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後服務業復甦可能需要半年以上,這次疫情結束後服務業會有短暫的爆發期嗎?

熱愛1118


如果以SARS為參考的話可能要讓我們失望了,因為有數據顯示SARS之後並沒有迎來“報復性”消費,最多隻能稱得上是“恢復性”消費。

SARS之後真的存在報復性消費嗎?

SARS同這次的新冠同為突發衛生事件,在這一點上來說,對於研究疫情之後的報復性消費是有參考價值的。那麼基於此,我們就把目光投到2003年SARS之後的餐飲消費情況:

首先,SARS的影響週期:大概2002年底我國出現了第一例SARS病例,因為具有高傳染性和致死性,所以立即升級為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緊急防控。第二年3-4月SARS處於集中爆發期,隨著防控升級和氣溫回升,5月下旬SARS防控進入尾聲,6月份疫情結束。

SARS在我國爆發期間對我國的消費市場造成了比較大的衝擊,餐飲業所受影響更大。有數據統計顯示,SARS在最嚴重的3-4月期間,我國餐飲業環比增速下降20%以上。

6月疫情結束後我國餐飲業呈現消費上升趨勢,但是並沒有出現所預期的“報復性”消費,最多隻能算是“恢復性”消費。

而直到2009年9月份,餐飲行業才剛剛回到SARS爆發前的增速水平。

(圖:SARS對餐飲業的影響)

新冠疫情下的餐飲業和17年前的餐飲業一樣嗎?消費模式是否有所變化?

正如提問者所說,當今民眾都是透支消費,而17年民眾的消費習慣還沒有形成,消費市場遠遠好於17年前,所以當下疫情結束後餐飲業會出現“報復性”消費。

首先我承認以上這一點,但是別忘了,現在還有很多因素影響當下餐飲“報復性”消費:

1.此次新冠已感染人數全球30多萬,遠多於SARS全球8000人的感染人數;在死亡率上,雖然SARS致死率更高,但是此次新冠感染基數大,僅我國就致死3000多人,這一數字遠遠多於SARS全球致死774人的數字。所以恐慌情緒來說,新冠遠超SARS

2.現在的互聯網信息傳播速度快於2003年,新冠的“威力”是大家都知道的,從這一點上來說更增加了民眾的恐慌情緒,也更有利於約束民眾行為。

3.從近期A股白酒板塊來看,白酒板塊下行。也就意味著並沒有受到線下消費的支撐。

因此,基於以上考量,可能此次新冠後餐飲行業的“報復性”消費不會出現了,最多也是慢慢恢復。

評論點贊,腰纏萬貫;關注老劉,越來越牛。

中年老劉聊財經


不容樂觀,目前各地已經採取措施刺激消費,能恢復到正常水平就很不錯了,爆發很困難。

首先是居民受疫情影響收入銳減,經濟壓力較大,出現報復性消費的可能性不高。

再者目前的疫情大大影響了當下的物價水平,在當下人們更期望的是儘快穩定收入和物價下降,生活恢復到正常水平之後才會考慮會不會大規模消費。

就目前來看政府推出各種刺激消費計劃的最終目的是期望國內市場穩定,減少實體行業受疫情衝擊的後遺症。儘快恢復正軌。



永遠抄不到的底


非典過後餐飲業確實一度非常火爆,生意興隆甚至超過之前,但是本次不會再出現這樣的情況。


我們可以從幾個方面簡單分析:

1、非典是第一次出現,人們沒有經驗,最終確診的人數僅有5327例,新冠肺炎全球患者突破100萬都有可能,而國內新冠肺炎確診已經突破8萬人;

2、非典來得突然,消失的也很快,似乎隨著氣溫升高突然消失了,造成的恐慌迅速消失,新冠肺炎病毒還在全球肆虐,三四個月的時間不一定能完全消失,恐慌存在時間更長;

3、非典的傳播力沒有新冠肺炎強;

4、本次疫情影響更廣,多數人的收入受到了影響,工作穩定性降低;

5、國際油價暴跌、美股熔斷、美元放水,全球防疫,對經濟的影響更為深遠;


在家宅的久了,無聊之下很多人成了大廚,雖然懷念外面飯店的美味,但是自己做的明顯更加健康。第一個月的時候還想著出去吃飯,第二個月的時候已經沒有那麼多想法了。


跟宅在家裡沒生意時相比,疫情過後服務業會緩慢復甦,但是想恢復到從前恐怕很難。不能排除部分飯店生意紅火,但是總體依然會相對較“冷”。


我們現在應該都能發現,輸入病例越來越多,防疫重點已經從國內轉向國外。一方面是洶湧回國的人潮,另一方面是各地並不統一的隔離標準。有的是國民隔離外國人不隔離,有的是不集中隔離,還能居家隔離。居家隔離又沒人24小時盯著,是上街跑步還是四處亂逛誰能知道。


就在今天(3月24日),看到一個輸入病例的關聯病例,李某3月4日從英國回來,先是打車回租住地,第二天又到診所買體溫計,到超市購物,3月7日又去小區辦出入證。於是,就在3月10日,同一樓道的劉某被感染了。


如果不能將所有歸國人員集中隔離,隱患將長時間存在,會有更多的關聯病例出現,恐慌心理將會持續,消費恢復需要更長的時間。畢竟潛伏期在那裡,即便是20天沒有新增病例了,誰又能保證不再出現一例兩例的?


財智成功


部分服務業和餐飲業這是會迎來短暫的爆發和報復性的消費,那也僅僅只是針對一部分特色餐飲,對於絕大多數的服務業而言短暫的爆發潮基本上都是會有的,但是長期性的消費高峰目前來看基本上是不現實的。

首先就是2003年的非典,它的傳播性是有限的,感染人群基本上也侷限在了8000人左右,但是看看這次新型冠狀病毒在全球範圍內爆發,確診人數已經超過了42萬。國內目前雖然取得了第一階段的控制勝利,但是後續也是需要長期堅持的。

其次就是2003年中國的經濟正處在一個初步的騰飛階段,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後,03年左右的GDP增長率一直是穩定在9%,經濟增長初期和週期不一樣並不能拿歷史一味的參考。所以當前的部分產業,因為外貿訂單的相對取消,或多或少都會影響到服務業尤其是外貿型的服務業。


不過當前國家已經開始大規模的扶持中小型企業和工商企業,並且我們也看到了,包括餐飲業和旅遊業都已經開始帶頭扶持幫助,只要短期內過度了,這段時間中國經濟面的長期向好趨勢一定可以帶動第三產業的高速增長,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晴天財經閣


不會,今年的疫情爆發嚴重暴露出中國國民過度負債,反而會提醒老百姓重新審視過去的不理性消費觀念,會開始勒緊褲腰帶過日子了。


湘粵才子


不會,報復性消費、報復性旅遊都是偽命題,有的需求過去了就不存在了。


勞瑞達


會,非典時期網絡還不是很發達,物流業快遞業剛剛起步,新型的購物模式一定會助力服務業快速復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