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过四十,很多人慢慢由热情小伙变成了单位里的老油子

为什么一过四十,很多人慢慢由热情小伙变成了单位里的老油子

很多年轻人在初入职场的时候,热血澎湃,意气风发,对工作充满了激情,每天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经常以单位为家,加班加点。对工作内容也不做过多要求,任由领导安排,指哪打哪,干劲十足,让领导和同事们赞赏:小伙子踏实肯干,不错。可一旦超过了四十,很多人的状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转变,激情不再,干劲消失,精神懈怠,由事事争先创优、不甘人后变成了敷衍塞责、得过且过,由热情洋溢的小伙变成了人见人烦的老油子。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一个人前后如此巨大的行为反差呢?结合本人所见、所闻、所感分析如下:

一、年龄增长造成了身体机能下降,想干干不动了

不得不承认,年龄一大,身体各方面机能下降很快。年轻的时候可以通宵达旦、加班加点,第二天没事人一样,生龙活虎。一旦超过了40多岁,明显感到精力不济了,到点就想睡觉,迫不得已熬个夜、加个班之后,浑身上下难受,腰腿酸软、头昏脑涨,几天也恢复不过来。在这种生理状态下,再指望四十多岁的中年人像年轻人一样拼命确实有点勉为其难。纵然有心奋斗,也往往是力有不逮,望工作而兴叹。为此,很多中年人开始着手培养年轻人,把年轻人带上路,接替自己的工作,自己从一线退居幕后,从事指导和服务工作,也算是发挥所长,尽其所能了。

二、晋升无望,失去了工作动力,不想干了

人都是现实的,拼命奋斗无非是为了名和利,希望用自己的双手博个好前程,给家庭创造好的生活条件,不负好韶华。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能够梦想成真、得偿所愿的毕竟寥寥无几,大部分人还是归于凡尘。40岁也许就是大部分人的分水岭,该提拔的早就提拔了,没提拔的也基本上与提拔无缘,注定要平平淡淡、默默无闻了。本来奋斗就是为了进步,为了实现人生的抱负和理想。既然抱负和理想没有了实现的可能,那还表演给谁看呢?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提拔无望的中年人也就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变得意志消沉,精神懈怠起来,对工作开始抵触和推诿,能不干就不干,能应付就应付,能推给别人就推给别人。

三、家庭因素羁绊,有心无力

年过40,基本上上有老,下有小了,生活压力骤增。作为家庭的主心骨和顶梁柱,孩子的教育问题、父母的养老医疗问题、夫妻相处问题牵扯了大部分人的精力和时间,让他们再也无法像小年轻那样心无旁骛、全神贯注地投入工作。而且随着父母老甚一天,孩子大似一天,家庭开支压力越来越沉重。这些现实问题都迫使那些年过40的中年人转变思路,将精力重点用在如何增加个人收入、改善家庭经济条件上来,对工作热情和投入力度明显降低。

四、内幕重重,让人难免心灰意冷

体制内,有一些秘而不宣的内幕和潜规则,影响着我们的工作与生活。一些怀揣着梦想和抱负的青年人,在入职之初,个个顽强拼搏,奋力开拓,积极进取,在事业上创造很多的业绩和辉煌,却受内幕和潜规则影响,在职务提拔、职称晋升、福利待遇兑现等方面时屡屡碰壁,败下阵来。这种事情经历多了,再积极奋进的人也难免受伤,进一步看清了现实的残酷,变得心灰意冷起来,不愿像以往一样奋力拼搏,为他人做嫁衣了。

五、工作乏味单一,作风日渐懒散

经过年轻时段的学习和实践,到了40多岁,很多人都已成长为单位的技术骨干和专家,对业务工作驾轻就熟、鱼如得水,效率大幅提高。而在体制内这种按部就班、一成不变的框架下,每年的工作大同小异,如出一辙,每个时间段该干什么都几乎是一样的,原样照搬即可,没有多少创新点和新亮点可言。而且很多工作都是例行性的,报上去也没人看。为此,很多人都是依样画葫芦,把前几年材料找出来,修修改改、添添减减就完事了,再也不想费心费力重新准备,作风日渐懒散。

六、理想与现实差距太大,让人激情不再

在很多人的脑海里,体制内是和稳定、多金、清闲划等号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纵然有些机关里清闲无二事,那也只是个例,大部分单位尤其是基层单位都是忙忙碌碌、马不停蹄的,年轻人更是如此。由于多方面原因,几乎每个单位都缺人,每个人承担多项工作,需要加班加点才能完成。除了没完没了的工作外,还有数不尽数的学习、调研、走访等额外事情需要参与。与繁重的工作形成反差的是工资福利的微薄。除了一些实权部门外,大部分基层机关人员月收入不过三五千元左右,温饱有余,富贵不足。这样的回报也让立志大展宏图的人灰心丧气,感到机关生活如同鸡肋一般,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有能力的纷纷展翅高飞,没机会的也越来越消极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