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經典可謂汗牛充棟,總結來說,當代人閱讀經典的意義是什麼?

聿劍培訓師


“天下第一好事,還是讀書。”

——張元濟

讀四千萬字左右的《二十四史》遠遠勝過讀四千萬網文,這就是閱讀經典的意義:我們需要更優質、更可靠的知識來源。

一、我們聽了太多對經典的解讀,但可能從未讀過經典。

當代人很重視對傳統文化的學習和傳承,不然那些讀論語、讀經典的書為何總能登上暢銷書之列?

我們習慣去聽別人的見解,並奉之為真理。如果想要辨析,想要獨立思考,必須越過二手知識,親身走進經典。

通過他人解讀了解經典是一個快速便捷的途徑,但是再厲害的專家學者,都有專業的侷限性和個人思維的獨特性。他們不能展現經典原貌,更無法代替你思考。

二、我們需要為他人提供優質知識,而不只是搜索引擎。

有事便查搜索引擎已經成為一種習慣,某種程度上改變了我們的思維。

一方面確實促進求知慾,因為獲取答案變得簡單。另一方面,因為答案來的容易,我們就以為自己會了。

可以在搜索引擎中查一個關於莊子的詞條,誰敢保證自己能夠完全理解詞條提供的知識呢?更別提保證詞條的準確性了。

各種場景下,我們如果能夠為他人提供更可靠的信息來源,肯定勝過一句你可以上網查一下。

雖然人際是靠廢話堆積起來的,但是如果你可以提供優質的知識來源,不僅顯得高級,也會豐富他人。

三、經歷痛苦得到的快樂體驗會翻倍。

窮追不捨之後得到的一句“我願意”會讓你興奮不已,雖然一開始的兩廂情願同樣幸福。那為什麼愛情都需要加點浪漫呢?浪漫就是一方要費勁心思。

如果我們挖空心思、軟磨硬泡、死纏爛打地對待經典,那份成就感肯定會翻倍。就像炫耀愛情一樣炫耀所得知識,想想就很過癮,哪個愛書人不是個受虐狂呢?

四、穿越千百年的文字會改變我們對人生的看法。

經典的閱讀難度很高,因為太遙遠了。有些距離我們千年之遙,相同的文字不同的意思,即便理解了意思也無法理解那時的思想、觀念、道德等等。

縱使滄海桑田,經典還是歷久彌新。有些不可思議的東西確實存在於人類,有些我們自覺了不起的東西,其實早已存在。

古人留下這麼多傳世之作,那些偉大的哲學和歷史一直在影響著我們的人生。而我們能給後世留下什麼呢?

閱讀經典會讓我們知道人是多渺小,又可以很偉大。我們是否能夠為後世創造經典呢?

狹窄的人更應該讀經典,會變得開闊、優雅。

結語

人工智能通過大數據可以瞭解一個人,人類最後的保護層可能就是思想了。為了防止我們的思想簡單到可以計算,還是應該閱讀經典,那會讓你變得獨特。


讀書侃報


謝謝題主!您提的這個問題我特別喜歡!

英國培根曾說:“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有修養,邏輯修辭使人善辯。”他非常全面地概括了讀經典的意義!

傳統經典可謂汗牛充棟,那麼閱讀重視經典,對於我們當代人來說又有哪些意義呢?

一是增慧啟智。

讀經典可以使人增長見識,啟迪智慧。

如《資治通鑑》這部歷史著作,歷來被人們所重視和閱讀學習,閱讀《資治通鑑》不僅可以瞭解歷史,還可以歷練思想,增長智慧。

元末明初胡三省曾評價:“為人君而不知《通鑑》,則欲治而不知自治之源,惡亂而不知防亂之術;為人臣而不知《通鑑》,則上無以事君,下無以治民;為人子而不知《通鑑》,則謀身必至於辱先,作事不足以垂後。

清代學者王鳴盛評價:“此天地間必不可無之書,亦學者必不可不讀之書。

所以在我家的書櫃裡收藏的經典書籍裡就有胡注《資治通鑑》。

二是明德立身。

閱讀經典還可以使人明德勵志,修心立身。

《大學》裡記載“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大學的宗旨在於弘揚光明正大的品德,學習和應用於生活,使人達到最完善的境界。

《論語》中孔子也曾談道“ 不學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不學《詩經》,在社會交往中就不會說話;不學禮,在社會上做人做事,就不能立足。可見讀書的重要性。

坎耶裡曾經說“書籍是人類的編年史,它將整個人類積累的無數豐碩的經驗,世世代代傳下去”,所以我們當代人不僅要讀經典,還要傳承經典!

謝謝分享與支持!


讓語文學習更有趣


首先我是一名中文系畢業的學生,我想您這個問題,可以廣一點說我們為什麼要讀書,為什麼要讀那些經典的書?

第一,我用胡適先生《容忍與自由》中為什麼讀書來回答一下,因為經典書,是過去人的智慧和實踐經驗的總結,我們閱讀它們等於我們繼承了老祖宗的遺產,可以從老祖宗哪裡得到智慧,做人做事的方法論,避免我們少走彎路,也就是常言說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世界怎麼大,當你無法用腳步去丈量的時候,你可以通過閱讀去打開世界的大門!

第二,讀書,讀經典書是為了讀更多的書,這句話怎麼理解,因為學海無涯苦作舟,你知道的越多,也證明你知道的越不多,所以越牛的人越往往很謙卑,因為他在書中知道,他不知道的世界還很廣,所以他要不斷的去讀書,去增加自己的各方面技能,才華,休養,比如當你從一本書中開始瞭解另一個你未知的世界時,你就會擴寬你的知識面,你就會需要看更多的書,中國的經典書那麼多,當你讀了一點,你就會跟著繼續讀,所以讀書是為了讀更多的書!

第三,讀經典書,往大的方面說,可以齊家治國平天下,往小的說,可以修身養性,使自己成長為一個有趣的人,第一點說了,我們繼承了老祖宗的智慧,我們是不是在此基礎上會去發展,利用,創新,運用到生活中去,我買的《史記》這本書的整理前言就說了,整理史記,是為了當下人在學習古人為人處世之道時能夠靈活運用在生活中,在先人處學得中華文化的精華,發揚光大!

第四,中國文化,浩瀚無垠,這是經過幾千年時間的洗滌打磨,這種文化自信是其他國家不會有的,當今社會,除了經濟政治軍事等等建設之外,文化的發展也是必須得,這是提高中國在國際軟實力的必要前提!當然,我們更要接受其他優秀文化一起創新中國文化,這是一個每一箇中國人應該做的!加油吧!








小明讀書會友


現代社會物質豐富,精神物質匱乏,導致現在人幸福指數低,離婚率高,年輕人缺少孝道,傳統文化可以育人品德,只有好的人品才能構成和諧社會。

那為什麼現代人要學傳統文化?這幾個理由說服你!

學傳統文化,不疑不悟

妙華法師:講到“溫良恭儉讓、仁義禮智信”,講到“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和勇者不懼”的時候,孔子的教育思想裡頭包含著人格教育。但是有一個大前提,我們大家不把它想清楚的話,會從心裡逆反。

現在距孔子時代已經有兩千多年,我們現在學“三綱五常”,這是不是麻醉人、束縛人的一種工具?我們心裡都會有這樣的疑惑。那麼這個問題如何解決?

除了剛才朱教授做的詳盡對“仁”和“禮”的闡釋之外,有一個大前提大家要知道。在孔子之前,周王室內亂,官學失守了,下移民間。像《道德經》、《陰符經》、《黃帝內經》,當時這些在國家圖書館的文本,流落到民間了,才有了孔子的民間教育辦學思想。

為什麼要跟大家講這一段?是要讓大家知道,那時候的教育是以“道”為核心的。道德的“道”是中華文化的大本大源,或者可以解釋為儒和道當時在那個地方是一個根。因為失道以後,在民間辦教育的時候,就把它不斷地分化成為“仁、義、禮、智、信”。“仁、義、禮、智、信”這五個字,它內涵的核心含義就是“道”。

比如說今天講的“孝道”,如果我們認真地去研究孔夫子的“孝道”,到孟子的“孝順”的時候,你就會發現,文意發生了一些變化。孔子的意思是說,一個人對自己的父母孝敬是“道”的一種表現,是道在人身上的呈現。既然有人道,有天道,如何表現天道?作為人的子女,你對父母就要孝敬。剛才你也談到了一個微言大義的地方,我光給父母買房子,光給你酒肉,但是我從心裡不敬愛你,我好像就盡孝了。孔子說“非也”,那是不對的。首先要從心裡頭對你的父母要敬愛,然後輔助於物質和照料,這才是真正的孝敬,這是孝道。

到了“孝順”以後,大家就開始迷亂了。你這個皇上,你是個昏君,我還要對你忠孝嗎?如果我的父母是個賭徒,我如何對你孝順?現在有很多老百姓經常會問我,“我的父母不咋的,我上學他也不管,我結婚他也不管,五馬六道很痴迷,那我怎麼來孝敬他”?

實際上這個前面又有一個前提,這就是:君臣、父子、夫婦,在沒有講這個仁之前,先要盡到人的本位。先要把人的本位定好了,君像君,父像父,夫像夫,每個位置定好以後,再來講彼此之間的關係。如果位置都沒有定準,然後去講關係,那不是越講越亂嗎?所以說大家在學儒學的時候,心裡充滿了疑惑。疑惑就在這個地方,一定要把這個位置定準才可以。

鄭佳明:剛才兩位都講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彼此的關係,是有義務的,有責任的。君要仁,臣要忠,父要慈,子要孝,夫要愛,妻要順。這套東西靠什麼維繫?靠“禮”。剛才漢民教授反覆講到“禮”,它是一個外在的規範。

為什麼人需要規範,需要整齊劃一?而且人的成長都有一個規律,好的人格要從小養成。有了“禮”以後,他從小按照這些“禮”去做。開始的時候他並不懂,為什麼到別人家拜訪要敲門,見到大人要喊尊稱,吃飯的時候要大人先動筷子,這些東西他都不懂。這個時候,從小把這個“禮”教給他,他長大了,慢慢地就理解了。

這套禮儀實際上也是我們國家的禮治,有幾千年的傳承。我們湖南大學有一位陳戍國老師,專門寫了一套書,很厚,有六本,叫《中國禮治史》。所以說,“禮”是一種外在行為對內在修養的養成和約束。

“禮” 的第二個含義是人際關係。人和人怎麼樣能夠相處得好?要有“禮”。“禮”的內在的修養是敬,人要尊敬別人,要敬天為民。“禮”實際上是處理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必要的品德。

“溫良恭儉讓”,就是禮。我們現在見到一些臺灣地區的、新加坡的年輕人,彬彬有禮,而我們現在大陸的年輕人不太懂禮,很粗魯,沒有禮貌。有的人給我發短信,不留名字,也沒有抬頭,我說你是誰?他說我沒必要告訴你。我也這麼大歲數了,還是個老師,你跟我說話,你總得說,鄭老師你好,我有個什麼事麻煩你一下。不懂禮,這就是人際關係處不好,長大要吃虧的。

從有禮到法治

鄭佳明:“禮”和“法”到底有什麼不同?剛才妙華法師提到了這個話題,我們也有人提出禮治和法治的關係。

禮治和法治有些層面是通的,它都是從行為上來規範人和約束人,這個比光從心裡頭要求人規範人好一些,它有一個抓手,而且易於操作。心裡頭的東西,你是吃不準的,他心裡在想別人的媳婦,你怎麼知道呢?就是他不做就算了。

所以禮和法律都是從外界來規範人,但是從外界來規範人的話,有三點不同。

第一點,法講的是平等,禮講的是等級;

第二點,法律在社會層面研究的方面很寬泛,包括經濟法、刑法、民法、婚姻法等。“禮”的落腳點,著重是道德,禮不講經濟,不講土地糾紛,其它各種各樣社會形態都不講;

再一點,法律是強制性的,是暴力的。你不守法的話,法院法警可以把你捉到牢裡關起來。禮一般是通過社會的道德輿論來進行批評。但是到了中國封建社會的晚期,有的家族裡實行封建禮教,可以把一些人沉塘,可以把一些人吊起來打,那些都是不規範的,是違法的。所以禮治最終要走向法治,禮和法律的共同點是對人的約束,但是都是對治心、治德的補充。

妙華法師:通過剛才對“仁”和“禮”的闡述,我想“仁和禮”這樣一個核心,它所暗含的人格教育已經非常清楚了。

剛才我們還有一個話題沒有談透,就是孔子教育思想當中的“仁、智、勇”,我們把“仁”已經談得很透了,那麼兩位教授,如果把儒家教育當中的“智”能夠跟大家闡述一下,我想對於我們認識自己、認識社會和認識天地,會有很大的幫助。儒家講的“智”,它的內涵和外延都有哪些內容,請給大家再做一下闡釋。

朱漢民:作為君子之德,在儒家的人格教育裡面,“智”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

其實智慧的“智”在古希臘哲學中間,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品德教育。就是在不同的文明中間,既然是文明,都要包含著智,智慧、知識和自慧。

孔子講的“智”,智者不惑,就是說作為一個君子,作為一個有著良好人格的人,必須有德性。

講人格通常從德性方面講得多。但是這種德性不是麻木的,一定是建立在知識、理性的基礎上,不像過去有一個所謂民粹主義。民粹主義認為讀書讀得越多,想法越多,越不可靠,品德可能會越出問題。但是,在孔子看來,作為一個君子,必須是一個智者。

這個“智”要通過什麼獲得?是要通過學習。大家注意這個“學”,“學”在中國傳統文化教育中就是“教”,“學和教”在中國傳統文化教育中是不分的。現在的教育管理部門叫教育部,在古代就叫學部,比如在清朝時就叫學部。因為“學”在《學記》裡面,“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

也叫做“學學半”,就是一個人的學的過程,同時是老師教的過程,教的過程同時是學的過程,這是中國一個非常高的智慧,關於人格培養的智慧。就是你做老師,不能老是抱怨這個學生太笨了,總是學不會。可能你教的方法或者某個方面有一些問題。當然學生可能有時抱怨老師,這個老師不行,那個老師不行,他可能不一定能掌握每個老師的教學的特點。所以教和學,是密切相關聯的。

在“智德”裡面,中國傳統文化從來就是把學習看得非常重要。大家知道剛才講的“三綱八目”出自《大學》。《大學》不是我們今天說的你考上的那個大學,實際上是大人之學。

清朝孫希旦解釋說:“八歲入小學,十五歲入大學,時之謂也。”你要成為一個真正的社會的精英,成為一個重要人物的話,一定要學習,一定要通過“格物、致知、誠意、正心”等這樣一些步驟,要通過“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孔子非常強調開始要博學。

後來王陽明心學的發展,就特別強調體悟,特別強調良知,對自身的良知體悟,認為只要用自己的良知來主宰我的日用常行,我就可以成為君子,就可以成為聖賢。換句話說,讀書不太重要。

其實在陽明心學之前,從孔子以來早期的教育中,一直把智德培養作為一個非常重要的品德,而且這種智德是建立在知識積累的基礎上,所以叫“博學之”。

古希臘有一個傳統文化叫“博雅教育”。“博雅教育”現在翻譯成“素質教育”。其實“博雅”的“博”就是知識的全面性,強調知識的全面性。

我們現在的大學教育或者中學教育,分科非常早,然後不太注重人格的教育。太注重知識教育的話,現在的狀況,大家都知道,我們的學生非常忙碌,但是他的學問並不是“博”,他是圍繞著老師出的題目,圍繞著那個專業。

當然圍繞專業也沒有錯,但是作為一個真正的文化人,作為一個現代的文明人,現代的文化人,必須要具有一些通識,大家共同的知識的標準,應該學習一些基本的重要的傳統文化經典。必須要學,所以叫“博雅教育”。

當然這個“雅”就是人格。博和雅有相關性。我們經常批評現代教育有一些問題,就是中學太注重分數教育,到大學注重專業教育,就完全偏離了“學以成人”的初心,所以就容易出現問題。

現在在國際教育界,特別大學教育界,都非常重視博雅教育,重視通識教育。在世界教育學大會上,還把“學會關心”列入未來教育的主題。就是人和人相處要學會關心你身邊的人,關心公共事務,關心大自然。其實“學會關心”就是一種博雅教育的基本態度。

回到我們講的傳統文化的教育,這種智德實質上包括博和雅。換句話說,作為一個仁者,有仁愛之心的人,一定是有非常廣泛的社會知識的人。所以一定要把“智德”作為一個君子、一個人必備的品德。




晏叔論道


在我們中國,有浩瀚的文學庫。泱泱大國,悠悠五千年,流傳下來的文學作品是非常之豐富的。特別是有些經典名著更是成為了每一個象徵中國人精神的代表。作為中國人,如果不去閱讀一下我們中國的經典名著,無疑是一種遺憾。

經典文學的特徵

1、純粹性

經典文學在構思及寫作的過程中必定已去盡政治謊言、道德謊言、商業謊言、維護階級權貴謊言、愚民謊言等謊言,使呈現出來的文學成品具備純粹的藝術性。純粹性是功利之外永久的精神棲息地。

經典作品往往是一千個人能讀出一千個哈姆雷特,一萬個人能讀出一萬個哈姆雷特。經典能形成無數絕然相反的解讀,因此會在相當長一段時間裡形成爭論,成為關注的焦點。

經典是不可被重複的,它也永遠不會重複自己以前的經典。經典永遠以自己獨特的方式拒絕相互重複帶來的審美疲勞,給人以永久的新鮮感。布魯姆在《文學正典》一書中竭力讚揚經典的原創性。

3、經久難忘

經典往往給人以經久難忘的特徵。卡爾維諾在《為什麼讀經典》中說:“經典作品是一些產生某種特殊影響的書,他們要麼本身以難忘的方式給我們的想象力打下印記,要麼喬裝成個人或集體的無意識隱藏在深層記憶中。”

讀經典作用

一、開闊視野,豐富自己的知識,提高自己在文學方面的儲備力;

二、提高自己的文學素養和文學情操,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三、品讀作家名著,有利於形成健康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樹立正確的三觀。

讀經典感受

有人將閱讀喻指為品茗。以為即使一無所獲,但閱讀的過程本身就有一種超然的意義和價值。

但我認為:經典的閱讀,必然引發心靈的震動,進而促進我們對現實人生的反思和關懷。

於是你有了惻隱之心、悲憫情懷,有了想去幫助一些人的衝動。

於是你有了說真話的勇氣,你找回了赤子之心;你雖然還不敢解剖別人,但卻開始解剖自己。

於是你學會了思考,不人云亦云,不跟風,不湊熱鬧,保持自己思想的自由和獨立。你將要成為一棵樹,而不是一根不能思想的蘆葦。

於是,你不再患得患失,你有一種更為包容和寬闊的胸襟,有了一種從容不迫的氣度,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我以為,經典的閱讀,必然要觸及我們的性靈,從而有所行動,去創造美好幸福的人生,增添我們關心他人,關心社會的勇氣。

閱讀,不只是一種超然物外的過程,更是一次美麗行動的開始。

由此看來,閱讀經典名著對於我們的成長是極有好處的,而且做為新世紀的炎黃子孫,如果不懂得我國的名著作品,將會非常遺憾。所以,建議朋友們讀一讀我國的名著,世界的名著,讓我們更博學,更具文學涵養,瞭解地更多。


你聴


這有很多方面的答案。

一、傳承。經典著作是需要傳承的,從幾千前到現在,文化經典可能不止流傳到現在的這些,還有很多因為各方面的原因都消失在歷史長河中,沒能流傳,當代人就少了不少知曉那些古籍文化的機會,也少了瞭解當時歷史背景的機會,這不是好事。

二、繼承。經典從小就會學、閱讀,這是作為當代人成長的一部分。如果不讀不學這些歷史文化典籍,那就無法瞭解整個中國的文化歷史,不瞭解這些,那很有可能與當代社會脫節。

三、發揚。發揚有很多種,比如,電視臺裡的詩詞節目,文化欄目,與傳統文化有關的各種社會活動,如祭祀。

四、名利。這是最基本的現實意義。比如,有人解讀了《西遊記》,出了一本書;有人解讀了《山海經》,出了一本書;有人解讀《論語》,出了名;有人品《三國》,同樣可以名利雙收。

前邊的三項,可能是順帶的,第四個則是很多人的目的。

當然,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閱讀經典還是為了看,瞭解,空閒的時候的消遣。

傳統文化有很多方面,不止上邊的意義。


媯中夢


好高興回答你這個問題。

俗話說大浪淘沙,最後留住的是金子。傳統文化也是如此,凡事能傳承到現在,就說明是被一代代人認可的,如果不認可,早就丟棄到垃圾堆裡了。

我記得原中央電視臺主持人陳大惠,做中華文化的傳承大使,注意都是做義工,沒有單位給發工資,他辭掉電視臺主持人工作,用自身經歷弘揚中華傳統文化路,感動神州大地。

一是弘揚傳統文化,可以以史為鑑。有人認為傳統的就是過時的,就如同刻舟求劍,世異時移、變法異已。我認為學習傳統可以知得失,過去做的好壞,只有後來者評判。弘揚傳統文化,可以更好的走好未來之路。

二是弘揚傳統文化,可以明智樹人。說句實話在話,受西式自由文化思潮影響,孩子從小講平等,講自由,孩子把父母叫哥們,父母把孩子當朋友,這一定程度上講市自欺欺人,根本沒有男女有別、長幼有序,這就混亂了,就如同馬路上沒有信號燈、沒有交警,車輛行人自行其是,沒有規矩,亂套了。如果做到父父子子、老老少少,互相尊重、互相欣賞,父親給孩子很好的榜樣,孩子自然成長成才。

三是弘揚傳統文化,可以以德為先。人們經常講道德,道就是自然法則,德就是遵守,就是教育我們不能違背自然規律,和大自然和諧相處,一直倡導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其實就是人與自然共生這個理念。大家在一個生態環境下,都各司其職,自覺做好每一件事,也不用每天講法規制度,也不用打卡簽到。

還有好多,包括禮儀、茶文化、酒文化等等,我想大家都可以借鑑學習,提升自己思想境界,古人能做好,我們難道做不好嗎?


大江隱士


經典之所以能夠稱之為經典是在於它有特殊的意義,它向讀者們展示的是一種情懷,能夠讓人感同身受。

經典歷是經了歷史的檢驗,人民的考察仍然流傳於現世,經典永遠不會被時代拋棄,它有一個特點就是:大多數經典是不會被超越的。

經典是人類靈魂達到最高處的一個文字載體,閱讀經典你能夠與作者靈魂相互碰撞,形成火花,能夠學習其中的優秀文化,它能夠豐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強人的精神力量,是照亮人心靈的火炬,指引人們前進的旗幟,有許許多多因為讀懂了經典而煥然一新或大徹大悟之人。

要學會研讀經典,既然被奉為經典,那就一定有它的價值所在,品味經典,誦讀人生!




狼堡裡的大灰狼


博爾赫斯說,“經典是一個民族或幾個民族長期以來決定閱讀的書籍,是世世代代的人出於不同的理由,以先期的熱情和神秘的忠誠閱讀的書。”

簡單來說是一個國家或民族從古至今所流傳的精神文化著作,具有很高的閱讀價值和影響。那麼當代人閱讀經典的意義是什麼呢?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一、瞭解歷史,獲取新知。

如果你是一個萌新小白,閱讀經典書,你可以與作家們深入對話,知人論世,體會書中主人公的人生軌跡,清晰的瞭解更多時代歷史。很多文學作品的呈現都跟歷史有關,如眾所周知的四大名著,讀完每一部作品都能或多或少了解當時某個朝代的歷史。閱讀《三國演義》,可以瞭解東漢末年至三國鼎立到三國滅亡前前後後的歷史風雲。

閱讀文化經典可獲取新知,增長見識。朱熹曰:“讀書,始讀,未知有疑;其次,則逐步有疑;中則節節是疑。過了這個番,疑逐步釋,以至融會貫通,都無所疑,方始是學。”可見,想要從書中學到知識,從發現疑到質疑最後到解疑方能悟其道。

二、塑造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每一部經典文學作品都蘊含著一種或多種人生智慧,閱讀經典,可以帶來許多人生智慧。這些智慧可能會影響一個人一生,從而塑造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在閱讀傳統文化經典時,可以通過經典書籍裡面的人物,和內心那個自我進行對照。這樣你可以更加清晰的認識自己。我們不敢面對的,我們情感缺失的,也許從文學經典中能夠找回。讓自己更好的明事理,更好的為人、處事,以及提升自身的修為,從思想素養提高自己的靈魂。

三、傳承與發揚文化經典

中華民族五千年曆史文明,是一代一代相傳而來。當我們在傳統文化經典中暢遊,我們不能忘記自己的使命,要將傳統文化經典發揚、傳承下去。不讓下一代在前進的道路上迷失方向。


小木各


其實當今社會已經不分經典與不經典這兩者了,經典文學作品和現在的網絡文學作品本質都是一樣的,都是以演繹的形式引人入勝,在快速發展的當今社會,各種文學體裁與網絡小說錯綜複雜,質量也有高有低。傳統經典四大名著也只不過是四本演義小說,西遊記裡描述的恢宏情景與誅仙裡構建的仙俠世界,我認為沒有什麼本質的區別,古人數十年磨一劍,幾十年寫好一本書,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他們的寫作速度比較低,接受各種事物接受新的知識比較慢,而互聯網的出現,這些全都不是問題。所以現在有能力的作家用一年寫出古人十年的書,完全不成問題,甚至質量還會更高一些,而且現在的作者都有版費,都是可以掙錢的,保證了他們的生活,因此,現在的作家不一定比古人差。

傳統的詩歌曲賦也是和傳統的文化小說是差不多的,他們的主題和現在的歌曲意義相差不大。唐詩宋詞元曲,現在的歌曲放到未來,可能就會被稱為21世紀歌曲,要以時代發展的眼光去看待整個文學歷程,不用盲目地崇拜古人,也不要盲目的痴迷傳統經典。

但是史書和其他的傳統經典是完全不同的,《史記》《資治通鑑》等等這些歷史類文學,他們不僅僅是一個讀物,而且是中華文明的傳承。以史為鏡,可知興替,以人為鏡,可知得失。

所以傳統文化經典是要分兩部分來規劃的,一方面是陶冶情操,這些和現在的網絡小說沒有太大區別。另一方面就是多多的掌握知識,以歷史為鑑,用古人們的血汗歷史讓我們刻骨銘心的記住哪些事情,該做哪些事情不該做。以前人們的思想大德為我們所用,中國的古代哲學思想體系非常的豐富,我們需要充分的去學習他們,並且真正的用到現實中。

不管是傳統文化還是現代文化,都是有經典有糟粕的,我們要去其糟粕,取其精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