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許三觀賣血記》(二):在苦澀中調一點點甜味

本文約1200字,閱讀預計需要4分鐘。


每個人多吃一口飯,誰也不會覺得多;

少吃一口飯,誰也不會覺得少。

餘華《許三觀賣血記

87.《許三觀賣血記》(二):在苦澀中調一點點甜味

前邊提到過這部小說被翻譯成了很多國家語言的文字,有意大利語、德語、韓語等等。

這裡邊除了這部小說本身的魅力以外,或許也跟血在基督教裡特殊的符號有關,舉兩個生活中的例子,比如我外婆莫名其妙信了基督,家裡吃飯的時候她是絕對不吃血旺。又如足球比賽裡運動員不幸受傷出血,如果血沾染上了球衣,那麼球員一定要更換球衣比賽才能繼續……

小說裡的血象徵性很強,可象徵的意義也比較多,很多論文書評都有涉及,比如生存的底線、活下去的根本、精神上的安慰自適等等等,在這兒就不再重複了。

其實不論是《兄弟》也好,《許三觀賣血記》也好都可以視為餘華在前期的暴力美學探索後,迴歸故事敘事的作品。

87.《許三觀賣血記》(二):在苦澀中調一點點甜味

或許也是因為之前寫了太多殘忍,大尺度的故事,這兩部小說裡都調進了些許“甜味”,而這些“甜味”在故事情節的苦澀裡顯得那麼的出眾。比如《兄弟》,很多讀者讀完後,最讓他們印象深刻不是社會發展帶來了人們地位錯亂,而是兄弟情。而讀完這部小說,很多讀者或許不會記住所謂“血”的象徵意義,而會記得溫馨醇厚的父子情。

書中其實還有很多地方在苦澀裡調一點點甜味,比如在建國初期的各項批鬥運動中,許玉蘭被人們說“搞破鞋”(女人私生活不檢點),每天必須壓在街口,接受人們的唾棄。按說老婆出這種行為,老公面子上肯定是無光的,甚至會加入到“批鬥者”的行列。

87.《許三觀賣血記》(二):在苦澀中調一點點甜味

但許三觀卻給她送飯,還精心設計了,把菜藏在飯的下邊,一邊喂許玉蘭吃,一邊大喊“只讓她吃白飯,不給她吃菜,誰讓她搞破鞋。”雖然許三觀送飯可能源於自己也出軌了一次,心理上覺得互不虧欠,可以繼續搭夥過日子。送飯是一個很值得注意的行為,因為《兄弟》裡宋鋼也曾給李光頭送過飯。

但在這兒,卻是在那兒苦澀的歲月裡不可多得的一種人性的迴歸與呼喚。這個情節就顯得非常的突出,並且讓人印象深刻了。

又如在三年自然災害的時候,許三觀靠賣血讓除一樂的家庭成員飽餐了一頓。但回來卻發現一樂找不著了,遊蕩在城市裡,孩子沒人認。在找到一樂後,他便拋棄掉眾人的風言風語,從此不論一樂是否是他生物學上的孩子,接納了這個法律意義上的孩子。

87.《許三觀賣血記》(二):在苦澀中調一點點甜味

又比如何小勇命不久矣,他老婆聽信封建迷信(讓兒子上房頂呼喚父親,就可以叫回來。),想讓大家都說是的一樂上屋頂,一樂怎麼也不願意,即便上了房頂也不說話,最後還得許三觀出面,一樂才呼喚。雖然人沒有呼喚回來,但也不失為一種“以德報怨”的美好品質,因為一樂很是怨恨何小勇。

之後為了一樂沿路賣血,也表現出一種難能可貴的父子情。並且小說的故事情節沒有把人物的命運設計得過於悲慘,或許也因為過於悲慘全在《活著》裡“寫完”了。本以為一樂的肝炎會讓這個家庭陷入困境,但沒想到另一起章,病也好了,家裡生活越過越美了。

87.《許三觀賣血記》(二):在苦澀中調一點點甜味

其實不論是苦澀中的甜味,亦或是甜膩中的苦澀,都是讓人印象深刻的,儘管“甜味”的情節只有那麼幾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