醜夫讀水滸|“替天行道”不過是個幌子,當真,你就輸了


《水滸傳》第七十一回《忠義堂石碣受天文 梁山泊英雄排座次》裡邊寫到:眾道士內有一人姓何,法諱玄通,對宋江說道:"小道家間祖上留下一冊文書,專能辨驗天書,那上邊自古都是蝌蚪文字,以此貧道善能辨認。譯將出來,便知端的。"宋江聽了大喜,連忙捧過石碣,教何道士看了,良久說道:"此石都是義士大名鐫在上面。側首一邊是"替天行道"四字,一邊是"忠義雙全"四字;頂上皆有星辰南北二斗;下面確是尊號。若不見責,當以從頭一一敷宣。"


共計一百二十回的水滸傳,到這裡算是打出自己的主題思想"替天行道",可是,宋江和他的107個兄弟真的是這麼做的嗎?


醜夫讀水滸|“替天行道”不過是個幌子,當真,你就輸了


我們逐條分析,不難發現,這是一群"逆天道、沒人道、無法道"的組合,不喜勿噴,請先通讀該書。


逆天道


醜夫讀水滸|“替天行道”不過是個幌子,當真,你就輸了


且看第十六回《楊志押送金銀擔 吳用智取生辰綱》,所有的故事都是從本章引起,章目裡的"智取"二字,現在看來用的很諷刺,說穿了就是見財起意,並且膽子賊大。


關於生辰綱的來路,赤發鬼劉唐在第十四回《赤發鬼醉臥靈官殿 晁天王認義東溪村》裡邊說的很清楚,"小弟打聽得北京大名府梁中書收買十萬貫金珠、寶貝、玩器等物…來到半路里,不知被誰人打劫了,至今也無捉處…小弟想此一套是不義之財,取之何礙!便可商議個道理去半路上取了,天理知之,也不為罪。"


裡邊信息量很大,首先,這套生辰綱是梁中書"收買"的,不是搶來的;其次,以前也被人打劫過,但是沒有抓到人;最後是劉唐一廂情願認為這是不義之財,並且自我安慰"不為罪"。


這就是典型的攔路搶劫心理,"我搶我有理",並且也不是英雄好漢應該有的作為,一副無賴嘴臉很容易被勾勒出來。


再看看劉唐的出身,"自幼飄蕩江湖,多走途路,專好結識好漢,往往多聞哥哥大名,不期有緣。"這不就是明顯的從小沒人管、長大成流民的"野人"嗎?連個工作都沒有,靠啥生活?又不想種地,更不會做生意,除了"打劫"還能幹啥?


回頭再看看晁蓋的介紹:原來那東溪村保正姓晁,名蓋,祖是本縣本鄉富戶,平生仗義疏財,專愛結識天下好漢,但有人來投奔他的,不論好歹,便留在莊上住。若要去時,又將銀兩齎助他起身。最愛刺槍使棒,亦自身強力壯,不娶妻室,終日只是打熬筋骨。


"富二代"的標籤是沒跑的,"不論好歹"說明晁蓋結識的這些人不全是好人,也說明晁蓋交朋友沒原則,自己不會賺錢又大手大腳。"不娶妻室"刻意打造晁蓋的英雄形象,這點有點牽強,"打熬筋骨"充分說明除了練武別的沒事,典型的"白天沒球事,晚上球沒事"。


第三個出場的吳用,但從名字就很不吉利,和"無用"諧音,偏偏還號稱"智多星"。對吳用的介紹更是誇張,"謀略敢欺諸葛亮,陳平豈敵才能",諸葛亮和陳平都是經天緯地之才,吳用一個本鄉人士能走出多大個地方?"萬卷經書曾讀過"更是誇張,雖然大宋朝文化繁榮,但是那個時候還沒有普及九年義務教育,更沒有鄉村圖書館,這麼多書從何而來?


與晁蓋、劉唐匯合以後,吳用說"此一事卻好,只是一件,人多做不得,人少又做不得。齋上空有許多莊客,一個也用不得。"看看,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學究都敢覬覦"生辰綱",讀的都是啥書?

不過吳用把農村看得很透,人多,沒用,幹這活得膽大、敢折騰,甚至不要命。


"有三個人,義膽包天,武藝出眾,敢赴湯蹈火,同死同生。"吳用這句話就把阮氏三雄帶出來了,這哥仨是幹啥的?"打魚為生,做私商勾當,不通文墨,有義氣",立馬"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形象就勾勒出來了。


書中交代,吳用見了阮小二以後說一起找小五和小七喝酒,三雄的母親說小五"魚又打不得,連日去賭錢,輸的沒了分文。卻才討了我頭上釵兒,出鎮上賭去了"。小七更直白,"賭錢只是輸,卻不晦氣!莫說哥哥不贏,我也輸得赤條條地。"


都說"馬瘦毛長,人窮志短",這阮氏三兄弟窮得飯都吃不起了,"原來阮家弟兄三個,只有阮小二有老小,阮小五、阮小七都不曾婚娶",窮得叮噹響,娶不起媳婦也正常。


第十五回《吳學究說三阮撞籌 公孫勝應七星聚義》裡邊把三阮的野性描述的淋漓盡致。阮小五道:"他們不怕天,不怕地,不怕官司,論稱分金銀,異樣穿綢緞,成甕吃酒,大塊吃肉,如何不快活?我們弟兄三個空有一身本事,怎地學得他們!"。阮小二道:"如今該管官司沒甚分曉,一片糊塗,千萬犯了迷天大罪的,倒都沒事!我弟兄們不能快活,若是但有肯帶挈我們的,也去了罷!"。阮小七道:"若是有識我們的,水裡水裡去,火裡火裡去。若能夠受用得一日,便死了開眉展眼"。這種秉性,想不整出事,老天爺都不答應。


接下來出場的是入雲龍公孫勝,和晁蓋見面就說"今有十萬貫金珠寶貝,專送與保正,作進見之禮。未知義士肯納受否?"赤裸裸的表述,竟然出自出家人之口,一個道士,要這麼多錢幹嘛?並且還急不可耐的說出"當取不取,過後莫悔"這種急功近利的話,不知道是師父教的還是自己天性如此?公孫勝也是把北京生辰綱定性為"不義之財",那麼你們的搶劫行為算不算"不義之舉"?


最後出場的白日鼠白勝,用晁蓋的話說就是"閒漢",屬於典型的沒事幹閒的蛋疼那種,並且還投奔過晁蓋,住的離晁蓋家裡不遠,這麼一個好吃懶做,晁蓋都不看好的懶漢,做人沒義氣、做事更不會有骨氣。這一點在白勝被抓緊監獄以後表現的淋漓盡致。


說到底,除了晁蓋,這是一群吃了上頓沒下頓、過了今天沒明天的主,反正爛命一條,有好處就上。


在這出"搶劫生辰綱"的大戲裡邊,吳用真是對不起"智多星"這個名號,提前去踩點不就得了,還要大搖大擺的住店,你以為大宋朝沒有監控和人臉識別你就可以肆無忌憚了?錯,大錯特錯!


看看第十八回《美髯公智穩插翅虎 宋公明私放晁天王》裡邊內容,何清道:"不瞞哥哥說:兄弟前日為賭博輸了,沒一文盤纏,有個一般賭博的,引兄弟去北門外十五里,地名安樂村,有個王家客店內,湊些碎賭。為是官司行下文書來,著落本村,但凡開客店的,須要置立文簿,一面上用勘合印信。每夜有客商來歇宿,須要問他:'那裡來?何處去?姓甚名誰?做甚買賣?'都要抄寫在簿子上。官司查照時,每月一次,去里正處報名。為是小二哥不識字,央我替他抄了半個月。當日是六月初三日,有七個販棗子的客人,推著七輛江州車兒來歇。我卻認得一個為頭的客人,是鄆城縣東溪村晁保正。因何認得他?我比先曾跟一個賭漢去投奔他,因此我認得。我寫著文簿,問他道:"客人高姓?"只見一個三髭鬚白淨面皮的搶將過來, 答應道:'我等姓李,從濠州來販棗子,去東京賣。"我雖寫了,有些疑心。第二日,他自去了,店主帶我去村裡相賭,來到一處三叉路口,只見一個漢子挑兩個桶來。我不認得他。店主人自與他廝叫道:"白大郎,那裡去?"那人應道:"有擔醋,將去村裡財主家賣。"店主人和我說道:"這人叫做白日鼠白勝,他是個賭客。"我也只安在心裡。後來聽得揚揚地說道:'黃泥岡上一夥販棗子的客人,把蒙汗藥麻翻了人,劫了生辰綱去。"我猜不是晁保正,卻是兀誰!如今只捕了白勝,一問便知端的。這個經摺兒,是我抄的副本。"


何清基本把整個"搶劫"前後給講的清清楚楚,裡邊反應幾個事實:

1, 晁蓋交朋友沒原則,啥人都收留,結果住店的時候第一個被認出來。

2, 吳用很弱智,出去搶劫還住店,並且謊報名字,晁蓋這種"富二代"十里八鄉都認識,都不能讓公孫勝先去登記一下嗎?

3, 讓白勝這種閒漢挑一擔酒招搖過市,害怕別人不知道生辰綱是你們搶劫的?

4,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在大宋朝都很複雜,晁蓋接待的人多了,記不住何清也正常,但是何清連個打招呼的意思都沒有,說明他對晁蓋也不怎麼認可。

5, 人人都是監控,可能自己不注意的地方就有一雙眼睛在盯著你,"隱私洩露"不是現代社會的產物,大宋朝已經很成熟了。

6, 住店登記不能流於形式,否則就沒有存在的意義。

7, 如果何清沒有投奔過晁蓋,如果晁蓋交朋友有原則,如果前臺登記不是何清,那麼,"水滸傳"就是另外一種寫法。


其實,這個所謂的"智取生辰綱"沒有一點技術含量,無非就是幾個想錢想瘋的,遇到一個沒腦子的"富二代",加上一個"巧舌如簧"的"臭球能",一不小心,這事成了。


按照這幾位的觀點,這批生辰綱是不義之財,那麼搶劫以後"據為己有"也不算什麼好漢作為,一路貨色罷了。


結果,這批錢財還沒焐熱,就讓一個小小的前臺服務員,並且還是臨時工的何清給看透了,所以說,有時候改寫歷史的都是小人物。


這不,何濤、何清帶人把白勝和他老婆抓了以後,連打三四頓,打的皮開肉綻,鮮血迸流。白勝又捱了一歇,打熬不過,只得招道:"為首的是晁保正。他自同六人來糾合白勝與他們挑酒,其實不認得那六人。"


看看,這支革命隊伍壓根不純潔,思想不統一,目標不一致,白勝壓根不知道自己這一擔酒改寫了自己的命運也改寫了大宋朝的命運。


他們口中的"不義之財"加上他們的"不義之舉",讓這件事情成為"不義之事",所以,紙包不住火,很快就洩露了,這不難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