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运动可以培养耐心?

刘亦轩Macor


关于什么运动可以培养耐心这个问题,主要取决于这项运动是否有技术含量,如果很简单,又没技巧更没有难度及挑战性,那么这些运动都不可能达到足已培养个人耐心的目的。

目前国内的运动项目,什么可以培养耐心?

这得从这个项目到底有多少人在练,如果练的人少就可以判断这项运动无法培养人类耐心,大家练着练着就没剩下多少个人在练习了。

目前在中国各种体育运动项目中,人数最多,付出精力、财力、时间最多的运动项目除了中华武术以外,其它项目都是不怎么的吸引人的运动,不吸引人的项目就是不怎么的可以培养人类耐心的项目。

所以武术是最能培养人类耐心的项目。

当然,武术项目里面还要再次分类。

不是属于武术就可以培养耐心的。

如果从大趋势来看,武术中目前规模最大的当然是太极拳了,一大群人每天都在重复着同样的动作,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不离不弃练习。除此之外的武术运动项目我己经找不到谁比他更能培养人类的耐心了。

当然这只是大趋势,从众的选择。我就没有选择练习太极拳。只是以太极理论作为思想指导。

如果要以自己为中心点出发,只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运动是最能培养自己耐心项目。

比如我,一生执着于攻关双节棍运动,因为他的可变性太多和难度太大,一段没有耐心的人根本就没有耐心坚持下去。

因为我开始时也是为了验证自己到底能不能,而去偿试去练习二节棍,但是因为太难了,好多动作自己认为一生中都不可能完成得了。与大多数人一样有时都想放弃,没有耐心坚持下去的可能。

好多人因为输在了没有耐心继续练习双节棍,到目前为止都不知道他们是谁,因为这类人遇到一点小困难就轻易放弃,那么他们在其它行业中也是一个容易放弃的人,所以一生中很难有建树。

每当我有了放弃的念头时,我就强迫自带着双节棍出门找一个没有人看见我的地静静地修练,一开练,兴趣马上就会提升,每天一个一个小动作地过关,坚持十年后,已经培养了我强大的耐心力。知道了所有自己选择的事情都不要轻言放弃。

双节棍这么难练,我都能坚持练习下来,我想世界上已经没有什么难事情再能够难倒我了。

事实证明,练习双节棍后,我人生经历了很多不如意的事情,但都被我的耐心一一化解掉!坚持到最后就是胜利。

因为我是一个很有耐心的人,认准了的事情就不会轻易放弃。

如果你真想培养耐心,请您偿试着去练习双节棍,坚持到十年以后你的耐心将会强大到无敌!





苗族武功传播


立足运动可健身,

补气內养讲学问;

不出家门见成效,

灵活多变随自然。

文养使人增耐心,

武养自卫能防身;

综合修养在实践,

步步登高养生拳。


求进


瑜伽,钓鱼🐟……


普通的自然人


钓鱼。


十二45155


力量训练


健力青蛙


耐力毅力性锻炼的方式有步行、健身跑、游泳、自行车、划船、登山及某些球类运动,也可因地制宜采用原地跑、跳绳、爬楼梯等方式。现将最常用的步行及健身跑训练方法作一介绍。

1.步行及医疗步行 步行是简便易行且有效的有氧训练法,适用于年龄较大、身体较差的肥胖者。根据锻炼者的病情和体力,规定一定距离、步行坡度、速度、中间休息的次数及时间。步行能有效地减少体内脂肪,且比剧烈运动消耗脂肪更为明显,步行不仅能减少脂肪,且增强肌肉,故有人建议用步行代替节食,因节食使脂肪及肌肉都减少。

常用步行路线举例:①200~600米平路:用30~50米/分的速度行走,每走100米休息5分钟。②800~1600米平路:用50~100米/分的速度行走,路程中及路程结束时各休息5分钟。③2000米路程:路程中有两段短坡(约100米),坡高5~10°,其余为平路。用40~50米/分的速度走1000米,休息8分钟。返路亦用同样速度走完1000米,休息8分钟。

步行最好在优美环境下,在树木、花卉小山旁进行。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在步行时要求心情愉快,肌肉放松,如果配合上臂活动、按摩则可使步行效果更好,若同时配合呼吸及意守丹田或涌泉穴,则可起到步行及气功的双重作用。

2.健身跑 健身跑由于它不需要特殊锻炼设备,很为中老年所喜爱。现在,国内外广泛开展健身跑,一般属中等强度,适用于中老年健康者及有较好锻炼基础的肥胖病患者。运动强度大于步行,其运动量可由参加者身体适应状况来决定,速度可快可慢,距离可长可短。

健身跑的运动量的大小由运动强度和时间的乘积所决定,一般而言,年龄较轻、体质较好者、宜选择强度较大,持续时间较短的运动量,中老年及体质差者、宜选用强度较小而持续时间较长的运动量。

测量心率是衡量运动强度的最简便的方法。参加健身跑的人最好自己学会测量脉搏的方法。通常测桡动脉的脉搏数。

先数10秒钟的脉搏数,乘以6,就是1分钟脉率。30~40岁的人,可以把脉搏数从110次/分逐步锻炼加快到150次/分;

40~49岁的人,可从105次/分增加到145次/分;50~59岁的人,可从100次/分增加到140次/分;60岁以上可从100次/分增加到130次/分。以运动后的即刻心率作为考虑运动量的大小的指标,是简便、客观、准确、安全的方法。因为这可反映出心脏适应运动的功能情况,也反映了全身调节与适应情况。心率加快达不到标准,说明运动量太小,达不到锻炼的目的;若心率加快,超过标准,说明运动量太大,心脏负担太重,反而对身体有害。对运动后心率的恢复亦可提示运动量的大小,若运动后的脉率,在休息后5分钟内就恢复到运动前脉率,说明运动量还可增加;若超过10分钟还不能恢复,则说明运动量过大,应予以减少。当然运动后的自我感觉良好与否,亦可参考。若运动后有不舒服感,睡眠不好,胃口不佳,甚至精神萎靡,应停止运动,找医生检查,待身体情况好转,再重新开始运动。若感觉良好,胃口、睡眠均佳,体力增加,那可以再增加运动量,以达到减肥目的

首先你要发现自己的优点 然后提升你的这个优点 在提高的过程中你就会得到耐力的锻炼 这样锻炼个人感觉比较好 平时要长跑 爬山没事的时候,去钓鱼可以自身的耐心和耐力。

每天早上起来长跑


诗乐琛


耐心,是一种遇事保持镇静、不焦急、不烦躁的心态与态度,每个人在生活中都需要一定程度地磨练自己的耐心、毅力与意志力,以免自己控制不了情绪时,容易冲动、意气用事。

钓鱼,钓鱼要通过漫长的等待,不断起竿,放鱼饵,还有专注的看鱼漂有没有鱼上钩,长时间下来可以锻炼自己的长久耐心。钓鱼时,身心的那种放松感是平时体会不到的。工作压力、生活上的烦恼都抛于脑后。钓友们常常早上3点多钟就出发了,一钓一整天。这种“瘾头”背后,一是因为钓到了鱼很有成就感;二是不知道渔线的那头钓着的是什么,是这种未知感让钓鱼的人们一次又一次地重复装饵、抛竿……怎么今天钓的鱼比昨天少了?为什么这种鱼他钓得到而我却不行?许多的疑惑“引诱”着钓友们。

钓鱼还有助于提高生活情趣,改善生理机能,是保持心理健康,防止抑郁症、精神沮丧及焦急、暴躁等不良情绪的好方法。钓鱼使人心情舒畅,情绪稳定,精神饱满。再说野外空气清新,阳光充足,噪音小,对养身保健大有益处。河边、池塘等场所的空气中氧气充足,经常呼吸新鲜空气,可引起人体良好的生理反应。日光可使人获得健美的皮肤,红润健康的面容。人体经日光中紫外线照射后,可以增强皮肤和内脏器官的血液循环,促进体内的新陈代谢。城市噪音已构成环境的严重污染,经常到空旷恬静的水域钓鱼,幽静的环境能消除两耳的疲劳,有助于保持良好的听觉功能。

魔方是一项不限人群、不限年龄、无场地要求的竞技运动。玩魔方能开发人的记忆力、理解力、想象力,观察力、思维力和耐心。其实世间许多困难的解决办法是相同的,魔方复原的办法也许就蕴含在生活中,生活难题的解决方法也许就在魔方变形复原里。

如果你有耐心看到这里,希望你能晋级大师!


爱综艺的伪球迷


有人认为钓鱼不过是一竿一线一钩一饵,其实钓鱼真的是一项考验耐力和经验的运动。

不同鱼的习性,天气,温度,季节,水深,鱼饵材料,鱼钩型号,甚至你是否会愿意为了钓获一尾鱼而在38摄氏度的太阳下呆坐十个小时,这些都会对是否中鱼产生影响,在鱼种复杂的水域想要钓获目标鱼更甚。钓鱼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有些经验老道的钓手能通过浮标的运动特征,判断是什么鱼在咬钩,这都是从几十年钓鱼生涯中总结出来的经验。

可能一些钓手一辈子都没有这样的机会,可遇不可求,如果哪一天你心烦了,不妨试试钓鱼吧。其实,海钓与江河湖泊淡水钓差异很大,不可相提并论,本人应该算钓鱼(淡水钓)爱好者,生在洞庭湖上游,从小钓鱼,11年起接触台钓,游走鱼深莞惠各大水库钓场,到现在每个周末一定会去钓鱼,至少一次,后备箱除了渔具没别的,您指的大鱼我暂且理解为10斤以上的鱼吧同等条件下,钓鱼和赌博一样有运气的成分,我这里从国内淡水垂钓的角度,来简短地来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从钓鱼的目的来说:真正的钓鱼爱好者,类似国内化绍新老前辈,李大毛老师这样的垂钓大师,境界早已经超脱,鱼者不为鱼的心境让人钦佩。只是为了钓到鱼还是享受乐趣,我相信要是全程一口没有那也确实没什么乐趣,从这点来说,难度在于对垂钓取舍,绝大部分钓鱼人要是完全没钓到,多少都会心有不甘。从钓法上来说:传统钓上手容易,但是钓大鱼完全靠概率,因为钓场,饵料和窝料非绝对针对性,还有本身的淡水垂钓资源近年来的逐步稀缺(近年来有所好转)。

每一次起竿都是惊喜,野钓有个三五斤鱼货已经是很不错的状态了。传统钓法:单钩通线躺底挂蚯蚓湖北一代的炮竿飞蝇钓法、筏钓等,现代钓法以台钓和路亚为主(海钓也会用路亚方式),台钓:近年国内渐渐流行起来,台钓本身的难度在于对鱼竿,线组,调漂,饵料配方和状态的理解,还有钓大鱼确实需要的耐心和摸索以及总结,有时候一天才一口,机会没把握住也就再见了,还要耐得住寂寞,各种突发天气(鱼开口气压在1050左右),野钓还有安全隐患,长期钓鱼还需要时间和经济做保障。

目标鱼种台钓上大鱼的难度(这里要说相对的了),淡水大的鱼种只有自养鲟鱼(野生中华鲟是国家级保护动物)和青鱼或者草鱼大头翘嘴鲤鱼等,翘嘴,难度系数比较高。路亚和筏钓主攻鱼种,那必须是特定水域,竿子结实,饵料对口(筏钓一般是玉米),特定时段加运气还要配合娴熟的溜鱼技巧,这类鱼不是哪里都有的,具体地点我这里就不说了,自己体会就知道了,青鱼,难度系数更低一些,7米2-9米的长竿,5配4的线组,钩距15公分,单钩挂螺调平水钓2-3目,颗粒打窝钓螺。

这种钓法在深圳地区发展很成熟,特定的黑坑,去个几次不上鱼都难,是我的主攻鱼种,偶尔空军一次,基本都能上一两条,都是10多斤的级别,单场总重有上过10条,本人觉得难度不大,提竿和遛鱼有那么点技巧,新手也可以快速上手。草鱼,难度系数高一点,为什么难度比青鱼大一些,主要是十多斤以上的草鱼很少,黑坑的草鱼一般都是3到5斤的,大草鱼一般黑坑都不会选择,难开口,而且价值低。3-5斤的草鱼,这个季节正常开口一次二十多斤没什么问题。

钓法就是颗粒或者各种嫩老玉米,一钩触底即可。(草鱼活动在中上曾,觅食确是在底层,活跃的时候也接口),大头鱼:难度系数更低了,只要有,只要让钓,只要有足够的气温,笼子钩挂莲蓉、专用大头料,发酵的饵料加蒜蓉水(大头鱼喜欢酸臭),主要看鱼的大小。鲤鱼:难度系数和草鱼差不多,没钓到过,南方钓到10几斤的鲤鱼也比较少见,除了钓法和水域,就要看运气了。鲤鱼属于底层鱼,杂事,喜欢腥香,也吃螺类。鲟鱼:难度系数高一些,首先钓这个鱼,竿子绝对要结实,第二要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毕竟500元4个小时一样不是谁都舍得去钓的。

黑坑的鱼都是30多起,正常的鱼竿基本扛不住,网上炸竿视频很多。关键鲟鱼每次的摄食量很少,这种鱼还基本靠锚,运气成分较大,·伤鱼,伤财亦伤身。不推荐总结:钓鱼你要冲着大小去,失望在所难免,钓久了,大鱼自然会遇到,目前我钓到最大的是青鱼。23斤,10多斤的就没数过了,平均每周都有,钓鱼的时间越长,理解似乎越深入,鱼竿入水后的期待和思考,吃口提竿那一刻线切水和竿弯弓的惊喜,上鱼后的征服感和惬意,是垂钓给我带来的喜悦,当然还有一群因为爱好聚集人品不错的钓友,钓鱼很少带回家,都是送人了,喜欢钓大鱼,但是喜欢吃白条,朋友说一个才三十人有了老年人的爱好,我微笑不解释,垂钓,值得品读。


paopl


首先我们要转变观念:运动不是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其次要明确我们运动主要是为了干什么的,主要目的肯定就是为了健康。运动都会促进身体新陈代谢的加快,促使身体分泌多巴胺让我们感觉到愉快,享受到燃烧身体的快感。

一、运动的类型有很多:跑步、瑜伽、足球、游泳、跳绳等等。

二、要结合你当下的环境,挑选适合你的运动,或者说你最喜欢的运动。

三、我觉得徒手运动它是不限场地和时间的限制,非常适合个人参与进去。

四、我坚持徒手运动已经有三年多了,非常推荐练习。徒手运动,它有很多动作可以供你去选择。比如说俯卧撑,深蹲,仰卧起坐,引体向上等等,你总能找到你喜欢的那一款动作。

五、徒手运动它每一个动作都有进阶和退阶动作。你总能感受到自己的力量上的进步。

六、我每天坚持100个俯卧撑和50个深蹲,我觉得这个习惯它培养了我在生活上,学习上保持得很有耐心。



这位公子不太冷


个人认为跑步这项运动是可以培养耐心的

80后,曾经的我们被誉为这个时代的朝阳,被誉为祖国的花朵,同样我们也是这个新时代的标签。小时候,总盼望这快速长大,总幻想着成为想象的那个人,能够经济独立、家庭幸福,成为对祖国有贡献的人。长大后,在这个物欲横流人心浮躁的社会,工作、家庭,我们两点一线的奔跑着,工作中上司的职责、客户的投诉;家庭中父母的压力、爱人的不予理解、孩子的无理取闹,往往成为压死我们的最后一根稻草,我们歇斯底里、我们焦躁易怒,而午夜梦回常常泪湿满襟。我们何时对自己,对家人失去了耐心?

蹉跎的岁月,走样的身材,我们再也不是年轻时的水木年华《一生有你》中描绘的模样。偶尔阳光晴好的一个周末,我突发奇想,决定要去公园跑步,踏出家门的那一刻,觉得好久没有如此放松过了,贪婪的享受着阳光的沐浴。

跑步初期并没有给自己规划目标,只是觉得需要释放,身体在向自己长期对她的冷落发出抗议,一边跑步,一边欣赏周围的风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跑步的过程中遇到了志同道合的友人,于是开始给自己规划目标,一次次的规划目标,一次次的失败。总是为自己找借口,这周末太忙了,这周末生理期,这周末见友人,这周末陪家人等等,各种理由都是自己拒绝打破自己舒适区的障碍,仔细思考一番,难道忙的连多跑一公里的时间都没有吗?并不是,只是我们没有耐心,太过浮躁。跑步是一场孤独的修行,在这修行的过程中,我并没有放下内心的躁动不安。

于是,我决定改变,开始静下心来每周末坚持跑步,慢慢的我在跑步中学会坚强,在跑步中学会思考,在跑步中学会了专注。同事觉得我爱笑了,可以融入人群了,工作也变得轻松了起来。孩子也觉得我变得更加开朗了,再不是那个动不动就爱生气和指责的家长了。人们常说人生就是一场马拉松,不到最后一刻,我们绝不放弃。

非常感谢提问,希望能帮助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