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和恭亲王是一个妈养大的,为什么关系那么恶劣?

GR0


天家无父子,更何况是并非同母的兄弟之间,事实上,咸丰帝奕詝与恭亲王奕訢之间的关系也不能用恶劣来形容,反而这对兄弟的关系也还算不错了。奕詝与奕訢从小一起长大,咸丰朝前期奕訢颇得圣宠,奕訢长子载澄之名还是咸丰帝亲赐,咸丰三年奕詝让奕訢在军机处行走,更是直接打破了清朝规制皇子不得干政的传统。

奕訢奕詝兄弟俩的关系真正开始疏远,主要还是因为康慈皇贵太妃之死,除此之外,奕訢文武双全,很多方面的能力都在奕詝之上,而咸丰帝膝下子嗣单薄,出于皇位考量,奕詝处处防着奕訢也是情理之中的事,而这也是咸丰帝驾崩之时选择了顾命八大臣辅政,反而将自己的亲兄弟奕詝排除在外的重要原因。

咸丰帝奕詝是道光帝第四子,而恭亲王奕訢是道光帝第六子,奕詝的生母是道光帝继后钮祜禄氏,也就是当年盛宠一时的孝全成皇后,不过孝全成皇后早逝,年幼的奕詝从小就被养在了奕訢的生母静贵妃博尔济吉特氏膝下。孝全成皇后死后,静贵妃成为皇贵妃统摄六宫事务,成为了有实无名的后宫之主。

奕詝与奕訢兄弟俩虽不是同母,但从小一起长大,一起由静皇贵妃抚养,而且两人也就差了两岁而已,彼此之间感情很好。作为养母,静皇贵妃对待奕詝甚至比对待自己的亲儿子奕訢更加用心也更加疼爱,在奕詝登基之前,两人关系非常融洽,而真的开始改变还是因为奕詝最终被立储,尤其是正式登基以后。

如果单纯以才能来看,奕訢似乎更加优秀,当年道光帝在立储的时候也是在这两兄弟之间摇摆不定,最终还是因为奕詝的老师杜受田从中出谋划策,再加上道光帝对奕詝的生母孝全成皇后一往情深,这才让奕詝成为了储君。而奕詝成为储君,年轻气盛的奕訢心中未必就那么心服口服,兄弟俩如此生出嫌隙也很正常。

更重要的是,道光帝驾崩后奕詝登基,按照礼法尊奉静皇贵妃为“皇贵太妃”,然而奕訢认为自己的母亲养育兄长多年,又以皇贵妃身份管理后宫,奕詝若感念养育之恩就该尊奉母亲为皇太后,不过奕詝始终都没有这么做。而后康慈皇贵太妃病重,奕訢请旨册封,奕詝只是“哦”了一声,没想到奕詝直接传旨册封生母为皇太后,引起奕詝极大不满。

除此之外还有个更重要的问题,那就是皇位。咸丰帝奕詝后宫颇多,但尴尬的是其膝下子嗣单薄,仅有两个皇子还夭折了一个,子嗣不繁且将来未知,而眼看着自己的弟弟奕訢能力突出而且城府颇深,奕詝也很担忧将来皇位无法在自己这一支顺利传承,而被奕訢所得。所以自始至终,咸丰帝对奕訢都是若即若离,既相当重用,却又时刻提防着。

咸丰十一年,奕詝在热河驾崩,临终前留下遗诏对身后事做出安排,让八大臣襄赞朝政,给两宫太后即慈禧慈安留下“御赏”“同道堂”两枚印玺,各方进行制衡,而在这些安排之中咸丰帝直接将自己的兄弟恭亲王排除在外了。奕詝最大的担心,就是怕其子载淳年幼,而恭亲王实力长大,最终取而代之,如同明朝靖难之变那般叔夺侄位。


澹奕


咸丰和恭亲王确实是同一个妈养大的,但并非亲兄弟,咸丰奕詝是道光序齿第4位皇子,由当时的全贵妃所生,后来升为孝全成皇后,恭亲王奕訢是道光序齿第6位皇子,由当时静妃所生,道光朝升为静皇贵妃,咸丰时破格为孝静成皇后。

图为恭亲王母亲孝静成皇后,当年的静贵妃。

咸丰奕詝出生时,他前的3个哥哥全早殇了,等于说咸丰奕詝成了道光的长子,没几年他妈全贵妃升为皇后,咸丰奕詝又成了道光的嫡长子,但有富贵命无享福命,母亲在咸丰奕詝9岁时病逝,年仅33岁,宠爱的皇子可不能没有妈妈,再者清宫本就有抱养的传统,于是咸丰奕詝交由年轻的静贵妃抚养,当时的恭亲王奕訢7岁。

杜受田,咸丰帝师,助其成功登位,飞黄腾达。

静贵妃是挺有母爱的,对这位虽不是自己亲生的孩子抚育有加,年少的咸丰和恭亲王也情同手足,亲密无间,两人同时去上课,一同玩耍,兄弟情谊非常好,道光也没偏心,对两位皇子都倾入关爱,分别为两人教书的师傅都是当时顶尖的饱学之士,咸丰的师傅杜受田,当年科举会元,二甲第一,从6岁开始教咸丰学习,一干就是10多年,恭亲王奕訢有两个师傅,先是翁心存,这老头年龄太大,不久改为贾桢,当年科举榜眼。

贾桢,科举榜眼,恭亲王的师傅,看看他的书法如何。

纵观封建王朝,皇子争储事件屡见不鲜,长大后都备受宠爱的咸丰和恭亲王起来争储也不足不怪了,两人的师傅明里暗里使劲,从那时起两人的关系就产生间隙,两人性格也十分鲜明,恭亲王文韬武略,聪颖敏达,但有点锋芒外露,咸丰给人以忠厚仁德,谦虚温良,缺点是遇事优柔寡断,其实在当时晚清的格局,皇帝在这两人中选择的话,肯定是恭亲王更有锐气,可道光他爹是谁,嘉庆,清朝有名的守成之主,他在教后代时,反复强调“居心以忠厚为要”,结果,道光选了温顺的咸丰。


图文绘历史


咸丰帝母妃早逝,后由静贵妃也就是恭亲王生母抚养,由于年龄相当,两个人在一起长大,感情自然好!

但是,从各方面对比,恭亲王比咸丰还要优秀!作为皇子,谁都想成为未来的皇上。

没有想到,结果是:咸丰如愿登甚,恭亲王仅仅是封为亲王,非常的不爽!因为,昔日平起平坐,如今君臣有别!于是,俩个人之间不和的种子播下了!



一,恭亲王生母静贵妃的封号,成为关系恶劣的开端也是导火线!

由于静贵妃曾经抚养过咸丰。在咸丰登基后,恭亲王好想咸丰封他的母妃当皇太后!

这一点心思,咸丰当然看得出。也就是不封!

咸丰只是把自己的生母尊为皇太后!

直到静贵妃快不行了时,恭亲王亲自讨赏封,咸丰骑虎难下不得已才同意的!

咸丰觉得自己被要胁,非常的不爽。

在处理完静贵妃丧事后,咸丰就下旨了:

恭亲王于一切礼议多有疏略之处,着勿庸在军机大臣上行走。宗人府宗令,正黄旗满州都统均着开缺……

咸丰跟恭亲王撕破脸了!这就是君臣有别!



二,来自恭亲王的威胁!

从小时候起,无论是上学读书,还是骑马射箭,恭亲王都比咸丰优秀!

这一点咸丰心知肚明!

所以,道光帝在为立谁当皇上非常的纠结!

按照道光的本意想立恭亲王做皇上!当然咸丰那时也看得出来——恭亲王是自己的竞争对手!非常的有压力!

最后,咸丰有惊无险上位!

于是咸丰有权力了,就想找机会打压这个曾经的对手!

没有想到恭亲王自己跳出来了!

真的是帝王之家没有亲情!



由此可见:咸丰跟恭亲王反目的种子早在竞争皇太子时就埋下了!只要有个引子,俩个人关系就立即崩盘!

【古今多少事,都在历史中!欢迎关注!我是媚之夭夭!】


媚之夭夭


无情帝最是王家。在封建王朝,皇子之间为了皇位斗得你死我活不顾手足之情的事比比皆是。咸丰与奕昕还不是最严重的,不过面对内外困局咸丰本该重用信赖自己的亲兄弟奕昕,可是咸丰不但没有,还对自己的兄弟处处设防。

这一切还是缘于那个皇位,咸丰排行老四是道光实际长子,但腿有残疾。奕昕排行老六身体健康,能力出众,是咸丰争夺皇位的最主要对手,道光也是经过好一番考虑才选择立咸丰为帝。为了补偿奕昕道光把咸丰的传位诏书和奕昕的封王诏书合二为一。这就让咸丰尴尬了。所以在咸丰在位期间奕昕多受打压。

咸丰驾崩后,皇子年幼,清朝内有太平天国作乱,外有列强俯视眈眈,此时本应重用谋略超群的奕昕,可是咸丰坚持继续打压奕昕,最终被慈禧钻了空子引发了辛酉政变。


沧海一粟7528


杨广、杨勇,李世民李建成还是一个爹一个妈生的呢。


丁强888


熟习帝王之术的道光,在传位给奕詝的同时又封奕訢为亲王,其实也有他自己的考虑。一来,大清当时内忧外患重重,若奕訢之才能够被奕詝所用,对社稷有所裨益;二来,道光看着两个孩子从小长大,认为以奕詝之仁、奕訢之义,断不会发生同室操戈之事;此外,道光自信的原因,还由于他留下了一道调和兄弟矛盾的保险——孝静皇贵妃。

《清史稿》的后妃传中,对孝静皇贵妃的一生进行了如下记载。

“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刑部员外郎花良阿女。后事宣宗为静贵人。累进静皇贵妃。孝全皇后崩,文宗方十岁,妃抚育有恩。文宗即位,尊为皇考康慈皇贵太妃,居寿康宫。咸丰五年七月,太妃病笃,尊为康慈皇太后。越九日庚午,崩,年四十四。上谥,曰孝静康慈弼天抚圣皇后,不系宣宗谥,不祔庙。葬慕陵东,曰慕东陵。穆宗即位,祔庙,加谥。光绪、宣统累加谥,曰孝静康慈懿昭端惠庄仁和慎弼天抚圣成皇后。”

静妃是奕訢的生母,在后宫中地位仅在一人之下。因此孝全皇后崩逝以后,道光虽未再立皇后,但实际上静妃已是实际上的六宫之主。也正因如此,道光交给了静妃一个任务,就是抚养奕詝这个年幼丧母的稚子。

对静妃而言,这无疑是一份十分尴尬的工作。奕詝虽是黄口之年,但已经懂事,对过世的的生母有孺慕之思,就算对养母如何尊敬,也会有一层隔膜,永远不可能将静妃当成亲生母亲看待。

况且日后道光立储,奕詝就是奕訢最大的竞争对手,若抚养此皇子稍有差池,便会引火烧身,堕入万劫不复之地。于是十年以来,静妃一方面尽心尽力地抚养奕詝长大,一方面又小心翼翼地把控好与这位养子之间的距离。

道光做的这个试验非常成功。奕詝受到静妃悉心照顾,又与奕訢年龄相仿,两人曾一度不分彼此,犹如一奶同胞的亲兄弟。

奕詝是个知恩图报的人,即便后来因争夺储位,与奕訢产生过冲突,但在登基之后,奕詝依然尊静妃为“康慈皇贵太妃”,让其迁居寿康宫。太妃虽无太后之名,但实际上,咸丰帝已经是以太后的规格来对她进行奉养。

道光将静妃视为平衡奕詝和奕訢兄弟的关键人物,在咸丰即位之初,她也确实起到了这样的作用。咸丰一开始对这位弟弟非常关照,也颇为重视。咸丰三年(1853年),咸丰甚至命奕訢入军机处,算是遂了道光的遗愿,给了奕訢一展才华的机会。

可惜的是,权力是源自人心的观念,有人的地方便有权位,权位代劳了斗争,而帝王家尤甚。

道光希望靠静妃一人来永远维系奕詝与奕訢的兄弟情,未免把人心想得太美好了。

太妃与太后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历史上也没有过先帝侧室、皇帝养母被尊封太后的先例,但静太妃自承抚育奕詝多年,劳苦功高,因此册立太后一事,成为了母子三人间的一个心结。

咸丰不尊这位养母为皇太后,做法是完全合理的。

首先,道光至死未立静妃为后,说明道光认为她还没有母仪天下的资格。咸丰若尊其为太后,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违背了先帝遗命。

其次,若静太妃晋升为太后,便在无形中拔高了奕訢的政治地位,不但对皇权是一种威胁,也会让奕訢本人处于更为难堪的处境。即便奕訢自己一开始没有反心,保不成身边有宵小之徒会怂恿他夺位自立,激化兄弟间的矛盾。

最后,咸丰虽然可凭着养育之恩的说辞,强行尊封太后,但这样做毕竟是坏了祖宗家法,咸丰实在犯不着为了这件事去和朝臣们进行口舌之争。

因此,咸丰虽未给养母以太后之名,但让她享受太后之实,既合祖制,又不背人伦,处理方法非常得当且有智慧。

但经年日久,以猜疑为养料,嫌隙的种子还是慢慢地生根发芽了。

晚清的湘绮先生王闿运在《祺祥故事》中,记录了这么一件往事。

“会太妃疾,王日省,帝亦省视。一日,太妃寝未觉,上问安至,宫监将告,上摇手令勿惊。妃见床前影,以为恭王,即问曰:‘汝何尚在此?我所有尽与汝矣!他性情不易知,勿生嫌疑也。’帝知其误,即呼‘额娘’。太妃觉焉,回面一视,仍向内卧不言。自此始有猜,而王不知也。”

咸丰往静太妃处探病时,被静太妃误认为亲子奕訢,不小心说出了心里话。咸丰虽未对奕訢母子掏心掏肺,而静太妃和恭亲王却也将咸丰视作外人。感情一旦有了裂痕,往后双方互相的不信任感便会越来越深了。

尽管如此,咸丰感念静太妃的养育栽培,明面上仍一如既往地恭敬侍奉,同时也继续让奕訢以军机大臣的身份参与政务,没有因为之前那件事冷落两母子。

然而,恭亲王奕訢后来的一次僭越之举,终于触碰到了咸丰的逆鳞。

咸丰五年(1855年)七月,静太妃病重。咸丰前来探视时,恭亲王再次向其提起母亲临终前的遗愿,希望最后能得到一个太后的名分。传闻咸丰当时“哦、哦”含糊答应了两声,可能只是表示知道了这件事,但奕訢却以得到皇上口谕为名,利用军机大臣的身份,在未经咸丰的授意之下传旨册封静太妃为“康慈皇太后”。木已成舟,咸丰便不能反悔,只好默认了奕訢的荒唐行为。

但也正如《清史稿》中所记载,静太妃去世后,咸丰为她上谥号“孝静康慈弼天抚圣皇后,不系宣宗谥,不祔庙”,区别于他自己的生母“成”皇后,以示对恭亲王母子的不满。

23岁的恭亲王奕訢,或许只是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希望完成母亲一生的心愿,让她死后能够瞑目,倒未必真有什么争权夺利的想法。但是,这一时的冲动,也让奕訢付出了惨痛代价。

在康慈皇太后下葬的第二天,“上责王礼仪疏略,罢军机大臣、宗令、都统”,咸丰罢免了奕訢的一切职务,让他回上书房去读书反省。

至此,十余年来的兄弟情彻底宣告破裂。咸丰让恭亲王回到上书房,但两人已不再是奕詝和奕訢,而是九五之尊的咸丰帝和龙游浅水的恭亲王,再也回不到过去一起在上书房读书习武的时光。道光生前最害怕看到的事情,最终还是不可阻挡地发生了。


霖霖历史录


清咸丰帝奕詝(音zhǔ)和恭亲王奕訢,皆为宣宗道光帝所出之子。这两兄弟之间,关系一度十分亲密,但到后来两人反目,咸丰竟至对恭亲王至死不愿相见的地步,实为间接影响晚清数十年国运的一桩公案。下面为大家简述故事发生的过程。

咸丰为道光第四子,恭亲王为道光第六子,两人只相差2岁,自幼便十分亲近。《清史稿·诸王列传》记载,恭亲王小时候,“与文宗同在书房,肄武事,共制枪法二十八势、刀法十八势,宣宗赐以名,枪曰‘棣华协力’,刀曰‘宝锷宣威’。”是一起上学打闹的好伙伴。

而且作为父亲的道光皇帝,也有意于培养两人的兄弟情,把二人所创的枪法命名为“棣华协力”,也包含了让兄弟两人齐心协力的深意。

两兄弟从小感情好,除了年龄相仿和道光的有意引导外,也和二人由同一个母亲抚养长大有关。实际上,咸丰和恭亲王是同父异母兄弟,咸丰的母亲是道光的继嫡后孝全成皇后。

《清宫词》记载:“蕙质兰心并世无,垂髫曾记住姑苏。谱成六合同春字,绝胜璇玑织锦图。”孝全成皇后品格高尚,与道光帝感情深厚,但不知因何故暴崩于宫中,对道光和咸丰二人而言都是一场悲剧。孝全成皇后去世时,咸丰只有10岁,道光将他托付给静妃抚养,而静妃正是恭亲王的生母。

在同一个母亲的抚养下,两兄弟朝夕相处,又少年心性,自然比之其他兄弟要更亲密无间。然而,静妃既是培养兄弟感情的关键人物,后来却也成为了兄弟决裂的导火索。

总的来说,静妃并不是那种后宫中喜欢争风吃醋,挑拨是非的女人。对并非自己亲生的咸丰,她也尽到母亲的职责将他抚养成人。但在静妃的心目中,却一直有个心结,那就是希望自己成为大清的皇后。

静妃有这种想法,并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在孝全成皇后去世后,道光将静妃晋封为皇贵妃,实际上担起了皇后管理后宫的职责,只是道光生前为了纪念孝全成皇后,不愿再册封静妃为皇后。

好不容易熬到道光去世,咸丰作为继承人登上了皇位。静妃最初心想,虽然咸丰不是自己所生,但起码把他抚育成人,完全可以尽孝册封自己为太后。谁知咸丰也以清朝开国以来没有封养母为太后为由,只尊静妃为皇太妃。虽然咸丰实际上将静太妃当作太后来奉养,但没有正式的身份,使得静太妃始终对此耿耿于怀。

一方面亲生儿子在皇位争夺斗争中失利,另一方面新帝咸丰又不愿册封自己为太后,加之咸丰登基后政务繁忙,与静太妃的交流沟通越来越少,最终导致母子之间渐渐产生了隔阂。

据晚清名士王闿运《祺祥故事》记载,有一次静太妃生病,恭亲王每天都到宫里去看望她。有一天恭亲王探望离开后,咸丰皇帝亲自到静太妃处问安。当时太妃正在休息,咸丰怕吵醒太妃,便命下人不要通报。静太妃在床上向内而卧,看到床前人影,以为是恭亲王还没走,就对他说了句:“汝何尚在此?我所有尽与汝矣!他性情不易知,勿生嫌疑也。”

等静太妃发现自己认错了人,话已出口无法收回,搞得和咸丰两人之间非常尴尬。听到这句话后的咸丰不得不多想,自己把静太妃当亲生母亲对待,但她和恭亲王两母子却始终拿自己当外人,对他们的怀疑越来越深。

到后来静太妃去世,恭亲王误会咸丰意思,自作主张将静太妃封为太后,更加触怒了咸丰皇帝,也让兄弟从此走上了决裂的道路。



国家网文化


因为后来咸丰皇帝不给康慈皇太后加“成皇帝”的谥号,对此,恭亲王心中有了想法,就在孝静皇后的丧事刚办完,咸丰皇帝就借口恭亲王奕訢“于一切礼仪,多有疏忽之处”,咸丰皇帝谕旨革去他军机大臣、宗人府宗令、正黄旗满洲都统等职,发回上疏房读书,并警告他“自知敬慎,勿再蹈愆尤”,即不要再犯错误。此时的咸丰皇帝对奕訢,已不是道光皇帝遗命所要求的“视之当异诸弟”,而是从此疏远奕訢,和其他诸王没什么区别了,甚至可能对他更感到厌烦。在咸丰看来自己的皇权高于一切,可以无视父亲的嘱咐。

  

一直到咸丰十年八月(1860年9月),因躲避英法联军,咸丰出走热河,由于自己抛弃了京城与社稷,无法向臣民交代,无奈之下,卓有才识的恭亲王才被咸丰皇帝任命为留守北京与英法议和的全权大臣,但并未授予“监国”之名,只负责议和事项。由于恭亲王的沉着与努力,十天内议和得以成功,与英法两国相继签订了《北京条约》,而且使英法联军于11月间退出了北京。因此恭亲王声誉鹊起,无论是外国人或是留守北京的王公大臣们对他普遍都加以称赞,与咸丰皇帝不顾江山社稷和列祖宗庙以及臣民百姓仓皇出逃相比,恭亲王显然有临危受命,挽狂澜于既倒,安定国家社稷的功劳

恭亲王忠于自己的职守,并未对皇位有任何非分之想,联军撤出后,就多次奏请咸丰皇帝回銮北京,但皇帝顾虑重重始终不肯回京,终于在咸丰十一年病倒在承德,更不能走了。

 

得知皇帝有病以后,恭亲王曾几次奏请去热河来请安。这也许是出于兄弟之情,也许是他认识到,咸丰若病逝则朝廷将面临权力的再分配,他希望与咸丰帝做一次推心置腹的谈话,解开两人之间的心结,以免未来被排斥在朝廷最高权力圈之外。

 

但是咸丰却拒绝了奕訢到热河来的请求,可能是咸丰对这个弟弟仍是猜防过甚。

  

对于当时的清朝廷来说,恭亲王奕訢有三大功劳:议和成功并使英法联军退出北京,挽救了朝廷社稷;消灭了肃顺集团捍卫了皇权;保幼主登基并开创了皇太后垂帘听政的制度,完全适应当时皇室和两宫皇太后的需要。

  

但是,也应当看到,恭亲王奕訢所得到的众多奖赏中,最耀眼的当然是“议政王”的封号,但是“议政”却非“摄政”,也就是恭亲王作为议政王也只有参与商议政务的权力,没有决策权,绝不像清初顺治期多尔衮的“摄政王”,他被赋予了代皇帝处处理一切政务的权力,而现在,虽然恭亲王被授予“议政王”,但实际朝廷最终决策权还是掌握在垂帘听政的两宫皇太后手中。


道中道道史道文


咸丰和恭亲王两个人研习刀法武术,兵器还曾被道光帝赐名的这件事来看,兄弟俩小时总是在一起,感情还是不错的。咸丰的生母很得道光帝的宠爱,子,当然也会因母的受宠而更贵。但是她去世的早,咸丰被父亲交由恭亲王的生母照顾。母亲偏爱自己的亲生儿子也是人之常情。从咸丰登基后恭亲王几次想请封自己生母为太后的要求被咸丰拒绝,可以看出,咸丰一些不满,也许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大的不满都是日常很多小事积累出来的。这些还和政治无关。恭亲王很有能力,咸丰受杜受田指导,用巧力取得胜利,也许在恭亲王眼里很不屑。咸丰比较忌惮恭亲王的能力和势力,宁可不用他的才,也要保证自己的权威。以至于后来把恭亲王完全排除在政治核心之外,恭亲王满腹抱负却落得一个清闲王爷的境遇。恰逢咸丰赶上了大清,乃至整个中国封建王朝最艰难的时代背景,恭亲王毕竟也是爱新觉罗家族高级皇室的成员,看着咸丰从意气风发到无力回天,最早选择慢性自杀般的放纵,恨铁不成钢的那口气,又不能撒在咸丰身上。几个方面,兄弟二人不和也是情理之中。


夏迷三


咸丰和恭亲王,他们俩一个属于皇帝特别宠爱的儿子,一个却是最后继承皇位的儿子。在帝王世家里面这种关系还是比较危险的!

其实在咸丰刚继位的时候关系还不错,主要还是后面发生了一些事情,使得他们两兄弟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疏远。特别是1860年9月英法联军攻打北京时,身为皇帝的咸丰却出走热河,是恭亲王和英法两国签订《北京条约》。威望一时鼎盛!这种情况下让身为皇帝咸丰非常难为情,对恭亲王的防范猜忌更大了。最后关系越来越疏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