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秦皇漢武,唐宗宋祖關在同一密室裡,誰能活著出來?

天天開心68797


如果把秦始皇同漢武帝、唐高祖、宋太祖同時關在一個密室裡,能活出來的非秦始皇莫屬。

您看人家趙政(贏政),生於秦昭王四十八年4月邯鄲,在十三歲時就代立為秦王。他的曾祖爺和他老爸工作累了,想去西天跟佛祖聊天(他們兩個忘記帶手機),也不顧周邊還有幾個不聽話,常常摩拳擦掌、時時刻刻、虎視眈眈、想跟您孫兒較量較量的人(戰國七雄)。好在有呂不韋幫我趕走六個不聽話的搗蛋鬼,才使我安穩坐了三十六年的千古一帝。

你看我統一貨幣、度量衡、建立起中國歷史上第一個高度集中的封建統治中央政權——君主制,為了統一思想,我聽從李斯的建議,實行了“焚書坑儒”,建設了萬里長城,實行民族大融合,讓六國君臣俯首聽命於我。而你們呢?誰想比高低?

你看你劉邦,要是沒有陳勝、吳廣兩人帶頭起兵鬧事(公元前209年大澤鄉起義);沒有公元前207年項羽在(鉅鹿大戰)消滅我兒“子嬰”的主力部隊。並逼使首領章邯投奔項羽;沒有在“鴻門宴”宴間換你走,沒有張良設計,讓陳平反間范增,項羽會去“烏江游泳溺水身亡”嗎?你劉邦能那麼容易坐上龍座嗎?

再看看你太宗——李世民(626——649年),沒有玄武門的事件,還有你爸爸李淵明知會有這個結果,還放縱事件的發生,你哥李建成早就當皇上了,還輪到你當上皇帝嗎?雖然你是一個明君,為了國家的繁榮昌盛採取了一系列的富民安邦政策,由此出現了“貞觀之治“和為以後的“開元盛世“提供了一定的經濟基礎和穩定的局勢。但你殺兄奪嫂為妻的品行,捫心自問過嗎?

再看看你老太祖(趙匡胤),沒有你那天散步到陳橋(陳橋兵變),碰到幾位哥們黃袍加身於你,雖然你也注重冶煉技術,實行了一系列的變革——青苗法、募役法、農田水利法、保甲法,可是這些舉措是王安石幫你制定的,然而你卻忘恩負義“杯酒釋兵權”。你還算哥們嗎?

所有這些你們能跟我嬴政比嗎?贏——天下第一、即為贏,真龍天子、即為政。我乃千古一帝,你們有第一嗎?所以你們先好好呆在密室裡,等待冥王星成為地球的衛星時,你們才出來吧。

好了,拜拜,我老嬴要出去外面玩一玩,看看我辛辛苦苦創立的中華帝國,看還有哪個跳樑小醜敢來我泱泱大國鬧事。

今天,我真的偷點時間,閒談這個話題,不知是否精彩,請點評、給個贊[祈禱][祈禱][祈禱][玫瑰][玫瑰][玫瑰]



偷間閒談


就這個四個人關在同一密室的話,個人更傾向於與宋太祖能活著出來。

只有這四個人的情況下,更多的是依仗個人武力,要知道秦皇漢武是沒有親自上過戰場的,對於動手砍人這事估計不太熟練。

唐太宗雖說上過戰場,但更多也還是以指揮為主,親自動手砍人的機會不多,畢竟他手底下大將像秦叔寶、尉遲敬德這些就夠了。

唯一一個親自上戰場比較多的就是宋太祖趙匡胤了,畢竟在他登上皇位前,曾跟隨柴榮衝鋒陷陣。《宋史·太祖紀一》:世宗即位,復典禁兵。北漢來寇,世宗率師御之,戰於高平。將合,指揮樊愛能等先遁,軍危。太祖麾同列馳馬衝其鋒,漢兵大潰。乘勝攻河東城,焚其門。左臂中流矢,世宗止之。還,拜殿前都虞候,領嚴州刺史。

而且後世傳說太祖長拳就是趙匡胤所創,還有其首創的,伴隨他打遍天下,開山立國的“太祖盤龍棍”。

所以在這種考驗個人武力的情況下,宋太祖佔盡了優勢。

·


楓葉0829


嬴政、劉徹、李世民、趙匡胤、朱元璋有一個共同特點,在英雄輩出的年代,他們懟贏了同時代的所有人。所以,唯恐歷史不亂的人就忍不住好奇了:如果把他們幾個人放在同一間密室裡,誰會活著出來?

那麼咱就先從武力值開始吧,是騾子是馬拉出來——走兩步。

論武力值,五個人的排序應該是這樣:

No.5

漢武帝劉徹

理由:沒有實戰經驗

劉徹生在深宮,長在女人堆裡,在位前期都被奶奶掣肘,憋得比陝西曆史博物館的唐俑還委屈。不過,他也是有些實操經驗的——上林苑射獵,騎得了馬、拉得開弓,又是一個資深武術迷,使幾招王八拳還是可以的。但在這死亡之組裡,他應該算最渣的。

No.4

秦始皇嬴政

理由:不坐馬背,躺著一統天下的開國皇帝

嬴政和劉徹情況差不多,歷史功績都是以武功著稱——但這個“武功”可不是你理解的武功,而是軍事成就。比劉徹好一點的是,別看嬴政不上戰場,但秦朝那會兒培養公子還是注重六藝的,六藝即禮樂射御書數,其中就包含騎馬射箭。何況他還有超高的閃避值,一招“繞柱走”的必殺技,一劍砍斷冷血殺手荊軻的腿。所以,始皇帝不能算弱雞,只是跟其他還兼職武林高手的皇帝相比,他只能排個倒數第二。

No.3

明太祖朱元璋

理由:從小江湖打過滾,實戰經驗踏踏實實

朱元璋從小兵混成大將,純靠一身勇猛。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多少小兵出師未捷身先死,或者熬過第一輪僥倖,應了第二次歹命,輕易把生命送出去了。

而朱元璋能逃過戰場的一次次屠戮,還能建功立業,成為出類拔萃的將帥,可想而知他個人作戰的成功。個人武力在五人里居中。

No.2

唐太宗李世民

理由:橫掃隋末“十八路”反王,助力爸爸打下江山

唐朝的開國皇帝是李淵,但很多人也把李世民算半個開國皇帝,因為,李家江山的版圖,大部分是李世民拿下的。而且,他不像其他皇子,領個統帥名頭,打仗完全委託其他副將。李世民可是常年親自在戰場上玩命的,一會兒帶人輕裝上陣玩偷襲,一會兒領500個人到敵人大本營刺探軍情,沒點真功夫是不行的。

個人技能方面,李世民是個弓箭手,當年虎牢關打敗竇建德時,李世民還跟尉遲恭吹過一句牛:“我拿弓箭,你持馬槊,就算百萬大軍也是個屁。”自信的同時,當然也是有實力作支撐。

No.1

宋太祖趙匡胤

理由:歷史上唯一一個跟人單獨搏鬥過的皇帝

論單打獨鬥,趙匡胤可碾壓任何一個帝王。別的不說,只有他擁有以自己名號命名的武功——太祖長拳,而且成了後世江湖人士考級的必修課。還有一次,契丹跟大中原開G2峰會,切磋武藝,趙匡胤左右開弓炫技,把契丹佬驚得拄杖四顧心茫然,感嘆“我從未見過如此厚……厚德流光之人。”

所以,如果五個人一對一抽籤搏鬥,最大的可能就是打獵的劉徹率先廢了,沒有柱子的嬴政廢了,沒有弓箭在身的李世民廢了……而趙匡胤就算沒有盤龍棍,一組太祖長拳的暴擊,應該是最有機會出去的。

問題是,密室裡不是抽籤對決,劉徹纏上嬴政的時候,喜歡玩偷襲的李世民說不定會申請加入群聊,又或者,帝王心機好比女生寢室,五個人可以開十個討論組,組合作戰先對付誰,這就說不準結局了。

而且,這個問題是在問武力值嗎?恐怕不全是,雖然是密室,權謀和智商,還是完全能派上用場的。

鑑於這些,還有網友提了一點客觀條件:“老朱可是清楚他們所有細節的人,嬴政就比較吃虧了,一個也不認識。”

角度清奇。這類前提客觀情況確實很多,比如,五個人知道設定是隻有一個人走出去嗎?如果知道,也許會迅速展開火拼,最終剩下一個捏著胳膊拖著腿,滿臉淤青和血跡的殘疾人打開大門。

所以,為了推測結局,我們應該說清楚前提設定,並對密室裡設置幾條遊戲規則。

先對可能存在的槓精釋疑,“五人為什麼會在一個密室,誰能把他們抓到一起?”答案是,網友的呼籲。參考電影《異次元殺陣》,裡面就是幾個社會各行業的人莫名被丟到一個密室,編劇可以搞的,觀眾自然也能千呼萬喚實現一次。

然後,密室裡遊戲規則如下:

1、他們彼此之間不知道結局是隻有一個人能活著走出來;

2、存在朝代順序,朱元璋瞭解所有人,秦始皇一個也不認識;

3、密室裡只有四面白牆,沒有任何工具,也沒有備盒飯。

4、五個人都處在自己最年輕或事業最巔峰的時候。

下面,請五個人密室就位。

第一天 見面

前面說了,五個人都是王中王,在沒有完全瞭解對手之前,應該不會輕易出手,所以,第一天基本沒什麼大事發生,就是摸牆、撞門、捶地板,確定完全沒用的情況下,這才安靜地坐下來互相介紹。

每一個前任帝王自我介紹的時候,剩下幾個都給面子,稀稀拉拉掌聲。只有朱元璋最慘,是5人中的末代皇帝,所以沒人知道他,當他說我叫朱重八時,大家面面相覷,差點就要懷疑他是密室管理員了。

李世民說自己是秦王時,差點被心情激動的嬴政搞成了大型認親現場,以為看見了後代孫子,害李世民解釋了好久,大家才大略摸清了基本情況。他們是五個不同朝代的最強王者,被一個叫互聯網的“天命”拖拽到了這個封閉的房間。

嬴政仰天長嘆了一句:“我大秦完了!”然後迅速進入聊天室,彩虹屁的味道瞬間充滿了整個房間。

劉徹和秦始皇就求仙問題親切交換了意見,趙匡胤像小迷弟一直追問李世民的作戰經驗,朱元璋好不容易見到曾被自己點贊為“英傑之主”的唐太宗,也是激動不已,追著問李二哥哥是怎麼開創貞觀之治的。李世民不是個擅長交際的人,恨不得讓他們先交話費,再聊五塊錢的天。

白天,五個人就在歡樂的氣氛中度過了。

到了晚上,五個人開始飢腸轆轆了。年輕時經常捱餓導致腸胃不好的朱元璋發出了一陣腸鳴,其他人都摸了摸肚子,向密室豎起了中指。耐性比較差的劉徹開始有點抓狂,瘋狂捶地板和牆,嬴政再次召集大家合力撞門,趙匡胤耍了兩招“太祖長拳”,門依然不動如山,一時間,H5又被沉默淹沒了。

不知不覺,夜更深了,疲倦襲來,五人先後進入了甜(苦)美(澀)的夢鄉。

第二天 沉默

伴隨著幾聲咳嗽,五個人都驚醒了。在這種高度緊張的環境裡,一點風吹草動就能讓大家心律不齊。

咳嗽聲是劉徹發出來的,一直養尊處優的他又餓又凍了一晚上,感冒了。嬴政剛想開嗓說兩句,發現自己也有氣無力,頭還有點暈,很顯然是低血糖的症狀。

李世民、趙匡胤、朱元璋仨人進入看戲狀態——堂堂千古一帝,竟然被一個小感冒擊垮了。

不過,誰也沒幸災樂禍太久,醒了以後,昨天的困擾又來了——飢餓。劉徹口乾舌燥,其他三人喉嚨也幹得冒煙,勉強吞了幾口口水,嬴政決定靠睡覺把飢餓感糊弄過去,讓胃意識到是自己搞錯了生物鐘。

前胸貼後背的劉徹,忽然想起衛青描述過戰場上吃人肉,易子而食的慘狀,霎時有點心動。

趙匡胤又對著門板打了一套加長版太祖長拳。

李世民對空氣放了幾句狠話,“再不放我們出去,我放長孫無忌咬你們!”

朱元璋也跟著嚇唬:“信不信我讓剝皮手褪了你們的皮,還讓你們保持呼吸不斷氣?”

密室沉默以對。

第二天又在平靜過去了。

第三天 決鬥

一番醒醒睡睡,昏天暗地。

頭疼腦熱的劉徹,終於忍不住腦熱地向大家提出了一個建議:“聽說不吃飯可以熬7天,不喝水3天都撐不過,要不我們互咬吧!”

所有人白了劉徹一眼。但,這個建議卻印在了每個人心裡。大家表面上雲淡風輕,背地裡不斷互相偷瞄,怕別人會對這個建議心動。偶爾不小心眼神對上,也都趕緊心虛地把眼神挪走。

不懷好意的眼神不宣而判。

嬴政決定要做點什麼,如果要撕X,不能把主動權丟給了別人。低血糖勁頭過去,比之前好受了一點,嬴政馬上霸氣側漏地讓大家先給他提供一血。聽說有一種心理叫震懾的力量,如果能靠霸道先把其他人唬住,事情就好辦多了。但房間裡的眾人哪個不是閻王殿門口轉悠過的,嬴政只好採取其他招數。回顧自己一統六國的雄風,嬴政打算以先輩們遠交近攻的策略掌控全局,先和李世民、朱元璋交好,一起對抗剛才的拳王趙匡胤。

誰知道,策略沒錯,卻看走眼選中了戰鬥力最強的一個,而且,李世民不但沒搭理嬴政的慫恿,還念在剛才一起聊過軍宅話題的份上,把嬴政的小心思告訴了趙匡胤。

趙匡胤本來就不太看得上秦皇漢武兩個戰五渣,氣得掄起拳頭就是一頓長拳打過去,嬴政頓時分不清了自己是趙政還是秦政。劉徹見偶像兼老鄉被揍,想去勸架,趙匡胤黃袍一撩誰都不愛,嘴裡嚷嚷著:“陝西人敢欺負我荷蘭人?”又是一通正義的鐵拳,劉徹徹底腫成了劉小豬,人仰馬翻倒在地板上。

李世民和朱元璋被趙匡胤猝不及防的舉動驚呆了,同時想,老趙家人不好對付啊。交換了一個眼神後,李世民和朱元璋決定臨時組成“朱麗(Julie)”CP,一起搞定莽夫趙匡胤。

密室規則,誰先動手,誰就是大家的敵人。

朱元璋後來者居上,從心理上攻擊老趙,嘿嘿笑道:“趙兄弟,你知道不?你是被你弟弟殺的,你兒子、孫子都被你弟弟殺了……”趙匡胤虎軀一震,抓住朱元璋衣領子就準備長拳伺候,這時,李世民悄悄繞到背後,用一雙能拉得開霸王弓的雙手猛地鎖死趙匡胤脖子。朱元璋趁機跑到正面戳眼睛、踢褲襠一頓猛攻,趙匡胤瞬間喪失戰鬥力,但李世民的大腿也被壓麻呆了。

嬴政、劉徹冷卻完畢後,對李世民罵罵咧咧,說他是“陝西叛徒”,要清理門戶。

混戰開始。

……

7天過去了,還沒有一個人從裡面走出來,觀眾老爺有點坐不住了,主動打開大門,陽光照射了進去。

一分鐘、兩分鐘、五分鐘……等了半天一個身影……或者一個“爬行”影兒都沒瞧見。

搜歷史派出大梁如姬前去打探,哎呀!映入眼簾的是:嬴政扯著李世民的頭髮,李世民掐著趙匡胤的脖子,趙匡胤鎖住朱元璋大腿,朱元璋揪住想趁機往外爬的劉徹,五個人就這樣耗死了彼此,團滅。







周朝文DMU


秦皇漢武,唐宗宋祖這四位皇帝在中國的歷史裡可以說是皇帝裡的楷模,他們四人都是中國歷史上最傑出的政治家,在謀略、權術上都是頂級的,但是如果他們是在空無一物的房間內,則除了一開始的聯合之外,最終拼的只能是武力值了。所以。活著出來的只可能是唐宗宋祖,因為只有這兩位是實打實親自上戰場廝殺,並且據記載武功還算不錯的。

李世民會武功是肯定的,然而,他的武功到底有多高呢?答案就是非常牛逼。根據目前史料記載,李世民由於自幼習武,弓馬精熟,十八歲就開始了軍旅生涯,並在戰鬥中展露頭角,屢建戰功,武功高強。仇兆鰲注:“太宗好用四羽大笴長箭。”李世民自太原起兵後就弓箭不離身,更是用一般人拉不開的強弓,連箭矢都比平常的大,百步穿楊是小意思。李世民當年20出頭就敢帶兵去雁門關營救楊廣就能看出其勇猛非常,雖說有幾員貼身大將保護,但是戰場上刀劍無眼,若是沒有一身好武功,不可能在敵營中來去自如。

雖然李世民很厲害,但以上三個帝王如果和宋太祖關一起的話,那還是很悲催,因為宋可能是有史以來武力值最高的皇帝,(為什麼說有可能,因為紂王帝辛也很厲害,據記載有有倒曳九牛之威,具撫梁易柱之力 )且不說他創建了太祖長拳之類的武功,單看他在戰場上的表現就感覺勇不可擋,“太祖擁馬項直入,手刃暉中腦,並姚鳳禽之”,“太祖獨躍馬截流先渡,麾下騎隨之,遂破其砦”,在戰場都是衝陣在前,更重要的是,宋太祖除了能打之外還抗打——他曾經騎著奔馬撞到了門楣上,大家都以為他命休矣,沒想到他竟然一點事都沒有啊(人以為首必碎,太祖徐起,更追馬騰上,一無所傷)

所以如果他們四人單獨赤手空拳關密室的話,只可以活下一個的話,相當大的可能活下來的就是宋太祖。沒有別的理由,能打能扛就已經夠了。


浪漫詩人魯智深


我猜贏家很可能是秦始皇。

不要小看他,以為他是個天天在辦公室批奏摺的宅男,他可是深藏不露的武術大師。

大家都覺得如果論個人武力值,宋太祖武將出身,唐太宗南征北戰,武功必然是很高的。這一點我不否認,但他倆熟悉的都是戰場上大開大合的廝殺本領,而且都是處在身邊有精銳護衛,身上有大好鎧甲的環境。所以那些戰場殺敵的行為,更像是立下集體一等功的感覺。

秦始皇不一樣,《史記》裡只記載了他一次出手記錄,而這一次,只用一招,就單挑幹掉了燕國刺客荊軻!

荊軻能被太子丹挑選來完成刺秦這樣的重要任務,身手必定不弱,有勇有謀,擅長近身搏殺。

《史記》裡的記載主要經過是這樣的:

1、荊軻為秦王打開地圖,秦王認真看圖,圖窮匕現,荊軻一隻手抓住秦王衣袖,另一隻手拿匕首次向秦王。沒刺中!(荊軻有心算無心,超近距離暴起發難,居然被秦王躲開,足見秦王反映之靈敏)

2、秦王直接跳起來,撕裂了被荊軻抓住的袍袖。(當天秦王穿的是非常隆重的禮服,一下就撕裂,足見力量之猛)

3、秦王倉促之間拔劍,但因劍鞘太長沒有成功,於是在荊軻的追殺之下繞住而走。(秦王配件主要是禮儀作用,平時是不用拔出來的,不趁手很正常,但秦王身法靈動,刺客荊軻根本無法追上。)

4、此時,衛士還在廊下較遠處,大臣們都首無寸鐵,而且都習慣了遵守平時沒有許可不得上前的命令,一時之間還是秦王與荊軻在狹小空間的單挑格局。

5、值班醫生夏無且此時將隨身攜帶藥囊投向荊軻,雖然沒有擊中,但為秦王爭取了一瞬間的喘息空間。

6、秦王於是拔出了佩劍。(秦劍長度約在90cm左右)他開始主動向荊軻進攻。

7、秦王一擊斷其左股(按照分析,秦王是右手做出了揮砍動作,劈向荊軻肩膀或胸部,荊軻閃躲,但沒有完全避開,最終左大腿被砍斷。大家可以想象一下秦王這出手的速度和力度,刺客荊軻竟然一招都走不下來)

8、荊軻絕望的把匕首投向秦王,沒中,擊中柱子。(這裡沒說是不是秦王躲開,但當時他倆之間的距離很近,也可以是推測秦王身手敏姐)

9、然後就沒啥好說了,秦王又上前刺了荊軻好幾劍,荊軻留下遺言,衛士上千殺了荊軻。

覆盤整個過程,秦王身手敏捷,力量奇大,劍術精湛,實在是格鬥高手!

而且,這個故事的可信度也很高,作者司馬遷不僅參考了史料,還找到了是從當年那位扔藥囊的醫生夏無且的朋友(當年秦王重賞了該醫生,醫生出去估計沒少吹噓自己的英勇事蹟)

綜上所述,在狹窄空間近身格鬥,秦始皇嬴政可是個深藏不露的高手,不一定比唐宗宋祖差哦!





歷史課肖老師


我覺得把他們都關在一個密室裡也不見得會打架,如果我是他們,這正是交流治國經驗的最佳時期,中國歷史上最有作為的君王們在一塊,可能會迸發出歷史上最優秀的思維發火花。

在這四位皇帝裡面,嬴政,李世民,趙匡胤屬於開國君主,歷史上每一個朝代開啟,都面臨著許多重大建構問題,從地方行政,到中央官制,但凡嬴政在其他幾人口中得到一點關於後世制度建設的“情報”,中國乃至世界歷史都將被改寫!

拋磚引玉,我只是列出一個小小的方面,大家又有什麼思維腦洞可以在評論區聊聊。




史寒微


秦皇漢武,唐宗宋祖,都是歷史上有名的君王,如果一定要在他們其中選一個最厲害的,我認為漢武帝是最厲害的,下面我為大家簡述我的看法。

首先秦始皇是統一的戰國七雄,那個時候的人口比較少,武器也比較落後,秦始皇可以一統天下,最主要原因就是秦國的先祖為他積累了很好的軍事力量,但是最後秦朝也就經歷了兩位帝王就結束了,他修建中國萬里長城,抵抗匈奴,統一貨幣和度量衡等問題。漢武帝在經歷了“文景之治”後,北逐匈奴,開闢了絲綢之路,他“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奠定了儒家的歷史地位。唐太宗,洪武門之變,才有機會擁有了自己的政權,他開創得了“貞觀之治”,讓經歷了幾百年動盪的百姓可以修生養息。宋太祖,黃袍加身,讓宋朝的經濟成為歷史上最繁榮的一個國家,不論是秦朝還是西漢,唐朝,都是比不上的。

其次,漢武帝在位期間沒有太大的過錯,後期沒有聽信奸臣,秦始皇到了晚年,聽信趙高和徐福,導致朝政混亂,所以在他死後,秦朝迅速的走向了滅亡。唐太宗雖說也是明君,但是他的得到皇位的過程不是很光彩,而且還強佔了自己哥哥的妻子,宋太祖黃袍加身後,就“杯酒釋兵權”把狡兔死走狗烹表達的是淋漓盡致。

所以,從以上我分析的幾點,漢武帝完勝他們,是他們裡面最厲害的一個人。



閒吟鶴


感覺秦始皇吧!感覺始皇帝有非常牛逼的意識,風騷的走位!想當年戰國四大刺客之一的荊軻(其他三位的戰績可以問問度娘),拿著老樊的人頭、燕地圖、天下第一匕,順帶隊友秦武陽壯烈出發了。刺秦王場面相當驚險,圖窮匕見之際,荊軻拉著秦始皇的大袖子,拿著匕首就刺了過去,眼見就要去見老秦王了,秦始皇反應迅速,立馬掙斷袖子,繞著柱子走位,可見秦始皇意識之牛逼,走位之風騷。最後成功拔劍,先斬斷其左腿,荊軻負傷用遠程攻擊——擲匕首,又被始皇帝成功避過,最終被始皇帝斬了八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