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你们的草书是以中锋为主还是侧锋为主?高手在哪里?

二凯书法


不会用中锋者,草书(其它书体也然)不可能写得好,即使有形也无筋骨韵味。我基本用中锋,偶尔配侧锋,毛笔不拘,纯羊亳、兼毫、狼毫均用,当然,写出的的风格略有差别。平时练习,多用纯羊亳,有助于功力提高。朋友索书,也不会刻意选笔。于友人处,则现场有什么笔拿来即用。纸也不强求,随便生宣、熟宣、毛边纸都行。当然,落纸第一笔很重要,一般我会把笔所含之墨括干,落纸看洇墨情况去确定行笔轻重慢急,以及第二次醮墨时的干湿程度。


平安阿敏


书法是中侧兼用!

中锋使用的好也就是个高手而已!而侧锋出众则不然,侧锋高手无论是行书,还是草书,都能写出强烈的粗细笔划来,所以,侧锋才是体现书法鲜明特征的最好诠释者。

好的书法是中侧兼用,所谓,中锋取势,侧锋取妍!中锋完成连绵,流畅的笔意,侧锋蕴生,有如音乐的顿挫一般,抑扬顿挫交织,一篇完美的乐章才能多姿多彩,技艺精湛!

不要迷信笔笔中锋,笔笔中锋只是隶篆者肤浅的言论,书法的感受绝对是中侧兼备,中侧俱佳的人!


一笑貫长天


中锋也好,侧锋也罢,都是为了把字能够既有气势,又非常自然流畅的写好。有时用中锋,有时用侧锋,中侧锋相互交织,才能勾栏出一幅书作。








一叶小舟82704


书法的用笔,古人并不存在中锋与侧锋之分。“点”的名称就叫“侧”。侧锋在书法中不仅不被排斥,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笔法。

点为万画之源。所有的笔画都要从点开始。而用笔不是单一性的一个笔法写到底,每个笔画由起、行、收组成。起笔时用到的笔法至少要在三个以上。就以最简单的一个点画为例,侧下其笔,一个动作,入纸以后不管是蹲还是顿,都有一个向下压的动作,这又是一个动作,起笔时必转,这又是一个动作,而每顿或蹲必提,一连串的组合动作才能完成一个起笔。笔锋在不同的位置,或侧或正,并不是如铁锥一样一成不变的,正是因为它的柔软,才产生出万千变化的形态。



我们看看王羲之《兰亭序》和王献之《鸭头丸帖》等墨迹,哪一个笔画是完全绝对的中锋?一个都没有。都是侧起。我们把董其昌作为古代最后的一个大师,从他以前的书法家,没有一个人不用侧锋。这不是信口开河,墨迹作品中可以去证实。

到了清代以后,以包世臣为首的人力挺中锋说。他在《艺舟双楫》中把中锋说得神乎其神。说在笔画的正中有一条纤如发丝的细线,对着阳光,清晰可见。这完全是他看着毛笔的外形想象出来的。他在写书时,甚至连毛笔在纸上的形态都没有用眼睛看一看。



毛笔落在纸面上后,并不存在所谓的中锋。原来是圆锥状的笔尖,变成了整齐的平铺在纸面。大家用毛笔蘸清水试试看,这个非常容易得到答案。中锋并不存在。现在的书法家,为了追求这并不存在的中锋,不顾自然而为的法则,为了所谓的中锋,颤颤抖抖的生怕一点点的失误。其结果纵然是笔笔中锋,而呆板凝滞,毫无生气。丑陋无比,又有何益!


子衿书法


大多写草书用狼毫或兼毫以中锋为主少用侧锋,这样写起草书来才能自然流畅转折自如。





凤谊1


严格一点说,没有必要区分所谓的中锋侧锋,笔锋触纸,对于纸来讲,都是侧锋。

对于书写者,由于运动方向产生的摩擦力不同,是有细微的区别,这种感觉的变化产生的不同的心理感受。


丛林书道苑


执笔方法,决定中锋侧锋,养成习掼后要不中锋,要不侧锋。一般没有那个为主,那个为次。会写字的人一般全是中锋,如于佑任常常通篇找不出一笔侧锋。


云雪书画


中锋侧锋都是手段手法,目的是追求线条的力量、韧性和饱满。


松间明月63


按说不管中锋侧锋,字能写好都可以。比如黑猫白猫,能捉到老鼠就是好猫。但侧锋好像进步快,降低书写难度。初学者可以试试!


用户628680282845流氓


有什么锋都要用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