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說昂山素季被西方國家紛紛拋棄了呢?

幸福地帶2


其實,不光是西方國家紛紛拋棄了昂山素季,她也拋棄了西方國家。



昂山素季是上世紀緬甸人的偶像——昂山將軍的後人,但是在她很小的時候,父親就被人陰謀殺死了。

1960年她離開了緬甸,去了印度。

1963年她去了英國讀大學,畢業後在聯合國任職,1972年和英國男子結婚,婚後的她,依然在國外生活,一直度過了十五個春秋。

1988年,她的母親病危,她回到了緬甸探望母親,不料很多景仰她的父親的百姓、退伍將領,都來拜訪她,慫恿她站出來號召全國人民,一起推翻政府。



試想,一個在外生活28年的女子,一個過來15年平靜的家庭生活的妻子,在很多國人的慫恿下,要求恢復國籍,並公開演說號召全國一起反抗,這樣貿然的行為必然會遭到政府的逮捕。如果她不是名將的女兒,在民間擁有很高的威望,也許她早就被槍斃了。缺少領導經驗,卻有極高的威望,關鍵是自己還沒有實權, 這讓她陷入了極大的危機,從此陸續被軟禁了15年。

在這個漫長的時間裡,她拒絕和政府妥協,甚至在丈夫病危的時候,都拒絕出過探望,唯恐不能再度回到緬甸。她這樣的勇氣,也確實有資格為百姓出頭。她在國內積極運動,西方國家也為了自己的利益,一直在積極幫助她。在1990年的時候,西方國家還授予她人權大獎,第二年更是獲得了和平獎。為了讓她出來主政,西方國家沒少動心思。聯合國的要員都曾經來到緬甸斡旋,想讓他們釋放昂山素季,美國參議院的官員都親自去過緬甸,為她爭取權利。


經過西方國家的多方舉措之後,昂山素季終於在2010年的時候被釋放,在2012年的時候,她的黨派裡多名黨員進入政府工作,在2015年的時候,她的黨派再度在大選中勝出,佔據了絕大多數的職位,而在2016年的時候,她一人奪得了四個重要部門的長官,緬甸這個國家顯然因為她已經在經歷著重大的變革。

但是她在執掌緬甸大權的時候,並沒有制止對少數民族的鎮壓,部分人種一直在遭到政府軍的圍剿。此舉顯然違背了西方國家對人權的認知,於是在2018年的時候,他們撤銷了從前頒發給她的人權獎章,並對她的“不作為”做了譴責。西方國家不再支持她,是因為她已經獨立起來,而且現在已經有了新的力量在支持她。

其實早在2011年之前,昂山素季已經經常要求會見我國大使,2015年的時候,我們還邀請她的團隊來國內,這其實就是因為她對西方國家的偽善早就有了認識,所以想取得我國的支持。在2018年的時候,我國出臺了“一帶一路”政策,惠及周邊許多國家,而她多年和我國保持友好關係,當然知道其中的利弊,於是加強和我們的合作,更加依賴我們國家,在緬甸專門成了相關小組,並擔任主席,致力於推進我們的政策。也就是說,正是因為我國的支持,所以她才有了膽量脫離西方國家的控制。

所以,說到底,是她拋棄了西方國家,這才導致了西方國家拋棄了她。


小鎮月明


西方國家拋棄昂山素季是遲早的事,因為在此之前,昂山素季已經把他們拋棄了。

眾所周知,昂山素季是緬甸開國元勳昂山將軍的女兒,她兩歲離開緬甸,在海外連續生活了28年,期間她入讀牛津大學,在聯合國工作,嫁給了英國學者、牛津大學教授邁克·阿里斯,入了英國國籍。

這些經歷讓她從進入政治漩渦的那一刻起,就成為了西方人眼中標準的政治模板:良好的家世,西方的教育背景,具有國際視野,女性!也註定她可以很容易地獲得來自所謂“自由世界”的支持與援助。

昂山素季很善於利用這些優勢,在積攢了足夠的政治資本後,1988年她以照顧母親的名義返回緬甸,然後快速組建政黨,並以絕對優勢在1990年的緬甸大選中勝出,

首戰告捷,可謂初生牛犢不怕虎,但彼時昂山素季的成功,具有十分複雜的背景!

首先是隨著冷戰時代的結束,全球範圍都颳起了一股“自由風”,強大的經濟實力令西方國家的制度優勢無可匹敵,尤其是經濟落後、改革乏力的緬甸,傳統的政黨在這股狂風面前毫無招架之力。

其次是昂山素季本人的魅力,昂山將軍的遺澤,加上其本人坎坷的經歷,讓緬甸百姓對她報以同情,同時也寄望於她能夠為國家帶來改變。

第三是外部勢力的支持,在西方人眼中,昂山素季的意義遠遠超過了緬甸這個南亞小國的範圍,她的勝利代表了西方制度在中南半島的復辟,支持昂山就是支持自己。

有了這三點,昂山勝利也就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了。

但強龍不壓地頭蛇,緬甸強大的軍政府可不願意乖乖就範,他們馬上宣佈昂山當選不合法,並將她囚禁起來。

出人意料的是,這種粗暴的做法成為了昂山政治生涯的轉折點,讓她在若干西方制度代言人中脫穎而出,並藉機蛻變為“曼德拉”式的人物,尤其是西方世界,他們樂於樹立一個亞洲反傳統的典型,一端是強大的國家機器,另一端是一個為民請命的弱女子,兩相對比,以達到攻心的目的。

1991年,昂山素季不出預料地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她在演講詞中說道:

“在緬甸追求民主,是一國民作為世界大家庭中自由與平等的成員,過一種充實全面、富有意義的生活的鬥爭。它是永不停止的人類努力的一部分,以此證明人的精神能夠超越他自然屬性的瑕疵。”

這些做法都讓外界對她的評價加分不少,緬甸國內百姓更是對她頂禮膜拜,此後,她的名氣繼續看漲,直到最終當選。

但昂山當選後的所作所為,卻讓西方世界大跌眼鏡,尤其是在羅興亞人問題上,與前任做法如出一轍,想象中的自由、民主、仁愛,蕩然無存。

昂山為什麼說一套做一套,不顧西方國家對她的幫助與信任呢?

首先,政治和政治口號是兩碼事,比起純情又理想化的政治口號,政治就是骯髒不堪的黑暗勾當,嘴裡喊著公平公正,手裡做的都是無恥的利益分配,尤其是在傳統深厚、經濟又較為落後的國家和地區,如果抱著西方國家那一套理想主義,不僅幹不成事情,自身地位也難保。佔據緬甸人口絕大多數的是緬甸本土百姓,無論出於個人立場,還是選票,昂山都必須最大限度維護他們的利益,否則不僅難以施政,維持都是大問題。

其次,昂山身上帶有強烈的東方專制色彩,只是西方國家被她迷惑。昂山素季的父親昂山是緬甸的開國將軍,當年為了民族獨立,不惜與日本人合作,二戰後轉而與英國人苒和,可謂不擇手段。昂山素季雖然在國外長大,但緬甸傳統文化對她的影響不可忽略,1995年昂山素季為了延續政治生涯,在被釋放後拒絕返回英國看望生病的丈夫,直到對方去世。可以說,參政後的昂山素季已經是鐵石心腸,試問這樣的心態,又怎會在乎外部世界的褒貶。

第三,羅興亞問題本質上是西方國家殖民政策的產物,將其現狀歸咎於緬甸不公平,緬甸人也不會接受。昂山素季從沒有有在任何場合對此作出承諾,只是西方國家一廂情願的以為她會這麼做。

看到昂山素季上臺後的做法與起初期待的不一致,一些西方國家開始撕破臉皮,大肆鞭撻昂山素季,認為她背叛了信任,欺騙了西方國家的感情。

在日慕鄉關看來,作為一個緬甸人,昂山素季最需要忠於的不是西方國家,而是緬甸的百姓,比起國民的生計,個人的榮辱不必過於計較,至於那些來自外界的榮譽批評,有就有,沒有就沒有。如果哪個西方政客或百姓真心想要幫助緬甸人,可以設身處地的為他們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而不是空洞地喊口號!



日慕鄉關


這個問題,可以從兩方面來解讀。

首先,美西方與昂山素季的分道揚鑣只能說明雙方此前對彼此存在錯誤認識,未能給雙方關係一個準確的定位。確實,在昂山素季被釋放之前,以及當政之前,美西方為了反對緬甸軍政府,為了推廣民主,向昂山素季提供了大量的支持,給了昂山素季很多讚譽。昂山素季也以美西方為靠山,在美西方支持下成功上臺。然而,昂山素季本質上是一個民族主義者,不是西方民主的代言人,不會什麼都聽西方的。美西方支持昂山素季也不是天上掉餡餅,而是有所企圖,也就是要昂山素季領導下的緬甸跟著美西方走。那麼,雙方可以說存在根本性的分歧,他們的分道揚鑣也就是遲早的事。



其次,國家利益高於一切。昂山素季在掌權之前,可以肆意攻擊軍政府的政策,因為她不需要對此負責,只需抨擊就可以了。然而,掌權後,昂山素季發現軍政府的部分政策,特別是在羅興亞人方面,可能也有苦衷,不得不這樣做,或說原本就是對的。一來昂山素季內心可能認可軍政府的做法,認為這符合緬甸的長遠利益,不然,如果聽信西方的遙控,可能後患無窮。二來昂山素季為了得到軍方和國民的支持,在羅興亞人方面可能也不得不與軍方保持一致,也就是對羅興亞人實施強硬打壓,否則自己的政府可能很快就會垮臺。那麼,面對美西方的壓力,昂山素季也別無他法,肯定要以國家利益為重,不會為了得到西方讚譽就拿國家利益開玩笑,那麼自然就得罪西方。



因此,只能說,西方與昂山素季不存在誰拋棄了誰,雙方的分道揚鑣是早晚的事。


西域都護


事實上並不是歐美拋棄了昂山素季,而是歐美與昂山素季的價值觀漸行漸遠了。昂山素季是緬甸的國務資政,雖然不是緬甸的總統,但也是一位實權人物。


她雖然是緬甸“國父”昂山將軍的女兒,但原本與政治無關。因為她早年就已遠嫁英國為人婦,後來為了推進緬甸的民主改革(軍政府當權)才回到國內,結果卻慘遭緬甸軍政府囚禁20年。在她入獄那段期間裡,西方國家一直把她視為民主的寵兒,對她表現出極大的關心和支持。

2010年,昂山素季才被放出來。不過早在1998年,她的英國丈夫便已經去世了。出獄之後,昂山素季再次宣佈參加緬甸的總統競選,但緬甸軍政府使出了修憲哦手段,只是給她設立了一個國務資政職務。

作為西方的傳統盟友,昂山素季回到政壇後先後訪問過美國、歐洲,會見了奧巴馬、希拉里等人,與西方國家保持著親密的關係。不過,她是怎麼與歐美漸行漸遠的呢?


事實上,歐美各國過去認為昂山素季懷有西式民主價值觀。由她執政後,緬甸會更貼近西方而遠離中國。不過,昂山素季在對華政策上,不但沒有被美國牽著鼻子走,反而主張和中國保持友好,甚至要求加入“一帶一路”戰略。因此,美國首先表示出了不悅。

同時,在緬甸處理國內民族問題時,昂山素季也被西方抨擊毫無作為。比如在2017年9月時,緬軍對境內的羅興亞武裝進行了清剿,但此舉卻被西方國家指責為缺乏人道主義,並直接抨擊緬甸國務資政昂山素季。由此看來,西方國家與昂山素季的關係已經大不如前了。
昂山素季與英國丈夫(1988年攝)


世界人文通史


看幾個新聞:


反正現在昂山素季在西方几乎到了人人喊打的地步,但是當年怎麼說的?

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咧。

昂山素季一直是代表緬族人民說話的,過去是這樣,現在也只是這樣,什麼變了?是西方人自己變了。

你可以看到新聞,這個問題出在羅興亞人,羅興亞人和當地人之間的關係怎麼搞壞的呢?


大英帝國的禍端


這個事情要從大英帝國開始說起,英國通過三次英緬戰爭殖民了緬甸地區,採取分而治之的手法,以扶持當地土司來對少數民族進行統治。

二戰期間,日軍入侵東南亞,日軍當年打出的口號就是“亞洲是亞洲人的亞洲”,日軍在東南亞地區驅逐英軍勢力,英國人招架不住,就想了一個損招。


損招就是武裝當地的羅興亞人,以羅興亞人為核心組建了“第五縱隊”來和日本抗衡,日軍也武裝了當地的佛教徒,於是兩個殖民者組建起來的軍隊就是這麼打起來了,殺的昏天黑地,英國人對當地羅興亞人承諾,只要英國能贏,那就把孟都地區劃給羅興亞人。


二戰打完了,英國人不是勝利了嗎?他兌現承諾了麼?英國人翻臉堪比翻書,急切想和當地主體民族拉關係,閉口不談當年的承諾了,反而任命了當地人當官,由於二戰期間兩個民族的互相的仇殺,早就結成了深仇大恨,歷屆緬甸政府都採取了驅逐的政策,引發了羅興亞人的大逃亡。

昂山素季對羅興亞人沒有任何意見,問題在於,當地人對於羅興亞人有意見啊?


歐洲人殖民期間,用分而治之的手法造成了世界上無數的禍端,又何止一個緬甸呢?盧旺達大屠殺是怎麼產生的?比利時人當年人為的劃出所謂的“民族”,用鼻子高低來區分,用少數民族統治多數民族,生生的把盧旺達分裂了。


這個問題本身是英國人搞出來的,再看看英國人現在怎麼說的?


英國人開始站在道德的高地上指責昂山素季:你這不人權啊,你這不民主啊。

所以反過頭來問一聲:這到底是誰起的禍端?


李建秋的世界


在評價這件事情之前,首先介紹一下這位昂山素季。昂山素季,現年74歲,是緬甸獨立領袖昂山的女兒,現任緬甸聯邦共和國國務資政。緬甸實際領導者。緬甸議會發展聯合協商委員會主席。緬甸執政黨全國民主聯盟總書記。他從西方國家的所推崇民主明星,希望女神,到現在又被西方國家和媒體所拋棄,這真應了那就話,成業蕭何敗也蕭何。她既然可以被西方媒體所吹起,也就可以把他打到。昂山素季是女版曼德拉,只不過曼德拉成功了,昂山素季失敗了。

西方國家和媒體之所以吹捧昂山素季是希望她上臺以後親西方,依附西方。是西方勢力扶持起來的“民主鬥士”。是西方所謂民主社會包裝起來的聖人。是他們給亞洲國家樹立起來的“民主樣板”。在西方國家裝裱之下,昂山素季成為緬甸民主的化身,無數的民主光環戴在了她的頭上,包括諾貝爾和平獎。昂山素季成為緬甸這個軍事獨裁國家的希望,大有天下安危寄予一人,但當時緬甸的軍政府並沒有搭理這個已經是英國國籍的女子,但緬甸普通民眾卻被“忽悠”起來,他們紛紛抗議,罷工而要讓昂山素季成為緬甸公民,參見選舉,更加希望她新緬甸的新總統。當然,這也其父親的威望是離不開的。而昂山素季也被“忽悠”膨脹起來了,她也自詡為緬甸代言人,高呼民主,暢談西方制度先進。但所有的人都忘記了,她就是 一個普通的家庭婦女。她一天議員沒有擔任過,沒有治理過一縣一市。更別說一國了。但隨著媒體的宣傳她自己也迷茫了,昂山素季似乎已經不知道自己是誰了。

而昂山素季真正成為這個國家領導者的時候,她才知道罵人容易治國難,就會指責錯誤,而不會出主意治理的人,也一樣是個笨蛋,昂山素季當家的時才知道,治國有多難,民主不能當飯吃,對於一個每天收入不足1個美元的國家來說,這太過奢侈,政治正確,那是西方媒體對別人,而不是自己。昂山素季為了維護國家的主權而對羅興人的做法,引發西方國家的抨擊,西方給的“榮譽”又給收回去了,如加拿大取消的這個“榮譽公民”稱號既是是打了自己的臉,也說明這個稱號的虛偽,當昂山素季的行為行為符合西方道德的時候,她就是女神,當昂山素季的行為背叛西方道德的時候他就是女巫。西方媒體虛偽可見一斑。

現在的昂山素季已經不需要西方國家給她的包裝形象,她現在需要做的是她的自己,她被西方文明釦上“踐踏人權”帽子的政權,而昨天昂山素季還是民主鬥士。我們不僅要問,到底哪一個才是昂山素季。經過幾年政治生涯,昂山素季更加現實,她首先要維護的是緬甸的國家主權和領土為完整,而不是給於羅興亞人所謂的“民主”。昂山素季向美國直言,“給我指出一個沒有人權問題的國家,每個國家都有踐踏人權的問題,我正在嚴肅對待對本國侵犯人權的指責。但現在昂山素季已經更加務實,昨天她是民主衛士,但今天她更是國家領導人。地位的不同,也決定了昂山素季的行為方式。

緬甸。全稱是緬甸聯邦共和國。位於東南亞地區。國土面積大約67萬平方公里。世界排名40位。是東盟的成員國。19世紀淪為殖民地。1948獨立。1974年1月改稱緬甸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1988年國際家發生動亂。國防部長蘇貌將軍為首的軍人接管國家政權,以美國為首的歐美國家開始全面制裁緬甸。在2008年。在聯合國的斡旋之下。緬甸聯邦共和國重新建立,通過新憲法。昂山素季目前實際上控制著這個國家。

我是清水空流,歷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關注和點評


清水空流


俗話說,端誰飯碗歸誰管!昂山素季是緬甸領導人,當然是緬甸服務的,緬甸利益是第1位的。

昂山素季當年吃的是西方的飯,當然西方國家喜歡聽什麼,她就要說什麼,所以西方給了他很多榮譽,好像很聽西方的話。

臺上臺下是兩回事兒,正所謂馬上得天下,而不能馬上治天下。掌握了緬甸的政權,必須從緬甸的現實出發。現實就是西方說大話,用小錢,緬甸得不到實惠。想想西方也是,支持昂山素季能花多少錢?支持緬甸一個國家發展需要多少錢?

所以緬甸權衡利弊發現加入一帶一路會有大發展,當然要和中國搞好關係。西方國家就感覺昂山素季背叛了西方,也叫拋棄了西方主張。國家最希望得到實惠,哪裡得到實惠就往哪裡去,所以西方沒必要指責昂山素季,有本事能拿出更大實惠,緬甸肯定跟著西方走,關鍵是西方也做不到。

葛優的一句臺詞很好的刻畫了這些人,可以貼在西方國家的臉上,地主也沒有餘糧啊!



大志遠思想空間


與其說西方國家拋棄昂山素季,不如說是昂山素季為了緬甸的利益而遠離西方國家。

在昂山素季被釋放並且全面參加政治之前,西方國家爭先恐後地給昂山素季貼標籤與“給榮譽”,這包括英國政府先後給昂山素季許多“民主與自由”榮譽,挪威、法國與美國也先後給她許多頭銜。不過,說到底,美歐這麼幹是為了打擊以軍人集團為主的緬甸政權,希望能把昂山素季扶上位後,確保美歐的利益能夠全面重返緬甸,進而影響或者控制緬甸的戰略利益。

美國與歐洲原認為,昂山素季如此之西化(比如說她老公是英國國民,兒子也是英國國藉,以及她多年也受西方的教育並且得到西方的支持),因此,她一旦解放並且上臺執政,那麼一定會帶領緬甸完全投身美歐的懷抱,然後跟著美國與歐洲一條路跑到底。

然而,美國與歐洲低估了昂山素季的民族與國家情懷。事實上,昂山素季在剛剛獲釋的時候,我有機會在仰光第一時間與她有過一次一對一的對話。在問及她是否會帶領未來的緬甸完全走向西方時,她明確地回答我說:緬甸的利益才是一切的根本,親美歐還是與鄰國繼續友誼完全是為此服務。而且她父親的家國情懷對她也影響至重。事實證明,美國與歐洲都沒有認識到昂山素季的家國情。

此外,昂山素季是非常現實的政治家。她上臺之後,當羅興亞問題讓歐洲與美國給她施加巨大壓力時,她終於體會到此前的政權所面臨的困境,並且也強化她無法讓步的行事方式。更為重要的是,美國與歐洲那些口惠而實不至的做法完全無助於她治理緬甸,因此,她選擇了也鄰國共同向前發展並且發展關係的道路,完全無視美國與歐洲對她的警告。在此背景下,美國與歐洲當然擺出“拋棄”昂山素季的姿態嘍,但這又有什麼重要的呢?畢竟緬甸民眾與各方都支持昂山素季。


邱永崢


昂山素季被西方國家所拋棄,一個很重要的標誌就是她早年獲得很多西方國家授予的榮譽頭銜紛紛被收回,預示著昂山素季與西方國家的關係開始變得陌生,甚至成為不受待見的人。

西方國家為何突然態度大轉變,對昂山素季冷眼相待了呢?其實與昂山素季的政治走向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在她沒有實權前,西方國家對她是甜言蜜語的“恩寵”,在她掌握緬甸實權所執行的政治路線令西方不滿意後,西方又對她是咬牙切齒的“唾棄”。


昂山素季的父親是緬甸的獨立領袖昂山將軍,被譽為緬甸國父,在昂山素季很小的時候被政治對手暗殺,昂山素季只能與母親相依為命。後來緬甸親西方的勢力掌權後,才得以隨母親一起赴海外學習、工作。


她的整個青年、壯年生活幾乎都在海外,鮮有直接碰觸緬甸國內政治發展進程。從18歲赴英國讀牛津大學,到後來任職外國外交部、聯合國,再到27歲嫁給英國牛津大學教授邁克·阿里斯並加入英國籍,昂山素季的成長曆程、思想價值觀在外人看來應該就屬於美歐派。


此時的昂山素季並沒有引起美歐國家的注意,還不知道她是何方神聖,直到她回到緬甸,領導緬甸的民主政治進程,成為緬甸政治角逐中最具影響力的勢力時,才獲得美歐國家的“貼心”讚揚。

1988年初,旅居海外的昂山素季歷經艱難險阻終於回到久違的祖國,回到那個被軍政府獨裁統治致使緬甸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的祖國。沒想到她回來的那一年竟成為她人生的一個拐點,也是她獲得美歐西方勢力支持的開始。


從1988年組建了屬於自己的政黨、也是緬甸人民的政黨——緬甸全國民主聯盟後,昂山素季一直走在反對軍政府獨裁的最前線,持續領導緬甸人民反抗緬甸軍政府的壓制,追求更廣泛的民主。


美歐一看,這不正符合咱們的價值觀主流嗎?極力扶持昂山素季,在國際輿論上大肆吹捧、宣揚她。以至於1991年昂山素季在被軍政府軟禁期間,仍然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此時,歐美賦予昂山素季的頭銜就是民主鬥士,看中她接受的西方主流價值觀,能推進緬甸走上民主進程。


實際上,美歐想要的並不止這些,而是期待通過支持昂山素季領導緬甸成為美歐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戰略伙伴,能時刻跟著美歐方向邁進,因為美歐國家看到了緬甸優越的地理位置,背靠北方大國,找一個擁有共同價值觀的夥伴很重要。


所以,在以後的日子裡,昂山素季收穫的西方給予的頭銜太多了,先後獲得挪威拉夫託人權獎、歐洲最高人權獎薩哈羅夫思想自由獎、英國牛津市榮譽市民、美國埃利·威塞爾人權獎、加拿大榮譽公民等等眾多美歐獎項。


然而,美歐的民主夢在昂山素季的國家利益面前一毛不值,甚至還有所“虧本”。尤其是在2015年,昂山素季領導的緬甸全國民主聯盟獲得壓倒性勝利,昂山素季等了27年終於掌握了緬甸的國家實權。

起初,美歐對昂山素季還抱有期待,在昂山素季成功當選時,奧巴馬還專門打電話祝賀,當時緬甸總統並不是昂山素季,她只是緬甸的國務資政,卻掌握著緬甸最高實權,這也是美歐重視昂山素季的因素之一。


然而徹底讓西方對昂山素季大失所望的還是2017年緬甸處理若開邦和羅興亞人的問題上,此時美歐逐漸把昂山素季的“民主女神”頭銜轉變為忽視人權的女強人。


2017年8月25日,盤踞在緬甸若開邦的“羅興亞救世軍”襲擊了若開邦北部數十處警察哨所,政府軍由此展開大規模反擊。之後約70萬信仰伊斯蘭的羅興亞人穆斯林逃離家園,湧入鄰國孟加拉國,此後緬甸就遭到西方國家“種族清洗”的指控,並對緬甸實際領導人昂山素季大加批評。


顯然,昂山素季已經不再是美歐國家心中標準的“民主鬥士”了,但對昂山素季看來,美歐的批評根本沒有了解緬甸的真實現狀,大肆反駁美歐的無理指責。


曾經的價值觀盟友,瞬間變成了形如陌路的“對手”,怎麼辦呢?西方就開始在輿論上壓制昂山素季。

僅在2018年,昂山素季就被西方國家突然取消了多個榮譽頭銜。美國撤銷了她的威塞爾人權獎、英國愛丁堡市、牛津、格拉斯哥和紐卡斯爾等市撤銷昂山素季的“榮譽市民獎”、加拿大參議院取消了“加拿大榮譽公民”身份……


這就是美歐西方揮舞著人權大棒,對昂山素季口誅筆伐,將她曾將獲得的光環一個個剝奪,成為美歐西方“拋棄”昂山素季的重要信號。


襄遇阿雨



事情沒有這麼簡單,昂山素季其實是西方按照自己的意願樹立的一個典型,真正變化的不是昂山素季,而是西方媒體。在野時,西方需要一個鬥士,通過這個鬥士向緬甸軍政府施加壓力,而昂山素季的父親是緬甸獨立的推動者,又是軍人,在緬甸軍隊中有很高的威望,到現在在緬甸國內有很高的支持度。同時,昂山素季接受西方的教育,長期生活在西方,有與西方溝通的技巧與能力,其丈夫更是外國人,這樣的人可以代表西方利益。


但是西方媒體沒有想到,在野黨的昂山素季與執政以後的昂山素季完全不同,在通過壓力,迫使緬甸軍人政權同意大選,最終昂山素季走向前臺,成為國家領導人的昂山素季已經不是在野黨的那個昂山素季,時時刻刻都需要維護緬甸的利益。包括在對待少數民族的態度。這樣的就與一貫正確的西方立場格格不入,他們認為昂山素季是叛徒,背叛了西方的教育,實際上,昂山素季是代表緬甸大多數人的利益,並且這樣的立場不能改變,如果改變,就是將被選民拋棄。


西方不願意聽昂山素季的解釋,認為緬甸對羅興亞人就是不人道,拼命向緬甸施加壓力,但是緬甸開始就不承認來自孟加拉的羅興亞人是緬甸人。這樣的認識差距更加加劇了西方對昂山素季的不滿,取消昂山素季的榮譽稱號,取消昂山素季的學位,取消昂山素季的各種頭銜,他們認為只要給昂山素季加大壓力,就可以逼迫緬甸就範,孰不知,在這件事上就緬甸軍方有很大的影響力,並不是昂山素季能夠左右。但所有的賬,西方還是算在昂山素季身上,認為她是叛徒,變節者。筆者認為,這就是西方為何在緬甸失敗的原因,問題的實質都沒有搞清,就擅自判斷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