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期龐涓臨死前怒吼哪六個字?說明了什麼?

史趣悟讀


龐涓是魏國名將,一生叱吒風雲,可以為人心胸狹窄,不能容人,最後死於孫臏之手,空留滿腔的貪戀,卻再也無法馳騁疆場。

在臨死之前,面對大勢已去的局面,龐涓深深的知道他徹底敗了,於是高聲大喊:遂與豎子成名!直到自盡這一刻,龐涓還在認為他的死成就了孫臏的名,或許在他心中,人與人都是算計,全是名利!


昔日,龐涓與孫臏一起求學鬼谷子。龐涓心胸狹隘,看重名利,鬼谷子對其多有防範,反而對寬厚睿智的孫臏極為喜愛,將畢生所學都傳給我孫臏,這讓龐涓心裡很不痛快!

龐涓學成下山,投奔魏國,受到魏國的重


用,成為了一名大將軍,威風凜凜。

孫臏學成下山後,來到一位好友家中,幾次面試都沒能成功,這樣的結果讓孫臏心灰意冷,在朋友家暫住的孫臏心裡也很不是滋味。

這一天,他的朋友興高采烈的回家來,告訴孫臏龐涓在魏國當了大將軍,成就極高,既然沒人慧眼識珠,你為何不去投奔昔日的同窗龐涓呢?

孫臏本來不是很想投奔龐涓,但是此時的處境非常尷尬,自己沒人重用,在朋友家有叨擾許久,迫於窘境,孫臏決定去投奔昔日同窗龐涓。

來到魏國的孫臏,沒得到預想中的熱情,龐涓因為心胸狹窄,忌憚孫臏的能力,怕孫臏影響他的地位,所以龐涓躲著孫臏不見,想讓孫臏知難而退。

龐涓後來轉念一想,如果孫臏離開,勢必會遇到伯樂,到時候與自己為敵,那不是更難辦嗎?於是龐涓改變策略,熱情迎接孫臏,但是他不推薦孫臏給大王,只是把孫臏留在自己的府中做謀士。

時間一久,龐涓狹隘心胸和追名逐利的做法讓孫臏開始反感,他不喜歡龐涓不擇手段的行為,於是決定離開龐涓,另謀出路。



孫臏高看了龐涓的為人,當他決定離開的時候,龐涓露出了他的獠牙,他將孫臏搞成了雙腿殘疾,但是他保留了一絲人性,留了孫臏一條性命。

孫臏用計出逃,來到齊國,從此天高任鳥飛,龐涓再也無法限制孫臏,在多次的交手之中,龐涓敗在了孫臏的“圍魏救趙”,最後吞下了自己種下的惡果,死於非命。


龐涓的性格缺陷,鬼谷子早就看透,自然也看透了他的結局,不擇手段、心胸狹隘、嫉賢妒能的龐涓,利慾薰心之下,最後慘死在所難免。

龐涓最後喊的六個字“遂與豎子成名!”也正是他看重名利性格的體現,直到死去也沒有改變半分。


順手關注野史日記,瞭解歷史內容。


野史日記


馬陵之戰,是戰國名將龐涓的最後一戰。此戰,魏國完敗於齊國,龐涓完敗於孫臏。

臨死前,龐涓仰天長嘯,天空飄過六個字:遂使豎子成名。

這句話裡,包含著龐涓深深的不甘。可是並沒有任何卵用。輸了就是輸了,你不服,只能說明你沒有自知之明。

很顯然,龐涓口中的“豎子”指的是孫臏。

其實,龐涓與孫臏是同學。《資治通鑑》記載,“孫臏與龐涓俱學兵法。龐涓仕魏為將軍,自以能不及孫臏”。

野史稱,龐涓與孫臏的老師是鬼谷子。但是,正史並無此記載。正史倒是記載了,鬼谷子是蘇秦和張儀的老師。

不管怎麼說,龐涓對孫臏是知根知底的,知道自己的本事不如孫臏。

當一個人覺得自己不如別人,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反應:一種人會表示欽佩——這是普通人;一種人會奮發追趕——這是有志者;還有一種人會嫉妒,然後暗地裡使絆子——這是小人。

龐涓就是個小人。

他自知不如孫臏,便把孫臏騙到魏國,害他。

要不是孫臏裝瘋賣傻,命都難保。

這件事展現了龐涓的兩個致命缺點:一是格局太小,嫉妒心太重,難以容人;二是不夠狠辣。既然已經出手,把孫臏殺掉不就完了?

龐涓的缺點,讓孫臏失去了行走能力,但是保住了性命。逃到齊國後,孫臏的春天來了。

在齊國,孫臏在貴族田忌的手下效力。然後,孫臏留下了很多膾炙人口的計謀故事。比如田忌賽馬,比如圍魏救趙,再比如後來字馬陵之戰中的減灶惑敵。

確實,龐涓雖強,但本事遠遠不及孫臏,因此每每掉進孫臏製造的陷阱之中。

既是技不如人,輸了有啥可委屈的,有啥不甘心的。

龐涓其人,有傲氣而無傲骨,死在孫臏的計策之下,算是死得其所。

而孫臏,大仇得報,十分圓滿。


趣談國史


  戰國中期,李悝、吳起、西門豹等風雲人物相繼去世,魏國實力逐漸減弱。

  在競爭激烈的戰國時代,不前進就會被他國超越,如果魏國不改變,必然會失去霸主地位。

  這時候龐涓出現了,他率領魏軍南征北戰,讓魏國的輝煌延長了10多年。

  然而,大多數將軍不管多麼英勇善戰,總是逃不過一敗,龐涓也不例外。

  

  公元前341年,魏國為了三晉並一,再次稱霸中原,聯手趙國征討韓國,龐涓便是兩軍統帥。

  與13年前一樣,孫臏依然採用圍魏救趙的辦法,率大軍直搗大梁城。

  龐涓吸取上一次失敗的教訓,早就盯著孫臏的行軍路線,當齊軍越過魏國邊境時,龐涓就率領魏武卒往回救援。

  一路追來,龐涓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孫臏留下的土灶越來越少,第一天還有10萬個,第二天只有5萬,第三天不到3萬。

  

《史記》有記載,“使齊軍入魏地為十萬灶,明日為五萬灶,又明日為三萬灶。”

  

  顯然,這種現象說明齊軍獲知魏國大軍回援,知道難以抵禦就崩潰四散了。

  龐涓認為這是抓住孫臏的良機,於是捨棄重裝步兵,糾集三萬魏武卒輕裝追趕齊軍。

  黃昏時候趕到馬陵道,兩側是危巖險隘,中間只有一條狹長的道路,龐涓才覺得有點不妙,這地方適合埋伏。

  正當龐涓準備撤退時,四周射來無數的箭矢,許多魏武卒一個個倒地,他知道敗局已定,於是憤愧自殺,臨死前說了六個字,“遂成豎子之名”。

  

《史記》有記載,龐涓自知智窮兵敗,乃自剄,曰:“遂成豎子之名!”

  表面上來看,龐涓是中了孫臏之計而死的,但從本質來看,龐涓有這番結局是自作自受,臨死前說的六個字道破真相。

  

  “遂成豎子之名”6個字,意思是說終究成全你這小子的名聲,可見龐涓嫉妒心之強,名利心之重。

  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傷害同門師兄弟;為了自己的野心,不顧魏國利益受損。

  其實,嫉妒心強沒有關係,只要能一招秒殺對手就可以,可惜龐涓的智商跟不上,給了孫臏報仇的機會。

  

  何況,嫉妒心強、氣量狹小的人容易心理扭曲,難以取得大成就,或者下場悽慘,比如戰國的范雎,秦朝的李斯,西漢的李廣。

  相反,氣量大的人往往能取得更大的成就。比如藺相如,因“完璧歸趙”被封為上卿,這令老將廉頗極為不服,數次當面羞辱藺相如。

  可是藺相如儘量迴避和容讓,不與廉頗發生衝突,之後就有了“負荊請罪”這個流傳千古的故事;

  比如鮑叔牙,不顧自己的利益,向齊桓公推薦好友管仲為齊相,於是就有了“管鮑之交”這個故事。

  俗話說,“天下熙熙,皆為名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人們苦心追求“名利”無可厚非,這也是時代進步不可或缺的因素。

  然而,如果醉心於此,甚至是把自己的利益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這就適得其反了,龐涓就是如此。


史海閒聊


孫臏與龐涓是戰國時期的一對宿敵,據《史記》記載,他們原本都是在鬼谷子門下學習兵法韜略,但龐涓天分不如“兵家至聖”孫武的後人孫臏,於是能力也就遜色一些。後來,二人學成離開,龐涓先在魏國找到了“工作”,在魏惠王的賞識下當了將軍,而孫臏則被龐涓騙到魏國,用計砍斷雙腳,並在臉上刺字。

龐涓以為,將孫臏變成一個無法自己行動,還在臉上烙有恥辱印記的廢人,他就不會對自己不利,但孫臏憑藉強大的意志力堅持了下來,併成為了齊國的參謀。最終,孫臏為自己報了仇,將龐涓逼死在樹下,令人大感暢快,不過,龐涓臨死前卻發出怒吼,痛斥了孫臏。那麼,龐涓臨死前怒吼了哪六個字?這又說明了什麼呢?

這一切,還要從周顯王十五年(前354)時的一場戰爭開始說起。這一年,趙國進攻衛國,而身為盟國的魏國則出兵相救,且在龐涓的帶領下一舉反攻到了趙國首都邯鄲,於是趙國四處求援,齊國選擇了出手相救。於是第二年,齊軍以田忌為將,孫臏為軍師前往救援,對戰況進行評估後,孫臏提出了著名的“圍魏救趙”之計。

齊軍沒有直接前往邯鄲,而是攻向了魏國的首都大梁,這一舉動使得龐涓率領的大軍不得不連忙回防,卻在半途被孫臏所伏擊,損失慘重。周顯王二十七年(前342),魏國進攻韓國,齊國再次出兵援助,這次,孫臏還是採用圍魏救趙的計策,直接向大梁出兵,但孫臏也預料到中過一次計的龐涓不會輕易上當,於是對原本的計策進行了“改良”。

對於孫臏的計策,明末大臣李廷機曾經寫詩道:“減灶暗行兵,龐涓被其獲。”

孫臏的計策其實也十分簡單,他剛剛進入魏國境內時,埋了十萬個爐灶,表明自己有十萬大軍,而向前進軍,第二天只埋了五萬個爐灶,到了第三天,更是隻埋設了三萬個。龐涓原本十分慎重地在後方追趕,但看到齊軍爐灶減少,便以為是齊軍紛紛逃散,短短數日便走了數萬人。

見此狀況,龐涓一改小心謹慎的進軍指令,帶上精銳部隊火速追趕,想要貫徹“兵貴神速”的理念。不過,這一舉動卻正中孫臏計謀,他提前設伏於龐涓的必經之路,並趁其經過時號令兵士們萬箭齊發,將其部隊射死大半,據《史記》記載:“龐涓自知智窮兵敗,乃自剄,曰:‘遂成豎子之名!’”

這六個字翻譯過來就是:結果成就了你小子的名聲!豎子一詞含有濃重的貶義,表達的是無盡的輕蔑,而龐涓認為自己成就孫臏的名聲,於是破口大罵。那麼,龐涓之所以說出這句話,筆者猜測,有兩大原因。第一大原因便是,龐涓將孫臏變成廢人,而世人卻反而稱讚孫臏的身殘志堅,龐涓的惡毒之舉幫助孫臏取得了更多讚譽。

其次,便是龐涓認為孫臏勝之不武。龐涓在魏國領兵,大多是直接與敵人正面對決,憑藉兵力優勢取勝,而孫臏則更多的是利用計謀,不耗費太多兵卒便獲利,在龐涓眼中,這種作戰方式是投機取巧,但是孫臏靠此笑到最後,所以龐涓痛罵他靠詭計成名,算不得英雄。


鄧海春


戰國時期龐涓臨死前怒吼哪六個字?說明了什麼?

龐涓自從拿到了魏國上將軍的大印,一直在思考。

他思考的問題只有一個,那就是向自己的偶像吳起看齊,出將入相。

上將軍自己已經拿到,如果能把宰相之位也拿到,那就更好了,軍政一把抓,這比自己的偶像還要厲害,畢竟吳起是在魏國當的將軍,在楚國當的令尹(楚國的宰相叫令尹)。

想到遠在天邊又近在咫尺的魏國相位,龐涓笑了,前段時間,被自己師弟孫臏攪的緊繃的神經也稍微放下了一點,但他一直又忐忑不安,因為他懷疑自己師弟是裝瘋賣傻,尤其是井邊孫臏的鞋子更有蹊蹺。

事情還得回到幾天前,孫臏來到魏國時,龐涓就隱隱感覺到不快,因為自己這個師弟肚子裡的用兵之道,比自己厲害太多了。

龐涓看著魏王對孫臏有重用之意,為了保住自己上將軍之位,龐涓就陷害孫臏,指其通齊,於是孫臏的苦日子就來了,在龐涓的迫害下,孫臏被挖了膝蓋骨。

龐涓看著如甕中之鱉插翅難逃的孫臏比較滿意,此時孫臏還瘋了,龐涓就放鬆了警惕,直到手下人報告說孫臏跳井了,龐涓才意識到事情有蹊蹺。

因為一個真正的瘋子,如果是失足掉進了井裡,怎麼會在井邊留下自己的鞋子呢?

但龐涓沒心思再管一個廢人了,因為那時候有個不成名的規定:殘疾人不可為將。

龐涓為了穩定自己的位置,為了離丞相之位更近一步,他建議魏王開啟滅國之戰,成就一番偉業,首先要打的就是趙國,這一建議得到了魏王的肯定。

只是讓龐涓沒有想到的是,孫臏逃回了齊國,並得到了齊國大將田忌的賞識,因為他幫助田忌贏得了和齊王的賽馬比賽,從而被田忌引薦給了齊王,並得到了齊王的讚許。

龐涓攻打趙國,一路所向披靡,直接打到了趙國邯鄲,趙國急忙向齊國求救。

正在齊國尋求報仇機會的孫臏看到了機會,急忙勸說齊王趕緊出兵,齊王也覺得這正是樹立齊國威風的時刻,於是任命田忌為大將,孫臏為軍師救援趙國。

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就是我們都知道的圍魏救趙的故事了,具體過程我們不在贅述,說說結果,這次龐涓打趙國,其實是把邯鄲給攻下了,然後又揮師救援大梁的,魏國在這次雖然失敗,並未丟了老底。

真正讓魏國元氣大傷的是,十年後的圍魏救韓。

這次戰爭和圍魏救趙如出一轍,龐涓對於自己這個師弟也是咬牙切齒,於是為了一雪前恥,龐涓急躁中又上了孫臏減灶計的當,結果追孫臏到一顆樹下,書上有一排字:龐涓死於此樹下。

當龐涓看清這一行字的時候,已經晚了,因為孫臏設置的伏兵已經瘋狂的開始屠戮曾經赫赫有名的魏武卒了,看著士兵一個接一個的倒下,龐涓絕望了。

因為他知道自己出將入相的夢想破滅了,此後人們提起他只會嘲笑,自己的一世努力,最後卻還是成就了自己最厭惡的師弟。

六個字從龐涓嘴裡不自覺的喊了出來:遂使豎子成名!


飛魚說史


人最怕的就是在同一個地方跌倒兩次。不幸的是自視甚高的龐涓也犯了這個錯誤。

桂陵之戰被孫臏圍魏救趙打了個埋伏,馬陵之戰又被孫臏圍魏救韓打了個埋伏。

所以當最後龐涓被萬箭穿心而死時大喊一聲:遂成豎子之名。絕望中透露出深深的不甘。

龐涓與孫臏是同門師兄弟,都是鬼谷子的高徒,兩人求學時,感情甚好。怎麼最後就成了這水火不容呢?名利二字害死個人。


1.原生家庭的影響,讓龐涓與孫臏兩人勢同水火

與孫臏比起來,龐涓骨子裡一直是自卑的。這種自卑隨著龐涓地位的上升而更顯強烈。

他畢竟只是一個平凡人家的孩子。相比於孫臏的出身差了太多,孫臏是大軍事家孫武的後人。在講究出身的戰國年代,本身這就是一塊金子招牌。

這也是為什麼魏惠王在得知了孫臏的出身後,對孫臏親眼有加,進而引起了龐涓對孫臏的嫉妒與憤恨。

龐涓通過自己的努力,好不容易得到了地位與權勢,但孫臏一直會對他有著莫大的威脅,因為孫臏出身好。

最後龐涓通過陰謀詭計,挖掉了孫臏的膝蓋骨,讓他變成了一個廢人。而孫臏不得不靠裝瘋賣傻來苟延殘喘。


2.沒有人是聖人,在現實中以德報怨是不存在的。畢竟以德報怨,何以報德?

孫臏,想方設法回到齊國之後,通過田忌賽馬這件事情,獲得了大將軍田忌與齊威王的青睞。並在齊威王面前一炮而紅。

得到了君主的信任,預示著孫臏的復仇之路成功的踏出了第1步。

當公元前354年龐娟發兵攻擊照顧邯鄲,孫臏便與田忌一起,直接發兵,攻打魏國都城大梁。圍魏救趙迫使魏軍回援。

桂陵之戰,魏軍損失了最精銳的鐵騎。

13年後,龐娟又開始攻打韓國。孫臏用同樣的戰術又去攻打魏國的首都大梁。逼的龐涓不得不再次回救大梁。

這一次他沒這麼幸運,在馬陵道被萬箭穿心而死,名滿天下的魏武卒更是損失慘重。成就了孫臏的一世英名。


3.如果當時在魏國,龐涓不陷害孫臏,那兩人是否會和平相處呢?

龐涓就輸在一個做人的格局上。

從年齡上來說孫臏比龐娟大,

從性格上來說,孫臏比龐涓柔和。

再加上二人又有十幾年的同窗之誼,如果當時在魏國龐涓領兵,孫臏作為軍師,兩人雙劍合璧,再加上名滿天下的魏武卒和大魏鐵騎,整個趙國的格局,可能會發生更大的變化。

但歷史向來不能假設。龐涓該死還得死。


少校柳下惠


在馬陵之戰中,龐涓遭遇埋伏大敗,怒吼道“遂成豎子之名!”,自刎而死(也有說是被亂箭射死)。

“遂成豎子之名”,意思就是“成全了你這小子的名聲”,這句話反應出了龐涓的不甘心。他嫉妒心太強,名利心太重,作為同門師兄弟,自打出道以來,他一直處處防著孫臏,甚至處心積慮地要置孫臏於死地,可是一直未能如願,結果還讓孫臏用自己的死而揚名天下,他心中怎能不恨!




公元前341年,韓國遭到魏國入侵,連戰連敗,於是向齊國求助。

齊威王任命田忌為主將、孫臏為軍師攻打魏國,用的是“圍魏救韓”的計策。

魏惠王急忙調回正在攻打韓國的軍隊,以太子申為上將軍、龐涓為將與齊國決戰。

孫臏決定採用誘敵深入的辦法,在馬陵埋伏大量弓弩手伏擊龐涓軍隊。馬陵道路狹窄,地勢險要,孫臏叮囑兵士只要看到龐涓的部隊過來就立刻放箭。


在撤退的過程中,孫臏還使用了減灶誘敵的計謀。他邊打邊退,退兵的第一天,齊軍造了10萬人做飯用的灶臺,第二天減少到5萬,第三天減少到三萬。

龐涓見齊軍連連敗退,鍋灶也不斷減少,誤以為齊軍敗退,士兵潰散,便只帶著少量騎兵窮追不捨。

傍晚,龐涓的騎兵追到馬陵道時,埋伏在路旁的齊國弓弩手萬箭齊發,魏軍頓時大亂,傷亡慘重。

龐涓身中數箭,自知走投無路,怒吼一聲“遂成豎子之名!”,拔劍自刎。

馬陵之戰後,齊軍乘勝追擊,大敗魏軍,殲敵10餘萬,俘虜了魏國主帥太子申。魏國精銳盡失,元氣大傷,自此失去了霸主地位。


三辰sanchen


在司馬遷《史記》中,有詳細的說明,孫臏在馬陵之戰中,設計使龐涓兵敗,自刎而死,死前說了六個字“遂成豎子之名!”

眾所周知,孫臏和龐涓師出同門,後來龐涓在魏國做了將軍,妒忌作為孫武后代的孫臏,使用陰謀詭計,將孫臏的雙腳砍掉,龐涓也是眾所周知的妒賢嫉能的代表。

死前如此說,是仍舊心心念唸的記著孫臏會強於自己,也是悲劇人生。


佳木春生


《史記》有記載,龐涓自知智窮兵敗,乃自剄,曰:“遂成豎子之名!”

從表面上來看,龐涓是中了孫臏之計而死的,羞憤自殺而死的;

但從本質來看,龐涓會有這結局完全是自作自受。他臨死前說的“遂成豎子之名”,意思就是“我終究還是要成全你這小子的名聲”,由此可見其嫉妒心之強,名利心之重。

從當下龐涓兵敗馬陵的來分析,事先我需要申明一點,我認為龐涓並不是因為輕敵而失敗的,從他想盡辦法設計陷害孫臏來看,就知道他很清楚孫臏比他厲害,對比自己厲害的人誰還敢輕敵?

純粹從戰術上來講,龐涓火速回救是基於以下三點原因考慮的:

其一,信息的不對稱。魏國出兵攻趙屬於先發,齊國出兵救趙屬於後發,對於後發一方來講先發的兵力、部隊配置已經很容易句可以摸清楚了。但先發的龐涓無論是否清楚後發的齊國兵力,只要選擇回救就已經在就已經置身於被動的地位了,軍隊勞累,軍糧空耗,士氣下降,然後又是敵暗我明,孫臏坐享以逸待勞之利。

其二,君臣的信任度。千里奔襲,老家被圍,救援只要稍有怠慢,隨後必有殺頭之罪。即使龐涓事先與魏王有約在先,選擇繼續攻趙,但老家被圍,糧道和信息傳遞勢必被斷,供給困難之下,龐涓不敢冒險,只能千里回救,速戰速決。

其三,對軍隊士氣與戰場形式的誤判。當時的軍事情報是三晉將士素來悍勇,而齊軍素來怯弱,再加上孫臏的日減其灶,迷惑了龐涓。

綜合以上原因,才使得龐涓棄其步軍,與其精銳倍日並行逐之。緊趕慢趕,好巧不巧的又在黃昏時候趕到了兩側是危巖險隘,中間只有一條狹長的道路的馬陵道,龐涓一下子就察覺了這地方適合埋伏,想要撤退已經來不及了,四周射來無數的箭矢,把魏武卒射的七零八落的,只能憤愧自殺了。

結合龐涓的為人和人生履歷來講,一個嫉妒心強、氣量狹小,為了自身利益,不惜傷害同門師兄弟,為了自己野心,不顧魏國利益受損的人,要麼難以取得大成就,要麼下場悽慘,如戰國的范雎,秦朝的李斯,西漢的李廣。

而氣量大的人往往能夠有更大的成就,如“完璧歸趙”後的藺相如被老將廉頗所妒忌羞辱,但他始終不為所動,最後終於換來“負荊請罪”的“將相和”美談。

俗話說,“天下熙熙,皆為名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人們追求“名利”本就無可厚非,這也是時代進步不可或缺的因素。但把自己的利益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這就過了,容易結仇結怨不說,最後還落個身死名裂,為後世人所恥笑,那就更得不償失了。


明德書院


公元前342年在馬陵之戰中,魏國大將龐涓率10萬大軍中了齊國大將田忌,軍師孫臏的埋伏。當夜幕降臨時,魏軍來到一片樹林,龐涓舉起火把照在一棵大樹時,上面寫著“龐涓死於死樹之下”。這時,萬箭齊發。魏軍紛紛倒地。龐涓自知失敗,於是拔劍自刎,臨死前說:“遂成豎子之名”。

“遂成豎子之名”翻譯成現代文就是“就讓你小子成全你的名聲吧”。龐涓臨死前的怒吼,反映了多種問題。

首先反映了龐涓的絕望心情。孫臏與龐涓是老同學,師從鬼谷子學習兵法。龐涓自認為才能智慧比別人強,於是來到魏國發展,但他知道才能智慧比不上孫臏,於是把孫臏騙到魏國,施以剔除膝蓋骨的刑罰,讓孫臏不能拋頭露面,自己少了一個強有力的競爭對手。沒想到孫臏還是置自己於死地。

其次,反映了戰國時期爾虞我詐,不擇手段,追求名利,貪圖富貴,漠視友情親情的社會心態。戰國時期是一個社會大變革的時代,封建社會形成。社會階層經歷了由上到下由下到上的劇烈變動,人們不講規則,打破規則,只求目的,只求效果。

再次反映了孫臏的計謀深遠。史書上講,孫臏跟隨田忌出征坐的輜車。電視節目中,大學教授把輜車解釋為拉輜重的車,這種說法是錯誤的。準確的解釋應該是有幃帳的車。如果是拉輜重的車,則表明孫臏做事低調,出奇制勝。如果是有幃帳的車,則表明孫臏也做了充分的思想準備,深藏不漏,必欲置龐涓於死地。

最後“遂成豎子之名”,反映了那個時代的私學教育的嚴重問題,即只重視學術技能的培養,而忽略了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人們像禽獸一樣去爭奪,去廝殺,而根本不考慮社會秩序,道德規範社會的穩定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