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要取消事业编对在职的有啥影响?

像个蜗牛


公立医院取消事业编制对于他们来说是好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减少了行政干预。只是政府投入减少部分公立医院的实力将减弱,优胜劣汰的竞争优势体现出来了。他们的行政职能脱离整合到疾控中心去,医保监管体系更加完善迫使各类医院转变作风。市场竞争迫使他们抱团经营优势互补做大做强,利用他们的优质资源抢占有限的市场,各种有利资源进入医疗体系,老百姓的医疗质量有显著的提高医疗成本会明显的下降!


放飞梦想成就2019


公立医院取消编制,是指2017年颁布的《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方案》中提出的,高校和县级以上公立医院保留事业单位,取消编制使用。县级以上取消编制,所有的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都统一实行聘用制管理,先在组织、人事、主管部门的监督下竞聘管理人员,然后由新聘任的管理人员根据医院的实际需要,提出专业技术岗位和后勤岗位设置,以及人员配备,再根据岗位竞聘专业技术人员和后勤服务人员。聘用完成后,根据岗位和人员情况,报同级机构编制部门备案。

公立医院机制体制改革,已经从2018年3月份就开始在陕西省试点,高校体制改革,也在北京市试点。其他部分市、县也有不同规模的试点。从试点的结果来看,最初有地方试行的“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最受人们认可,即:原来已经使用编制的人员,继续使用编制,直至退休、调任等自然减员,原使用的编制随退随销;而机构改革开始后,新进人员实行编制备案制,不再使用编制,实行聘用合同制管理。

事实上,这种方法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不触及公立医院原职工利益。至于新进人员,反正没用过编制,不使用编制,也不会存在什么改变。但这样,一个岗位两种人员,显然会造成不公平现象。老人因为编制保障,干多干少一个样,评职称、拿奖金,论资排辈,享受在前,干工作躲在后面。新人却因为资历问题,工作不少干,却处处吃亏。这样做,显然违背了改革的初衷。因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措施,看起来很美,却难以施行。

公立医院之所以取消编制使用,就是为了打破“铁饭碗”,改变过去混日子的做法,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全靠资历混工资。专业技术人员就应该实行能者多劳,多劳者多得,按专业技能高低,以及工作效率确定人员待遇,真正使专业技术高超的人员,能拿到与自己技能相匹配的收入,实现专业技术人员的合理流动,真正用待遇留人,用绩效留人。同时,主管部门加强过程监督,督促公立医院采用合理的激励措施,促进公益服务职能的实现,使公立医院体现保留事业单位属性的作用。


职言管语


关于公立医院改革,重点说明几件事情:

第一,县级以上公立医院取消编制现在只是在试点阶段,下一步会不会在全国铺开,要看具体的效果,目前看来不是很明确。从部分地区试点的情况看,医院取消编制成效并不明显。

第二,医院试点取消编制,并不意味着医院就不是事业单位了,它的公益服务职责仍在,政府不可能把医院剔除事业单位之外,使它变为纯企业行为。这不利于社会医疗保障,也不符合医疗改革的初衷。换而言之,今后无论怎么改,公立医院仍是事业单位。这点毋庸置疑。

第三,公立医院试点取消编制,原在编人员将全部剥离体制身份,实行备案制管理。但是,改革都有过渡期,为了不增加矛盾,更好更顺利地推进改革,一般都会按“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原则处理职工安置问题。即,原来在编在岗人员,取消编制后,仍按原方式执行工资待遇,不会有大的变化,而新录用人员将采取合同制管理,工资待遇直接与医院效益挂钩,按照市场化方式进行管理。这样在医院将会出现两种用人方式,局部存在同工不同酬现象,客观上会引起一些争议,但也是改革不得已而为之,没有办法的办法。

总的来说,公立医院无论改不改革,对原有在编人员都影响不大。


80后小公


公立医院取消事业编,对在职职工几乎没有太大的影响。之所以这样说,有下面几个理由给你具体分析一下。

1、公立医院原本就是差额事业单位,性质与企业差不多。

公立医院原本就是差额事业单位,差额事业单位的意思就是,工资的一部分由财政统发,另一部分根据医院的经营情况和个人的工作业绩来发,这一部分是活动的,与个人的努力程度相关。

从这种工资分配模式上看,与企业是差不多的。企业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赚钱,其次才是履行社会责任,既然赚钱是主要目的,企业就完全根据员工对公司贡献的多少来发工资,多劳多得,能力强的人工资高,这种机制可以说是非常公平的。

2、公立医院的职工有养老保险,所以,退休后一样有养老金。

有人可能担心,公立医院取消事业编制是不是就不稳定了?退休后就没有保障了?

实际上,这个担心是因为不了解养老保险的作用而导致的。事实上,不管是在企业还是在事业单位工作,一般的单位都会给员工缴纳养老保险,只不过有的单位缴纳的多,退休后领的保险金就多,单位缴纳的少,退休后领的保险金就少。

既然这样,说的极端一点,即使没有什么工作,只要有钱能够缴纳足额的养老保险,60岁以后一样可以领到“退休金”。

所以,普通意义上的“稳定”,实际上是有解决办法的。

3、医生、护士的工作量可以量化,就应该取消事业编制,按劳分配工资。

医生、护士的工作量都是可以量化的,与公务员、普通的事业编都有明显的区别,基于这样一种工作性质,取消事业编,改成按劳分配的机制,对他们来说反而是一种保护和公平化。

这就可以避免公立医院职工慵懒化,如果是按照固定的工资分配方式发工资,肯定很多人都不愿意多干活,因为干多干少工资都是一样的,谁愿意多干活?这种根据劳动量而定工资的方式是最公平的,这样才能激发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为单位、为自己创造更大的价值。

总之,由于公立医院特殊的单位属性,即使他们取消了事业编制,对于他们的员工来说也没有太大的改变,反而是激活了整个医疗系统的组织活力。

欢迎从评论区发表你的观点。

作者:写作匠,资深体制内成长导师,用工匠精神专注分享体制生存底层套路。

体制内公开课


看看上湖北一线的是公立还是私立医院就知道编制该不该取消!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党员编制必须先上,接着编制必须跟着上!一般编外人员不被强制,要上也是很受欢迎的!编制在紧急时刻就是一个调遣的命令符号!不要看着和平时期各种待遇好,真正有事情的时候人家是不能退的!


和谐路上


公立医院要去消事业编制对在职的职工没有什么大的影响。

其实,二甲以上公立医院五年前就已经“断奶”,明为差额事业编制单位,实为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单位,或成了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



实际上,2013年国家就在广洲对事业单位进行试点,收回了一万多个编制,2016年国务院出台《关于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方案》,在山西省对公立医院进行改革的试点,从试点的情况看,还是比较乐观的。


一、医院的院长、书记由政府任命,副书记、副院长由书记院长书记提名政府任命,医院是党委领导下的院长分工负责制。

二、去消医院的差额事业编制,编委收回编制,保留事业单位属性,财政不再供给人头费,但继续加大医院的基础设施、科研创新投资。公立医院的属性不变。

三、医院少了“婆婆”,多了自主权,对职工的招录、聘用上自主权多了,在职称评定、职务晋升、工资福利的发放上自由度高,医院的权力加大,职工的收入由医院根据情况自主决定,职工的工资,奖金,福利更高。


总之,去消事业编制后,就是去消了大锅饭上班混日子,去消了干多干少一个样。更能激发医护人员的动力,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每个医护人员都清楚,医疗技术不高,服务不周到,患者不认可,医院就会倒闭,对患者来说得到更好的冶疗,也是一种幸事。


龙泉居士abc


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公立医院取消事业编不会影响目前在职人员的事业身份。

01.医院取消事业编,主要改为编制备案管理。

当前公立医院改革,一个很重要的趋势就是逐步取消事业编制,将事业编改为备案管理。对一般事业单位,编制部门都会核定编制数,单位只能在编制数范围内招聘人员,超过了编制范围就属于超编制进人,属于违规行为。但编制改为备案管理后,编制部门不再核定编制数,而是用人单位需要招聘人员的时候,直接向组织人社部门和编制部门备案即可,只要有关部门同意了,单位就可以开展招聘工作。

02.医院改革后,同级财政不再负担医院职工工资待遇。

公立医院取消事业编,主要目的是打破之前纯公立模式,引入市场竞争,更大激发医院效益。不过,绝大多数医院很多年之前就已经属于差额拨款或者自收自支了,即便是单位正式的在编人员,大家的工资福利待遇也都是由医院自行负担,同级财政不会负担医院职工的工资。医院改革之后,不论正式在编人员还是新招录职工,大家基本上都是执行统一的工资计发标准,不会因为你是在编人员而多发工资。

03.医院取消编制,原有人员事业身份不会丢,仍然可以调到其他事业单位,而新招录的编外人员是不可以调动的。

当然了,公立医院取消事业编后,除了工资待遇以外,关于人员身份方面,仍然采取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也就是,改革后招录的人员为编外聘用人员,属于编制备案管理,但之前已经取得编制的人员仍然按事业编制管理。这点区别主要体现在人员调动上,比如,原有在编人员可以通过调动,调到其他事业单位工作,而新招录人员由于不具备事业身份,只能是在医院工作,而不能调动到其他事业单位。

总之,医院取消事业编制,主要影响大家的工资待遇,但不会影响原有人员的事业编制身份。

欢迎关注中省直遴选,有问题欢迎私信交流。

中省直遴选


提倡取消医疗编制的全都是因为过度医疗而对医院有怨恨的人在泄愤。等你们的呼吁声大了,真正医疗编制取消了,小医院人才流失大了,看病全到大医院,医院也商业化了,这回好了,如果不真正实施全民免费医疗,这些跟着呼吁的患者将会面临更高昂的医疗费。


o青红皂了个白o


公立医院取消事业编制,医院所有工作人员都转为为合同制,没有了事业编制的束缚,医院有了更多的自主权,医疗工作者可以去更能发挥自己才华的医院工作。


第一、增强竞争机制,能者上,庸者下。

医院聘用所有工作人员都为合同制,医院的管理也就更接近于现代企业的管理,一些混日子的员工将无法生存,没有能力最终都要面临淘汰。

医院将形成有效的竞争机制,优秀的工作人员将被任命的重要岗位,享受更高的待遇,受到医院的重点培养。而落后分子和水平一般的医疗工作者如果再不思进取注定要被淘汰。

第二、优秀的竞争机制有利于提高医疗工作者的业务水平。

优秀的竞争机制,让医院形成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能充分调动医疗工作者的学习热情和工作积极性,使他们业务水平得到快速提高,从而使医院的业务水平和服务意识得到大幅度提升,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医务工作者。

第三、医院的医疗水平能得到大幅度提升。

医务工作者的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也随之提高,以前一些看不了的病现在能看啦,做不了你的手术也能做了,医疗服务意识得到增强,让患者既得到合理的医疗,又能享受满意的医疗服务。

第四、医疗行业快速发展,让老百姓受益。

医疗行业得到快速发展,医院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老百姓不用稍微有点大病就去更大城市的医院治疗了,很好的方便了地方的老百姓,最终让老百姓受益。


公立医院取消事业编制是大势所趋,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为了医院更好的适应社会,通过取消事业编制促进医院快速发展,也给医院更大的自主权和发展空间,让医院能够快速发展壮大,能更好的为社会服务,为老百姓服务。


姜怀坦


医院取消编制,成为全员聘用合同制,对在职员工的影响很深远,打破铁饭碗,环境变得竞争激烈,有利于提高医务服务能力。对于个人而言,具体情况因人而异。

你是一个积极向上的人,取消编制以后,随之而来的就是工资会根据个人能力有更直接挂钩,能力越强,工资越高。并且晋升也相对更容易。

你是一个追求安逸的人,那就要遇到很大的职业挑战了,要么改变自己,不断的学习上进,要么只能被淘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