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口罩!女工不分昼夜每天工作12小时,倒爷卖口罩日赚10万

2020年,一场疫情让口罩变得“比钱还值钱”。“不和不戴口罩的人玩”,是当下的地球通识。

疯狂的口罩!女工不分昼夜每天工作12小时,倒爷卖口罩日赚10万

前段时间,身边很多人都表示“一罩难求”,在药店里,一只普通一次性医用口罩被卖到6、7块钱,仍被抢购一空的情况比比皆是。而最近,韩国商店也开启口罩易物模式:3个换醒酒汤,5个可理发。


平日里,河南长垣是中国生产口罩最多的地方。世界一半的口罩产自中国,中国一半的口罩产自长垣。疫情之下,为了摸清口罩的生产与供应情况,我们来到这里,一探究竟。


疯狂的口罩!女工不分昼夜每天工作12小时,倒爷卖口罩日赚10万


1,买不到口罩,客户在门口大骂


疯狂的口罩!女工不分昼夜每天工作12小时,倒爷卖口罩日赚10万

疫情之下,小城长垣比以往更加繁忙 ■


2月22日,我们第一次驱车来到长垣市丁栾镇。


这里被称为“中国卫材之乡”,是我国卫生材料的主要集散地。拥有各类卫材生产企业70多家,经营企业2000多家,平时占据全国销量50%以上。


当全国各地因为疫情管控,大街上仍然一片空寂时,这个小镇却比以往更加热闹。


救护车排着队停在卫材厂门口,前来求援的医院代表、业务经理们排着长队拿货,一些商贩集中在回归双创园的马路边上倒买倒卖,衍生出了一个“马路市场”。


本以为等在工厂门口,肯定不愁买不到口罩。但事实是,在有限的产能下,口罩躺在生产线上时,就已经被安排好了去向。来到工厂门前仍然抢不到口罩的大有人在。


疯狂的口罩!女工不分昼夜每天工作12小时,倒爷卖口罩日赚10万

一家卫材公司门前,排队“领”口罩的业务员 ■

健琪医疗器械公司的总经理田书增,从事口罩生产行业30多年,刚和我们聊了几句,他就哭了起来。


大约2月初,全国口罩最紧缺时,一个相处近20年的老客户,因为医院急需口罩,不远千里,从黑龙江一路开着救护车来长垣拿货。


但厂里没货,几番交涉,客户急得在工厂门口大骂起来。“二十多年的老关系,跑几千公里到你这里拿几箱口罩,你都没有。”


这件事深深刺痛着田书增,他觉得对不起老客户,对不起前方需要口罩的大家。


这样的情况,不止一次。大年初二那天晚上,面对拿不到口罩的客户,田书增一连给人道了20多个歉,“对方骂娘的都有”。


疯狂的口罩!女工不分昼夜每天工作12小时,倒爷卖口罩日赚10万

健琪医疗器械公司的总经理田书增 ■

但除了道歉,田书增无计可施。他的工厂每天能生产15万只口罩,只能紧着供给最需要的地方,绝大部分都支援湖北了,剩下的还要配合疫情指挥部统一调控。


供货不足的,不止是田书增一家工厂。整个长垣乃至全国都是如此。


在丁栾镇又转一圈,我们又来到另一家口罩生产公司。工厂大门口,排了不下于20米的长队,都是等着拿货的老客户。


据工厂负责人介绍,他们目前只有对极少量的老客户,每周每人领一箱口罩,数量大约在2000个左右。虽然杯水车薪,但算得上一种安慰。


除了供货压力,各家工厂的负责人还需要每天顶着压力给员工们打气。


以前,工人每天上班8小时,现在机器不停歇,他们每天上班12小时,两班倒。不少人最忙时每天工作15小时。


疯狂的口罩!女工不分昼夜每天工作12小时,倒爷卖口罩日赚10万

刘大姐讲起做口罩经历流下眼泪 ■


除了吃饭、上厕所,他们几乎连轴转,长期疲劳积压的负面情绪已经在崩溃边缘,一触即碎。此刻的劳动,已经无法用工资衡量。


强大的供货和生产压力,让这个小镇的人们,个个变得十分脆弱敏感。


2,熔喷布从1万涨到20多万


人们缺口罩、产能仍不能完全满足市场需求,并非厂家不想扩大生产,而是因为大家都面临着一个痛点:原材料紧缺、价格暴涨。

疯狂的口罩!女工不分昼夜每天工作12小时,倒爷卖口罩日赚10万

口罩生产过程 ■


制造具有医用防护级别的口罩,需要3层无纺布,其中中间层是“熔喷布”。


熔喷布被称为口罩的“心脏”,是过滤病原体微生物、体液、颗粒物的重要材料。


疫情发生前,一吨熔喷布的价格大概1万左右,现在已经涨了到二三十万,仍供不应求。


一家口罩生产厂的负责人曾经“先是拜求,再是叩求,最后跪求”才向合作多年的湖北某熔喷布企业争取来每天一吨,每吨22万元的熔喷布供应。


疫情发生后,五菱汽车、尿不湿工厂等许多企业改造生产线,生产口罩和防护服。丁栾镇不少厂商也扩充了口罩生产线,有些厂员工从100多人增加到700多人,口罩机从2台增加到了10台。


口罩生产线增加,意味着熔喷布需求进一步扩大。然而在全国范围内,熔喷布的供应并不能迅速满足需求。


疯狂的口罩!女工不分昼夜每天工作12小时,倒爷卖口罩日赚10万

生产口罩所需的熔喷布 ■


一方面是因为熔喷布生产投资大,回报率高,原本口罩需求量不多,做熔喷布的企业很少。另一方面,熔喷布生产设备投产周期很长,如果从国外进口,至少需要一个月。即使国内企业可独立生产,周期至少也要3个月。


尽管,疫情发生后全国各地也投产了很多新的熔喷布生产线,但产能受限的困境依旧明显。


在由国资委科创局等发起的“医疗防控物资生产供需对接平台”上,前100条需求信息中,将近一半是关于熔喷布的。


1吨熔喷布能满足10台口罩机1天用量,大约可生产100万只口罩。


在长垣市,有一些小企业因为缺少熔喷布,口罩机停了下来。而条件好一点的卫材厂负责人也表示:每天都在打电话求熔喷布,防止第二天“断粮”。


疯狂的口罩!女工不分昼夜每天工作12小时,倒爷卖口罩日赚10万

很多企业在求购喷布 ■


3,口罩“倒爷”,10天交易数百万元


供不应求的市场环境,难免催生出地下交易链条。丁栾镇医疗器械回归双创园的马路边上,“藏”着很多“倒爷”。


疫情发生后,口罩成了稀缺品。很多人把目光投向这里,纷纷赶来“做生意”。


疯狂的口罩!女工不分昼夜每天工作12小时,倒爷卖口罩日赚10万

从武汉来的业务员告诉冬呱编导买不到口罩 ■


据新京报报道,30岁左右的范超,大年初十从安徽省亳州到长垣倒卖口罩,10多天时间,交易额已超百万元。


“倒爷”们拿货渠道各不相同,有人托关系从厂里直接拿货,有人将医院多余的货拿出来卖,也有人先从商家手里拿高价货,再加价几毛钱售卖。


有“倒爷”坦言,现在长垣口罩由政府调配,口罩厂和个人不得私自售卖,“厂里没有关系都拿不到货”。


一些需要口罩的医药代表和业务经理在厂里拿不到货,只能从他们手中高价买入。而经过几手倒卖流入市场上的口罩,价格上涨5~10倍。


最开始时,回归双创园马路边上各色“倒爷”们明目张胆,有人直接把口罩堆在路边叫卖,生意火爆,形成了“马路市场”。

疯狂的口罩!女工不分昼夜每天工作12小时,倒爷卖口罩日赚10万

长垣警方突袭“马路市场”查获25万只口罩 ■


为了不留“把柄”,不少人只接受现金交易,因此,马路市场上还催生了pos机套现交易。


“倒爷”们已经严重扰乱市场秩序,2月20日,长垣市公安局对“马路市场”突袭,现场控制17名违法套现人员,暂扣“三证一单”手续不全的口罩25万只。


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我们第二次来到丁栾镇时,这里的“倒爷”并没有完全消失,而是变得隐蔽起来。


“地下交易”主场搬到了马路对面;把车停在路边后,会有人走过来低声询问要不要口罩;也有人更谨慎,要求我们出示资质证件后才肯继续交谈。


当时,一个“倒爷”对我们说,一个医用外科口罩15元,但是从一家企业的出库单上来看,当时一个医用外科口罩的出厂价不超过3元。


疯狂的口罩!女工不分昼夜每天工作12小时,倒爷卖口罩日赚10万

清理后依然存在的口罩“地下交易” ■


通过两次探访,用“反差”,来形容疫情之下的长垣口罩市场最好不过。


生产者们一边向上游催原材料,一边被客户催口罩;工厂里,工人们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努力生产口罩支援前线;工厂外“倒爷”们拿着别人的劳动赚取不义之财。


对于战疫,长垣既是大后方也是最前线。从春节期间紧急复工复产,到如今生产线仍然24小时不停歇,口罩产量达到平时30倍。


根据3月2日国家发改委官方公布数据,我国口罩日产能产量已双双突破1亿只,口罩缺口逐步减小。目前全国各地患者也正在逐渐清零,我们的生活正逐步恢复正轨。


但反观近一个月前的场景,透过这个口罩“兵工厂”,我们明白:疫情像一面镜子,照出世间百态的同时,检验着长垣,也检验着我们每一个人。


文案丨张亚静 卢月丽

运营丨李广博 卢月丽 李婧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