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伊朗访学

作者:刘世吾,上外丝路战略研究所2018级博士研究生

时光飞逝,为期一个月的伊朗访学已经结束,感受颇深。由于本人硕士期间学习中东史,对中东国家的历史、社会、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但是也一直为未能身临其地而略感遗憾。此次恰逢博士论文写作需要,又有导师的力荐,遂得以达成此行。导师及其他老师、同学及家人为此次出行付出了巨大努力,在此深表感谢。

初到伊朗,先是去所在访学单位阿拉梅•塔巴塔巴伊大学报到,并与该校外事处处长和外导商量访学事宜。

我在伊朗访学

我在伊朗访学

我在伊朗访学

除了在图书馆查阅资料、旁听课程和导师交流论文外,在伊朗访学期间,也曾在大学和导师的安排下于德黑兰及伊斯法罕进行了学术访问和田野调查。

我在伊朗访学

我在伊朗访学

游历之后,感受颇深,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感受最深的是伊朗人民的热情。中国素有“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好客传统,而伊朗人民却有过之而无不及。无论是走在大街上问路,抑或是打车时需要当地人解释自己所在的方位,伊朗人皆热情地伸出援手。社会上如此,大学里更甚。由于本人不会波斯语,只能用英语沟通,在大学里面有时也会遇到一些问题。在本人去所访问大学图书馆借阅书籍时,不懂得如何查询书目。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很友好地给予帮助,教授我查询的方法,甚至亲自帮我找到所需书目的位置,让本人至今仍心存感激。

其次,伊朗是一个传统与现代共存的社会,在其政治制度、经济、社会诸层面皆有体现。伊朗拥有独特的政治架构,既有教法学家参与政治的法基赫体制,又有行政、立法及司法三权分立的西方民主体制,是对伊斯兰主义与现代西方民主结合的独特尝试。在社会生活领域,所有女士必须佩戴头巾。但是佩戴的头巾却各不相同,传统主义者大多着黑色头巾,更有甚者全身覆盖着罩袍,另外一部分思想开放的女士则佩戴各式各样、颜色各异的头巾。在经济领域,伊朗既存在现代公司制度下的商人,也存在着传统的巴扎商人,他们各自占据着自己的市场份额和势力范围。伊朗城市的建筑方面也体现了这一点,在德黑兰、伊斯法罕及设拉子等地,既保留了古代的皇宫及园林旧址,又有现代化的新式建筑。

再次,伊朗人民坚韧不拔的意志和独立自主的精神令人敬佩。笔者在访学期间曾在德黑兰及伊斯法罕游历,通过日常观察发现,伊朗虽长期处于美国的严厉制裁之下,但是人民仍然积极乐观,且能够通过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式达到自给自足。伊朗曾建立过世界上第一个横跨欧亚非的波斯帝国,创造过璀璨的文明,这可能是其坚韧不拔、不服输的民族性格形成的来源。

最后,在伊朗对待中国的态度上,大部分伊朗人是比较友善的,但也有部分伊朗人心怀不满。他们认为中国廉价的商品冲击了伊朗的国内市场,使伊朗本就脆弱的经济面临挑战。“一带一路”提出以来,中国和伊朗在诸多领域达成丰富的合作成果,但是双方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根据笔者对伊朗学者的采访,他们认为中国如何处理好在中东地区伊朗和阿拉伯国家以及以色列的关系是一个严峻挑战。另外,在美国严厉制裁伊朗的背景下,中国能否承受住压力继续深化合作有待观察。

伊斯兰革命以来,伊朗因其特殊的政体在国际社会上遭遇冷遇,美国更是视其为邪恶帝国,对其展开经济封锁。但是笔者看来,伊朗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有权以自己的方式选择其政治架构,这是别国不能干涉的。另外,伊朗作为一个伊斯兰国家,选择伊斯兰主义与当代民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统治,也不失为一个巧妙的政治设计。

在笔者回国的前一周,恰逢伊朗汽油价格上涨,部分民众不满政府政策走上街头抗议,造成了一定的骚乱。但是当其最高领袖发表讲话支持政府后,国内局势逐渐稳定下来,这也体现了其政权设计的巧妙性。政府可以在前台大刀阔斧地推动改革,以最高领袖为代表的教士阶层作为国家的稳定器维护国家稳定。

我在伊朗访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