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真经】为什么你表现的越好,越是拉仇恨

编者按:很多朋友问我,为什么我表现的越好,在组织内越受到排挤,最后被边缘化了呢?本案例就是专门讲被排挤的原因。


【职场真经】为什么你表现的越好,越是拉仇恨


【资治通鉴原文】初,楚王殷用都军判官高郁为谋主,国赖以富强,邻国皆疾之。庄宗入洛,殷遣其子希范入贡,庄过爱其警敏,曰:“比闻马氏当为高郁所夺,今朋子如此,郁安能得之!”高季兴亦以流言间郁于殷,殷不听,乃遣使遗节度使副使、知政事希声书,盛称郁功名,愿为兄弟。使者言于希声曰:“高公常云‘马氏政事皆出高郁,’此子孙之忧也。”希声信之。行军司马杨昭遂,希声之妻族也,谋代郁任,日谮之于希声。希声屡言于殷,称郁奔僭,且外交邻藩,请诛之。殷曰:“成吾功业,皆郁力也;汝勿不此言!”希声固请罢其兵柄,乃左迁郁行军司马。郁谓所亲曰:“亟营西山,吾将归老。子渐大,能咋人矣。”希声闻之,益怒,明日,矫以殷命杀郁于府舍,榜谕中外,诬郁谋叛,并诛其族党。至暮,殷尚未知,是日,大雾,殷谓左右曰:“吾昔从孙,儒渡淮,每杀不辜,多致兹异。马步院岂有冤死者乎?”明日,吏以郁死告,殷抚膺大恸曰:“吾老耄,政非已出,使我勋旧横罹冤酷!”既而顾左右曰:“吾亦何可久处此乎!”

【翻译】当初,楚王马殷用都军判官高郁为主要谋臣,国家依靠他富强起来,邻国都嫉妒他。庄宗进入洛陽之后,马殷派他的儿子马希范向后唐入贡。庄宗很喜欢他的敏捷,对他说:“近来听说马氏的政权要被高郁所夺取,今天有你这样的儿子,高郁怎么能夺取呢?”高季兴也用流言在马殷那里诋毁高郁,马殷不听从,于是又派遣使者给节度副使、知政事马希声送去信,非常赞赏高郁的功劳和名誉,并希望与他结为兄弟。使者对马希声说:“高公高季兴经常说‘马氏政事都出于高郁’,这是子孙们的忧患啊!”马希声相信了他的话。行军司马杨昭遂是马希声妻子的同族人,他图谋取代高郁的职务,每天在马希声那里诬陷高郁。马希声也曾多次向他的父亲马殷说高郁奢侈越轨,而且广交外面的藩镇,请求把他希掉。马殷说:“我事业能够成功,全靠高郁的力量,你不要说这些话。”马希声坚决请求罢免高郁的兵权,于是高郁补降职为行军司马。高郁对他的亲信们说:“赶快经营西山,我将要告老回乡。狗崽渐渐长大,能咬人了。”马希声听说以后,更加愤怒,第二天,假传马殷的命令在府舍里杀死了高郁,并张榜告示中外,诬陷说高郁要谋反,同时把高郁的全家以及他的同党全部杀死。到了晚上,马殷还不知道这件事。这一天,天气大雾,马殷对他的左右说:“我从前跟从孙儒渡淮河时,每逢杀死那些无罪的人时,大多要出现这种怪现象。难道马步院有冤死的人吗?”第二天,官吏把高郁被杀的情况告诉了马殷,马殷抚摸着胸口非常悲痛地说:“我已经老了,政事也不是我自己说了算,致使我过去的有功之臣横遭这些冤酷。”一会儿又回过头来对他的身边左右的人说:“我怎么可以长久地居住在这里呢?”

【解析】经常有朋友问我,我工作表现的不错,也很努力,绩效也非常好,但是领导慢慢变得不喜欢我,同事也开始疏远我,最后我就靠边站了,后来混不下去辞职的情况都不少,按照一般人的理解,我们工作表现好,绩效好,照理应该升值加薪,怎么会落得相反的结果呢。我们看现在的这个案例,就会找到确切的原因了。

本文里面的高郁作为一个割据政权的主要谋臣,帮助领导纵横捭阖,抓住主要矛盾,和主要对手搞好关系,进攻弱的对手,扩大地盘;经济上发展商业用以抽税,特制钱币,只能在境内使用,这样商人把物带走,钱留下,经过一系列的政策,他们所在的楚国经济开始发达,经济发达后武力也会慢慢跟上,在这样的情况下,其他割据的诸侯就难受了。眼看你的国势蒸蒸日上,对我们来说都不是好现象,因为你强了,代表我们就弱了,以后有可能还会被你吞并,但是看对方国势强盛,如果直接出兵攻打,那自己很可能也捞不到什么好处,所以他们都不约而同得采取了离间方法。

这里我们看到两个高超的离间方法:

1. 暗示法

这个庄宗,这个是楚国的宗主国的皇帝,看到依附于自己的附庸国日益坐大,也感觉有些威胁,所以他必须要想办法应付这个事情,最好是不要刀兵,因为对方经常自己进贡,不方便直接出手打他。权衡之下,只能采取离间的方法,怎么离间,看庄总的表演,等楚国国主的儿子来进攻的时候,他抓住机会先表扬了来进贡的楚国国主马殷儿子马希范聪明伶俐,然后他说“近来听说马氏的政权要被高郁所夺取,今天有你这样的儿子,高郁怎么能夺取呢?”这个话说的非常妙 ,近来听说马氏的政权要被高郁所夺取,首先表示了好像大家都知道了高郁要篡位,就你们还蒙在鼓里,然后我看你水平那么高,高郁肯定没办法的,这样轻描淡写之间好像就在马希范心里种了一根刺。马希范回去肯定汇报给了马殷。因为马希范年轻,年轻就容易冲动,被别人误导。

2. 通敌法

高季兴也是另外一个诸侯的国主,他用流言在马殷那里诋毁高郁,这招很妙,所谓流言,就是很难查证来源出处,但是舆论力量强大,高季兴挑拨人家的同时也保护好了自己 ,其实流言不可怕,就怕所有渠道的流言一起来,这样很容易造成众口铄金,积毁销骨的效果。马殷对高郁很信任,不听这个流言。这样高季兴一计不成,又来一计,这次他通过马殷的另外一个儿子着手,前面说过,我们的计谋施展在年轻人那里比较容易得逞,而像马殷这样又丰富斗争经验的却很难被骗倒。回头看高季兴的操作,他很妙:派遣使者给节度副使、知政事马希声送去信,非常赞赏高郁的功劳和名誉,并希望与他结为兄弟。表面看大家睦邻友好,相得益彰;实际上暗藏杀机,内含了高郁里通外国的罪名,高季兴看到把自己藏起来操作不行,就只好赤膊上阵了,这里面其实有个漏洞,如果是高郁真的要里通外国的话,必须要保密,不可能像现在一样通过某些关键人物转的,再加上说了几句挑拨的言乱,让马希声认为是真的了,其实马希声只是希望符合他自己想法的信息,不想真假,其实我们很多涉世未深的人大部分都这样,导致于自己被别有用心的人操弄。加上自己老婆的族里人有实际的替代高郁的动机,所以马希声就觉得更有理由来用这个借口来除掉高郁。

这两个马殷的儿子,他们有个共同点就是年轻,容易被说动,因为涉世未深容易被误导,而且因为高郁的存在,他们两个在马殷面前的权力也会受限,所以他们共同的想法是最好除掉高郁,安排自己或者自己人来坐高郁的位置,这样就是扩展了自己的权力。

接下来马希声告高郁奢侈越轨,其实我们一直说,对上司来讲,奢侈不是大问题,主要是不能越轨,越轨就有造反的可能,所以马希声也很懂这个,加上了造反,但是马殷还是不同意处理高郁;在这样的局面下,高郁应该怎么做?

其实我们知道他最好的方式是立即辞职,辞职有以下好处:

1. 不挡路

本质上他们两个孩子对高郁有意见是因为高郁占了位置,他们的权限受限,就是挡了他们的道,所以他们想出掉高郁,你如果自己先退,这样他们的敌意就会降低很多。

2. 试探

表明自己根本没有贪恋权力,看看马殷是不是真的还是信任自己,如果不信任,自己正好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内心也不会有遗憾。

3. 保命

这时候其实高郁已经有了生命安全的风险了,如果自己不先退,不卸掉自己手上的权力,来表明自己根本没有篡权的想法的话,那别人很可能就要先下手了。

但是这个案例里面,高郁不仅没有辞职,还做错事情了,他对亲信们说:“赶快经营西山,我将要告老回乡。狗崽渐渐长大,能咬人了。”关键就在于后面半句,狗崽长大会咬人了,如果那两个孩子听到,肯定是火冒三丈,果不其然,马希声在第二天假传马殷的命令在府舍里杀死了高郁,并张榜告示中外,诬陷说高郁要谋反,同时把高郁的全家以及他的同党全部杀死。这个马希声是越权了,但是因为他是马殷的儿子,他料想马殷不会严厉处置他,所以他才敢这样下手,而且还宣传是因为对方谋反,掌握了舆论主动,而高郁这边因为已经全部被灭,也没有任何舆论权了。

当马殷听到这个变故的时候 ,听他说的话,他只能默认这个事情,而没有处罚马希声,这里面有两个可能性:

1. 自己也有些怀疑

虽然表面上信任高郁,但是实际上内心还是有些猜疑,但是又不方便自己打脸,现在他儿子出面,正好帮他解决了这个难题。

2. 自己已经被架空

因为自己被架空了,所以兵权也不在手上了,要处罚也没人听他的话了,他只能做一些哀叹了。

从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得出来,如果因为自己表现好而引起人家的不满,妒忌的话,不如早点退了,“功成,身退,天之道”这样很可能还能获得有待,至少财富有保障,如果贪恋权力,那很可能会进入万丈深渊了。对我们职场人来说,工作不仅要好,还要懂政治,地位越高越要谨言慎行,不放纵自己,不激怒别人,这样才能在复杂局面下进退自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