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徐坤是怎么做到从“全网黑”到“拉好感”的?

坦白讲,我这个30+的“老阿姨”,对娱乐圈的新鲜血液了解程度确实不足。

唯一赶时髦的是去年追了《创造营2》,导致我最后喝了2月的“小蛮腰”,就为了给我pick的选手打投,结果还没给送出道。

当时我难受了俩礼拜,心情堪比失恋。

今年我贼心不死,没忍住瞄了几眼《青你2》,再次感叹“将军老矣,尚能看否?”

4位导师仅认识1位Ella,其他只听过蔡徐坤的名字。

蔡徐坤是怎么做到从“全网黑”到“拉好感”的?

而我对“蔡徐坤”这个名字熟悉起来还是因为去年成为“NBA新春贺岁形象大使”被质疑,还有蔡徐坤粉丝跟周杰伦粉丝battle超话打榜事件。

这就是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吧。

当然,这不代表本人就该被黑,作为一个吃瓜路人,研究深度有限,对于这些过往不予置评。

不管过去怎样,至少我看的前两期节目里,蔡徐坤还是挺能拉好感的,且这种“拉好感”的行为也不刻意,是个很温柔很贴心的人。

微博上逛了一圈儿,也看到不少网友夸蔡徐坤情商高。

我总结总结发现,也难怪他能“翻身”博得这么多路人缘,人际交往里能让人感觉舒服的几件事,蔡徐坤基本都做到了。

蔡徐坤是怎么做到从“全网黑”到“拉好感”的?

什么业务能力和过往经历都不谈,但至少蔡徐坤做的这3件事,大家可以当个参考,情商能上一个level.

  • “夸别人”不如“黑自己”

人际交往里,大家都知道要赞美对方,因为我们都会喜欢那些喜欢我们的人,我十分同意这个方式。

但夸得恰到好处是很难的,搞不好就是马屁拍错式的“尬夸”。

更何况在不熟的时候,跟本不知道从何夸起,这个时候的赞美并不是发自肺腑,也达不到太好的效果。

当你换个方式就不一样了,你不了解对方,但你了解自己啊。

讲个自己的笑话,“自黑”一下,会让对方觉得你是一个很好相处的人,能化解尴尬的气氛,也能拉近距离。

蔡徐坤面试一位特别紧张的选手时,注意到她的特长是打篮球。

他问:

“你确定你的特长是打篮球,不只是爱好而已?”

“因为曾经我也以为打篮球是我的特长,后来我才知道,打篮球只是我的爱好而已”。

蔡徐坤是怎么做到从“全网黑”到“拉好感”的?

这番话指向的是之前全网黑的话题。

现场大家都听出了他调侃自己的“弦外之音”,气氛一下子从凝固变得活泼,选手的紧张度也降低了。

当然,“自黑”最大的收益人是蔡徐坤自己。

一个能在别人面前调侃自己的人,说是自嘲,其实展现的是豁达、释怀。

蔡徐坤是怎么做到从“全网黑”到“拉好感”的?

谁不愿意跟这样的人交朋友呢?

没那么多介意,也没那么多禁忌,能放下高姿态,不端着不做作,至少相处起来不那么累。

  • 万能的“共情”

人际相处里,“我了解你”远没有“我理解你”能打动人心。

了解再多也未必理解,而一旦有了一点“理解”,对方就更愿意被你了解,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而体现“我理解你”的最妙方式就是共情了。

也许你没有相似经历,但尝试换位思考,揣摩对方的心情,至少说明你愿意去体谅,并不是以自我为中心。

当发现选手们都很局促,蔡徐坤跟Ella商量“我们不能再高冷了,我们应该要对她们好一点”。

蔡徐坤是怎么做到从“全网黑”到“拉好感”的?

蔡徐坤是怎么做到从“全网黑”到“拉好感”的?

是在考虑选手们的处境和感受,试图用导师们的亲近缓和选手的压力。

选手很紧张、话很少,蔡徐坤对他说“多说一点,让我们多了解你一点”。

蔡徐坤是怎么做到从“全网黑”到“拉好感”的?

蔡徐坤是怎么做到从“全网黑”到“拉好感”的?

试图让选手放松下来,告诉她,我们不是在考核你,而是想多了解你。

也许是自己曾经从练习生的身份经历过类似严苛的选拔,他比其他几位导师有更细腻更敏锐的感受。

每次蔡徐坤说完话,都能感觉到选手松了一口气。 即便没有表达出自己的不安和紧张,但也能被觉察被涵容,没有什么比别人能理解自己的心情更让人舒服的事情了。

  • 恰到好处的“解围”

我曾经因为一只水杯交到了一个朋友。

有个关系不错的好友过生日,为了热闹,叫了许多小伙伴一起庆祝。

因为并不是所有人都相熟,一开始同桌吃饭的时候大家都还比较拘束,所以当我发现自己的餐具里没有水杯,也没好意思招呼服务员来加。

但没想到我身边坐的姑娘起身叫了服务员,因为她注意到我面前没有水杯。

这个很细节的举动,一下子就戳中了我,饭后我跟她加了微信聊了起来,现在也成了关系不错的朋友。

从她身上我学到了一点,眼里要有他人,减少别人的不便,不让对方留在尴尬里,这种体贴特别能提升好感度。

蔡徐坤在节目里我最欣赏的做法就是这一点,能照顾到别人的需求,即时性反馈,替别人解围。

蔡徐坤是怎么做到从“全网黑”到“拉好感”的?

导师Lisa听不懂太多中文,所以大家一起交流的时候,她一直像是在听天书,没办法参与进来。

蔡徐坤留意到Lisa一脸懵,赶紧联系了导演处理情况,怕Lisa感到不舒服。

蔡徐坤是怎么做到从“全网黑”到“拉好感”的?

选手选座位的时候很纠结,不敢坐导师旁边,又不想坐太远显得疏远,蔡徐坤也帮她们解了围“没关系,按照喜好选就好”。

蔡徐坤是怎么做到从“全网黑”到“拉好感”的?

一个小建议,就能让选手减少很多尴尬,其实也是给了导师们自己台阶下。

尤其是有多人同时的场景,每个人都会遇到很多不可控的事情,都会有慌张和不安。

最需要支持的时候,如果有个人能关注到自己的窘迫,及时解围,真的会让人觉得可靠。

就像我忘不了那只水杯,这样贴心的人也会让人难忘。

其实,除了这3件事,人际交往里还藏着很多细节能让你加分,给人留下好印象。

如果你不知道还能做些什么,那就回想一下你跟别人相处时所经历的被人关心爱护的温暖时刻,也试着做个那样温柔的人吧。

大将军郭,北师大心理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韩寒【ONE】人气作者。8年心理咨询经验,微信公众号“我们心里都有病”(ID:staynormal),图书作品《世界偏爱自愈自乐的你》正在热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