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年年馬與茶,利夷還複利中華”,談談明朝茶馬貿易的發展

明朝是一個經濟繁榮國家安定的盛世王朝,國家的安定與繁榮離不開經濟的發展,經濟的發展依靠著各個地區之間的貿易往來。在明朝的時期,出現了茶葉和馬匹之間的互相交換,

以茶葉和馬匹為交換的貿易往來在中原地區和西北的邊境地區展開。

由於明朝統治的疆域遼闊,而這些地區所特有的民風民俗以及所種植的穀物等也都大不相同,就像中原的地區就適合茶葉的種植和生長,而西北地區遼闊的疆域和領土就適合培養良駒和烈馬。

“交易年年馬與茶,利夷還複利中華”,談談明朝茶馬貿易的發展

茶葉適宜生長的氣候和溫度在西北邊境的地區是生長和種植不出來的,而茶葉又是當時西北地區人們日常生活所必須要的產品,由此促進了明朝茶馬貿易的發展。

一、遊牧民族善於飼養良駒。日常喜食肉類,為了更好進行腸胃消化,對茶葉的需求量較大。中原地區擁有豐富的茶葉資源,但馬匹資源稀缺,促成中原與西北地區的貿易往來,茶馬貿易應運而生

西北地區大多是遊牧民族的生活區域,而遊牧民族他們的飲食多數以肉類和所飼養的動物的奶類為主,經常吃肉類的製品和奶類的食物,人們的腸道消化功能就有可能經常的出現一些小點的問題,就像消化不良和積食等一些消化道的疾病或多或少的就會困擾著遊牧民族。

然而茶葉就剛剛好有去除油腥味和消減油膩類的作用,這就使得茶葉成為了遊牧民族地區日常生活的所必須的一種物品。

然而處於中原地區的人們由於地域的限制加之以飲食習慣的不同,在人口較為密集的中原地區就沒有良駒烈馬的飼養,也因此在

中原地區就缺少西北遊牧地區的肉製品和奶製品。

“交易年年馬與茶,利夷還複利中華”,談談明朝茶馬貿易的發展

更何況要想國家安定和繁榮,邊防的穩定就顯得十分的重要,在鞏固邊防的穩定之中就需要大量的馬匹,不管是用來運送物資還是用來作戰,馬匹都是不可或缺的。

而這種情況之下,馬匹和茶葉之間的貿易互相往來就應運而生。茶葉滿足遊牧民族人們的日常生活所需要,良駒烈馬滿足中原地區鞏固邊防以及日常生活的必須。

每件產物也都是伴隨著歷史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而來,茶葉和馬匹的交易不僅僅是在經濟層面解決了西北遊牧民族地區和中原地區的日常生活所必須,實質上通過這茶葉與馬匹的貿易,也在一定程度上鞏固了明朝的中央集權統治,鞏固了皇權。

在貿易的期間,明朝政府就在各個地區採取了一系列的籠絡民心政策,一方面是針對於這些遊牧地區的人們,給予一部分的優惠和好處,使民心所向,另一方面就是去壓抑之前的蒙元王朝所殘留下來的一部分勢力,但是其最根本的目的還是在於鞏固明朝的統治。

二、朝廷設置貿易管理機構,並將貿易中的交換得到的良駒投放到戰爭中。用於貿易中的馬匹,都是牧民精心培育的優質品種,茶葉多為向農戶徵收來的私茶。貿易交換的原則講求品質不相上下,不能以次充好,促進茶馬貿易的發展

在明朝剛剛建立的時候,為了進行貿易間的互相往來,增強各個地區的集權,明政府就在所管轄的邊境地區設立了保衛地方的處所,並且給予當地的領域管理者一些俸祿或者是官職。使得經濟上的貿易往來交易均衡而穩定,鞏固集權的統治。

在茶葉和馬匹的互換之中,從西北地區所換來的馬匹,朝廷會挑選出一部分良駒然後配發給當時的軍隊,用來抵禦外敵的侵略和維護邊防的安定與統一。

在這茶葉與馬匹的交易中,茶葉和馬匹又來自於哪裡?其中的茶葉,主要來自於川陝這一地帶,這一地區環境和氣候適宜茶葉的生長,當地的人們就利用這自然條件大面積的種植茶葉。而這茶在當時又分為“私茶”

“官茶”。私茶就是農戶自己家裡種植的茶葉,自給自足。

“交易年年馬與茶,利夷還複利中華”,談談明朝茶馬貿易的發展

官茶就是當地的官府從當地種茶的農戶手中所徵收或者收購而來的茶葉。交易之中的馬匹,來源也是一樣,只不過馬匹多來自於西北的地區,因為地廣遼闊加之以多數是遊牧民族這就造就了牧民們多以放牧為生,也就因此在西北地區有著很多的良駒烈馬。

茶葉和馬匹的交易歷程在時間上面可以追溯到唐朝的時期,有了關於茶葉和馬匹互相交易的明文規定可以在宋朝時期找到,但要是說茶葉和馬匹互換貿易的頂峰之至還是屬於明朝。

在明朝的時期有關於馬匹的貿易制度在當時已經十分的完整和詳細,相關的馬市交易也是十分的繁榮,這交易甚至成為了明朝在控制西北地區用來對抗蒙元的勢力殘留方面最佳的舉措。以此同時,這交易在貿易的史冊上也具有變通和兼容的特性。

具體的交易在不同的時期做法和有關的制度也大不相同。在明朝初期的時候,明朝政府在川陝這一地帶盛產茶葉的地方設立了專門收集茶葉的茶倉和茶庫並且在這一地帶好分別設立了掌管茶葉的茶司。

茶司就是負責從產茶的農戶家中徵收或者是收購茶葉回來放於茶倉裡面,然後將這些茶倉裡面的茶葉一站接著一站的運送到西北地區和邊境地區的茶司手中。在當時由於交通並不是十分的便利,路途遙遠,為了使茶葉能夠安全的運輸到邊境地區,朝廷和政府會選派一些人從而去護送茶葉。

但這樣不僅耗時也耗費人力,並且不便於管理。後來朝廷就出臺了新的政策,在邊境地區設立了茶馬司這樣的一個專門用於交換茶葉和馬匹的地方。為了不出現混亂的情況,便採取了金牌相互比較看是否匹配,如果互相匹配就可以進行交易。

“交易年年馬與茶,利夷還複利中華”,談談明朝茶馬貿易的發展

不僅如此,也並不是有金牌然後互相匹配就可以進行交換,這也是有相關的規定在裡面,

按照茶葉和馬匹的質量與好壞進行交換。好的茶葉就可以換來好的馬匹,中等的茶葉相對應換回來的也是中等的馬匹,次等的茶葉也就是兌換次等的馬匹。

三、在茶馬貿易的發展中,難免遇到問題,官員與商人勾結趁機貪汙,破壞茶馬體系的正常運轉,為私人貿易的發展奠定基礎,茶葉和馬匹的貿易由官方的日益衰落轉向私人貿易的日漸興起

然而在互換的過程中,避免不了官員們的偷天換柱和貪汙受賄,也避免不了茶葉的走私,出現了一些茶販子的交易。官員們利用職位的便利私底下徵收茶葉,並且將茶葉進行交換,在徵收的途中,有好的茶葉便私自剋扣下來,中飽私囊,將徵收來的中等以及次等的茶葉上交於朝廷。

勾結茶商再與邊境地區的牧民們互相交換馬匹,成為茶葉馬匹互相交換的貿易過程中間環節,賺取一部分的私利。邊境地區的官吏們也私自的運販茶葉,從剛剛開始交易的時候開始他們就囂張跋扈,或打著朝廷的名號進行馬匹的挑選,不僅如此還縱容這些官宦子弟的子孫後輩們也加入到販賣茶葉用來換取馬匹或者錢財的鄙夷之事當中。

還大言不慚的說著要大力的打擊和壓制民間茶葉的走私與貿易。在這些茶販子們看來,官茶就是一種無稽之談,所謂的官茶交易也是為了謀取私利,這就使得官茶很難再規範化秩序化的運輸到邊境一帶用於馬匹的交換。

“交易年年馬與茶,利夷還複利中華”,談談明朝茶馬貿易的發展

不僅如此,在這其中,朝廷專管茶葉的官員也半途之中對茶葉和馬匹進行控制。

對西北地區的茶葉方面,他們將好的茶葉留下來,將餘下的中等和次等的茶葉兌換給了西北地區的牧民。在所兌換回來的馬匹之中也是如此,將上等的馬匹留下來,以謀取私利,將餘下的中等偏下的馬匹再上交給朝廷。

這管理運輸茶葉的茶司收取賄賂之後,便藉助官職的保護傘,在運輸茶葉時沿途私自進行茶葉的貿易,且獲得的錢財數額十分多。這在另一層面就加速了私茶和私市的發展,官吏們背地裡帶頭進行私茶的貿易互換,加之以本來就有的茶販子們之間的交易,這就促使了茶葉和馬匹交易之間形成了互換的熱潮。

這種現象的產生,在歷朝也不是沒有制止和壓制過。在北宋的時期,茶葉馬匹交易剛剛形成時就制定了相關的茶葉買賣和茶葉的互換制度,並且制定了明確又十分詳細的兌換馬匹的尺度,還明文規定了禁止茶葉的走私以及馬匹的販賣。

還設置了茶馬司這一職位專門來管理者交易的事情,以保證茶葉和馬匹交易的正常進行和官府的貿易壟斷,鞏固國家的經濟大權還是掌握在朝廷和官府的手上。直到唐朝的時期就建立了完整的茶葉馬匹互換制度。

在這一制度的運行下,蒙元所建立的元朝就有了空前絕後的大統一局面,西北到中原這些地區盡在管轄中,元朝由於疆域和領土的統一就廢除了這一制度。到明朝時期官茶和私茶以及馬匹貿易就都有了很大的進步與發展。但歸根結底,交易的大權在政府手中,還是一種壟斷的交易政策。

“交易年年馬與茶,利夷還複利中華”,談談明朝茶馬貿易的發展

為了提升商品和經濟的發展就必然要放寬政策,從而擴大貿易,這就使得私茶和私人貿易大力發展,明朝所制定的茶葉馬匹互換制度也就逐漸的不能夠適應貿易發展的趨勢,從而

茶葉和馬匹的貿易大勢所趨便轉向了由官方日益的衰落到私人貿易的日漸興起。官市一天不如一天,而民間的貿易卻如火如荼。

參考歷史文獻:

《明史》

《明實錄》

《明會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