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等一個人,陪我去看鹿門春曉

2020等一個人,陪我去看鹿門春曉

襄陽是歷史文化名城,楚文化、漢文化、三國文化的發源地,各類景點眾多,唯有鹿門山集三種文化於一身,但真正到過的人並不多,但凡到過此地的人,都會有二次、三次乃至無數次,因為這裡會讓你著迷......

2020等一個人,陪我去看鹿門春曉

鹿門山,襄陽城東南十五公里,原名蘇嶺山。光武帝劉秀與近臣習鬱巡遊至此共同夢見蘇嶺山神(兩隻梅花鹿),命鬱立祠于山,上刻二石鹿夾道口,百姓謂之鹿門廟,遂以廟名山,從此改名鹿門山。

2020等一個人,陪我去看鹿門春曉

這裡便是孟浩然寫下那首《春曉》的隱居之地,從小就熟記於心的“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就是緣自鹿門山的春天。不僅孟浩然曾隱居於此,諸葛亮的師傅龐德公、晚唐文學家皮日休都曾隱居於此。現存“龐公制藥洞”、“浩然亭”、“三高祠”(塑龐統、孟浩然、皮日休像)及宋、明、清碑刻百餘塊。記載著鹿門高僧名士的趣聞雅事和鹿門山寺廟的興廢始末以及時光的變遷更替。

2020等一個人,陪我去看鹿門春曉

如果要說有哪些地方此生無論如何也要去一次,那鹿門山一定少不了。因為鹿門山不是一般的山,是一座詩化了的山。千百年來,多少文人墨客在鹿門山的月光、鶴影下淺唱低吟,鹿門山的松濤、流泉成就了多少詩人。更何況在這兒居住過唐代山水田園詩的開創人孟浩然、晚唐著名詩人皮日休、唐朝進士張子容、白雲先生王迥。就連李白、杜甫、白居易這些大家也與鹿門山、與孟浩然結下不解之緣和深情厚誼。

2020等一個人,陪我去看鹿門春曉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夕陽西斜,大地已幕合四起,但是,我們完全陶醉在鹿門山的詩情畫意裡,完全沉浸在詩人的世界裡,根本沒有離去的意識。因為我們實在沒有什麼理由去拒絕鹿門山、拒絕詩仙們筆下的那些詩意的、美好的、風情萬種的山水田園。

2020等一個人,陪我去看鹿門春曉

鹿門山現已是國家森林公園,湖北省風景名勝區。現景區自然景觀以森林生態景觀為主,其山巒疊翠、山奇石異、峰迴路轉,與滔滔東去的漢水和漢水中佔地近10平方公里的鹿門灘一起,構成了融山、谷、林、花、草、石、水、江、池、灘等多樣化為一體的自然景觀圖畫。實屬旅遊、休閒、渡假之勝地,是人們“迴歸自然”的理想場所。

2020等一個人,陪我去看鹿門春曉

當年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鞏曾感嘆:不踏蘇嶺石,虛作襄陽行。我想一起到過鹿門山,走過的路,看過的風景,都在我的人生中,成為紙短情長,有著道不完的漣漪!時過境遷,曾鞏的詩是否可以改成,不到鹿門山,虛作襄陽行呢?

2020等一個人,陪我去看鹿門春曉

漫漫人生路,希望有緣人一起去看鹿門春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