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居城市:我們需要多少空間?

圖文|葉祖達

欄目主筆/香港規劃師學會原會長,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兼職教授

從全球最宜居城市排名說起

前不久,英國《經濟學家》發佈了全球最宜居城市排名。位列排行榜前四的分別是澳大利亞墨爾本、奧地利首都維也納、加拿大的溫哥華和多倫多,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市和加拿大卡爾加里市並列第五。中國香港排第39位;北京排名今年前進5位,排第69位,而且,在全球宜居度改善最大的10個城市中,佔據一席,但與前幾位城市相比仍差距較大。

這是英國《經濟學家》信息部通過對全球140個城市進行調查,根據治安、基礎建設、醫療水平、文化與環境及教育等指標進行評估評選出來的結果。這個調查每年都吸引不少關注城市發展的學者與專家們的眼球,在網上免不了被討論(爭議)一番(事實上國際上類似的調查有好幾個)。《經濟學家》信息部的評價是綜合的,考慮的因素跨越社會、經濟、環境等領域,但是流於技術用語化,一般大眾市民不容易理解,看完排名後可能感受不會太深入,也可能只對下一次出國觀光去哪裡受一點啟發吧!這裡要先表態:筆者曾經去過2015年排前幾名的這幾個城市,更在其中一個城市居住工作過一段較長時間,個人很喜歡它們的城市空間尺度與相關的生活方式!

我想一個城市是否宜居,其中之一的影響因素是空間環境的安排與尺度。空間環境因素可以體現在多方面,從微觀來說包括我們居住的小區內外的環境、我們在屋內往外面看時見到的景觀、我們出門去超市或公交站的距離等。但空間環境也可以從整個城市的規模與密度來看,一個城市的面積有多大和容納的居住人數有多少直接影響了城市整體的宜居水平。事實上,城市的整體空間環境也可以在一程度上是城市的交通、建築、基礎建設、醫療設施、文化設施、環境及教育等水平在實物上的一個體現。

城市的人口密度與宜居度

讓我們先了解一下這幾個世界宜居城市的人口規模與密度,但由於統計數據各地不一樣,只能收集到其中幾個城市的數據。這些城市的面積與人口統計都可以分為“主城區”和“大都會區”兩個尺度,前者是城市的核心中心城區,而後者是指包括不同城區的大都會區,而這些大都會區都已達到比較高的城鎮化水平。我們看到這些城市有幾個特點:首先,城市大都會區人口總規模不會很高,最高也只是多倫多的558萬,阿德萊德就只有130萬。其次,除了阿德萊德外,這些宜居城市的主城區的人口密度都在4000~5000人/平方公里左右(維也納、溫哥華、多倫多和墨爾本的城市主城區人口密度分別為4404人/平方公里、5249人/平方公里、4150人/平方公里、4576人/平方公里)。再者,如果看整個大都會區,其人口密度都在400~1000人/平方公里之間。

宜居城市:我們需要多少空間?

建成區/主城區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


那我們中國的城市又是一個怎樣的情況?要分析我國的城市人口密度,需要知道目前的統計標準,否則一不留神便會被誤導。按照《中國城市統計年鑑》的數據,“城市面積”是指城市行政區管轄面積,即在城市行政區劃內的全部土地面積,其中可以包括非建成區的土地如鄉村、山丘林地等。從城鎮的內涵理解的“城市”是指規模較大、工商業與居住集中的建設聚落,實際上是統計年鑑中所稱的城市“建成區”。“建成區”是指市行政區範圍內實際建設發展起來的非農業生產建設土地,它包括城市中心集中部分以及其他城鎮建設用地,也就是居民每天主要的生活與工作空間。我們經常看到的統計數據中所謂的“城市人口密度”,是以行政區劃內總人口除以總面積得出的,這個總面積包括了建成區和非建成區,而建成區面積才是真正的城市面積,它只是行政區域中很小的一部分,全國的建成區面積只是城市行政區範圍的5%左右。要分析我國城市的人口密度,應該以建成區為統計的口徑,才可以反映已建設土地空間內的情況。

下面,我們就看一下目前我國很多人都向往,不斷湧去工作居住的“北上廣深”的情況。根據2013年中國城市的統計年鑑資料,這四個在國內經濟水平較高的城市建成區人口都在1000萬到1500萬之間,而建成區面積在664平方公里到1227平方公里。由此計算,這些城市的建成區人口密度,都在8000~15000人/平方公里左右(建成區人口密度最高的是深圳的15497人/平方公里,最低的是北京的8786人/平方公里)。我再把它們與前面幾個世界宜居城市做比較。這裡看到我們幾個大城市的人口密度遠高於幾個全球宜居城市的人口密度。

由此,心中馬上浮現出一個問題:如果我國所有人口都居住在北上廣深這樣人口高密度的城市,我們需要多少土地?

國家統計局網站公佈的2014年中國經濟數據顯示,2014年末中國(不計算港澳臺地區)總人口達136782萬人。如果我國所有人都集中居住在類似上海建成區人口密度的城市空間內,我們只需要107567平方公里的國土面積,也就是比北京、天津、河北三個省市的總和麵積218300平方公里還小!

宜居城市:我們需要多少空間?

如果全國人口集中在類似上海建成區人口密度的城市空間內,我們需要多少土地?


然而,太高的建成區人口密度會帶來城市的“規模不經濟”。規模不經濟是指隨著城市規模的擴大,它原來通過集中建設帶來的邊際效益卻漸漸下降,甚至跌破零,成為負值。造成此現象的原因是城市建設密度過高帶來資源供求不平衡、環境汙染、交通擁擠等問題,造成經濟、安全、環境、社會方面的代價。以城市密度過高帶來交通擁堵所產生的經濟損失為例,一項2010年的研究顯示,北京市居民平均每天通勤時間正常為40分鐘,道路擁堵時為62分鐘,每月由於道路擁堵產生的經濟成本為335.6元。如果按照北京的就業人口有1255萬人算,北京全年的擁堵成本約為505億元,由於出行的不只是上下班的市民,實際的成本應該比這還要高。505億元可以在北京建50公里左右的地下鐵路。

筆者不打算在這裡討論到底“規模不經濟”的臨界點在哪個水平,也不爭辯是否應該把北上廣深建成區的人口密度大幅度下降。但起碼從常理看,我覺得城市建成區人口規模不需要無止境的擴大,人口密度更不必要無限制提升。我們可以通過高素質的、可持續的城市空間設計、交通配套、建築容量管控、基礎建設規劃、公共設施佈局、環境保護等規劃與管理措施建設一個能帶來集中建設的經濟效率,但同時又宜居的城市。

從人口密度到生態足跡

地理與生態學學者會馬上指出:人不可以只是在建成區生活啊!除建成區以外還需要更大的空間滿足城市居民的其他需要,如食物、能源、生產材料等。要計算這方面的土地空間資源需求,我們把生態學的“生態足跡”空間理念引進來。

“生態足跡”是一個空間尺度指標,是指為了滿足某一個人口水平和有關的生活方式所需要的土地面積。我們在城市中的生活包含不同的資源和能源消費行為:我在寫這篇文稿時需要有燈光、電腦、一杯咖啡、室內供暖(此刻外面溫度是零下1度); 我今天的早飯吃了一些水果與麵包,等會兒寫完這文章後要乘搭出租車去見一個朋友, 然後回家前到超市買一條魚回來做晚飯(對,我家大部分時間是我來做晚飯!),晚上還要把垃圾放在公寓的垃圾收集間等等。所有我們的生活活動都需要地球母親提供資源:燈光電腦供暖需要電源,而電源目前主要是來自埋在地下的化石能源;我喝的咖啡、吃的麵包水果都是來自有生產能力的農地或林地;晚飯的魚當然是從海洋來的了!我家產生的生活垃圾還是要找填埋區處理的啊!所以說,我們的城市生活要依賴我們地球有限的、具有生物生產力的地域空間。計算生態足跡時,要將城市生活的各種資源、能源消費折算成耕地、草場、林地、建成區用地、化石能源土地和海洋(水域)等生物生產面積,再總彙轉化為一個土地面積數值。這裡一定要說:我們選擇不同的生活方式,我們的“生態足跡”就不同。我把我家的供暖定在哪個溫度, 燈光照明只要覆蓋我的工作桌或是把全屋的燈都開著,我每天三餐的分量、吃的內容和有沒有浪費,我出行是乘搭公交還是一個人開一輛小汽車......這些全都對資源有不同消耗水平的要求!

宜居城市:我們需要多少空間?

生態足跡概念(圖片來源:https://mcouts2.files.word. press.com/2013/01/ecofoot.jpg)


國際環境組織世界自然基金會與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於2012年發表的《中國生態足跡報告》指出,中國人均生態足跡為2.2公頃,也就是說,中國人當時的生活方式平均產生的資源消耗,每人需要2.2公頃的土地面積來滿足。按總人口136782萬人和國土面積約963.4萬平方公里算,我們差不多需要3.1倍的國土面積來支持我們的生活方式。我參考了一些近期發表的中國城市研究報告,發現北京、上海、廣州的城市人均生態足跡面積分別為3.61公頃(2012)、2.36公頃(2012)、2.25公頃(2007)。這些城市的人均生態足跡面積(也就是支持當地人口的生活消費方式所需土地面積)都比我國平均值高。如果我國所有人都追求北上廣的生活方式,我們需要3.4倍(按上海生活方式)甚至5倍(按北京生活方式)國土面積。

宜居城市:我們需要多少空間?

如果全國人口按北上廣的生活模式與消費習慣,我們需要多少土地資源?


從小數據到體制改革的訴求

這些數字令人產生不少思考。2015年9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通過的《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提出樹立空間均衡的理念,把握人口、經濟、資源環境的平衡點推動發展,人口規模、產業結構、增長速度不能超出當地水土資源承載能力和環境容量。其中空間規劃是改革方案的內容之一,方案要求構建以空間規劃為基礎、以用途管制為主要手段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著力解決因無序開發、過度開發、分散開發導致的優質耕地和生態空間佔用過多、生態破壞、環境汙染等問題。

在整個生態文明制度體系中,土地利用的管理制度與決策標準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如何減低土地浪費但同時提供宜居的城市環境,國土用地與城市建設用地密度誰可能需要進一步完善都是迫切需要關注的問題。我們未來的城市化歷程面臨著嚴重的資源可持續發展的壓力。我們一方面不可以不考慮高密度建成區帶來的“規模不經濟”效應,但也不能無止境地追求高消費、不節約的土地發展模式。要有宜居的生活,我們要減少對生態資源的依賴,要有適度的人口密度,要全面降低生態足跡。我們不會有3倍的國土面積來支撐我們當前的資源需求,在人口持續增長與我國未來還有20年的城鎮化過程的大環境下,沒有其他辦法,每個人都有責任重新評估到底我們要什麼樣的生活方式、消費模式和城市空間!說到底,從全球的平均與資源分配公義來說,我們只有963.4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