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門峽一名援鄂醫療隊員歸來,“隔離區”裡她寫下了最真實的感受


三門峽一名援鄂醫療隊員歸來,“隔離區”裡她寫下了最真實的感受

河南日報農村版記者劉景華 通訊員李鐵軍

奔赴武漢,而今歸峽,短短一個月時間,卻像走過一個世紀......躺在回到三門峽“隔離區”舒服的床上,身邊被鮮花和掌聲環繞像做了一個長長的夢,夢醒時分,方感生活如此美好。這一個月裡發生了太多太多的事,想說太多太多的話,突然安靜下來,卻不知從何說起,看了省委、省政府給我們河南援鄂醫療隊隊員的慰問信,心中最強烈的一個感想就是:我有一個強大的祖國!

馳援武漢的那段時間,閒暇上網,看到關於疫情,最多的話題是:“沒有一個國家的政府,像我們國家這樣有決策力!”“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像中國政府這樣,為了守護家園、國家安全、共築人類命運共同體,而做出這樣慷慨激昂的決定!”“沒有一個國家政府,像中國一樣反應迅速,處理得當!”......這次疫情,如果不是我們強大的祖國,後果不堪設想,在武漢的這些天,每天去方艙醫院上下班的路上,偌大的城市高樓林立,馬路上除了救援車輛再無其他,給人的感覺,除了悲痛和肅穆,那就是堅毅!居民們待在家裡,救援的隊伍整齊劃一、緊張有序地馳騁武漢,送去了關心、關愛和信心。終於,武漢一天天恢復活力,櫻花一天一天綻放開來,武漢人民露出了笑臉,我們的心也落了地,在江漢方艙醫院正式休艙的那一天,久違輕鬆和快樂,我和隊友們情不自禁地唱起了“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無論我走在哪裡,都流出一首讚歌,我歌唱每一座高山......”那一天的陽光特別明媚,那一天的空氣特別沁甜。

一個月了,真的是有點想女兒了,臨走時,匆匆把3歲的小女兒交代給家裡人,她那麼小,她不知道媽媽去幹什麼了,她要知道了,該有多麼擔心我呀?上初中的女兒似乎一下子長大了,本以為她會反對我去武漢,可是她卻一直打電話鼓勵我。看到她給我寫的信,自己學習做家務、照顧小妹妹、鼓勵我堅強,希望武漢的小朋友不要失去爸爸媽媽......。我不由得眼淚模糊了雙眼,我真的真的想兩個小可愛了。父親,我可憐的父親,他去年剛失去了我母親,他是一名老軍人,一名真正的老共產黨員,一名忠誠乾淨擔當的紀檢監察干部,我是他唯一的女兒,是他一直鼓勵教育我成長。在新冠肺炎肆虐的時候,他毅然鼓勵送我馳援武漢,父親是我堅強的後盾!還有我的公公、婆婆和我相處一生的老公,我把咱們的小家交給了你們,這些天,辛苦你們了!想到這,我真的想馬上回到家裡,可是,為了家人和大家的安康,我只能一分一秒數著,再忍耐幾天吧!

一直以來忙碌工作,我幾乎沒有時間靜下心來思考,集中隔離的這些天,我有了充足的思考時間,我們能有這樣溫暖的小家,不正是因為有強大祖國嗎?真的,我很幸運能夠成為河南援鄂醫療隊的一員,在國家和人民需要的時候,我可以儘自己的一份力量,沒有辜負國家的培養和“白衣天使”的稱號。每次入艙工作六個小時,往往上一個班,加上防護服的穿脫、消毒等準備工作,長達12小時不能吃飯、喝水、上廁所,穿著厚厚的防護服、成人紙尿褲,艙內工作時渾身溼熱難耐,衣服常常被汗水浸溼,出艙後又溼冷的發抖。可這些辛苦,與已到了耄耋之年的鐘南山院士、日夜研究病毒的李蘭娟院士相比又有什麼呢?曾經,我也有過害怕和擔憂,但一想到我們強大的祖國,我可愛的家,我的身邊那麼多認識的不認識的朋友們加油鼓勁,我就什麼都不怕了,很慶幸最終我們經受住了考驗。我是一名入黨積極分子,在武漢,我申請“火線入黨”得到組織批准,省委、市委、縣委領導給予了我們至高的讚譽,好多單位和個人,紛紛去我家裡探望慰問,傾力解除我們一線抗疫人員後顧之憂。這是鼓勵是激勵,也是鞭策,我感到自豪。未來的路還很長,我將會帶著這份沉甸甸的責任,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堅守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武漢此行,此生無怨無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