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多“大师”挑战搏击冠军张伟丽,看样子张伟丽有点麻烦了

武术是一个传统文化中最具特色的运动项目。武术,这个词最早就是在南朝时期的,有

“偃闭武术,阐扬文令”。这里的武术,指的只是军事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武术的概念也在不断的改变,现在我们就是认识认为技击是武术的主要内容,而套路则是武术的主要形式,并且武术很注重内外兼修。

这么多“大师”挑战搏击冠军张伟丽,看样子张伟丽有点麻烦了

顺水推舟第一式

而技击这个词语,在春秋时期就开始流行了。“技击”二字在战国时候就有,荀子有云“齐人隆技击”,就是说,齐国的人用自己的武力斩杀敌人的过程,就叫做技击,而且齐国很重视技击的实战效果。

武术的技击性在明清之前还是有得说,但是一直到明清之后,传统武术的技击性,就明显趋于弱化了,习武之人的实战能力更是今非昔比。我们现在流传的大部分武术都是明清时期流传下来的功夫。

武术的技击性受到弱化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说是工业革命发展的必然、西方体育文化的冲击、宗法制度的深入。

这么多“大师”挑战搏击冠军张伟丽,看样子张伟丽有点麻烦了

顺水推舟第二式

科技发展的必然

传统武术的技击属性是服务于冷兵器时代的。武术也更多的是运用在士兵们与战场上相互厮杀的一个职业技能。明朝时期的功夫大师戚继光、俞大猷就是军旅中人,下马能带兵,上马能搏杀。

但是随着战争方式的改变,火器在战争中起到的作用要远远大于冷兵器的短兵相接。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让世界各地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军事上变化尤为突出。

这就导致了武术向民间发展,而且弱化了武术中的技击属性,在简单直接的搏杀术中融入了美学特征和健身属性。

武术也就不再成为能够在行伍中凸显自己的一个能力,反而神枪手却是会得到重用。

这么多“大师”挑战搏击冠军张伟丽,看样子张伟丽有点麻烦了

顺水推舟第三式

西方体育的冲击

西方的竞技体育对我们传统武术的冲击其实可以追溯到鸦片战争时期。

为了能够让武术得以普及,武术的简化更是成为武术技击弱化的重大原因。像太极拳,杨露禅为了教贵族太极拳,特意将太极拳中的技击属性弱化,将其中简单、易学的部分强化,这才为太极拳的普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西方体育竞技的文化更加注重动作的高难度、美化属性、可观看性。而传统武术中的一些招数都是些什么?猴子偷桃、顺水推舟(击尾闾穴)等等,这些实用,却是有些难看的动作。这就导致了武术难以普及的一个重要原因。随着人们生活水准的提高,技击性不再是我们追求的,我们想要的是可观赏性和健身性。

这么多“大师”挑战搏击冠军张伟丽,看样子张伟丽有点麻烦了

顺水推舟第四式

我们传统武术技击属性的衰弱,是社会发展中由各种因素导致的。但其实最重要的,还是我们自己对我们传统武术的传承度不够,是人们对自己的文化自信心不足,更是最近几年人们对传统武术产生的信任危机。

西方的体育竞技盛行,其科学的运动方式和训练方式,以及饮食方式都是传统武术可以借鉴的地方。但是传统武术也不会弱,要不然也不会流传千年而不息。

武术是我们在战争中摸索出来的,在冷兵器时代武术的技击性是主要传承的要素,现在武术的健身属性是传承的第一要素,但是我们也不要忘记传承武术的技击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