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花了20000塊買包,智商稅交了19000

我花了20000塊買包,智商稅交了19000


有個女孩問我:收入達到多高可以購買奢侈品?

啥玩意?奢侈品!?

說句大實話,不管收入多高,聰明的人都不會買奢侈品。

因為在使用功能上來說,奢侈品和一般的商品並無兩樣,只不過是多了一個品牌的光環。

我花了20000塊買包,智商稅交了19000

像很多著名的國際奢侈大牌的產品,之前就有被爆過是made in China的,甚至有些還有幸在同一個車間裡生產的。

So,有沒感覺自己省吃儉用買奢侈品,就是在交一大筆智商稅?

不想聽,我也要講,誰叫我是超毒舌的理財達人呢,就要一棒子打醒你,然後帶著你走向“抱富”的道路。

一、你以為的理性消費,

只不過是被“洗腦”罷了


現在的消費主義話術,拜李佳琦、薇婭、等網紅帶貨達人所賜,可多了不少的新詞。

  • oh my god,這也太好看了吧,買它買它......
  • 作為精緻的豬豬女孩,誰沒有幾隻口紅啊,不買對不起自己!
  • 噴上這款XX的香水,連靈魂都是有香氣的。
  • 漂亮的女孩不買像話嗎?
  • 你不肯花錢寵愛自己的樣子,真的很醜......

總之,都只有一個目的,就是讓你買買買,不買就不是人。

我花了20000塊買包,智商稅交了19000

雖然理智告訴你,不能買,再買就把手剁了。

但就是控制不住你自己,一甩手又買了。

(PS:你看看你的錢包,眼睛正直愣愣地看著你,明顯是死不瞑目啊。)

我花了20000塊買包,智商稅交了19000

老實告訴我,這些年為了買奢侈品,你都吃了多少包方便麵了?能砌長城了吧~

你以為買奢侈品,就能一隻腳邁進中產的圈子裡了嗎?

還是說它能賦予你文化?氣質?地位?

通通都不是。

扎你心說一句:對於有錢的人來說,奢侈品只是個日常用品。對於普通人來說,這些就成了奢侈品。

畢竟有錢人眼中的10萬塊和普通人眼中的100塊,嗯,差不多。

我也不是說,讓大家都不要花錢。

賺錢就是要花的嘛,滿足自己的慾望,沒毛病。

只是希望大家可以理性消費,花錢要花得值當一些。

我花了20000塊買包,智商稅交了19000

比如你想買香奈兒的香水,ok的。買兩瓶三瓶都可以,一定要用完了才能再買。

喜歡TF的紅管,買!沒問題的。

5支6支也可以,但也一定要用到底了才能再買。

千萬別再掉進消費主義的迷魂陣裡,東西能用就用,用完再買。

答應我,一定一定要理性消費。

二、錢才是真正的“奢侈品”


還有一些人,對“中產”的理解也存在著誤解。

我得再次強調:買奢侈品不等於“中產”。

你知道奢侈品的淨利潤究竟是多少嗎?

據業內人士透露:

一款兩三萬的包包,成本其實不超1000塊,

利潤率可以達到20倍、30倍。

還有業內朋友爆料稱,某奢侈品牌的包包,在歐洲的售價是700歐元,它的成本也就不超過90歐元。

而同款的包包在中國賣,售價就飆到了1萬塊。

我花了20000塊買包,智商稅交了19000

不僅如此,很多奢侈品牌在中國都有工廠。

據《環球奢侈品報告》數據顯示,有60%的國際奢侈品品牌在中國有自己的生產線。

你知道為什麼嗎?

因為,中國的勞動力真的很廉價,所以made in China還能將成本再往下壓一壓。

記得有媒體曾曝光過赤壁市一間快時尚代工廠——“X強服飾”,縫一個口袋3分錢,水洗標3毛。想要月入2000,就得縫70000個口袋。

可以感受到了吧,這樣出來的一條牛仔褲,貼上快時尚品牌標籤後就能賣好幾百。

我花了20000塊買包,智商稅交了19000

那奢侈品呢?利潤更高了。

比如:

Burberry的一款翻領運動衫,售價是60英鎊,成本是11英鎊。

在中國代工廠生產,成本可以減至4英鎊。

看到這,你是不是有點傻眼了。都要懷疑人生了吧?!

這利潤高達15倍之多!

So,你還想買奢侈品嗎?

它只會在你的還款賬單上加多幾個零,甚至是讓你的花唄一滴不剩。

正在看文章的你,是不是該反省一下了。

聰明的人,從來都不買奢侈品。

而是拿買奢侈品的錢去做更多的投資,賺更多的錢。

“錢“,才是真正的奢侈品。

那麼問題來了,怎麼樣才能賺更多的錢呢?

三、這種賺錢的方式,

屢試屢爽!


想要賺更多的錢,同時在市場震盪之際又能保值、增值,最簡單、最笨拙的方法當然就是買房子啦。

我花了20000塊買包,智商稅交了19000

比方說,廣州金沙洲地帶。老廣州都知道,以前可是“一片荒涼”,住那裡就像“發配邊疆”。

可現在呢,大大小小的商場、生活圈一紮一大堆,都發展為成熟社區了。

早期在那購買房子的人,都成了人人羨慕的“包租婆”“包租公”。

直到現在,房子的價值還蹭蹭往上漲:

  • 商品樓A,剛推出的時候,起價5800,現在飆到27000,年增8%。
  • 小區樓盤B,有配套的幼兒園,開盤價是3500起,現在飆到26000,年增10.6%。

不過,也不是哪的房子都值錢。一定要選好地段,以及綜合周邊項目設施來考慮。

除了買房子,還有其他資產也是挺不錯的。

比如,一份優質的資產(股票、基金、可轉債等)。

就拿港股打新來舉個例子。

投資的門檻低,單次收益不大,還有破發的風險,但最最要緊的是,它的中籤率真心高。

我的學員裡,同是拿1萬本金玩的,有人賺了10000多,有人賺了1000~2000。

賺錢的概率比虧錢的概率大。

只要用心研究,賺個50%利潤,也不是什麼難題。

看,2019年的收益率,已經達到了167.85%↓

我花了20000塊買包,智商稅交了19000

四、不得不說,理財思維的差距懸殊,是造成財富多寡的主要原因。

要想真正邁入中產,拉近和富人的距離,就必須要有打理財富的意識。

所以,聰明的人,才不會上趕著去買昂貴的奢侈品、限量版口紅、豪華超跑……除了風光一時,光鮮半月,毫無得益。

除非你是靠炫耀奢侈品吃飯的(比如某些網紅姐姐),或者靠開超跑拉生意的(比如某些銷售哥哥),否則有錢的話,投資自我,或者投資理財,讓錢能夠自我繁殖,不是更好的選擇嗎?

你們都是在最好的年紀。

還是少點彈性消費吧,多點為35歲之後的人生,滾雪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