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中国父母的悲哀:以儿女为中心活着,付出全部的心血。怎么看?

时光潋滟滴墨盛放1


我觉得确实是这样,特别是我们这种农村人,自己的孩子出生自己慢慢养大,从小到大操的心就不说了,好不容易孩子大了成家立业了,然后又开始操心孙子孙女了,又开始了一轮的带孩子过程,期间还得注意怕引起跟儿子儿媳的矛盾,孙子孙女比那时候自己的孩子难带多了也操心多了,但没办法,在老人的心里儿子女儿日子不好过就想着帮他们带带孩子让他们年轻人出去挣钱,甚至有些老人也会出去挣点零花钱给小朋友花,真的是一辈子都是围着子女转的,没过过自己的日子,条件好那么一点的又要帮儿子女儿在好一点的城市买房,贴补自己的养老钱,就为了孙子孙女上学有出息。我也有两个女儿,我现在想想也怕,我跟我老公在广州加起来一个月也才一万二三左右,家里还是有公公婆婆帮忙带孩子,一年到头也存不了多少钱,又想去我们市里买个房子准备小孩上小学用,在家里上学,农村的学校太不行了,就怕她们走我们的老路,多苦多累,我们也不甘心,但自己又挣不了多少钱,只能一年到头扣扣搜搜才能存点钱下来,婆婆还想我生个儿子,我说我不敢生,我两个女儿都够操心的了,再来个儿子,我得在怀他的时候就帮他存老婆本,我干嘛要没事找事跟自己过不去,我也跟我老公说我不生了,不然这辈子一眼望到头没指望了,怎么熬这一辈子啊,还好我老公也不想生,我公公婆婆也做不了我老公的主,所以,就现在两个女儿好好加油吧,我跟我老公说等把她们培养起来了,我们就自己逍遥自在去,过点自己的小日子。加油吧!为了我们的终极目标



我是一只精灵


很高兴能回答你的问题。

我认为这是每一位做父母的都想让自己的儿女有出息,自己牺牲再多都没什么,只想让儿女过得好,这是母爱、父爱的伟大!

我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2019年年初,我被醉驾的撞到截肢,差一点失去了生命,我听我姐说我爸妈当时已经吓瘫,签病危通知书都没法签。住院一年多,都是我爸妈悉心照顾我,因为我自己身体不能动,吃饭喝水甚至大小便都是我爸妈操劳着,年过半百的他们没能享清福,还继续着替我操心,他们二老付出了全部心血就希望我能好起来,只要我好起来,对他们二老来说就是最值得高兴的事!爸妈永远都想让自己的儿女过的好、过得幸福,自己苦点累点都不会向儿女倾诉,都是说让儿女安心的话。只有做父母才会懂得。

现在我回到家里了,我能自己做的事情不想再让他们二老费心了,我都会尽力去做,让他们二老放松一些,更是想让他们二老知道他们的儿子每一天都在进步。往后余生,好好孝敬父母才是让父母最幸福的时刻,父母也会觉得付出一辈子的心血换来了儿女的健康、孝顺是值得的是暖心的!!!






孔准大人呀


很多中国父母,在自己儿女身上花费的精力下得功夫是不少,从儿女的呱呱落地,哺育,成长中的教育,再到工作成家立业付出的心血是巨大的,可以说父母的爱是世界上最无私的爱,最博大的爱。

这里我给大家举个鲜活的例子:我的一个同学的儿子,在孩子读初中二年级时被诊断为白血病,他的父母得知孩子得可这种病时,伤心到了极点,叹命运对他们太不公平了,但是他们没有被突如其来的疾病吓倒,而是拿出自己所有的积蓄,前去大医院治疗,父母一直陪在身边,几年下来多次治疗不仅花光了他的积蓄,还向别人借了10多万元,最后还是因为无力支付医药费,回到家中休养,最终孩子也没有摆脱疾病的折磨,离开了人世,离开了爱他的父母,他的父母为孩子的失去,悲痛欲绝,感叹自己是没用的父母,最终还是没有留住自己的孩子。可以说是为自己的孩子欣注了大量的心血,无私的爱。

子女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精心呵护,无微不至的关怀,在教育方面也离不开父母的正确引导,社会中生活中,父母是子女的最好的老师,激励着他们幸福成长。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成长路上顺风顺水,有个好的未来,有些时候对子女的过分照顾,不仅束缚了他们的能力,而且还不利于以后在工作中的发展,还把自己搞得身心疲惫,得不偿失,培养子女自信自强的能力,多给他们锻炼机会,开阔视野,做父母的心血才不会白费。


梦醉纤尘


可怜天下父母心啊!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善良的民族,对待别人都可以真心相待,更何况自己的儿女呢?哪些父母不为了儿女殚精竭虑,不顾一切,我认为不能把这说成是中国父母的悲哀,这是一种传承与责任,是爱的体现!

为了儿女的将来,父母们可以放下尊严,放下一切去创造好的条件去供孩子们学习。很多家庭条件不好的也是如此。尤其出门在外打工的父母,宁可在外省吃俭用,尽最大的能力去给儿女们提供更好的条件去成长!这是当下社会不争的事实。由于与西方的文化差异,中国父母只要还在人世,就会对子女们有求必应,把所有的苦难自己来承受!动物尤如此,更何况善良坚强的中国父母!总把最好的留给孩子。

可能题主所言是少数子女,由于偏离成长轨迹或误入歧途等等,把父母所有付出完全辜负,含辛茹苦的父母到头来得到的却是孩子的不理解与抱怨!这种现象是有的,我们邻居就是类似这种情况。自己都成家有子了,对待父母还是毫无顾忌的索取,无休止的索取,父母上了年岁,体弱多病也从不大理会!想想这样的不孝之子,作为父母的确悲哀。

百善孝为先,为人子女也有赡养老人的义务!不能让为自己付出一生的父母寒心啊!哪个父母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即便自己没有成材,也不能归咎于父母啊。

现在社会生活节奏很快,可能你们还在不如意心烦的时候,父母已然老去。而很多在外地工作的子女们一年也见不到能陪伴父母几天。个中滋味在将来的某一天自己或许也能尝到!

希望天下子女都能孝顺,让操劳一辈子的父母安度晚年,给他们一个幸福详和的生活!


迷失方向的小狼


对于这个问题,我从三个方面阐述一下我的看法。

一 . 人活着总是需要一个中心的

人这一生总是在围着一个点在画圈,这个点可以是社会、自己、孩子或者其他。那么为什么大多数人都选择了以孩子为中心的生活方式呢?那就问问自己吧,自己能为社会做些什么?对,首先教育好自己的孩子,自己能为自己做些什么?首先还是教育好自己的孩子,这也是谋划自己的将来。

二 . 为孩子就是为自己

“养儿为防老”这五个字里就包含了付出和回报,人们在孩子一出生就开始谋划自己的将来,却浑然不觉,还美其名曰“全都是为了孩子”。这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对,这恰恰是人类发展至今的根本原因。当发现自己能为社会所做的微乎其微时,当逃避只为自己而活所带来的愧疚感时,我们能紧紧抓住的只有自己的孩子。

三 . 悲哀并不是孩子造成的

当付出得不到相应的回报时,我们便开始愤怒,当我们连愤怒的能力都没有时,只能转变成了悲哀。这并不是孩子造成的,造成悲哀这个后果的恰恰是我们自己,只是对自己付出失败的一种感受而已。

所以,不必感到悲哀,更不必将这种悲哀的原罪归究于孩子,因为这世界上所有的事都是这样,付出不一定就有回报。坦然面对一切,接受一切,或许才能更快乐一点!

我是

情到浓时自成诗,期待与大家的交流。


情到浓时自成诗


中国父母的悲哀,这悲哀的用词感觉有那么一点过了,而提出这样的问题,说明你可能还没有为人父母!

孩子是什么,是相爱双方爱的结晶,是夫妻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并不是结婚生活后必须完成的任务!

孩子出生以后,有人会认为增加了多少多少负担,可是他又带给你和家庭多少欢乐,看着他的成长,你的心里又平添多少满足和自豪,悲哀吗,不觉得,更多的是为人父母的骄傲!

有一句话:媳妇都是别人的好,孩子都是自己的好。这话虽然片面,可也一定程度反应了孩子带给父母的不只是付出

说为孩子付出心血,这话是对的,如果把生养孩子看成一项工作,你为你的任何一个工作机会不需要付出努力,付出心血?

悲哀吗,那是因为你还没有体会到孩子的重要,他带给你的其实更多!!!

悲哀吗,那是因为你还没有亲自当父母的体验,体验过,你会爱上他!!!

悲哀吗,那是因为你还缺少感恩的心,不当父母,你永远不知道你的父母到底为你付出过多少!!!

悲哀吗,不存在的!!!


路见不平大声吼


生儿育女是为了传宗接代 也是一种悲哀 有些父母太溺爱孩子 结果孩子成了问题少年 不单苦了孩子 也苦了自己 毫无理智的爱 是种伤害。父母为了孩子 负债累累 拼命的挣钱 陪孩子的时间越来越少 等回过头来 孩子长大 当你停歇下来的时候 孩子开始在外拼搏了 没时间陪你了 忙碌了一辈子 跟孩子相处的时间没多少 不是不让你挣钱 钱也挣 够用就行 不要忙忙碌碌一辈子 最后发现自己错过了很多美好的事物 那是给再多的钱也弥补不了的 人生苦短 差不多 就好!



生活趣事小范


我认为这既是中国父母的悲哀,也是中国父母的伟大。

中国的父母从始至终都是为了儿女而活的。比如我的父母,从小我们家里条件不好,但不管多苦多累,父母都不愿意让我们受一点点的苦。

从小到大,父母碗里的肉永远都是挑给我们。甚至到现在,妈妈还在念叨着告诉我一个人不能出门啊,千万不要跟陌生人说话啊……在父母的眼中,儿女无论长多大,永远是需要他们保护的。

因为父母无止境的包容和爱,就导致了孩子被惯坏了,这也是现在孩子的最大毛病,被偏爱的总有恃无恐。这样造就的孩子就是自私自利,不懂感恩,典型的窝里横。

这能怎么办呢?一代代都是这样过来的,父母宠了我一辈子,我又接着宠我的孩子,虽然明明知道不对,但总下不了那个狠心。无论如何,中国的父母都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父母,爱是最伟大的。


依米花呀


中国🇨🇳华夏五千年文化,离不开的是人文!

中国是个人性化的国家,历来的传统养儿防老!

小的时候牙牙学语,父母细心呵护长大,学知识学兴趣父母每个月辛苦工作,赚来的钱大部分都花在孩子身上,心都恨不得掰成八瓣呵护着孩子。孩子长大以后,父母继续攒钱买房子或给嫁妆,时不时贴补。怕孩子吃饭不及时,怕孩子工作不顺利,怕孩子家庭不和睦,有了孙子外孙还要继续操心下一代,还要帮忙带孩子一直到老。好似每个人都是这样的一生,只是付出的多和少!

无限循环,是该还是不该?各有各的道理,交织纠缠,已经是说不清理不清。

人是群体动物,不能孤独的活着。如果一个家庭它是和睦的,那就值得!反之,不值!


杨杨记录美好生活


中国现在确实有这种现象,父母以儿女为中心付出全部。中国老话讲了,母以子贵,在这些父母眼里,子女就是他的全部,子女的幸福就是他的幸福,他们对子女过分关心,一手安排子女生活工作。子女认为父母无所不能,无所不在,这就使他们失去了生活能力,不知道对家庭对社会该付什么责任。

现在社会上有些年轻人越来越晚熟,对父母的过分依赖,使得他们失去了生活能力。前段时间网上有个报道,有个母亲带着孩子做高铁,途中因为嫌孩子太闹,母亲就自己中途下车,硬生生把孩子一个人丢在车上,后来还是姥爷知道后报了警,在警察的帮助下才顺利回了家。还有那个因为出了交通事故后叫喊着我爸是李刚的人,都是社会上说的妈宝巨婴。这些父母认为可以以子女为中心付出全部的同时,培养出的就是这样不负责任的人,你还能要求他对你晚年负责什么?没有了父母的庇护,他们没有任何生存的能力。

所以我认为父母不应该以子女为中心付出全部,孩子长大了应该给他们空间,让他们学会长大,让他们认识到自己是个独立的人,明白自己有义务承担责任,学会独立摆脱懒惰思想,接受生活中各种挑战和困难。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培养出来的子女是独立有责任的人,而不是社会上说的妈宝巨婴,只有让他们健康成长,父母才有真正的幸福。这就是我的回答!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