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其實你不需要那麼累

01

媽媽,其實你不需要那麼累

如果給這個世界上最累的職業做一個排行榜的話,那麼無數媽媽就會上榜。母親也的確是個值得被歌頌的存在,她真的很累。


讓媽媽更累的是,心寒。


在我的訪談中,太多媽媽會對家裡另外一個人不負責任、冷漠、喪偶式育兒而感覺到心寒,以及自己一個人帶娃辛苦時感到無助。


有一次我推了一個關於死亡的話題,後臺收到留言:


我不怕死。我怕我死了孩子沒人管,因為沒人比媽媽更愛孩子。所以我必須好好活著。


聽起來讓人感動,也讓人覺得辛酸。


沒有人比媽媽更愛孩子,這句話是不是真的我不知道,但我知道的是這句話會讓媽媽很累。


可沒有人比媽媽更愛孩子,媽媽就必須要用盡全力給孩子愛嗎?就必須要親力親為,鞠躬盡瘁,甚至死而後已嗎?


02

媽媽,其實你不需要那麼累


沒有人比媽媽更愛孩子,這句話在說:媽媽非常重要,不可替代。


當你覺得“媽媽非常重要”的時候,你體驗到的是什麼呢?


  • 一方面是累,任務艱鉅,壓力巨大。
  • 另外一個方面呢?有沒有一些滿足感呢?


累本身就是會給人巨大滿足感的。累給人最大的好處,就是存在感和價值感。


一個人越累,就說明他越是覺得自己在做的事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一個每天三遍拖地板的人,會覺得乾淨非常重要。每天叮囑兒子幾點排尿特別注重養生的人,會覺得養生特別重要。每天盯著娃娃作業的人,會覺得作業特別重要。


這時候他們就特別累,也特別有存在感。


與累對應的是輕鬆和享受。對於很多人來說,輕鬆和享受是罪惡的,是虛空的,是自私的,冷血的,讓人內疚的。


所以帶娃很累的人,沒有娃的時候他們也會把自己搞得很累。要麼家務,要麼事業。


累只是一種習慣。只不過此刻,轉移到了娃身上而已。


因此累的媽媽可以問問自己:


輕鬆和享受,對你來說是熟悉的嗎?是敢的嗎?


越是不敢,你就越是想從孩子這裡獲得累的存在感。


怎樣才能讓自己累呢?


你得投射性地認為,孩子有很多需求需要被滿足。這樣你越是覺得他需要你的管理和照顧,你就越是可以成功地越累了。


而且,越是從孩子這裡累,你就越是不用再去思考自己的人生了。反正沒空。


因此,要實現不累,你得學會的第一點是:敢於空下來,思考人生,追求享受輕鬆。


03

媽媽,其實你不需要那麼累


實際上孩子有這麼多需求嗎?有那麼需要被照顧嗎?


有的。


你只要想照顧起一個人來,是可以無微不至的。每個人的需求,都像天上的星星一樣多,不分兒童成人。


可每個需求都要盡力滿足嗎?


在媽媽看來,孩子是非常脆弱的。脆弱到無法承受需求的喪失,無法忍受一切痛苦。所以媽媽看到孩子表達需求,就要著急地免除他的痛苦。


可一個人在表達需求,不代表他無法承受自己的需求不能滿足。一個人在哭,不代表他沒有能力消化自己的痛苦。


我觀察嬰兒的時候,我就發現,給嬰兒打針喂藥他會哭,餓了倦了累了困了他會哭,半夜醒了他還會哭。這時候有的媽媽就會焦慮。


這個焦慮在說:


他是無法忍受這種痛苦的。


實際上他哭,只是不想忍,不會忍而已。這不代表他無法承受。


媽媽是個不會輕易表達痛苦的人。有點痛苦的時候,都會忍一忍。太難受了,忍不住了才會哭鬧。這時候她就會把自己的感覺投射到孩子身上:


他哭了,就是很痛苦了。


其實媽媽真正需要向嬰兒學習的是:有點不舒服,就要說出來。一點都不需要忍。


這時候媽媽就能體驗到:哭鬧只是一個人處理自己難受的方式,並非一定要滿足,也並非不可承受。


所以,


實現不累的第2點就是:


你不必非要去滿足他的每個需求。滿足不了,對他來說也是一種經驗學習。


04

媽媽,其實你不需要那麼累


即使沒有人比媽媽更愛孩子,但這和孩子離開了媽媽就過得不好,完全是兩回事。


愛並不是讓人過得好的唯一因素。苦難也是。


沒人喜歡苦難,但不代表經歷過苦難不會讓人更幸福。有時候苦難比愛,更能成就一個人。


俗話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這句話就是說,有的孩子從小得不到父母多少關愛,他必須要從小就學會自力更生,為自己負責,甚至為家人負責。


然後他長大後,就很容易會成為一個獨立、堅強、有擔當、責任心強、成熟、睿智的人。正如尼采所說:


所有不能殺死我的,都將讓我更強大。


你並不能說愛與苦難,哪個讓人變得更好。所以你也不能說,到底其他人讓孩子受苦的那種教育,和你這種不讓孩子受苦的教育,哪種更好。


是誰說小時候可憐的孩子,長大了就一定會更可憐呢?


但有一點我們可以去說的是:


你的內心太苦了,不想再承受一點苦。所以你會投射性的認為,孩子也不想承受一點苦,無法承受一點苦了。


你為什麼這麼苦呢?


累的。


而想不累的第3點就是,你需要學會:


人是可以也需要承受苦難的。


05

媽媽,其實你不需要那麼累


何況,離開了你,他不一定受苦。沒有人比媽媽更愛孩子和沒有人愛孩子,又是兩回事。第二愛和第三愛的人,也可以讓他健康長大。


在媽媽的潛意識裡,好像是孩子離開了自己,就沒人愛了一樣。因此沒有人比媽媽更愛孩子,這句話還在說:


你離不開我。


這時候實際上是,媽媽還會把自己的被拋棄創傷投射給孩子。


極端情況下,如果媽媽突然沒了,孩子的確會遭遇一段時間的創傷。就像是公司換經理一樣,會有一段時間波動。


但到底更好還是更壞,誰都不知道。


很多被別人收養後的孩子,也會得到很多溫暖與愛。被社會的愛撫養長大的人、被資助者幫助長大的人,更懂得創造和感恩,更適應這個社會。很多被爸爸、爺爺奶奶養育長大的,也可以長得很好。


所有的苦難都會過去,人終將迎來新生活。


肺炎病毒終將會過去,經濟會再復甦。逝去的人讓我們心痛,我們也終將向前走。初戀分手時撕心裂肺,現在回頭不過是青春。


離開最愛的人,固然會心痛。但心痛並不是永恆。這個世界上,沒有人也沒有什麼是不可被替代,即使媽媽的愛。


媽媽自己無法承受被拋棄,也會認為孩子無法承受。所以她會竭盡所能自己照顧孩子,不讓孩子有一點被拋棄的感覺。


實際上,媽媽在照顧的,不過是那個隨時會被拋棄,甚至早年經常被拋棄的自己。


而想不累的第4點就是,你需要學會:


你是可以被替代的。

即使離開你,他也可以活下來,未必會差。


06

媽媽,其實你不需要那麼累


我想對會累的媽媽說的是:


你很重要,但沒你想的那麼重要。

孩子很脆弱,但沒你想的那麼脆弱。

其他人不如你愛,但沒你想的那麼不愛。

孩子需要愛,但也沒你想的那麼需要。


如此,你就可以放過自己了。


你終究要去尋找自己的生活,那才應該是屬於你的人生。孩子重要,但不該重要到超過你自己。


你要弄明白,


你到底是在愛你真實的孩子,還是在愛你內心那個脆弱的自己。


媽媽,其實你不需要那麼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