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有這句話“寧可試人棺,切莫試人鞋”,你怎麼看?

以文溫暖三農


古人留下來很多俗語老話,有些俗語見字知意,淺顯易懂;有些俗語則是見字不知所以,也不能深層次的理解其含義。但這些俗語,往往深入理解之後,才知道其包含寶貴的道理,即便放到現在也有其存在的價值。當然了,也不排除一些老話隨著時代的變遷,放到現在已經不適用。

今天要說的這句俗語“寧可試人棺,切莫試人鞋”,很多90後00後必然不太瞭解,但在我們小時候,確實還多少了解一些。字面上去理解這句話,說的是寧可去幫別人試棺材,也不能去試穿別人的鞋子。多人聽起來都會覺得莫名其妙,難道試棺材比試穿別人的鞋子更好嗎?

(1)

先說“寧可試人棺”,在我小時候,村裡的老人都會把人的死亡看得非常重要,很多老人辛苦勞作一輩子,大多數時間和金錢都花在了孩子和家庭上,但對於自己的身後事,都會為自己保存一筆錢,俗稱“棺材錢”,並且在自己年紀大了之後,便會四處尋找好的木材,臨死前早就為自己準備了上好的棺材,這樣的棺材厚重耐用,沒幾個大漢一起抬根本抬不起來。棺材做好之後就會擺放在屋子裡。

你說棺材不吉利,但村裡老人都認為屋子裡放棺材很好,記得爸讀高中的時候,為了考出好成績,還被要求在祖爺爺的棺材裡躺一會,寓意“升官發財”討個好彩頭。

其實說白了,這就是一種文化的傳承,也是一種儀式感。但勤勞的農村老人為自己準備好上好的棺材,也是為了死後能夠好好的,家庭和睦。當然了,往往提前為自己準備好棺材的家庭,往往也都是和睦勤勞的,這樣的家庭本就自帶好運。

因此,在我小時候,村子裡還流行著“試人棺”的風俗,尤其一些要考大學的孩子,都會被爸爸要求在老人放在屋子的棺材裡躺一下,一方面試用是否舒服,一方面討個好彩頭。

(2)

“切莫試人鞋”這句俗語是有一定道理在裡面的,我小時候村子裡窮,缺水缺糧,往往過年的時候才捨得穿新鞋,平時白色回力鞋都穿的看不見鞋面了,還在穿,回到家一脫鞋,那股子味別提多爽了。

那時候村裡缺水厲害,大家都不捨得用水,在個人衛生上遠不及現在這麼講究。所以試穿別人的鞋子,如果對方有疾病,多少會影響自己的健康。所以我們小時候爸媽多半會經常告誡我們,不要試穿別人的鞋子。

而在我現在生活的陝南靠近四川的地區,“鞋”的叫法是“孩”,試穿別人的鞋子就相當於對別人的孩子不敬,這是特別忌諱的。所以“切莫試人鞋”就這樣一直流傳至今。

當然了,“寧可試人棺,切莫試人鞋”其實也是告誡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就是為人處世的相處之道,不管關係親疏,與人相交保持適當的距離,做什麼事兒多站在別人角度考慮,不要讓大家都為難,這樣才是好的。


李阿冰


“寧可試人棺,切莫試人鞋。”這句話聽上去怎麼有點怪怪的,一個是農村人家家戶戶必備的棺材,一個是人人都要穿的鞋子。兩個風馬牛不相及的事物,怎麼會聯繫到一起去呢?

聽這句話俗語的意思,好像是寧可讓別人來試一下自己家的棺材,也絕對不能讓別人來試自己的鞋子。難道鞋子還要比棺材金貴嗎?其實不是這樣的,農村人看重鞋子甚於看重棺材,是有原因的。原來,棺材這個東西雖然家家都有,但是好不好用,能不能用,尺寸是否合適,都需要試一試。

誰來試?當然不是老人本人,那樣的話,兒女是會背上罵名的,你這不是咒老人早死嗎?也不能兒女試,道理是一樣的。那麼就得讓別人來試,大家可能並不知道,棺材在農村還有一個別名,叫“壽材”或者“喜材”。

對老人來說,這是個好東西,真的哪一天用上了,那是喜喪呀。誰願意來試一下,老人是特別歡迎的。躺在棺材裡,試一下木頭的質量,估計一下棺材的尺寸大小,把棺材板蓋上,感受一下死亡的氣息。

然後出來跟老人說自己的感受,是否要進行修改,哪裡要進行加固等等,這就是試人棺。這是老人願意的,但是同樣一件事,如果你要去試人家的鞋子,家裡人就會生氣了。為什麼呢?

因為在舊時農村,鞋子屬於非常私人的物品,它的地位相當於現代人的內衣內褲,是不能拿給別人試的。特別是女性的鞋,是根據女性纏足後的腳進行私人訂製的,一人一鞋,你一試穿,可能就會把別人的鞋給撐破的。即便是不會撐破鞋,自己也有可能把病菌帶到鞋子上,萬一鞋子的主人因此而得了腳氣病,這冤枉找誰去呢?

而棺材則不同,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棺材屬於公用品,並非私人定製。你為家裡老人準備的棺材,也說不定將來誰用得上。也許是爺爺,也許是奶奶,甚至有可能是家裡的某位年輕一輩,因為意外去世,可能就需要用上。

作為一件公用品,不存在私人性質,所以儘可以讓別人去試。但是鞋子的私密性很強,即便是在現代社會中,人們的思想觀念大大開放了,但是如果你要借用別人的鞋子穿上一天,人家也會不高興的。

對於現代很多年輕人來說,“寧可試人棺,切莫試人鞋”這樣的俗語已經很陌生了,所以才會鬧出很多笑話。但是實際上農村還有很多人是很看重一些禁忌的,所以我們下鄉時,要了解這些禁忌,尊重農村人的一些生活習慣,才會讓自己不處於尷尬的位置。

鞋子的問題,還有一個重要的方面,那就是農村人一般認為自己的鞋穿在腳上,是會給自己帶來好運的。一旦別人試穿了,好運氣就可能被別人帶走了,運氣一旦跑掉了,再想找回來就難了。所以他們是絕對不會允許別人試穿自己的鞋子的,原因就在這裡。


小小嬴政


生活向來不是那麼容易,但是我們過得幸不幸福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我們的心態。我覺得在農村生活的很多人都過得挺幸福,因為他們不會太在意那些錢財的得失,也沒有那麼多事情要去應對。做一個莊稼人,只要把自己的那一方土地管好就可以了。

說實話,什麼東西都是生帶不來死帶不去的,何必把它們看得那麼重要呢?我覺得一個人能夠保證自己一家人的基本生活的情況下,對於精神方面的追求盡力就好,畢竟一切追求都是為了讓自己開心,要是沒有那麼累是不是就會開心一點呢?

生活我們都可以體會,但是今天我們要說一個與之相反的話題,接下來我們一起看一看那些在農村有關於喪葬的習俗,當然在這裡我們是以俗語的形式給出的。

第一句:寧可試人棺,不可試人鞋

這句話從表面來看就是說一個人寧願去試用別人的棺材,也不要去試穿別人的鞋子,我想可能也不會有人願意去試別人的棺材吧,這樣說就是為了強調後半句話的重要性。

大家現在看棺材可能會覺得這是一個很不吉利的東西,可是在之前的農村人們可不是這樣認為的。那時候他們覺得棺材是一個很吉祥的東西,寓意就是升官發財。有時候人們送禮物還會送一個棺材的小吊墜什麼的呢。家裡的老人一般到了一定的年紀就會將自己的棺材置辦好,有人到家裡來做客還會帶別人參觀一下,如果要是客人說棺材顏色很漂亮什麼的,老人還會十分開心。

我們再看後半句,之所以這麼說可能是因為鞋子是個人物品,也是很私密的東西。每個人都不願意將自己的專屬物品和別人分享,所以在這裡也是一個禁忌吧。說句實在一點的,萬一別人有腳氣,然後又試穿自己的鞋,把自己傳染了呢?





淘優黨


筆者第一次聽說這句俗語,感覺蠻有趣的,但理解上有一定的難度。在這裡,筆者想通過結合古時農村的一些習俗文化以及“周公解夢”裡的一些寓意,來解析“寧可試人棺,切莫試人鞋”這句話裡的具體內涵和道理。如果你覺得筆者說得有道理,記得點個贊就好。

先解析“寧可試人棺”這句吧。從字面意思上講,就是寧願去試別人的棺材嘛。現代人對死懷有恐懼,一想到死就聯想到棺材,為此對棺材避而遠之。然而在古代,古人對棺材卻是另一種態度。棺材,亦稱壽棺或者老房,通俗講就是盛載遺體的空匣子。棺材兩字拆開,便是“棺”與“材”,發音是不是像極了“官”與“財”呢。古人常提的“升官發財”,不正是此意麼。按照《周公解夢》的觀點,夢見棺材,可能預示要升官發財。可見,棺材在古人看來可是“吉物”。《敦煌本夢書》又有載,“夢見拜棺木,大吉,得財”“夢見棺開張,得大財”“夢見身入棺,遷進,吉”等。由此可見“試人棺”便是大吉之舉嘛。

那怎樣理解“切莫試人鞋”這句呢?“切莫試人鞋”就是不要試穿他人的鞋子嘛。那為何對他人的鞋子,如此不待見呢。鞋子算是人的貼身物件,帶著人的氣息,《周公解夢》有解說到,鞋象徵著人的朋友。關於舊鞋,筆者摘錄了幾個夢析,分別是“夢見穿舊鞋,倒黴的日子會到來”,“夢見鞋子丟了,災難會臨頭”,“夢見偷別人的鞋,朋友會與他為敵”。有句俗語說:鞋破窮半截。在古人看來,“舊鞋”總會招來不好的東西,更別說是穿“他人的鞋子”了。由此可見“試人鞋”視作不吉之舉。

關於“棺”與“鞋”的討論就此先告一段落了,當然上述所講的觀點都是基於古人當時的社會背景和文化背景進行闡述的。古人思想比較封建迷信,看待事物就有它不一樣的特性。放眼現代社會,人們已不再封建迷信,看待“棺”與“鞋”又有了新意。總之,對待俗語,我們只需理解它過去的意思,明白裡面的道理即可。這樣的解析,您滿意嗎?


故園小紅豆


在古代,有很多有趣的俗語,雖然沒有華麗的辭藻,但讀起來很有韻味,而且很多都寓意深刻,有的還非常實用。經過千百年的傳承,很多俗語都被人們逐漸的遺忘了,而有些比較經典的俗語卻保存下來。既然能夠流傳下來,肯定是他的道理。 今天我們要說的俗語就是“寧可試人棺,切莫試人鞋”。其字面意思就是“寧可讓別人試自己的棺材,也不要入別人試穿自己的鞋子。”大家都知道,棺材對一個人來說是很重要的,也是人生的最後歸宿,可是,為什麼如此重要的東西卻抵不過一雙鞋子呢? 要想知道這其中的原因,就需要從我國古代的習俗說起,這背後肯定是有他的原因。對於現代人來說,棺材意味著死亡,是不吉利的;但在古代人眼中,棺材並不是不吉利,反而還能夠壓壽。而且越是孝順的子女都會提前給自己的父母準備好的一口棺材,目的自然是為了壓壽。在過去,由於人們都很窮,一般人家是買不起鞋子的,能有雙鞋穿是很“奢侈”的事,所以,不讓別人穿的目的就是怕穿壞了又買不起怎麼辦?而且寓意也不好,有種被別人踩在腳下的感覺,也有穿小鞋的意思。最主要的是,過去醫療條件差,怕被傳染了腳氣,有治不好,但也確實存在這樣的情況。所以,人們一般都不會不讓別人試穿自己的鞋子。 小時候,我們穿不上的鞋子還會留給弟弟妹妹穿,或者是給親戚穿。然而,現在試穿鞋子,甚至是互換鞋子穿都很普遍。所以,關於這樣的俗語,我們明白其中意思就可以了,不必去較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