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当留守儿童让他生活无忧好还是陪伴成长过艰苦岁月好呢?

林成龙


我是从事幼儿教育行业的,接触到很多各种各样的孩子,从他们的一言一行中就能分析出这个孩子是谁带的。而留守儿童这个问题其实也是属于家庭教育内的,是让孩子生活无忧,还是和孩子一起过艰苦岁月,这是一个具有两面性的问题,不能以偏概全。

但我认为留守儿童弊大于利,并且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会跟随儿童一生。他们因为长期与父母分离,跟父母的关系不是很亲密,也很少会从父母那里得到很直接得爱。并且性格孤僻,不爱讲话,胆小不自信。别看这轻描淡写的几个词,可是会对他们的人生有转折性影响。

我认为留守儿童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与自己相处?如何与家人相处?如何与社会相处?而这三个问题对应的就是人格的养成、与父母的关系、社会安全感。

而拥有健全的人格和社会安全感,这跟父母的教育和陪伴有很重要的联系。

当然也因人而异,就事论事。如果父母不会教育孩子,即使和孩子一起留守也无用。如果爷爷奶奶会教育孩子,父母也能保持和孩子的联系,也能带出很出色的小孩。但是,爷爷奶奶能带出色的孩子案例少之又少,因为没有爸爸妈妈的陪伴,他们的眼神中总是会透漏出一种渴望——爱。

因此,我认为给孩子一个有陪伴的童年,让他们拥有更健全的人格,这是多少金钱都换不来的!




念风的蒲公英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我的观点是无论如何千万不要让孩子当留守儿童,在孩子的眼里只要有父母的陪伴什么日子都不算苦。我们家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如果可以重来我一定不会让我的孩子当留守儿童。

我家在北京,2013年我生了一对龙凤胎,本来是好事,但孩子太小,实在是难带,我和老公又都忙于工作,实在是没办法同时照顾两个孩子,所以就把儿子送去了河北农村姥姥家,我们专心照顾闺女。期间我们每隔半个月回去看一次儿子,直到儿子两岁的时候才接回身边。但儿子已经很难融入我们家了。他始终认为北京是姐姐的家,姥姥家才是他的家,妈妈也只是姐姐的妈妈,姥姥才是他的妈妈。无论做什么都是怯生生的,始终是一个客人的样子,特别胆小,很没有安全感。对我们也非常抵触,非常叛逆。为了改变儿子的状态,我们花了很大很大的心思,但都效果不明显。后来我干脆辞职,全职在家陪他,这才有所好转,至少已经认可我是他的妈妈了。而闺女呢,始终在我身边长大,性格特别好,跟我们也特别亲。

所以无论如何都一定不要让孩子当留守儿童。对于孩子来说没有什么比父母的陪伴更幸福。



北京龙凤妈


宁与父母吃苦,不与爷奶享福。

掏心窝子的分享。

我是从小被奶奶带大的,从一岁到20岁,我的身边只有奶奶,父母忙着赚钱。

他们归家了,我又考上大学一年回不了家几次。

家对于我来说是陌生的,记得以前爸妈回来带着弟弟睡,他们三个人其乐融融看电视,我跟奶奶睡,我们两个人聊天!

就感觉我们是住在一个屋檐下的两家人!

到现在我与妈妈的关系是,你说我,骂我我尊重你是我的母亲,所以我不顶嘴。

我对她始终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亲密不起来。甚至有些害怕!

有什么心事也只想跟奶奶说,因为感觉跟她说了她也不知道我以前是怎样的人,她就会误会我或者批评我!

所以干脆不说了。

记得我上小学开家长会,所有的同学来的都是爸妈,我爸在家,我让他来他没来,那次我成绩好获奖了,只是想让他感到自豪一下。

我在教室等了很久最后还是盼来了奶奶的出现,从那时候起我就对父母没有任何期待了!

我的青春你们不曾参与,你们不知道我太多事情,所以我们其实并不熟悉!

或许是自我偏见吧,但留守儿童真的缺失太多了。

钱从来都买不来温暖和爱,别本末倒置了,钱有了家人丢了!


唐糖糖爱宝贝


你好,我是末末宝贝的娘亲,很高兴来回答这个问题。

是陪伴孩子,还是让孩子当留守儿童,是现在很多父母最艰难的选择。

我的看法是,千万不要让孩子成为留守儿童。也许为了更好的生活,迫于生活的压力,父母无奈的选择了远方去工作,把孩子留给了父母,可能短时间觉得这样做两全其美,赚够了钱也给了孩子更好的物质保障,可是对于孩子来说伤害是长远的。

给大家举个例子,老公弟弟的孩子一岁的时候,他们就去外地打工了,半年回来一次,爷爷奶奶的管教孩子的方式,肯定和父母不一样,只要孩子不哭闹,健康就可以,随便的惯孩子,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还不会自己吃饭,不会自己脱裤子大小便,花了很多时间才学会,更让他们感到遗憾的是,孩子做事总是不自信,羞怯胆小怕事,还有孩子到现在都和他们不亲近。

所以我觉得,经济再紧张总有过去的时候,但是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错过了就永远错过了,不要给自己留下遗憾,也不要让孩子的童年缺少父母的陪伴。





末末宝贝的娘亲


我的观点也是我的亲身经历分享给大家,我没有让我的孩子当留守儿童,当时我的工作不能说很好,反正比一般的工作好点,就是在外地,不能每天陪伴孩子,孩子出生后我就辞职了专门在家照顾孩子,陪伴孩子,家庭虽然少了一份收入,日子过的紧吧点,只要和孩子在一起,我很知足。陪伴孩子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挣钱可以以后再挣,陪伴孩子错过了就一去不复返了,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到您!


姐弟俩的成长日记


我曾经在小学执教过多年,见过太多留守的孩子,我来说说我的意见吧。

无论是说留守儿童好,还是说陪孩子一起艰苦好,都需要了解孩子父母的生活状况,才好下定论,如果真正爱孩子,谁愿意让自己的孩子远离自己呢?

1.如果家庭真的非常困难,把孩子留在爷爷奶奶身边,父母努力去为孩子拼出一个美好的明天,也无可厚非。如果饭都吃不上了,还谈什么爱呢?

2.如果勉强可以带上孩子,在不算太过影响工作的情况下,把孩子带在身边,利大于弊。无论孩子天生心理承受能力有多强,对于父母亲的爱,还是非常渴求的。当孩子看见别人家的孩子,能够天天看见自己的父母亲,自己却有可能要过年过节才能见上一面,相聚也非常短暂,这对孩子的心灵来说会是一种无法弥补的伤害。

3.如果实在没办法带在身边,那就多联系孩子吧,尽可能安抚孩子的情绪,多打打电话,多跟孩子视频,多倾听,少强求。

谁都不容易,但是只要心中有孩子,即便眼前一年半载,必须要让孩子成为留守儿童,相信大多数父母还是会积极创造条件,尽快和孩子团聚的。


喻妈育儿


感谢您的提问,我觉得这个问题说一千道一万,无非就是钱在作怪。

  1. 第一种条件好的情况下,如果生存没有什么压力的话,肯定会愿意带着宝宝过无忧无虑的生活,毕竟每天可以看着一天天的变化!

  2. 第二种情况,生活压力较大,当每天面对 车贷,房贷,奶粉,尿不湿,老人养老种种情况下,每日入不敷出,肯定想出去工作赚钱养家糊口。谁会愿意和宝宝过聚少离多的日子呢?毕竟宝妈怀揣10月,有多么的不容易,有多少辛酸。想想都是泪,好不容易宝宝出生又不能陪伴身边看其成长,陪伴其童年。

  3. 我的情况属于后者,老婆也想等宝宝9个月后断奶出来工作。减少家庭压力,为我分担负重。虽然百般不愿意她出来做事,可是每天面对各种开支入不敷出怎么办呢?


赵椅平


陪伴成长好。

陪伴是最好的教育,对于幼小的心灵来讲,陪伴成长既便是过艰苦岁月也是好的,孩子的心是踏实的,不会那么孤苦无依,父母陪伴孩子过艰苦岁月,让他从小就懂得生活的艰辛和父母的不容易,这样长大的孩子更懂得珍惜生活,会更努力,感恩,有责任心有担当。

生活无忧的留守儿童,感受不到父母的爱,和父母周围的人都有疏离感,内心的缺憾和苦楚是优厚的物质待遇弥补不了的,内心缺失爱就不能回报社会和周围人的爱,留守儿童的父母总觉得欠孩子的,在物质上尽可能给予补偿,久了,孩子心里觉得理所应当,甚至觉得全天下人都欠他的,带着这种心理在社会怎么生存,又谈何成功。

生命需要阳光,也要凄风苦雨。无论多艰难,陪在孩子身边。



涵熠之路


“小孩子才做选择,我两者都要”!其实两者兼得并不是不可能的,既不让儿童留守,也不用长期陪伴孩子过艰苦生活!

我自己以前不懂,让孩子留守了一段时间,表面看孩子好像没啥影响,实际上他现在特没有安全感,经常黏着我们,我觉得多少还是小时候的离别造成的影响!




想要两者兼得,我觉得可以有以下几种方式:

1、让老人家同你们一起,帮忙带孩子

家里要是有老人的,放下姿态,向他们求助。老人一般都会体谅子女,只是他们长时期跟你们住一起,矛盾肯定是会有的。就看你更愿意牺牲自己,还是让孩子留守了!


2、大点的孩子送托管机构

孩子大点,有自理能力的,可以送托管机构,当然在选择时要下大量的功夫,挑选一家靠谱的托管机构。白天你去上班,晚上回家自己带,总比留守好!



3、边工作边带娃

现在网络这么发达,很多工作已经可以满足宝妈边工作边带娃。比如常见的幼儿园助教、电商卖货、直播、写作等等,只要你有一技之长,就可能变现,当然这都需要努力一定的时间,才能达到想要的收入。



所以只要宝妈有这个强烈的意愿,两者都实现是有可能的,关键看个人是否勤奋、好学!

我是楷妈谈育儿,育儿路上与你分享,喜欢我的育儿观点,欢迎点击关注!

楷妈谈育儿


你好,我曾经是留守儿童的Q糖逗,下面是我的一些观点。
大家不要以偏概全,没有谁规定留守儿童一定要怎样,希望大家不要被刻板印象限制,努力追求自己想要的人生。我有2年的时间很消沉,后来看书看到3句话“世界一定是公平的吗?”“努力就会有回报吗?”“别人一定要对你好吗?”之后我就慢慢释怀了,没有谁能跟你保证什么。


作为曾经是留守儿童的我肯定得到了别人得不到的,相对也有一些缺点伴随而来。
得到的就是比同龄人更加独立、懂事、体贴。遇到问题更多的是如何解决问题,而不是寻求帮助。相对也得到了一个快乐的童年,没有更多补习班。
但也有带给我的问题:1.成绩不好,也有可能自身原因,也有可能父母不在身边 2.发育不好,身高相对矮。毕竟爷爷奶奶勤俭节约惯了3.见识、眼见没有周围其他同学丰富,他们知道的很多东西我可能就是第一次听说。
在这个问题上有利有弊,父母都认为自己有基础的情况不会让儿女成为留守儿童,被逼无奈让孩子成为留守儿童,那就多关心他多打电话,多关心他身心发展,只要他足够开朗,一切不会有太大问题。社会有时逼得我们无路可选[祈祷][祈祷][祈祷]新人上路求赞、求关注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38b8789a102541bba1fd0bc0f750202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