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高椅”降人间,青瓦白墙窨子屋,八卦巷里好人家

一把“高椅”降人间,青瓦白墙窨子屋,八卦巷里好人家

待春暖花开疫情散去,生活可以更美好!美丽会同等你来游玩!



高椅古村,因其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地形宛如一把太师椅而得名。

这里曾是水陆交通枢纽,是历史闻名的烟土之路的必经之地。连接家家户户、村与村的道路纵横交错,宛如网状,如入迷宫。

村子里的人一般只走几条主要的路,很多阡陌相通,但无人敢行,就是当地上了年纪的人也不一定能知道村里的每条小道通向谁家。

一把“高椅”降人间,青瓦白墙窨子屋,八卦巷里好人家

连自己人都搞不清楚路伸向何方。由于地形复杂,几百年来,这个村子从未受过土匪、强盗的骚扰。

从整体来看,高椅古村的先辈们将优美的生态环境和富有哲理的规划布局融合在一起。

古村以五通庙为中心,每栋建筑坐北朝南,外表相似,呈梅花状分布排列,巷道与封闭式庭院呈八卦阵式,将村落分为五个自然村庄。

村内保存有明洪武十三年到清光绪七年,五百年间的古民建筑一百零四栋,总建筑面积近两万平方米。

一把“高椅”降人间,青瓦白墙窨子屋,八卦巷里好人家

高椅文化积淀深厚,每栋屋子都是一本无言的书,寄托着古人的价值观念与人生憧憬。

像许多古村一样,高椅的原住居民依然在这里平静的生活。这里民风淳朴,许多传统习俗流传至今。在这里可以欣赏民族歌舞表演,品尝侗族农家饭菜,居住侗寨木楼,体验侗家生活。

一把“高椅”降人间,青瓦白墙窨子屋,八卦巷里好人家

穿行村落,时不时有肩挑手扛的原住居民穿行青砖瓦巷里,肩上的扁担被重重的货物压得咯吱咯吱地响。走到一家屋檐下,老奶奶正在太阳下翻晒自家熏制的腊肉,黝黑的油光在阳台下喷薄渗出。村里先辈的生活细节不仅一代一代流传到了今天,还在房屋建筑中体现,形成一道道景观。

文字:源自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