可能比用中文更简单明了。比如ESP的全称是“车身稳定系统”,有些车上设计有关闭ESP的按键,用英文符号就是"ESP OFF",这几个字符刻在按键上清晰明了。如果用中文的话应该是"关闭车身稳定系统",这按钮得做多大?还是字体能做多小?还有我们熟知的USB,它的中文全称是"通用串行总线"。USB的作用有很多,可以插优盘播放音乐、可以连接手机充电、传输文件。而且大多数人提起USB都能想到这些功能。但是我弄个"通用串行总线"按键你还知道它是干什么的吗?

约定俗成,全球通用我们其实可以想一想,其实除了汽车以外,生活中很多东西都是用英文按钮的,比如说电脑、电视机按钮甚至收音机、随身听等。原因很简单,这些电子产品最开始都是从国外研发生产的,而英文是全世界最通用的语言,因此使用英文按钮就成了约定俗成的习惯,已经是全球通用的标识。节约成本对于合资车来说,使用英文按钮很好理解,因为这款车型可能是全球通用车型,使用英文按钮,不用开发额外的中文模具,可以节约成本。至于国产车,大部分车型也出口发展中国家,所以也是节省成本的考虑。

也许汽车上采用中文按键以后刚开始有些别扭,毕竟很多已经习惯了英文标准,可习惯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动不动就和爱国连在一起的自主品牌是不是应该得考虑一下怎样改变这种习惯呢?把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自己的汽车中,这并不需要什么理由吧?

——本回答为西安鼎昂数字货币智能量化(历时收益,数据核对,实况直播)公司整理。


鼎昂全自动炒币机器人


汽车上的按钮为什么不能写中文?其实有一个品牌,在按钮上一直坚持用中文来代替英文,来表示按钮的用途,这个品牌就是——比亚迪。比亚迪认为这个涉及到中国文化,所以一直坚持了下来。

其实除了比亚迪之外,还有一个品牌也曾经在车型的按钮上使用中文,而且这个品牌你都很难猜到,这就是讴歌。讴歌进口车型曾经使用中文的按钮,这也表明了本田对于中国市场的重视,但是很可惜随着讴歌的国产,中文重新被英文代替。

中文可以让国人一目了然的了解按钮的意思,减少学习成本,但是除了比亚迪和讴歌,我们很少能够看到第三个品牌,在汽车按钮上使用大量的中文,那么这究竟是为什么?

约定俗成,全球通用

我们其实可以想一想,其实除了汽车以外,生活中很多东西都是用英文按钮的,比如说电脑、电视机按钮甚至收音机、随身听等。原因很简单,这些电子产品最开始都是从国外研发生产的,而英文是全世界最通用的语言,因此使用英文按钮就成了约定俗成的习惯,已经是全球通用的标识。

节约成本

对于合资车来说,使用英文按钮很好理解,因为这款车型可能是全球通用车型,使用英文按钮,不用开发额外的中文模具,可以节约成本。至于国产车,大部分车型也出口发展中国家,所以也是节省成本的考虑。


英文标识性较强

很多时候,我们使用英文来作为标识,是因为英文的简写简明扼要,让人一眼就明白这是干什么的。比如说用WC表示卫生间,用VOL表示音量,用ECO表示节能模式,用A表示自动,用L和H表示低和高。汽车按钮也是,因为汽车按钮本来面积就小,用图标加英文的模式,可以很方便地表达按钮的用途,就连比亚迪也用SRS来表示安全气囊的意思。

对于中文按钮这件事情,我本人对比亚迪这种将英文按钮改为中文的行为持肯定态度,因为虽然英文已经约定俗成,但是中文博大精深,也未必就不能表达按钮的含义。更多时候,还是我们国内的设计师缺乏思考或者说懒得思考,一直沿用英文的设计,省事省心省钱,但却没有考虑到英文不好的人群。至少部分按钮是可以用中文代替的,你说呢?


老司机侃侃车儿


谁说不能写中文?国产车完全可以写中文。一方面可以宣传我中华的语言文字文化,另一方面,也彰显我国产车的发展实力。但是,很多国产车企业对本民族的文化和技术水平一点没有自信,总觉得用英文字母就高档,请问,你的车都卖给懂英语的了吗?否则,意义在哪呢?除了装“洋”、“装样”!意义何在?国外的车出口给中国,都标记英文而非中文,那我们自己造的车、自己用的车为什么都不敢标记中文呢?甚至国产出口商品车上的所有指示标记都可以用英文吗,借此完全应该挺起腰板儿向世界宣布:中文才是未来世界通用语言文字,中国制造才是未来世界最好、最时尚、最流行的制造,我大中华这个自立、自强、自信必须有!否则还怎么立于世界之巅!


用户5491315383


汽车上的按键可以使用中文,并非不能用中文,所以你这个问题已经有答案。

就像手机上的数字键为什么要用阿拉伯数字而不是壹贰叁肆这样的文字一样,是一个非常没有必要讨论的话题。

全球经济一体化,英文是通用语言,所以不要太纠结于汽车按键是否中英文。为了更好的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笔者还是希望按键用英文,更何况现在人们受教育的程度越来越高,不写中文,使用英文大家也都能看懂,何必纠结这个问题呢?对吧?


国际财经博览


小朱侃车,帮助头条朋友们选车,聊车,欢迎关注邀请,和大家一起聊聊汽车这些趣事。

如今市场上销售的合资品牌及进口车型中控的按钮都是英文标注的;反观我们的自主品牌绝大多数也是英文标注的,只有比亚迪是个例外,那么为什么大多数都以英文来注明呢,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叙述下。

1、众所周知汽车文明是从西方国家引入进来的,而西方国家的语言英文是全世界通用的语言,自然用英文进行注明。

2、成本控制问题,现在汽车行业全球一体化,零部件全球流通,都使用一种通用语言达到成本控制,如另需增加其他语言的话,需要另开模子,增加成本。

3、还有就是有些配置方面中文描述很长一大串,如“车身稳定系统”,这么多字一个小小的按钮不足以写下,而英文就不一样了,很多都有缩写的,“ESC”就能代表了。

4、最后就是有些消费者有如下思想,觉得英文高大尚些,崇洋媚外。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些看法,欢迎大家留言评论说说你的看法,喜欢就关注点赞下,一起来聊聊汽车这些事。


筱朱侃车


以前看过一步电影盟军抢了潜艇不会用,因为操纵器全是德文的,我们国家以前的苏式装备上标识大多是俄文,日本进口电器上也有很多日文,现在的进口药品、食品、酒什么的会贴上中文说明,好像国家有规定这部分产品必须要有中文说明,衣服上的文字国家没有规定,基本上以英文、韩流为主(哎……)。扯远了,瞧瞧日本本土的汽车,这说明不是不能,只是比我们少一点对“洋气”的追求而已,或者说就是自卑少一点吧。(特别鸣谢:比亚迪汽车,加油,国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