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3個市(區)優良天數為202~332天,平均優良率為72.7%

3月20日10時,陝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新聞發佈會,邀請陝西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新聞發言人張育奎先生出席,通報2019年陝西省環境質量狀況並回答記者提問。發佈會由陝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張競怡主持。

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新聞發言人張育奎先生,主要從6個方面通報2019年全省環境質量狀況。

一、基本狀況

2019年,全省13個市(區)空氣質量平均優良天數為265.3天,同比增加1.3天;重度及以上汙染天數平均15.5天,同比增加7.1天;PM10平均濃度為8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5.8%;PM2.5平均濃度為48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4.3%。全省主要河流中,漢江、丹江和嘉陵江水質繼續保持優;渭河干流水質繼續保持優,化學需氧量和氨氮平均濃度同比分別下降2.1%和17.0%,幹流出省潼關吊橋斷面水質達到Ⅲ類;渭河支流為輕度汙染,化學需氧量和氨氮平均濃度同比分別下降3.8%和21.9%;無定河水質繼續保持優;延河為輕度汙染。瀛湖水質優,紅鹼淖重度汙染,同比水質均無明顯變化;石門水庫缺測,王瑤水庫由優轉為良好。27個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達標率100.0%,水量達標率100.0%。全省輻射環境質量狀況良好,城市功能區聲環境質量晝間點次達標率高於夜間。

二、環境空氣質量狀況

2019年,全省各設區市、韓城市、楊淩示範區和西鹹新區13個市(區)均按照《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監測和評價空氣質量。

(一)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

2019年,全省13個市(區)環境空氣質量由好到差依次是商洛、安康、延安、漢中、榆林、寶雞、銅川、楊凌、西鹹、韓城、西安、渭南、咸陽。

(二)優良天數。

2019年,13個市(區)優良天數為202~332天,平均優良率為72.7%。

(三)主要汙染物濃度。

2019年,13個市(區)可吸入顆粒物(PM10)濃度範圍為54~101微克/立方米,平均為81微克/立方米;細顆粒物(PM2.5)濃度範圍為31~66微克/立方米,平均為48微克/立方米。

(四)同比變化。

1.優良天數和重度及以上汙染天數

楊凌、咸陽、西鹹、西安、寶雞優良天數同比有所增加。

延安、榆林重度及以上汙染天數同比持平。

2.主要指標濃度變化

(1)可吸入顆粒物(PM10)。楊凌、咸陽、渭南、延安、西鹹、商洛、西安、寶雞、榆林、韓城同比下降,漢中同比持平,安康、銅川同比上升。

(2)細顆粒物(PM2.5)。延安同比持平,榆林、韓城、楊凌、銅川、寶雞、安康、咸陽、渭南、西鹹、商洛、漢中、西安同比上升。

3.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

楊凌、延安、咸陽、西鹹、西安、渭南、寶雞同比下降,韓城、安康、榆林、商洛、漢中、銅川同比上升。

(五)自然降塵。

2019年,全省11個市(區)降塵範圍為4.79~15.58噸/平方公里·月。降塵量較大的城市為延安市、安康市和榆林市,分別為15.58、9.25、8.21噸/平方公里·月。同比增幅較大的是商洛市和延安市,分別升高6.87%和3.92%;同比降幅較大的是渭南市和咸陽市,分別下降43.98%和35.58%。

(六)降水酸度。

2019年,全省10個設區市、韓城市、耀州區、三原縣、略陽縣和華陰市共15個市(縣、區)監測降水酸度,共採集雨樣904個, 未檢出酸雨樣品(pH值小於5.6的降水樣品),同比保持不變。

三、地表水環境質量狀況

按照《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和《地表水環境質量評價辦法(試行)》(環辦〔2011〕22號),對漢江、丹江、嘉陵江、渭河、延河、無定河以及黃河干流和部分一級支流開展評價。

2019年,全省83條河流180個國、省控河流斷面中,Ⅰ~Ⅲ類水質斷面比例為82.8%,Ⅳ~Ⅴ類水質斷面比例為13.3%,劣Ⅴ類水質斷面比例為3.9%。

與2018年相比,Ⅰ~Ⅲ類水質斷面比例上升3.9個百分點,Ⅳ~Ⅴ類水質斷面比例下降1.7個百分點,劣Ⅴ類水質斷面比例下降2.2個百分點。

與2017年相比,Ⅰ~Ⅲ類水質斷面比例上升17.1個百分點,Ⅳ~Ⅴ類水質斷面比例下降13.0個百分點,劣Ⅴ類水質斷面比例下降4.1個百分點。

全省河流化學需氧量和氨氮平均濃度分別為12.9mg/L、0.53mg/L;與2018年相比,化學需氧量下降3.7%,氨氮下降15.9%;與2017年相比,化學需氧量下降9.8%;氨氮下降23.2%。

四、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狀況

2019年,全省對27個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進行了監測,27個水源均達標,水源達標率100%。27個集中式飲用水源總取水量82517.80萬噸,水量達標率100%。

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地全分析結果顯示:27個水源地水質均達標,水源達標率為100%。6個湖庫型水源地除寶雞馮家山水庫營養狀態等級為輕度富營養外,其餘湖庫水源地均為中營養。總氮作為湖庫型水源單獨評價指標,除寶雞市馮家山水庫超Ⅴ類標準、安康市紅土嶺水源為Ⅳ類標準外,其餘4個水源均達到或優於Ⅲ類標準。

五、輻射環境質量狀況

2019年全省輻射環境質量總體良好。陝西環保大廈等7個輻射環境自動監測站的空氣吸收劑量率均屬於正常環境水平;西安市沙坡等全省23個陸地監測點累積劑量測得的空氣吸收劑量率屬於正常環境水平;我省14個土壤監測點樣品中放射性活度濃度屬於正常環境水平;長江、黃河兩大水系流經我省支流的9個斷面、26個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及1個地下水水體樣品中放射性活度濃度屬於正常環境水平;西安市鐘樓等59個電磁環境監測點、7個電磁場源周圍環境監測點監測結果正常;西北核技術研究所等3個國家重點監管的核與輻射設施周圍輻射環境質量狀況良好。

六、聲環境質量狀況

2019年,陝西省10個設區城市各類功能區噪聲共監測592點次,晝間、夜間各監測296點次。各類功能區晝間共達標278點次,晝間點次達標率為93.9%;夜間共達標213點次,夜間點次達標率為72%。

各功能區間比較:4b類區晝間和夜間全部達標,其它各類功能區的晝間、夜間均有不同程度超標。總體來看,城市功能區晝間點次達標率高於夜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