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6號線一期工程進入主體施工階段

3月24日上午,伴隨著機器的轟鳴聲,位於西海岸新區的地鐵6號線富春江路站圍護結構第一根樁正式開鑽,青島乃至全省首個裝配式地鐵車站開工,這也標誌著地鐵6號線一期工程正式進入主體施工階段。目前,6號線的8個工區已全部復工,在崗的管理和工程技術人員達2000人,可滿足線路復工初期的生產施工需要。

地鐵6號線一期工程進入主體施工階段


富春江路站是地鐵6號線的第10座車站,位於江山南路與富春江路交叉口,沿江山南路呈南北向佈置。車站總長286.8米,其中現澆結構80米,裝配式結構206.8米,為地下兩層明挖島式結構,由中鐵一局承建。“自2月中旬復工以來,我們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加快推進各項準備工作,努力將疫情對工程影響降到最低。”中鐵一局6號線05工區項目部常務副經理張天平表示,目前,工區在崗工人有120多名,除管理和部分專業技術人員外,施工人員都來自青島本地。每天上崗之前嚴格執行體溫檢測、消毒等防疫措施,確保疫情防控、安全質量、施工進度等各項目標任務統籌推進。截至目前,富春江路站已完成裝配式圍擋施工843米,裝配式便道施工144米,鑽孔灌注樁9根,場地硬化3240平方米,裝配式水溝施工342米,各項進度成為全線的領跑者,為主體施工奠定了堅實基礎。

這個車站的開建標誌著青島地鐵加速邁入智慧地鐵的新階段。預製裝配式建造技術是我國基礎設施建設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與傳統現澆工法相比,預製裝配式建造技術具備加快建設速度、降低施工影響、減少人員投入等七大優點,更符合節地、節能、節材、節水、環境保護的“四節一環保”要求,工期可節省4-6個月,不僅能有效地支持軌道交通工程的建設週期,還能將軌道交通工程施工對城市交通、周邊環境的影響時間降至最低,更容易保證結構質量,大幅減少後期運營維護期間的注漿堵漏費用和施工用地、作業人員投入,施工現場高峰期每班作業工人能由原來的130-180人減少為15-20人,降低施工風險。“根據設計方案,預製裝配式車站將採用單拱大跨結構型式,站廳站臺層均無柱,站廳層公共區兩端側牆位置設置公共區管廊,管線均佈置於管廊內,拱頂上方几無管線,實現公共區上部空間的建築美學呈現,提升站內環境和人員體驗。”張天平說。

從青島市地鐵六號線有限公司瞭解到,6號線將在富春江路站、朝陽路站、淮河西路站等6個車站推行裝配式車站工法,不僅提升施工現場的機械化程度,還能真正實現綠色建造的要求。據測算,這6座裝配式車站建築面積將達到46918平方米,預計可減少碳排放30%以上。

地鐵6號線位於西海岸新區,一期工程起點為辛屯路站,終點為生態園站,全長約30公里,共設21座車站,全部為地下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