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东北人喜欢吃蘸酱菜,而南方人基本不吃?

矿业青山


去年过年的时候,到远嫁到东北的堂姐家玩,然后发现她老公一家多很喜欢吃蘸酱菜,我堂姐告诉我说,在东北基本上家家多喜欢这样吃,我吃了几口感觉味道还错

然后我堂姐就告诉我说,她刚过来的时候也挺好奇的,但是吃了一段时间后就习惯了,说主要就是东北这边的素菜性质要比我们南方的要好的多,基本上东北那边的素菜多比较肥嫩,还有一定的甜味,生吃起来好吃的多


还有一个说法就是在东北那边,基本上从小孩开始,要是饿的时候就会自己拿根大葱蘸酱吃,垫垫肚子,但然也有其他的素菜,也就是说东北那边素菜蘸酱吃的做法从小孩就开始普遍了

从堂姐家回来的时候,我带了一些她们家的大酱,准备回到南方家里的时候也蘸酱菜,这里就要不得不说一句了,东北那边的大酱也是好香的,蘸着素菜吃起来非常不错


可是等我回到家,在去市场上买了点大葱,黄瓜,在蘸酱吃的时候却发现,我们这边的素菜生吃起来远远不如在东北堂姐家吃的好吃,吃了几口实在吃不下去了,没办法就只好改为炒着吃了


七哥美食记


我是湖北人,在吉林生活十年,我来作答。第一次刚到吉林,夏天,去一朋友家,他们正在吃午饭,特别奇怪的是,他们桌上有一个大容器,放满了各类生鲜蔬菜,是生的,仅仅是洗干净了的青菜,干豆腐(湖北叫千张)之类。然后手拿着,沾点酱(后来知道是黄豆发酵的黄豆酱,越是农家自己酿的臭酱越好)就喂到嘴里,吃得津津有味。像小兔子,小羊一样(不带任何地域黑)看的我瞠目结舌。内心窃以为,娶个东北媳妇多省心,我老家有菜园子,一年四季都有新鲜蔬菜,吃饭时,摘点,洗一洗,东北酱没有,那就东北买,一块多一袋。一晃呆吉林十年了,看人吃蘸酱菜已经司空见惯,见怪不怪,即便是大美女,当地人即便是去饭店,也要点一大盘蘸酱菜。不过我觉得,只要蔬菜绿色无污染,吃生菜最有营养,东北酱比较咸,少吃一点。随着被入乡随俗的无数次劝导,我学会了生吃黄瓜条,萝卜条,仅仅就吃这两样,各类生菜,干豆腐还是不吃的,也从不蘸酱。湖北人喜欢老干妈那样的酱,东北大酱缸酿的农家酱实在吃不了。


闯关东的九头鸟


我是云南人,在东北生活了39年。相比于老家生活的18年,东北已经超出了第二故乡的概念。

初到东北时,发现东北人特别爱吃蘸酱菜,除了豆类,芹菜,韭菜外,什么大葱、小白菜、水萝卜、黄瓜、茄子等等,一切园蔬皆可蘸酱。那时,就十分好奇,作为南方人必须熟食的蔬菜,东北人为啥沾点酱就吃得津津有味?后来在东北生活的时间长了,经常和东北的朋友在一起吃饭,就尝试着吃了蘸酱菜,真是“不吃不知道,一吃丢不掉。”从此,便形成了吃蘸酱菜的生活习惯。

为什么在东北能吃蘸酱菜,而在南方却没人吃蘸酱菜呢?这不是南方人与北方人的区别,而是南方气候和北方气候的不同,导致南方蔬菜和北方蔬菜能不能生吃的问题。在东北,虽然冬天很冷,但东北四季分明,气候干燥,阳光充足,蔬菜容易产生糖分。东北蔬菜生吃,会有一种甜味。而南方呢!虽然冬季没有东北寒冷,但阴冷潮湿,其他三个季节也多雨潮湿,导致蔬菜水气较重,糖分不易聚集,生吃除了脆性外,并无甘甜滋味,甚至还有一种不好的味道。因此,我虽然在东北已经形成了吃蘸酱菜的生活习惯,回老家探亲却从来不吃蘸酱菜。

常言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很多没到过东北的南方人,听到东北零下三十多度,他们无法想象东北人生活的环境。听到东北人吃生菜蘸酱,他们睁大了惊愕的眼睛。其实,无论生活在什么地方,人类都有生存的智慧。

东北的冬天很冷,但城市里的楼房有暖气,屋外冰天雪地,室内温暖如春。农村的条件稍微差一些,但有火炕。冬天里,一家人在热乎乎的火炕上就寝、就餐、聊天,一点也不觉得冷。吃“蘸酱菜”是东北人在独特的气候环境下养成的生活习惯,是黑土地出产的蔬菜甘甜的证明。东北是我的第二故乡,我爱东北,也喜欢吃蘸酱菜。


若愚趣谈


我是个在东北生活了三十多年的重庆人,我从另外一个角度回答这个问题。

在没来东北之前,我在重庆也不吃生菜,原因就是大家知道的,没经高温杀灭虫菌不卫生,至于为什么不卫生,主要跟气候环境有关,大家都知道,不细说。

后来来到东北,刚开始几年也不吃生菜,怕吃了拉肚子,时间久了,看到当地人吃酱蘸生菜津津有味,好奇心让我开始尝试,只要洗净,绝不会拉肚子,这一尝不要紧,完全是欲罢不能。

那些吐槽北方尤其东北人吃生菜的南方朋友,当你在这里长期生活一段时间以后,你就会理解为什么北方人爱吃生菜了,一句话,环境改变人!





重庆人在东北


其实今天南北方地区蘸酱吃的菜还是是不一样的,北方人吃的那么香,就会觉得北方的黑土地种的蔬菜也会好吃点,比如他们吃的小葱和大蒜可能没有我们南方的那么冲,后来有幸去北方出差吃了一次,菜还是那个菜,就是吃菜的人是分地域的。


北方人觉得好吃的南方可能没法接受,南方人喜欢的可能北方觉得甲之蜜糖乙之砒霜,还是地里位置的不同,造成了南北口味的差异,一方水土一方人,北方是黑土地,土质肥沃,蔬菜生长环境好,滋液丰富,可以生吃的菜维生素含量高,菜烧熟了维生素破坏了一半以上。

所以,可以吃的蔬果原材料比熟食更营养丰富。像广东的生猛海鲜,东北也受不了,南方的甜腻,四川的麻辣等,到了东北都不受欢迎,但如今餐桌已经南北流通的相差不多。各地都有自己独特的东西,我们都生活在大中国,就像一家人的兄弟姐妹,有必要互黑吗,就像一家人口味还不同呢,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商丘身边事儿


上周日去大菜市溜达,买了肉买了菜,准备往回走发现一家卖大葱的,去掉了葱叶,就剩白的那种,一打听2.50元,就买了一些,那大姐说:你不喜欢这样的还有带葱叶的,也是2.50,我说没事,反正我是蘸酱吃,再就是爆锅,包饺子用。大姐乐了,无语。我问:你是南方人吧,她回答,嗯,四川的。不过强调她来大连九年多了,我问她习惯吗?她说不习惯吃的,她都从四川老家捎辣椒,麻椒,腊肉,但是特别喜欢大连的气候,不冷不热的。已经在大连买房子了。

说不习惯这儿的人吃生菜,黄瓜,西红柿,辣椒,萝卜大葱香菜,大白菜心。。。。统统能生吃,有的还沾大酱吃,为什么不炒熟?我只能说:小时候就这样吃,好吃,脆,香,下饭。说道下饭,她倒是夸起来东北的大米,她说她老家的米没油性,水了吧唧。原来在老家过年吃馄饨,而不是饺子,来大连她三天两头包饺子吃,反而觉得酸菜馅的最好吃,也接受沾蒜酱。

其实现在南北差异没那么大,现在的年轻人都喜欢多尝试尝试,南北通透,吃四面八方。啥好来啥,不像我们七零后,记得老味道。











姓陈的老太婆


大学的时候我隔壁宿舍的东北哥们,带了一袋蘸酱,然后又买了一些生菜、萝卜、豆腐、豆腐皮、黄瓜,在宿舍请我们吃蘸酱菜。当时好几个宿舍的都去了,大家吃得不亦乐乎的。好几个都是南方人,有江苏的,也有广东的。

当然了,我觉得,蘸酱菜不受欢迎,可能跟卖相有关系。说实话把一堆蔬菜堆一块,就这蘸酱吃,看上去确实有点粗糙了。而且蘸酱菜最好也是拿手吃,如果是比较考究点的,确实可能接受不了。比如好多地方,从小就教育,上桌不能用手拿东西吃。所以可能自然会有点抵触。

另外就是蘸酱的口味,蘸酱是黄豆酱的口味,咸鲜味道。如果是像四川或者重庆那边的南方人,可能觉得不够味,不够麻不够辣,自然也不会有太大兴趣。就像北京人都爱吃的炸酱面,甜面酱的味道,我至今也接受不了,但是我很多北京本地的朋友就很爱吃。各个地方口味差异,这也很正常。

当然了,我个人还是非常喜欢蘸酱菜的,尤其是去东北菜馆,或者跟朋友撸串的时候,搞盘蘸酱菜,边蘸边吃,既能解腻,也很下酒。可能因为我们这边也爱吃黄豆酱的缘故吧,所以非常能够接受蘸酱的风味。

如果有机会,我应该也会推荐给周围的朋友这种吃法吧。


Hi生活菌


记得小时候,在初夏时节,院子里的黄瓜,豆角和茄子还没长出来,可是小白菜,小萝卜和大葱却能吃了。每到吃饭时,妈妈会吩咐,“去上园子掐把葱叶,薅点小白菜,好吃饭!”于是我们分头行动,一会,一盆水灵灵的小白菜和绿油油的大葱端上来了,再舀一盘大酱,我们就有滋有味的吃起来,一会功夫,蘸酱菜没了,一盆小米饭也没了,至今我都不忘吃的那个香……

我想这就是蘸酱菜的来历吧,——因为苦春头子没有菜,暂且找点简单的下饭菜,当然可能从古代就有了。

后来,茄子豆角等主要的菜成熟可以吃了,我们却还总是不忘蘸酱菜!每顿照旧一盘酱,一盆生菜。只是更丰富了,又加上黄瓜,香菜,生菜,大白菜叶,要是打个饭包,没那么好吃了!

因为蘸酱菜人缘特好,以至于都落户到饭店了!往往客人都爱点这道菜,一盘鸡蛋酱,一大盘五颜六色,水灵鲜嫩的蘸酱菜,并起名曰“丰收菜”!非常受欢迎!

网友回答:南方多数人不生吃蔬菜,我认为是气候条件的原因,南方气温较高,很多年以前多数人吃河水江水,北方冬季漫长,自然环境下细菌较少,南方正好相反,在北方生吃蔬菜,最好是春秋两季,伏天最好不吃。

蘸酱菜不仅好吃,能下饭,还很有营养!记得我曾看过一则知识,说是蔬菜能生吃的就不煮熟吃,不破坏营养!虽然不是绝对的,但至少说明生吃菜有一定道理!

亲爱的朋友们,来东北尝尝我家乡的蘸酱菜吧,保您吃了这次还想下次。

网友回答:东北这嘎达吧,种菜其实不用上粪,上的话,也不用年年上,一般都是家里菜园子,黑土不上也长,要么就是上点腐熟的肥,从来不用浇什么大粪。我妈种大半辈子菜,种得特别好。

能蘸酱的蔬菜种类很多,常见的有:生菜,腾蒿,小白菜,小萝卜,水萝卜,小毛葱,黄瓜,干豆腐,辣椒,各种山野菜,臭菜,大萝卜,冻白菜,焯熟的菠菜。等等。蘸的酱是东北人各家自酿的那种大豆我们叫黄豆发酵的大酱,真是挺好吃的。东北水不硬,以前东北农村都是水从井里打上来就喝。所以菜洗洗就可以吃了!听说南方这样就会拉肚子了。

正是那句话说的对,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哪!





秦视点


我是东北人,去过几次南方,菜都是炒了吃,南方人确实很少生吃蘸酱菜,东北人却很喜欢吃。

有一次在浙江一个饭馆,我们要吃黄瓜蘸酱,老板很吃惊,说了句:“生的怎么好吃的呀“?我们说,洗干净了就可以了。老板没办法,洗了几根黄瓜给我们,老板和饭店邻桌的人,用惊讶的眼光看着我们吃。后来我们才了解到,南方天热,寄生虫卵多,尤其是血吸虫卵,吃了后果很严重,以后到南方,再也不敢吃生菜了。


老林子28


我是广东人,我老婆是广西人,我们都没见过你说的酱菜。

两广天气跟闷热,我们夏天三十多度,所以我们爱喝粥,平时有空会腌酸菜,萝卜干,芋头杆,我老婆老家品种更多,有腌黄瓜,瓜皮,萝卜叶,腌橄榄等等,这些配粥都挺好吃的,很爽口。

还有我们不吃辣,因为夏天在家什么都没干都会出一身汗,太热了,再吃辣怕是要虚脱中暑了,相反我们爱煲汤,几乎天天都喝汤,什么清凉下火的,滋补的,润肺的等等,品种繁多,各种汤轮流来喝,冬天也不例外的。

我们不吃酱菜的原因,我想应该是文化差异以及气候差异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