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諸子百家如何臣服於男子,戰國最大“黑社會”墨家贈送大禮

小說:諸子百家如何臣服於男子,戰國最大“黑社會”墨家贈送大禮

新田法,廢除井田制,將井田原有公田分給井田內各戶,井田原有土地歸原戶所有,新開墾土地也歸為開墾者所有。未開墾荒地歸還國家所有。不再徵收公田公糧,而是從各戶私田收成內徵收十分之一為公糧。所有私田都登記成冊,與戶口對應,製作田產證明。無證明,田產無效且無法交易。

新戶法,所有齊國內居民一律登記入戶,未登記者生命、財產不受齊國律法保護,不得交易田產土地房屋。

郡縣法,重新丈量土地後包括封君封地一律重新規劃郡縣,封君封地主官由自己擔任。郡縣除主官外,下轄司法、工商、農業主官由國家任命,並且除了對郡縣主官負責也需聽從國家十二部的指令,指令衝突報由相國府裁決。

井田制是指周朝將一定面積的土地如井子分給百姓,周圍八個格子是私田收成歸自己所有,公田歸國家所有。由於生產力進步,原來的田地已經不夠耕種,百姓私自開墾田地國家卻不知道的情況比比皆是,公田也不會被好好耕種。

新田法和新戶法,就是為了徹底統計齊國田畝、人口為後續徵兵等新法做準備,並且凝聚國家力量。而新官法、郡縣法是為了重新分工官僚體系,增加行政效率、降低貪腐。

田地道:“天下已經混戰三百年,從數百諸侯到如今的十餘個,天下歸一已經是必然。然而到這裡我想各位應該有所判斷,哪個國家才是能夠實現各位政治夢想的國家。如諸位所見,我齊國新法需要大量士子,這僅僅是開始而已。還望諸子百家,放下彼此成見,協力祝我齊國將這破碎的山河重新拼接在一起。田地在此拜託各位了……”

看著大家似乎尚有躊躇,孫臏首先道:“兵家孫臏,願請領參謀院。”

孟子道:“儒家孟軻,願請領禮部。”

腹子道:“墨家腹䵍,願請領工部。”

慎子道:“法家慎到,願請領刑部。”

四位當世大家帶頭,大廳內立刻喧譁起來,到處都是附和之聲。

孟子再次敲鑼道:“肅靜,諸子包括我們這四個老頭子應按剛才新法所說,十日後各承能夠彰顯自己才學的政見冊,交由我處。我將之轉交齊王,由齊王判定錄用哪位。”

廳內士子齊道:“善!”

田地在大廳中傲然獨立,喜悅之情溢於言表,心中想:“自今日起,諸子百家,俱為我用!”

齊宣王道:“未趕上本次大選或者尚未構思好政見的可以等明年。隨著新法頒佈和官員考核遴選,會不斷有大量空缺,各位士子可傳信給各國其他熟識但是未到此的士子不必著急。

此次不幸落選士子也不必灰心,新法第一步的丈量土地需要大量人才,報酬也頗為豐厚。只要經過簡單數術考核就可參加,各位可以一邊丈量土地一邊熟悉齊國各郡縣的人文地理,以便準備來年大選。”

次日齊宣王宣佈新官法任命,田嬰擔任內相,蘇代擔任外相,匡章擔任大將軍,鄒忌擔任御史大夫。其餘十二部主官,除了登用各位大賢之外,由原來的九卿選拔擔任。各部下轄官員,由原來的各大夫、官吏充實,先維持部門基本運轉。

這一波變法,並未觸及貴族利益,而且在任用士子的同時,給足了公室面子。田嬰和匡章掌握最有實權的兩個職位,執掌軍政大權。所以變法推行幾乎毫無阻礙。

田地則來到腹子住處拜望,落座後田地道:“先生肯離開秦國來齊國出仕實在是我齊國的榮幸。”

腹子笑道:“老夫明白,老夫年老體衰這一任不過是千金買馬骨而已,實在做不出什麼事情,求的是幫太子攬住天下墨者之心。”

田地道:“卻不知羽楚姑娘是怎麼說動您的?”

腹子道:“羽楚姑娘將她來齊國路上的所見所聞說給我聽,又拿出你給她的信。信上你解釋了你對我墨家宗旨的理解和一些我百思不得的數術難題。有了這些,我也就有了足夠的理由。倒是老夫想問你,你說的那些卻有可能麼?”

田地點點頭道:“其他各家不足在於看的不夠遠,而墨家的不足在於看的太遠。兼愛、非攻就我的理解就是平等自由,然而要實現這一目的,沒有幾千年根本不可能。舉個例子,沒有帝王和一級級的官員,以這個時代的教育、通信水平,這個國家就無法平穩運行。我能做的只是縮短這一進程,並且努力在此目的達到前讓百姓過得更好一些。”

腹子點點頭道:“不管你說的是否對,你有這份愛民之心,就比那些只是一味貪婪更大權力、國土的王要強上百倍。就衝這個,我有一份大禮要送給你。”

說著腹子叫來一直跟著他的那個中年人,那中年人跪倒在田地面前道:“墨家玄明拜見太子。”

田地趕緊道:“不必多禮……這是?”

腹子道:“他是我之後的墨家鉅子,我墨家在天下有幾十萬信眾,涉及到各行各業。以此為根基,我墨家建立了一個十分巨大的情報網絡。諸侯間的任何風吹草動都可以馬上知曉。現在我將這些都交給太子您來調度。”

田地深知情報的重要性,一個情報甚至可以決定一場戰爭的勝負。田地忙施禮道:“多謝腹子先生。”

這時鐘劍心一臉驚慌跑來道:“田地你快來,羽楚姑娘情況好像不太對。”

田地和腹子連忙起身跟著鍾劍心來到羽楚姑娘的臥房,只見羽楚蓋著厚厚的被子,面色慘白。趙純熙在旁邊淅淅瀝瀝的早已哭成了淚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