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明朝是被一群老鼠弄灭亡的,是真的吗?明末的鼠疫有多恐怖?

明朝风云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明朝灭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决定的因素有很多。

就如同准噶尔崩溃一样,同天花有关,但不是决定因素。

明朝从万历年间开始,就有大规模的旱灾出现。

而鼠疫是同旱灾有着很大的关系。

在田间的老鼠没有足够的食物,只能想其他地方迁移甚至进入城市。

它们身上携带的鼠疫就会在大范围内传播,而不再是小规模的鼠疫。

其实,在明代鼠疫传播是有限的。

这主要是大部分老百姓都是农民,不会四处移动。

而交通要隘只有几条,官兵封锁交通不让人口随便移动,鼠疫就比较容易被控制。

但这种大规模的鼠疫以及大规模的流民集团,就是政府无法控制的。

这造成了鼠疫在中国北方肆虐多年,比旱灾还可怕。

明末鼠疫早在崇祯六年(1633年)就出现在山西,死者无数。

到了崇祯十四年(1641年),鼠疫到达河北。

督催漕运的户部给事中左懋第从天津赶到山东,看到的景象触目惊心。在途中,他给朝廷上疏说:从静海抵山东临清,人民饿死者三成,因瘟疫(鼠疫)而死者三成,剩下的四成只好为盗。米价疯长,一石米竟然要二十四两银子,人死后马上就成了活人的食物。

同年,鼠疫传入北京。

在李自成杀入北京之前,北京鼠疫大体停止,但已经造成严重人员死亡。

当时史料记载:“街坊间小儿为之绝影,有棺、无棺,九门计数已二十余万。”

当时鼠疫可能有突变,更加致命。

本来鼠疫需要数日才可以致命,此时竟然只需要几个小时。有人高烧倒下,当天甚至一二个小时就病死。

更可怕的是,鼠疫传染性还极强。家中染病,其他人也在几天内纷纷死去,灭门的事情非常多。

北京损失人口高达百分之二十到四十,几乎成为一座死城。

李自成大军杀来时,北京守军名义上应该有5万。但除了吃空饷和死于鼠疫的以外,实际上只有1万多人,根本就不可能守住这么大的北京城,也无法对抗李自成几十万大军。

所以,李自成大军攻城,明军几乎没有抵抗,虽然当时鼠疫已经基本停止。


另外,多说几句东学党的问题。

东学党对于明朝灭亡,没有什么关系,只能说最多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实际上,东学党的存在是因为朝政腐败的结果。

朝政的腐败是明朝皇帝在张居正以后,试图专权以避免类似的权臣出现。

然而,皇帝很多时候却将权力交给他信任的阉党处理,而这些人又不具备太多军政经验,犯了很多错误,加上贪污腐败猖獗。

这才出现了反弹政治力量 东学党,主要以阉党为敌,其实说通俗点是反对皇帝的错误政策导致国家陷入绝境。

东学党从来都没有掌握国家大权,区区一个孙承宗也就是统兵打仗的大将而已,对国家大局无法干涉。

不能因为东学党说几句抨击朝廷的话,就将国家灭亡的帽子扣在他们头上。

这些人,总比那群只知道阿谀奉承皇帝的假爱国贼要好!


萨沙


“老鼠亡明”的观点显然是不全面的,明朝的灭亡在史学界早有定论,主要原因就是明朝自身的糜烂。

近些年来,由于明粉皇汉的出现,对于不利于明朝一些的观点都是采取了消极回避的态度,对于明朝的灭亡,认为主要是由于鼠疫的传播导致中原人口的下降,军队战斗力的减弱,也有其他类似的观点,认为明朝的灭亡是小冰河世纪的到来,使得经济大崩盘。我就想说,鼠疫难道蒙满都免疫吗?小冰河难道只冰中原吗?这样的观点无非就是淡化明朝的灭亡是由于皇帝的无能,朝廷腐败而所致。

但是明末清初的鼠疫确实是真实存在的事情,一直持续到顺治时期,鼠疫问题至今治疗预防都是比较复杂的一类病种,患者死亡概率极高,在历史上无论中外都多次爆发过,可况是古代社会?患上鼠疫,几乎是无药可救。

在明末时期,由于战争的频繁,资源的消耗,导致社会动荡不堪,百姓民不聊生,出现了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人吃人”的景象,作为自然界一员的老鼠,也是食不果腹,免疫力下降,因此鼠疫菌在老鼠群体中大量传播,老鼠作为“四害”之一,乱啃食物,污染水源,所以才导致了明末大鼠疫的爆发,要说明末鼠疫有多恐怖,据说《瘟疫论·原序》记载:

“崇祯辛已,疫气流行,山东、浙省、南北两直,感者尤多。至五六月益甚,或至阖门传染。”

可以看出传染范围极大,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下,自然死的人就很多。而此时又正值李自成起义,努尔哈赤叛乱的时期,所以整体社会处于一个十分脆弱的状态。

但明朝是被鼠疫所灭的吗?显然不是,硬要说,只能说鼠疫是次要原因。难不成李自成的军队人人免疫?后金的军队人人免疫?


曹老师xixi


一个庞大无比的王朝灭亡,从来不是一种或者几种动物所能影响到的!

大明帝国灭亡,根源是内斗,尤其是后期东林腐儒误国!东林绝大多数都是满脸的忠君爱国,一肚子的男盗女娼!东林最爱的就是喝酒泡妞,营私舞弊贪婪成性!

崇祯在最后时期,东林这群杂碎还在争权夺利,绝不为皇朝出一份力!李闯进京这些东林人就和哈巴狗一样,没有想到李闯根本不理,砍了无数东林头,从东林家里搜出无数金银(李闯宝藏大多数是这群无耻东林的)。

南明时期,东林死性不改还是满嘴喷粪,讲谁是正统,谁该做什么高位!这群东林畜生活生生的断送的大明帝国最后一点希望!

东林最擅长的就是站住道德忠君爱国的制高点上,最擅长活口白牙,最擅长就是无耻无底限!腐儒畜生误国!这群畜生以前有现在也有!



月下独酌话旧事


鼠疫是比地震和台风都让让恐惧的灾害,人类历史上曾经有过几次鼠疫大流行,给人类造成的损失触目惊心。


欧洲14世纪中叶爆发过一场鼠疫,这场鼠疫持续六年,蔓延到整个欧洲,有2500万人在鼠疫中丧生,占到欧洲总人口的百分之三十。这场瘟疫后来被称为“黑死病”,深刻的改变了欧洲历史,促进了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

但在中国,也曾经爆发过丝毫不逊于黑死病的严重鼠疫

明朝末年,连年干旱,又闹蝗灾,饥民遍地,老鼠也没有吃的,就向人类口中夺粮,人没有吃的捉老鼠来吃,这样人和鼠接触,导致老鼠身上的疾病跟人类开始交叉感染。

明朝万历年间就曾经爆发鼠疫,没隔几年鼠疫就肆虐一次。到了崇祯的时候,老天爷好像诚心跟明朝作对,几年不下雨,干旱了就闹饥荒,鼠疫就接踵而至。崇祯10年到14年四年间,老天几乎滴水不降,这是诚心要朱家王朝的命。



鼠疫从山西爆发,经陕西向全国蔓延。

当时的鼠疫有多厉害呢,人感染鼠疫以后,身上长疙瘩,接着呕吐、发烧,直到吐血得败血症而死亡。鼠疫流行的地方,“十室九病,传染者接踵而亡,数口之家,一染此疫,十有一二”。鼠疫最严重的地方,整个村子的人都染病而亡,连收尸的人都没有了。

鼠疫不认人,无论贫富贵贱,无论南北西东,哪怕是天子脚下,没有人能够幸免。

崇祯十四年秋天,北京也发生鼠疫,北京有三分之一的人感染鼠疫。很多人死于鼠疫,棺材都供不应求。而且当时的鼠疫发生了变异,一个人从发病到死亡,居然只需要几个小时!如此酷烈可怕的传染病,在人类历史上都是极其罕见的。

如果说京城作为首都,老百姓的日子还没有那么难过的话。下面的人可就惨了,中原地区的老百姓不是被饿死就是死于鼠疫,粮食一斤卖到了几十两银子,普通人根本就买不起,大家只好铤而走险当强盗了。



对朱家朝廷来说,这就叫祸不单行。天灾人祸一起向崇祯袭来。鼠疫流行,灾难频发,饥民遍地,盗贼四起。李自成、张献忠揭竿而起,敲响了明朝的丧钟。内忧引来外患,清兵趁火打劫,李自成直逼京师,大明王朝土崩瓦解。

于是,崇祯去歪脖子树上上吊,上吊之前之前,他心里不服,觉得我已经励精图治了,怎么还是把祖宗家业给丢了?他认为自己没错,是天亡大明。

后来许多学者也把明朝灭亡归咎于鼠疫。其实这都是无稽之谈。为什么这样说呢?

中国有句话叫天灾人祸,许多天灾都是因人祸而起,人作孽直接导致天灾,或者说,对于天灾的应对不力加重了灾害的后果。大明的灭亡原因,天灾仅仅在其次。大明为什么会灭亡呢?



明末的统治阶级荒淫无度,阶级矛盾空前激化。仅仅是福王一个人,万历皇帝一次就赐给他土地四万多顷,相当于几十万百姓的家业。统治者好受了,老百姓的日子就难受。因为统治者是跟老百姓争利,他们只能通过横征暴敛来满足自己的奢华生活。

怎么横征暴敛呢?无非是加重税赋,兼并土地。明朝皇帝对百姓的盘剥和掠夺,激化了社会矛盾,人民揭竿而起。在李自成之前,江西、安徽和湖北一代就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紧接着,山东江苏。浙江、福建一代也有大量饥民揭竿而起。

天灾导致人祸,人祸导致朝廷财政紧张,财政一紧张就压榨老百姓。这几乎成了一个走不出去的恶性循环。


不作不会死,星星之火的小规模起义终于酿成了李自成的燎原大火,把朱家王朝付之一炬。至于官僚腐败,贪赃枉法,军队腐败、克扣军饷、杀良冒功,劫掠百姓,更是历朝通病,没有什么可说的。

把王朝灭亡归咎于鼠疫,是一种甩锅行为

如果说鼠疫感染是明朝灭亡的主要原因,那么李自成的军队就不会感染吗?李自成的大将们哪一个是死于鼠疫呢?明朝官员哪一个是死于鼠疫呢?美国的航天飞机都有老鼠出没,崇祯的皇宫里怎么没有见到鼠疫的有关记载呢?李自成进京后纵兵掠夺,烧杀奸淫,失去了人心才仓皇逃出北京城,跟鼠疫无关。

鼠疫那么厉害,难道满清军队就不会感染吗?纵使说骑兵不会感染,骑兵会24小时在马背上吃喝拉撒睡?如果鼠疫那么可怕,清军为什么要在明朝灭亡前几次入关,从山东掠走36万人呢?难道清军就不怕传染吗?


一切统治者在在自然灾害的时候,总是尽量往大里头写,这样就可以把自己的责任最小化。说明朝亡于老鼠,纯粹是嫁祸于鼠,老鼠说这个锅我不背。

所以说,灭掉大明王朝的不是鼠疫,而是他们朱家自己。亡六国者非秦也。即使没有鼠疫,没有天灾,大明也会灭亡。中国哪个统治者不想千秋万代,但哪一个王朝超过三百年了?灭亡是规律,不灭亡才出闹鬼了。就像黄炎培先生说的,中国哪个政权都走不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这个周期律。


小约翰


我不认同这个观点,这就像“明朝亡于万历”一样是一个伪命题,把一个朝代的灭亡归咎在一个人,一种制度,一种原因之上其实都过于片面。明朝的灭亡肯定是多方面的原因集中在一起的,就只看那些原因占主要因素,那些占次要因素。

“明亡于鼠”这个观点是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教授曹树基的研究观点,他在对明朝末期的鼠疫做出大量的研究后,又与另一个历史系教授李玉尚一起出版了《鼠疫:战争与和平》这本书,正式提出了“老鼠亡明”的观点,而这当然是他们基于气候和疾病的角度来思考的。

我们不能说这个观点是无稽之谈,因为鼠疫对明朝的灭亡有影响,我们只能说“鼠疫是明朝灭亡的原因之一”,而且明朝末年不仅仅只有鼠疫,最要命还是旱灾,另外“老鼠亡明”也是一个双关句,可以分成两方面来解读:

  1. 以鼠疫为代表的天灾在加速明朝灭亡。

  2. 以祸乱朝政的老鼠也在加速明朝灭亡。


而鼠疫只是“小冰河时期”出现的灾难之一,它的出现使明朝国力更加衰弱,而旱灾进而导致农民起义,在气候和人为的双重打击下,在外部环境的恶化和内部环境的腐败下,这才是明朝灭亡的原因。

明末鼠疫发生的起源地是山西,后来传到河北以及北京等地,后来竟发展到席卷全国的趋势,并最终发展到“死亡枕藉,十室九空,甚至户丁尽绝,无人收殓者”的地步。其中尤以北京的死亡率最高,一度高居40%以上,乃至更高。

据《崇祯实录》记载,“京师大疫,死亡日以万计”,而在一年之间,北京城内就因感染鼠疫而死亡的数字高达20万之多,而当时北京的总人口在100万上下。鼠疫并不分军民,除了大量平民死去,当时驻守京城的军队也饱受鼠疫的折磨。

大量士兵因为感染鼠疫而死去,侥幸活下来的士兵也因此身体虚弱不堪,最后导致偌大的北京城只有羸弱不堪的5万士兵驻守,当李自成率领20万人马攻打至北京城时,驻守北京城的军官甚至还要哀求士兵去守城,甚至到最后还没有凑够足够的人数。

这是因为鼠疫当时泛滥的核心地区在山西、河南、河北之地,导致这些地方大量人员死亡,但鼠疫只是明朝“小冰河时期”的灾难之一,除此以外还有旱灾、蝗灾、瘟疫等等,整个自然灾难对明朝的打击是巨大的,让明朝全国人口衰减足有40%以上。

这只是灾难对人口的打击,此外还有起义军在国内的肆掠,也造成大量的人口死亡,两者相加,明清相替之际,竟有4、5千万人死于自然或人为灾害。


实际上考察明末时期的整个环境就会发现,明朝的灭亡是一个非常典型的连锁反应,这其中既有人为的因素,也有自然的因素:

  1. 我们先说人为,那么首先要提出批评的肯定明朝政治局面上的整个腐败和停滞状态,皇帝无心于政事,官僚相互争权夺利,从而导致国家运作基本陷入停摆,不仅谈不上发展强大,反而愈来愈坏。


  2. 自然灾害频发并不是从崇祯时期开始,在前几代皇帝时期就已经出现,但是在崇祯年间达到了高峰,海水倒灌、地震、暴雨、蝗灾、旱灾、瘟疫、鼠疫在崇祯年间以极高的频率和巨大的破坏力出现。

我们都知道农民起义军很大原因就是没饭吃,崇祯从一上台,国家就早已经陷入常年的大旱之中,由此导致没有饭吃的农民只好走上落草为寇的道路,由此揭开了农民起义的序幕。所以,通过考察这些历史我们就会发现,自然天灾其实就像一个触发器一点触发了明朝灭亡的序幕,它显示破坏明朝的生存环境,进而又触发了明朝混乱的社会环境。


翻开《明史·庄烈帝》就会发现崇祯年间是一个天灾频发的年代:

辛巳,祷雨……陕西饥民苦加派,流贼大起……癸亥,以久旱,斋居文华殿,敕群臣修省……丁酉,御史吴甡振延绥饥民……贼走林县山中,饥民争附之……癸酉,发帑振陕西、山西饥……山西大饥,人相食。乙酉,宁夏饥,兵变……秋七月,山东、河南蝗,民大饥……九月,陕西、山西旱饥……

在这篇史料中,“饥”字以极高的频率出现,进而勾勒出明末时期各种天灾共同出现,对这个已经陷入内忧外患的朝代无疑是雪上加霜,鼠疫作为天灾的一种,它肯定是使明朝灭亡的原因之一,但肯定不是主要原因。不过,我们或许可以说明朝灭亡的大部分因素都是因为各种天灾极为严重的削弱了这个庞大帝国的力量,但是这些天灾还不至于灭绝一个国家,所以最终使明朝灭亡的原因还是内忧外困的人为因素。

而自然灾害不过是触发了明朝灭亡的大幕,说到这里,有一个让人感到十分神秘和神奇的事情。尽管明末时期各种天灾横行,可是随着清朝入主中原,一度肆掠国内的各种天灾却都消失不见,曾经是鼠疫大灾区的华北地区竟然迎来了风调雨顺的气候,真的让人不得不相信冥冥之中是明朝的气数尽了。


围炉谈史


公元1644年4月25日,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围攻京城,明朝第16个皇帝也是最后一个皇帝朱由检望着城外的烟火陷入了绝望之中,他杀了让自己投降的太监,杀了一些嫔妃和自己的孩子,感叹了一句:“苦我民尔”,就在景山的一棵歪脖子树上自缢身亡了,年仅34岁,也宣告了大明朝的灭亡。

怎么评价崇祯皇帝了?

勤于政事,个性多疑,无力回天。

崇祯皇帝在位17年,还是算年轻有为的,铲除了魏忠贤阉党,生活上也非常节俭,还六下罪己诏,但是还是性格多疑,例如处死了袁崇焕,导致最后的大明朝无将可用,据说清军和农民军步步逼近的时候,他还是感叹了几句没勒将领,也许还是后悔了。

崇祯皇帝对于老百姓还是不错的,死的时候还是不忘百姓了,他觉得无言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后才自尽的,说自己的尸体任由处置,但是别伤害百姓就可以了。

农民军也没客气,直接将他和皇后的尸体在东华门示众,清军后来“帝体改葬,令臣民为服丧三日,葬于十三陵思陵”,对一个亡国之君还是算不错的了。

那么明朝究竟是怎么灭亡的了?

有一种很奇葩说法:亡于大老鼠。

这说法还不是来源野史,而是上海交通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曹树基与李玉尚在合著《鼠疫:战争与和平》中提出的观点:"老鼠亡明"。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老鼠真的这么可怕吗?单单就老鼠而言当然不可怕,但是鼠疫就很可怕了,细细看明末的历史,"老鼠亡明"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崇祯皇帝其实也很倒霉,自崇祯元年(1628年)开始,北方就开始大旱不断,很多地方常年都是颗粒无收,朝廷财政又跟不上,当地民众已经是怨声载道了,屋漏偏逢连夜雨,更恐怖的事情又接着来了,很多人说直接摧毁了大明王朝,那就是席卷华北的鼠疫。

崇祯六年(1633年),在山西爆发了严重的鼠疫,还蔓延到了京城,河北、河南、山东等地区都是重疫区,传染很快,造成了很多地区大批人口的死亡。

京城死伤更重,短短的几个月里,根据最保守的记录,都死了五分之一的人口了,李自成攻入京城的时候,面对的是一座"人鬼错杂,日暮人不敢行"的死城。

不可否认,这一场席卷华北地区的鼠疫对于明朝肯定是重创了:“瘟疫大行,人死十之五六,岁大凶。”京城死了至少五分之一的人,活下来的人也是"衣装狼狈,等于乞儿",据说很多人因为身体太虚弱,用鞭子抽都抽不起来,还怎么去和农民军、清军打仗了?

明朝没有鼠疫前,李自成的农民军还多次被明军追的满世界跑,但是鼠疫之后局势就变了,面对被鼠疫重创的没有抵抗能力的军队,农民军几天就攻进了这座城,史书记载是"鬼城",因为鼠疫严重,死伤无数,京城就成了阴森森的一座鬼城了。

有时候想想历史也是很神奇,朱元璋当初也是遇见了严重的蝗灾和瘟疫,父母尸体都没地下葬,走投无路去投奔郭子兴才建立了大明朝,最后崇祯皇帝也是遇见了鼠疫,横尸遍野无力回天,大明朝灭亡了。

明末的鼠疫还是很恐怖的,要是说明朝灭于鼠疫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也不能都推给大老鼠,我们都晓得量变引起质变,明朝也是内忧外患,自身也走到了灭亡的边缘了,这场鼠疫不过是加剧了大明朝灭亡的进程罢了。

当时的明朝是两边作战,一边是起义的农民军不断,一边是清军的步步紧逼,崇祯皇帝自己也慌了神,一会要和清军议和,一会又开战,还生性狐疑,错杀了一些人,例如袁崇焕就被杀了,明朝无将可用。

总之,说明朝亡于鼠疫有一定的道理,

但是不能都推给老鼠,内忧外患才是关键。


湘西小木鱼


灾难确实容易被有心人利用,况且古时百姓笃信鬼神,像陈胜吴广,刘邦,这些大佬,都是借了东风,这灾难多为火上浇油,不是决定因素,还是看国家当时的状态的。


雷锋15046398496


明朝末期中国出现了极冷的气候,年平均气温较其他时期,夏天大旱与大涝相继出现,冬天非常寒冷,使粮食大幅度减产,引发社会动荡,人口锐减。国外有学者认为小冰河时期是明朝灭亡的主要原因。

根据竺可桢写的中国气象史的资料中,可以知道中国历史有四次小冰期。商朝末年到西周初年是第一次小冰河期,东汉末年、三国、西晋是第二次小冰河期,唐朝末年、五代、北宋初年是第三次小冰河期,明末清初是第四次小冰河期。寒冷加剧,粮食产量下降。酷寒使降雨区域南移,明朝出现全国性的大旱灾。旱灾变得越来越频繁,同时鼠疫也开始蔓延,波及数省的大鼠疫在山西爆发。珠江三角洲等地频繁遭遇降雪,并出现牲畜冻死的现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