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越长大,越喜欢听老歌?

为什么越长大,越喜欢听老歌?


上一代永远对新一代所听的音乐感到不屑一顾,对于上一代人来说,“新”音乐,就像是一堆噪音的聚合体。而对于他们自己的音乐,则通常评价为“天籁之音”,其实我们自己也是如此。

第一个原因,就是

我们的音乐品味,往往在青春期就成型,在成年的时候就已经固化了。

18年,经济学家Seth Stephens-Davidowits在纽约时报上[2]发表了他对音乐流媒体spotify数据所做的统计,发现那些在你青春期所发布的歌,往往会成为你这个年龄段中最受欢迎的歌曲(如下图)。

为什么越长大,越喜欢听老歌?

比如电台司令(radiohead)的名曲"creep"

为什么越长大,越喜欢听老歌?

野人花园(savage garden)的经典歌曲“Truly Madly Deeply”

为什么越长大,越喜欢听老歌?


在38岁年龄段的中年男性音乐榜单中排名都极高,而在28或是48年龄段中,根本排不进前300。

其中原因就是当creep在1993年发行的时候,现在的中年男人们正处于青春期。同理参考一下父辈们的音乐喜好,是不是与他们的青春期完美重合呢?相信不少人的父亲都会喜欢黑豹,窦唯。

一个法国音乐流媒体Deezer也做了一个调查,

发现当我们年龄到达33岁,我们开始停止去听新的音乐

与之前spotify的数据相似,青春期发行的那些流行歌曲,仍然会在我们同龄人中成为“永恒经典”。


还有一种生物学上的解释,即

大脑区分音律,节奏,和弦的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退化,所以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年轻人的音乐,听起来都一个样。

另外,我们在青少年时期所体验到的情感,往往也比成年后所体会的情感更为强烈,因此,青春期这些伴随着音乐而来的情感,也更容易在我们的记忆中打下深深的烙印[3]。

重复曝光效应(mere-exposure effect)也有着其作用,即

人们会对长期接触并且熟悉的事物产生偏好和喜爱。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喜欢的音乐,往往是伴随我们成长的音乐。

而到了中年之后,工作以及生活家庭的压力,会让我们探索新音乐的机会越来越少。所以我们更容易重复听那些自己喜欢的歌单,而不是再像年轻时那样费劲花一天仅为寻觅一首对味的音乐。

总的来说,父辈们不喜欢双节棍,我们不喜欢鸡你太美,都是有其理由的,并不是某一方品味低下的缘故。就像是Billie Eilish包揽今年格莱美大奖一样,对于她的粉丝来说是“众望所归”,而对于其他人来说,则是“垃圾格莱美药丸”,所谓汝之蜜糖,彼之砒霜。


PS:当然也有人会说,我90后,也喜欢听老歌啊,不妨回忆一下这些“老歌”是不是在青春期听到的,比如很多90后也热爱MJ,不仅因为MJ是音乐之神,也因为在他们的青春期里,MJ的歌贯穿街头巷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