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說科技現在這麼發達,實驗室都不能人工製造一個單細胞生物,而遠古大自然竟然全憑巧合能衍生出生物來?

孤單的飛11


宇宙是人類唯一的老師。人類的一切不是宇宙給的,就是宇宙教人類創造的。

但是,總有宇宙的一些創造是人類還沒有學會的。總有宇宙的一些創造是人類學會了也無法實現的。總有宇宙的一些創造是人類永遠也學不會的。


全都是考驗


實際上,再博學多識的科學家,也無法從無到有地製造出一個生命,哪怕這個生命是單細胞生命。在回答為什麼實驗室無法制造出單細胞生命之前,我們先看一下地球上的生命是如何起源的。

地球生命起源

地球形成於45.5億年前,當時在太陽附近有一個直徑約2光年的星雲物質,這些星雲物質之中出現了引力坍塌,逐漸在引力的作用下匯聚成了一個物體。

我們知道,物體的質量越大,引力就越大,就這樣物體質量不斷的增加,引力也不斷的增加,最終大多數的星雲物質形成了太陽,而剩下的邊角碎料形成了太陽系內的其他星球,地球就是其中之一。

地球在剛誕生之處,溫度非常高,星球表面呈熔融狀,此時的地球還沒有形成生命。

就這樣大概過了5-6億年,地球溫度逐漸冷卻,被汽化的水蒸氣也以降雨的形式落入地球表面,匯聚成為了海洋,然而此時由於沒有大量的遊離氧,所以臭氧層還未形成,紫外線可以通過大氣層直接照射到地球表面,破壞地球生命物體。

此時地球上其實已經出現了生命,只不過此時的生命還比較脆弱,它們生活在海底深處熱泉口附近。

米勒曾經做過一個模擬地球早期環境的實驗,他發現地球早期的空氣、海水可以在雷電的作用下,生成生命必備的物質——氨基酸。也就是說,生命物質可以從無機物中誕生。

但是有了氨基酸並不代表有了生命,氨基酸相當於建造房子的磚塊,而磚塊並不會自己建成房子。

最初的生命雖然是氨基酸組成的,但並不是大海所有的地方都可以組成生命,只有海底熱泉口才可以誕生生命。

這是因為,雖然此時生命已經出現了,但這種生命結構比較簡單,連細胞膜都沒有,而海底熱泉口由於常年從地幔層噴發物質,而噴發出的物質蓬鬆多孔,早期生命可以在這些小孔裡生存。

再者,由於海底熱泉口常年從地幔層噴發物質,所以海底熱泉口附近有高濃度的氫離子濃度差,可以為早期生命提供能量。

其次,科學家研究發現,早期生命很有可能利用RNA作為遺傳物質,這是因為RNA結構簡單,並且能夠自我剪切自己,不像DNA需要依賴蛋白質才能自我複製和剪切。

根據以上種種,科學家們提出了海底熱泉口假說以及RNA世界假說,既:生命最初誕生於熱海口,遺傳物質是RNA。

既然科學家們已經知道生命最初誕生的環境和要求了,那麼我們能不能利用這樣的環境來自己製造生命呢?

科學家可以人工製造生命嗎?

實際上,科學家只要建造一個實驗室,模擬地球早期環境以及熱泉口的環境,有很大的概率可以製造出生命的。但是這樣製造出來的生命,其實並不是人工製造出來的,因為人類只是將它們誕生的環境重現而已,想要從無到有的製造生命,對於科學家們來說,有非常高的難度。

首先,我們知道,最簡單的生命就是單細胞生命,而細胞又是由:線粒體、細胞質、細胞核、核膜、核仁等等組成的。

除此之外,細胞在工作時,還需要大量的蛋白質配合,這整個過程是自然界幾十億年造就的。即使一個單細胞生命,其精密程度都足以讓人類最頂級科學家望而卻步。

比如:我們現在研究指導了DNA是雙螺旋結構,也研究清楚了染色體上是由鹼基,氫鍵等組成,但是人類卻無法利用自己已知的材料,去製造出一條DNA鏈條,甚至連RNA鏈條都無法人工製造。

還有,我們知道細胞膜是雙層結構,但我們也無法利用已知的材料去製作出一個細胞膜。即使製造出來,也不能工作。

從以上這兩個可以看出,即使是最簡單的單細胞,它背後也是非常複雜的,而且遠遠超過了人類能夠操作的複雜程度,所以目前我們還無法在實驗室裡製造出一個生物。


鍾銘聊科學


地球 PK 人類科學家

讓我們想象有兩個公司在競爭製造第一個單細胞生物。

其中一家公司擁有一個叫地球的星球,他們的實驗室就是地球本身,擁有地球龐大的資源、能源供應和數億年的時間。而另一家公司則只有狹窄的實驗室,幾隻破試管,極其有限的能源和物質供應以及短暫的數百年時間(科學起源到現在也才數百年而已)。


如果讓你押注,你覺得哪家公司會贏呢?

我想只要不是傻瓜,都會押第一家公司啊,他們啥也不用幹,等著就行。

事實正是如此,地球就是在形成後大約數億年的時間裡,誕生了第一個原始細胞,演化至今有了人類。只要條件合適,生命誕生是必然的,就像只要溫度降下去,水就會變成冰。這也是人類探索外太空,認為地外生命必然存在的原因所在。現在最大的爭論是,複雜生命的誕生是否也是必然的。甚至在太陽系中,別的星球或衛星上就可能存在生命,當然很可能是單細胞生命,而不是外星人。

圖示:疑似有生命跡象的火星隕石。電鏡照片。一些科學家認為這塊隕石上的某些痕跡應該是遠古火星單細胞生命存在過留下的痕跡。



為什麼科學家的實驗室還沒有做出第一個單細胞生物,那是因為做實驗很費錢的,沒錢啥都做不成!

至於大自然,它不管幹啥事兒,它需要花錢嗎?

它不需要啊,我的朋友,仔細想想是不是這麼回事兒。

當然除了不花錢之外,它還有非常龐大的實驗規模,讓我們養成用數字來思考的習慣吧。

圖示:對原始地球化學環境的猜想,以及生命起源都經歷了哪些化學階段的推測


生命起源本質上是個化學反應,而且我們現在知道生命來源於水,地球生命是從海洋中起源的,那麼海洋中有多少水呢?海洋有大約14億立方千米的水!

而實驗室的一隻試管裡有能裝多少水呢?

圖示:玻璃試管,有了它才有了真正的化學


只能裝大約15ml水,等於1.5*10^-2升

而一立方千米相當於10^12升,所以一立方千米的海水可以裝滿大約10^14個玻璃試管。每隻玻璃試管的重量大約為0.2896kg,那麼裝下一立方千米的海水需要2.9*10^13千克玻璃,也就是大約2.9*10^10噸,再轉換到通常的萬噸單位,也有2.9*10^6萬噸,即290萬噸。


你可以不用玻璃試管,你可以用玻璃燒杯,玻璃瓶來做實驗,但沒關係,你要想裝下一立方千米的海水,你就得有消耗足夠多的玻璃,一立方千米的海水需要290萬噸玻璃做的器皿來裝。而2015年全球玻璃產量也才5600萬噸,只夠裝19立方千米海水用的。而且,我們可能把這些玻璃都消耗在實驗中了嗎?當然不能,絕大多數玻璃生產出來,並不是供應給科學家做實驗用的,它們用在建築上、汽車上等等地方。

圖示:人類生產的玻璃主要用於建築業和汽車工業


而地球擁有14億立方千米的海水,你要把整個地球的海洋都當成一個巨大的化學實驗基地,你立刻就會發現人類的實驗能力和地球相比,完全不在同一個等級上。除了擁有龐大的海洋外,生命現象是從簡單分子到複雜分子的轉變,這是一個必須消耗的能量的過程,人類現在每年只能生產大約6億兆焦耳的能源。

而地球每年僅僅從太陽那裡接受的能源就相當於100億億度電,如果將地球接受的所有太陽能分攤給每個人,那麼你會得到1.7億度電!一度電一毛錢,你都相當於擁有1700萬元的鉅款,還是每年1700萬元。

圖示:相對於科學家在實驗室中消耗的 能源,地球每年從太陽那裡得到的能源,可以說近乎無限了。


而且地球花了至少數億年時間才形成第一個原始細胞,您現在要求人類科學家在極其拮据的實驗條件極短的時間中,從無到有完成製造第一個原始細胞的製造,這樣的要求本身就是強人所難呀。

圖示:科學家對地球生命起源的推測路線圖,從海洋形成到生命起源大約花了八億年時間,其間經歷了小有機分子到複雜有機分子,比如原始核糖核酸和原始多肽,最後形成生命運轉的核心聯盟:核酸-蛋白質聯盟,最後裝上原始細胞膜,第一個原始細胞誕生了,然後它開始分裂繁殖,最終它的子孫後代遍佈海洋、河流、湖泊、陸地和天空。


對生命起源的探索

圖示:和地球這個實驗室相比,人類科學家對生命起源的探索實驗實在太寒酸了,簡直慘不忍睹。

要做一個真正的生命起源實驗,我們需要一個人造星球。

我們的科學技術達到了製造一個人造星球的能力了嗎?

還差得很遠很遠很遠

今天就算我們在實驗室裡,從簡單的分子開始做出原始的細胞,也很難讓人相信這就是地球生命真實起源的過程。要做真正的生命起源實驗,人類先得學會如何製造一顆星球。

圖示:無厘頭科幻小說,《銀河系漫遊指南》中就有一個真造星工廠,專門接受客戶的星球定製計劃


裸猿的故事


支持作者觀點,和我想得一樣。評論中有人自以為自己很聰明,說既然地球製造能力這麼厲害,怎麼連人類能造的手機都造不出來?我覺得問這類問題的人,就是傻逼。他忽略了一個事實,就是——“專業不同”,地球的專業就是製造生命,製造生命它有合適的條件。就好比太陽的專業是——太陽系最牛逼的核聚變公司,製造能量的能力比全世界70億人加起來,還多幾乎無窮倍數。你不要用地球造不出手機,來否定她造生命的能力。就好比你沒有狗🐶跑得快,也沒有豬🐷吃得多,我就可以得出 你豬🐷狗🐶不如的結論?尺有所長,寸有所短,萬物各有各的長處。地球因為她自身條件就適合搞生命,這就是她的特長。你叫地球造手機,就如同叫男人生孩子,不是男人不如女人,實在是“專業不同”,完全沒有那個條件,怎麼也生不出來[流淚]


75黨


對於這個問題,可以說是反對進化論的科盲們認為的最有力的反攻武器!但科盲們高興得早了點,畢竟,無知的人興奮點低!

就目前人類的技術來說,雖然人類對物質的結構有了理論上的正確微觀認識,但遺憾的是,我們人類操作能力與觀察能力確是為適應宏觀而出現的。所以操作微觀物質人類是需要後天習得的,目前這種能力還很弱。可是,自然之力卻可以操控能量形成基本粒子,再由基本粒子形成原子,由原子形成分子,由分子形成化學物質,進一步形成生命細胞。自然之力具有操控最基本粒子的能力,只要理論允許,自然可以製造合理的一切生命形態。人類對基本物質結構的認知越來越接近本質,但受限於人類自己的結構,我們人類技術上操控基本粒子的能力手段還遠遠落後於自然之力。不過現在我們人類起碼知道了前進的方向,明白了我們需要解決的問題!解決問題,只在於時間!


中年思覺醒


要製造一個全新的單細胞生物其實很簡單,可惜資源全掌握在人類自己設置的框框裡,靠邊站的民科只能望洋輕嘆


水熊蟲


問得好 你這問題本質是是問宇宙是如何產生的...但是沒人能回答...我也不知道...就算現在最牛B的科學家也不能打包票...所以大家可以天馬行空的幻想


ghjvh466655


和大自然比人太渺小了,大自然擁有所有的資源,大量的時間


北天-mucd


說白了這些最簡單的病毒就是制約大型動物的數量,它們的使命想平衡生態,制約無度發展。上天派來的百變之王。


過兩天1963


在人造活體細胞實現之前,西醫理論根本就是無源之水,西醫面對的不是生命,而是軀體和化學反應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